臘月二十七風俗習慣!

2021-02-17 雁北橄欖情

臘月二十七,春節的腳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們仿佛都聽見了除夕的鐘聲。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在昨天吃過了美味的燉大肉以後,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沐浴。漢族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 "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 的諺語。臘月二十七洗浴為 " 洗福祿 "。

臘月二十七,洗疚疾,換新裝

二十七洗疚疾

除了殺雞趕集,在臘月二十七這一日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裡外洗一洗!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其實就是為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

二十七殺年雞

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這其實還是取得諧音," 雞 " 同 " 吉 ",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有的地方,講究只能用公雞。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母雞難道就不行嗎?以前,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人們的潛意識裡已經認同了男子為大的觀點,認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過年這麼隆重的節日,自然也就要宰一隻公雞了。公雞本身又很漂亮,雄赳赳的顯著氣派。另一方面,那時人們都比較窮,母雞下的蛋能換油鹽錢、補貼家用,自然就不捨得殺母雞了。

這天宰好燉熟的公雞要在除夕的盛宴上登場,而且是整隻雞盤在一個碟子裡擺放在桌子中間,盛宴上是不能將其拆解成一碗雞塊,人們還給它取了一個好名頭,叫做大吉大利。

除夕當天並不能將這隻雞吃得一乾二淨,擺上桌後大家只象徵性吃上幾口,然後就等著晚飯結束,把這個菜與其他剩下的飯菜一道撤下來,但公雞還單獨保留著。以後每到吃飯時,這隻公雞都要再被端上來,人們吃的時候同樣要遵循只吃一點點的規矩,一直到雞肉有些發酸了,大家才趕緊將雞肉吃乾淨。這隻全身整齊的公雞,代表大吉大利,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擺一擺,表達了人們企求吉祥的心願。

二十七趕大集

臘月二十七可能是春節前人們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既要趕集把年貨採買齊全,又要把年菜準備妥當,民諺有雲 " 二十七趕大集 "。舊社會時,老百姓普遍沒有存款,置辦年貨全靠老闆發的工錢,在外打工的人拿不到 " 年終獎 " 根本沒臉回家過年。老闆則是能拖就拖,不等到年根兒根本不發錢。因此,雖說大小店鋪早在臘月十五就堆滿了琳琅滿目的年貨,可是非得等到年根兒底下,必須馬上置辦年貨時,拿到 " 年終獎 " 的老百姓才會湧入市場。所以還有一句老話叫 " 二十七趕大集 "。

過去人們講究初一到初五不炒菜,在臘月二十八之前,主婦們必須把全家老少過年期間要吃的葷素年菜全部準備妥當。當時,有錢人最愛紫蟹、銀魚、鐵雀兒和韭黃,號稱冬令四珍;一般的家庭吃得實惠,元寶燒肉、四喜丸子,肥而不膩還特別解饞;窮苦人預備的多是素菜,燴蠶豆、辣白菜和炸豆腐,這叫 " 素素淨淨 "。現在自己動手殺只整雞可能有些困難,但可以買只整雞添些過節的味道。做好的整雞一端上桌,看著氣派不說,還可滿足整桌人的需求。重頭戲來啦!!!新年之始,不妨對症用雞做道藥膳,討個開門紅!雞中加一物,功效大不同!廣播君帶你一起去吃雞。

1、雞 + 黃芪:養心補氣

黃芪燉雞:養心補氣

材料:

童子雞 1 只(男用雌雞補陰、女用雄雞補陽)、黃芪 30 克、5 枚大棗、生薑片。

功效:

黃芪是很好的益氣補虛的中藥材,早春用黃芪,不僅能補氣,還能預防感冒;雞肉是家禽中優質蛋白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的肉類。黃芪燉雞具有特別好的養心、補氣的效果,是各種想補氣的人的理想佳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這道藥膳補益功效好,其性質也很溫和,不像人參燉雞那麼燥熱,老人孩子都可以吃。

2、母雞 + 當歸:防治凍瘡

當歸燉母雞——防治凍瘡

材料:

母雞 1 只、當歸 15g、黨參 15g、蔥、姜。

功效:

當歸既能補血又可以活血,是調節血氣不可多得的好藥;

輔以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功效的黨參和母雞。

該方可以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從血液微循環上徹底杜絕凍瘡的成因。雖然已經立春,但是寒流仍在,對於陰冷的南方省份,此時喝點當歸燉母雞湯是不錯的選擇。

3、烏雞 + 黑豆:滋陰補腎

黑豆北芪燉烏雞——滋陰固腎

材料:

烏雞 1 只、黑豆 50 克、北芪 25 克、黨參 25 克、桂圓肉 25 克、生薑 1 片、精鹽。

功效:

黑豆是一種有效的補腎之品,中醫講,豆乃腎之谷,黑色屬水,水走腎,所以腎虛的人食用黑豆是有益處的;而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北芪能增補元氣,加強臟腑功能,補益各種虛弱症狀,增加人體免疫力。黑豆北芪燉烏雞滋陰補腎,益氣固表,特別適合常坐辦公室,工作緊張,工作壓力大的上班一族。

4、烏雞 + 首烏藤:養神滋陰

烏雞湯——養神滋養心陰

材料:

烏雞一隻、首烏藤 50g、合歡皮 25g、酸棗仁 25g、幹百合 50g、食鹽。

功效:

烏雞性味甘平,可補益肝腎、補氣養血;首烏藤,即夜交藤,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合歡皮安神解鬱;再配合養心益肝、安神斂汗的酸棗仁及養陰清心安神的百合,效果更佳。此藥膳具有滋心陰、寧心神的功效。尤其適合虛煩不眠、多夢、驚悸、體虛多汗等以虛證為主要表現者。

5、母雞 + 人參:補充元氣

清蒸人參雞——補元氣

材料:

母雞、人參、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蔥片、生薑片、精鹽、味精、料酒。

功效: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具有補氣固脫,健脾益肺,寧心益智,養血生津的功效。清蒸人參雞是傳統藥膳,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養血補血、安神養脾之功效。適用於勞傷虛損、食欲不振、形體消瘦、陽痿早洩、氣血不足、產後或病後虛弱、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記憶力低下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痛經、性慾冷淡等症狀。尤宜冬季進補。今天,你吃雞了嗎?

