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涉及食品添加劑問題

2020-12-27 冠宇儀器

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薯類和膨化食品、茶及相關製品、酒類、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鹽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9類食品31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93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其他汙染物、重金屬等元素汙染物、農獸藥殘留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指標問題。

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指標問題涉及4批次:

(一)克拉瑪依匯嘉時代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新疆世強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火鍋芋頭寬粉,經貴州省檢測技術研究應用中心檢驗發現,其中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二)烏魯木齊縣老崔家粉湯羊血館經營自製的麻花(火龍果味),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三)沙依巴克區阿勒泰路久酒源商行銷售的、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純紅葡萄酒,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四)喀什市果者農乾果店銷售的、揭西縣坤達園食品廠生產的喀什西梅幹,莧菜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鋁不是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對它的吸收能力也不強。若長期超量攝入,會在大腦、肺肝臟、骨骼和睪丸等組織當中沉積,當累積到一定數量後,會產生慢性毒作用。

有研究顯示,鋁可影響神經和骨骼系統健康,但造成這些健康影響所需要的鋁,遠遠超過JECFA設定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

儘管有部分研究提示過量攝入鋁與老年性痴呆的發生存在一定相關,但「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基於現有科學數據,認為從食物中攝入的鋁不太可能增加患老年性痴呆的風險。

我國現行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對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品種和使用範圍作出了嚴格規定,其中硫酸鋁鉀、硫酸鋁銨作為膨鬆劑、穩定劑可應用於豆類製品、小麥粉及其製品、蝦味片、焙烤食品、水產品及其製品、膨化食品中,其添加量「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而食品終產品中的鋁殘留限量≤100mg/kg。

甜蜜素,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劑,屬於非營養型合成甜味劑。甜蜜素是一種常用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而價格僅為蔗糖的三分之一,而且它不像糖精那樣用量稍多時有苦味,因而作為食品添加劑用於清涼飲料、果汁、冰激凌、糕點食品及蜜餞等中。

食品的色彩是食品感觀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與天然色素相比較,人工合成色素色澤鮮豔、性質穩定,更能增加食品外官美感,提升人們的食慾和購買慾,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加工業。莧菜紅(Amaranth)又名雞冠花紅、食品紅9,是我國允許使用的一種食品合成色素,常用於果汁(味)飲料、糕點、糖果、配製酒、碳酸飲料等食品作色。由於合成色素潛在的慢性毒性,過量攝入將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尤其對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的嬰幼兒,會在體內蓄積,對腎臟、肝臟產生一定的傷害。

目前,食品加工領域內廣泛應用食品添加劑。通過食品添加劑的規範使用,能夠促使食品的穩定性、質量等得到提高,加快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步伐。但食品添加劑畢竟是外來物質,無論是天然的還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過量使用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以下是食品添加劑可引起的毒性反應:

急慢性中毒

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過量使用或雜質含量高能引起人類的急慢性中毒,如肉類製品中亞硝酸鹽過量可導致人體血紅蛋白的改變,其攜氧能力下降,出現缺氧症狀;而在日本60年代發生的「森永奶粉事件」是由於使用的改良劑中含有砷化物雜質,結果造成一萬多名嬰幼兒中毒,一百多人死亡。

過敏反應

有些食品添加劑是大分子物質,這些食品添加劑可能會引起變態反應。近年來,這類報導日益增多,有報導稱,糖精可引起皮膚瘙癢症及日光性過敏性皮炎;許多香料可引起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等。

致癌、致畸與致突變

食品添加劑的致癌、致畸與致突變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儘管尚未有人類腫瘤的發生和食品添加劑有關的直接證據,但許多動物實驗已證實,大劑量的食品添加劑能誘使動物發生腫瘤。有的食品添加劑本身即可致癌,如糖精鈉可引起實驗動物的肝腫瘤;有的添加劑可在使用過程中,與食品中的存在成分發生作用轉化為致癌物質,如亞硝酸鹽與肉製品的腐敗變質產物季胺類化合物結合形成亞硝胺。

