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散文】地瓜,地瓜丨陳曉蕾

2021-02-16 家鄉雜誌社

   打小吃地瓜蛋長大的我,幾十年來對地瓜的鐘愛卻是堅貞不移,始終如一。

    猶記得童年時候,每到深秋,田野便空曠開闊起來,茂盛了一季的玉米高粱大豆稻穀都被收割歸倉了,唯有被秋霜打蔫了的地瓜秧子還匍匐在大地的溝壑上,肆意蔓延張牙舞爪的,基本是藤蔓伸到哪裡,哪裡就有地瓜在地下安靜守候,等著饞嘴的孩子們像挖寶藏一樣用小手一點點把它摳出來。

    挖完寶藏就開始準備燜地瓜了,撿柴,挖坑,燒火,火候到了一腳踩下去,燜上個二三十分鐘,香噴噴熱騰騰的地瓜就出爐了,黑紅色的表皮都滲出油來,外焦裡嫩,那叫一個香啊!這樣對著冰冷電腦屏幕念想著,仿佛香甜的地瓜味道已經飄了過來,讓我直咽口水。

    吃燜地瓜的日子沒過幾天,大人們就要收地瓜了,先是用鐮刀和抓鉤把地瓜秧割斷劃拉到地頭上,然後用耕牛拉著犁鏵沿著溝壑走一趟,黑黝黝的土地就被翻了過來,大小形狀不一的地瓜就憨頭憨腦的現身光明世界了。

    因為地瓜是不易長時間儲存的,除了少部分放進事先挖好的很深的地窖裡,用於一個冬天家人燒稀飯做飯糰,大部分地瓜都要在田地裡被刨成片狀,曬乾收藏。我便是那個穿著臃腫不合身的藍花花棉襖,挎著籃子滿地頭路邊撒地瓜幹的小孩,要把每一片都均勻的攤開晾曬,是個功夫活,需要蹲下來擺弄半天。

    秋天的太陽那個耀眼呀,加上乾爽的秋風從來不會停歇,地瓜幹用不了幾天就完全乾透了。那時節在農村放眼望去,田地裡,路邊上,院子裡,房頂上,全是白花花的地瓜幹,一片又一片的,散發著清洌的香甜氣息,那是記憶裡秋天的味道。

    童年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時,殘存的記憶有時只是某個定格的畫面。我童年記憶裡的一幅秋天的畫面也是和地瓜有關。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個秋日傍晚。在地裡勞作了一天的鄉親們比平時早收工,因為那天是中秋,莊戶人再忙,還是不會忽略節日的。媽也要先回家做飯,還要給爺爺送去酒菜和月餅。已經風乾了的地瓜幹是必須及時收回家的,不然待到清晨又會被露水打溼。於是,空曠的田野裡只剩下我一個小大人,挎著大大的籃子,撿拾著望不到邊際的地瓜幹。

    遠處的村莊被薄薄的炊煙縈繞,暮色蒼茫時的田野是那麼寧靜,只有草叢裡悉悉嗦嗦的秋蟲子偶爾鳴上幾聲,劃破了原始的沉寂,卻讓田野更加靜謐。

    銀白的月亮在夕陽還沒有完全消逝時便迫不及待地升起在東方,那個大那個圓呀,是長大後的我再也沒有見到過的。 我直起小小的身軀面向月亮久久的佇立著,透過老楊樹稀疏的枝椏,月亮裡的紋路仍然那麼清晰。我試圖找出大人們講的嫦娥吳剛和桂花樹來。

   皎潔的月光下,天地間一切都分外明朗。遍野的地瓜幹也反射著白色的微芒,遠處堆積的玉米秸被微風吹的沙沙響,聲音是細碎的,如同孩子心中小小的心事。

傻傻地站了很久,心大概已被月亮召喚了去,眼睛裡只剩下空落落的乾淨,一種強大的孤獨感如潮水如月光般湧上來,這大概是我一生中第一次體會到孤獨。幾十年過去了,那日的畫面仍在眼前,哦,不,是定格在心裡了。

