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女神精讀書屋。
今天跟大家聊一個字——酒
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
在今年這個不平凡的時刻,很多人在議論,啤酒節到底還能不能開的成?
別擔心,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金沙灘啤酒城開城儀式將在7月31日上午在金沙灘啤酒城「乾杯」雕塑北廣場舉行。
為了讓消費者安全、放心享受到青島啤酒帶來的愉悅與狂歡,青島啤酒在原有的青啤大篷、奧古特大篷之外,增設大面積花園啤酒狂歡區,總面積達7500平方米,讓消費者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而且這次啤酒節還將推出「線上+線下」的辦節模式,推出「雲上啤酒節」,以「看、玩、吃、購、行」一體化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打造「全民參與、全民共享、全民狂歡」的視聽盛宴。
而且青島啤酒還打造了國潮直播間,並將邀請有著「氣質大叔、微醺教父」之稱的抖音酒類頭部達人「老宋的微醺23點」空降啤酒節現場,為不能親臨啤酒節現場的粉絲送上直播大戲。
愛酒愛熱鬧的同志們一定要去親身體驗哦!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酒對中國人來說自古就有著說不出的意義。很多人離了父母可以,但是離不開酒。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身邊更有一些人說著「沒有一頓酒解決不了的事情。」
酒,作為世界客觀物質的存在,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精靈。
它熾熱似火,冷酷象冰。它纏綿如夢縈,狠毒似惡魔。它柔軟如錦緞,鋒利似鋼刀。它無所不在,力大無窮。它可敬可泣,該殺該戮。它能叫人超脫曠達,才華橫溢,放蕩無常。
它能叫人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和煩惱到絕對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無忌,勇敢地沉淪到深淵的最底處,叫人丟掉面具,原形畢露,口吐真言。
然而,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它已不僅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徵,即酒精神的象徵。
光是酒的起源就有上天釀酒說,猿猴釀酒說,儀狄造酒說和杜康造酒說等等。
而且自古盛酒器具可是讓人眼花繚亂,彩陶雙聯壺 、船形彩陶壺 、人形彩陶壺、 灰陶大酒尊 、袋足陶鬹、豬形灰陶鬹、彩陶觚、獸形灰陶鬹。
當然,這些當時人打了都不心疼的酒具現在都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被悉心保存著。
說起喝酒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宋。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飲酒如人生,入口甘甜,入喉辛辣,入胃順暢。酒在華夏扮演的角色,不可謂不重。唐有七千酒詩,宋有幾千小詞和散曲。
唐朝自隋朝延續,糧食產量十分豐富。六大糧倉的儲備量,使得唐朝有足夠的資本發展酒文化。典型代表就是無酒不歡的詩仙李白,我們不知道如果當時沒有酒,他還會不會為我們留下這些千古絕句。而在三萬唐詩中,含「酒」的詩詞就有七千。
到了宋朝,商業也變得繁榮,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文人墨客好「鬥酒」。在才女李清照的詞裡,醉和酒的出現頻率相當高。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能和「酒中仙」李白媲美的,大概只有李清照了。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作為一個特殊的時代,明朝的酒文化之發達,比之唐宋,或許還要盛上三分。到明朝,喝酒更像是家常便飯,譜寫了另一種文化。
若說見證了明朝酒文化的興起,當屬酒樓。明朝初期,禁酒令十分嚴苛。但天下一統之後,朱元璋反而是開始助長喝酒之風,其中最顯著的代表就是—在南京東門外,建立起十座酒樓。
《西遊記》中就有「吃酒」二字,三兩好友不再像宋朝那樣飲酒作詩,而是去酒樓「吃花酒」。
在江南一代更是有具有當地風格特色的船宴。 你想想,秀麗的美景下一則輕舟飄在湖面,裡面放上幾個菜餚加一壺美酒,這輩子都沒喝過這麼爽的酒吧!
酒樓文化並不是明朝特有的,在《水滸傳》中,就記有去酒樓吃酒一說。獨屬於明朝的,還是「封缸酒」,也稱「朱酒」。將酒封缸,置於地下,待到經年之後,取出,其風味更甚。
後來經過演變,酒已經跟中國的婚姻、祭祀、養生、職場等等都掛了鉤。
愛酒的推薦給大家一個網站叫中華酒文化。
女神精讀書屋,關注我,每天在這裡和大家準時相約。
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你跟酒有怎樣的淵源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