相關焦點

  • 河南農村過年一些風俗習慣
    本人八十年代出生,可能小時調皮搗蛋,記憶小時候往事比較晚,說說小時候過年一些風俗習慣。臘月二十五,殺公雞,臘月二十六,把面發,臘月二十七,煮肉,炸丸子,臘月二十八,蒸饅頭,臘月二十九,買一些我們小孩子衣服,大人們新鞋子,臘三十,貼春聯,迎接祖宗神位回家過年
  • 臘月二十七的民俗是什麼?宰年雞趕大集風俗來源
    今天是臘月二十七,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  這是因為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之意。  有習俗說二十七要宰公雞。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母雞難道就不行嗎?
  • 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洗福祿、洗疚疾、剃精細……
    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洗福祿、洗疚疾、剃精細……你知道臘月二十七都有哪些習俗嗎?年味漸濃,臘月二十七是過年的前夕,全國各地有不少有趣的風俗。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在過去,臘月二十七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去趕年集,購置年貨,例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在過去,臘月二十七要宰公雞,但為什麼一定是公雞呢,難道母雞就不行嗎?這其實反映了在以男子為主導的父系社會時代,雄就是第一。
  • 春節民俗:臘月二十七「殺年雞」
    臘月二十七,春節的腳步是越走越近,近的我們仿佛都聽見了除夕的鐘聲。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在昨天吃過了美味的燉大肉以後,今天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宰雞」。民謠中「臘月二十七,殺只雞」,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那麼為什麼要在二十七殺雞哪?
  • 臘月二十七,宰雞洗浴祛百疾
    臘月二十七,臘月二十七是中國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七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節日之一。
  • 盤點七條德國人的風俗習慣
    ——〔英〕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輕蔑一個時代的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又絲毫不破壞風俗習慣。——芥川龍之介一,德國人特別崇拜雄鷹。
  •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生活有哪些風俗習慣?
    訪問學者在新加坡生活有哪些風俗習慣? 新加坡雖然是一個華人眾多的發達國家,但是很多風俗習慣跟國內不一樣。許多人會選擇做訪問學者去新加坡訪學,那你們對於新加坡風俗習慣了解多少呢?小編為大家帶來新加坡文化風俗須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精選一組關於挪威、丹麥及冰島的風俗習慣
    風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說文化所包含的大部分內容都屬於風俗的範疇。因此,文化環境是決定風俗特徵的一個因素。——〔泰〕披耶阿努曼拉查東一,挪威的風俗習慣。1,挪威人的飲食離不開魚類和水產品,輔之以肉類,有羔羊肉、小牛肉、牛肉,駝鹿肉和馴鹿肉也比較常見。
  • 風俗習慣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風俗習慣,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出自: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鬥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近義詞有: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 精選一組關於比利時的風俗習慣
    風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說文化所包含的大部分內容都屬於風俗的範疇。因此,文化環境是決定風俗特徵的一個因素。——〔泰〕披耶阿努曼拉查東(虞美人)一,比利時人民喜愛奼紫嫣紅的虞美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國花。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主動握手並做自我介紹,親朋好友相見,習慣施擁抱禮,關係密切的可行貼面禮。(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三,法國人是這樣看待比利時人的。1,比利時人,我們的鄰居,我們愛他們。
  • 盤點六條印度人的風俗習慣
    ——〔英〕約翰·雷:《英國諺語大全》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輕蔑一個時代的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又絲毫不破壞風俗習慣。——芥川龍之介一,印度人的服飾習慣1,印度很多地區因宗教信仰有包頭巾的習俗;其中根據傳統,錫克人從小到大都必須蓄頭髮、留鬍鬚,並且包著頭巾。
  • 新疆務工人員:風俗習慣受保護 工作自由 多勞多得
    從來沒有聽說過,也沒有看到過我們哪個人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被禁止、受壓制了。」1月7日,洛浦縣務工人員阿布都力木·居買對眾多媒體記者表示。新疆新聞辦2021年首場涉疆新聞發布會現場(新疆日報記者 王臻攝)當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涉疆問題新聞發布會,部分少數民族務工人員面對一眾媒體記者,介紹自己就業、生活狀況,反駁境外媒體「少數民族務工人員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被禁止」「受壓制」的虛假報導。阿布都力木·居買來自和田地區洛浦縣,現在縣裡的一家水泥廠工作。
  • 農村過年的風俗習慣你了解多少?
    家家戶戶大紅燈籠高高掛農村過年的風俗一直流傳下來,農村過年有很多特色,有關於年的傳說也有很多。過年回家,千百年不變的風俗村子裡還有貼對聯的風俗,這個風俗也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對聯有好的寓意,而且都是用紅色的底子作為背景,上面這些一些寓意來年豐收或喜慶的詞句,一年初始讓人們更加有信心
  • 「最搶手」臘月二十七火車票26日開售
    原標題:「最搶手」臘月二十七火車票今開售 部分熱門線路僅剩「無座」 明年1月5日列車運行圖將調整——鐵路大調圖 新增車次撿漏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羅曉靜)臘月二十七(2017年1月24日)的車票今天(26日)開售。
  • 都2021年了,身邊還有這種落後的風俗習慣?
    新鮮有料,奇葩搞笑每天最新奇葩段子神文案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吐槽:我國地大物博不說南北天生存在巨大差異就連全國各地各種落後的風俗習慣也是層出不窮今天就來扒一扒你身邊還存在哪些落後的風俗習慣?都2021年了,身邊還有這種落後的風俗習慣?
  • 話說:民間在大年初五「接財神」的風俗習慣
    道教接財神的風俗習慣按照傳統的風俗習慣,道教、佛教接財神的日子都是正月初五。對百姓來說:「接財神是一件循規蹈矩的事情,也有諸多的規矩。不得嬉笑打鬧,過程必須虔誠照章進行」。1、家裡必須要打掃衛生,掃去正月初一至初四家中的灰塵,來年繼續辛勤勞動便可以發家致富。
  • 【小編話民俗】臘月二十七,為什麼要宰公雞而不是母雞?文末話題有獎互動!
    過年前的這幾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民俗習慣。有民諺稱: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採購。
  • 【網絡中國節·春節】安國民俗:臘月二十七碾稷米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小編同大家一起感受了安國過年的習俗,今天是臘月二十七了,咱安國人今天要碾稷米。  「二十七,碾稷米」,是流傳在安國民間的一種過年習俗,這一天要準備過年的主食,碾米、磨麵。在過去,人們生活清苦,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白面蒸饅頭、黍稷(黏米)蒸年糕吃。因此,二十七,碾稷米也就成了過年準備年貨的真實寫照。
  • 我的土家族:土家族的風俗習慣
    樂器有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龍船調》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世界25首優秀民歌之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被稱為《龍船調》的故鄉。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有:吃新節,舍巴日,趕年,牛王節,花朝節,洗神節等。土家族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候,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
  • 精選一組關於愛爾蘭人的風俗習慣
    風俗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說文化所包含的大部分內容都屬於風俗的範疇。因此,文化環境是決定風俗特徵的一個因素。——〔泰〕披耶阿努曼拉查東1,愛爾蘭是歐洲少有的幾個虔誠信仰宗教的國家之一,天主教為愛爾蘭主要宗教,約佔人口92%;1973年時定期彌撒出席率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