總之,任何物質超過一定的攝入量時,都可能表現出毒性作用,反之,在一定的劑量下又不會表現毒性。這就是說,食品添加劑在一定的使用範圍、使用量時,是不會表現出毒性的,只有在大量使用時才可能成為不安全因素。但部分企業出於利益考量,沒有規範使用食品添加劑,影響到食品安全和質量。因此,相關部門需發揮監管職能,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相關焦點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021年1月6日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1期)2021年第1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1年第1期)2021年第1號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調味品、肉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罐頭
  • 新疆2020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公布
    摘要: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第38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在19大類312批次抽檢樣品中,有19批次不合格。
  • 新疆檢出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3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19類食品312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其他汙染物、重金屬等元素汙染物、農獸藥殘留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指標問題。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第三期食品專項監督抽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對我區部分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了專項監督抽檢工作。現將專項監督抽檢結果公布如下:    實物質量抽檢情況:抽檢糧食加工品32批次,蜂產品5批次,產品實物質量均合格。
  • 新疆食藥監局抽檢6大類食品371批次樣品 不合格2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8月2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8年第34期)。信息顯示,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區範圍內生產經營的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豆製品、餐飲食品6大類371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2批次。
  • 新疆通報11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巴州方順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的棉籽油,過氧化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新疆眾持糧油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花籽油,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酸值(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第175期)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茶葉及相關製品、糧食加工品、食糖、糕點、餐飲食品、調味品、方便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食用農產品、豆製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14類食品449批次樣品。
  • 廣西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梧州被抽檢的光酥餅、板慄餅等不合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按照全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工作安排,12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
  • 新疆抽查230批次食品1批次不合格 為維維股份旗下乳業
    6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示《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16期)》(2020年第52號)顯示,本次抽查5類食品不合格樣品1批次,新疆維維天山雪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維天山雪乳業」)生產的純牛奶不合格,
  • 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3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據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消息,近期,西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以下簡稱抽檢),抽取16大類食品785批次樣品,經檢驗755批次樣品合格,30批次樣品不合格,合格率達到96.18%。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化學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農產品中獸藥殘留、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等問題。
  • 內蒙古抽檢曝光10批次不合格食品,食品添加劑問題佔八成
    食品夥伴網訊 4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檢相關產品710批次,合格樣品700批次,不合格樣品10批次。  8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佔不合格總數的80%,分別為內蒙古五原縣小韓一品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標稱生產企業名稱:內蒙古五原縣小韓一品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鹽小片瓜子,錫林浩特市德克隆貝子廟超市(標稱生產企業名稱:錫林浩特市德克隆貝子廟超市)經營的散婺源皇菊,包頭市永盛成百貨有限責任公司青山萬達店(標稱生產企業名稱:包頭市永盛成百貨有限責任公司青山萬達店
  • 安徽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食品添加劑等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6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近期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糖果製品等3類食品275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66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問題。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酒類監督抽檢產品合格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近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乳製品、飲料、糖果製品、酒類、蛋製品、食糖、食品添加劑、食鹽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9類食品238
  • 安徽檢出10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問題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7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豆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蛋製品、乳製品等5類食品256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46批次、不合格樣品10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等問題。
  • 市場監管總局開展春節食品專項抽檢 涉及微生物汙染食品7批次
    央廣網北京1月19日消息(記者 果君) 為保障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節日熱銷食品專項監督抽檢。在全國31個省份的銷售市場,抽取肉製品,乳製品等13大類1249批次樣品,檢驗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148個指標。抽檢發現19批次樣品不合格,涉及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方便食品、肉製品、水果製品、飲料、酒類食品。
  • 魔力康純淨水亞硝酸鹽超標 新疆新味源食品公司連續2批次牛油酸價...
    2019年6月1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9年第8期) 2019年 第45號,通告組織抽檢6類食品187批次樣品,其中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汙染物、質量等指標。
  • 涉及呼和浩特浩翔酒店、崎巍私房菜館等多家企業!食品樣品抽檢不...
    抽檢23大類食品檢出23批次不合格樣品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關於560批次食品抽檢情況的通告顯示,近期,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23大類食品560批次樣品,其中檢出23批次不合格樣品。
  • 這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等。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如下:一、微生物汙染問題(一)京東知心奶奶食品專營店(經營者為江蘇省南京知心奶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網店)銷售的、標稱江蘇省南京輕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茌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南瓜羹,大腸菌群、黴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院。
  •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21批次食品添加劑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0月20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2020年第39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次抽檢信息涉及7大類食品,包括:飲料、速凍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特殊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等。抽檢樣品共計698批次。其中抽檢21批次食品添加劑,全部合格。
  • 安徽發布最新食品不合格通報 多力食用植物調和油出現食品添加劑問題
    為加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米袋子」「菜籃子」重點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一部署,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了重點食品專項監督抽檢(含網絡抽檢)。本階段組織抽檢了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等4類食品219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18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見附件),不合格樣品涉及食品添加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