    接下來的整個冬天,家裡的夥食每天都有地瓜的存在。地瓜稀飯,地瓜煎餅,地瓜窩頭,地瓜餅子,巧手的媽媽總是可以做出很多花樣,讓我們姐弟仨吃的肚皮滾圓不亦樂乎。

    把地瓜切片或切塊加上五穀雜糧一起熬的稀飯,是最飽腹的美味,我是至少要喝三碗的。也許是從小養成了一日三餐喝稀飯的習慣,在城裡工作自己做飯時也是每天三頓都要熬稀飯,也曾在各地無數高級酒店裡吃東西,卻總感覺吃得不夠舒服,後來明白了,是缺稀飯,地瓜稀飯最養人啊!

    讀中學時要住校,每周末回老家一次,把髒了的衣服球鞋帶回去,把煎餅鹹菜背回來。媽媽知道我愛吃地瓜,總是揀最甜的紅瓤地瓜煮上一鍋等著我。放下書包坐在小板凳上,守著一盆熱騰騰香甜的熟地瓜,小黃狗也搖著尾巴親暱地端坐在我腳下,它吃皮我吃瓤,一會功夫就消滅掉好多,那真叫一個過癮啊!

    在學校裡不捨得花錢不捨得打菜,所以長時間的挨餓身體已經習慣,突然吃上那麼多地瓜消化起來難度就大了。每到周日晚上回到學校晚自習時,肚子就開始漲得厲害,整夜都睡不安穩。可是每到秋天的周末回家,還是會擋不住它的誘惑,還是會不顧一切的大快朵頤,地瓜年復一年的讓我歡喜讓我憂。

    十年寒窗結束後,有了穩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也曾窮奢極侈的住上千元的房間吃幾百元的早餐,也曾為招待客戶點一大桌子菜,只是動了幾筷子就全部浪費掉,這個城市新開的酒店餐館,都要在第一時間呼朋喚友品嘗一番。日子看起來浮華光鮮,但是心情並不舒暢。

    偶爾步行在城市街頭,只要風裡夾雜了一絲烤地瓜的香氣,我便像被施了魔咒一般聞味而追隨去,稱好裝袋後雙手捧著找個僻靜處立馬吃掉,心情一下就像被金黃地瓜染了色一樣陽光燦爛起來。那時如果你在街頭巷尾看到一個穿著正點職業裝,鞋包髮型一絲不苟的女子,捧著大個兒地瓜,那樣格格不入地狼吞虎咽著,沒準就是我了。

    因為工作需要長期奔波在路上,生活和飲食極不規律,把胃糟蹋得厲害,一吃地瓜就泛酸水,忍痛割捨了幾年。後來生活規律了身體也就自然調理好了,終於又可以吃上我最愛的地瓜,就像走散了的親人再次相遇,那個歡喜呀!從此知道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礎,身體不好,連地瓜都不能吃。

    如今農村裡種地瓜的已經越來越少了,每年秋天我都要去超市裡買上一大袋生地瓜,留待寒冷季節裡慢慢享用。

    幾十年來,地瓜之於我已不僅僅是一種抵禦飢餓的食物,它承載著我綿綿的鄉愁和無憂的童年,它像我的父老鄉親一樣樸實無華,卻在秋風起時給予我那麼多溫暖甜蜜的慰藉。

我愛地瓜,是的,我愛地瓜!

作者簡介:陳曉蕾,筆名:秋樹,山東莒南人,作家,馬拉松跑者,鐵人三項選手,旗袍會秘書長,長跑協會部長)

相關焦點

  • 沂蒙地瓜
    然後順著芳香就聽見攤主嘶啞的叫賣聲:「地瓜來,烤地瓜,甜甜的烤地瓜……」 走向前,呈現在眼前是黃澄澄的地瓜,軟綿綿的,絲絲縷縷的香氣直面撲來。地瓜長得潑辣,生命力強,對氣候、溫度也沒有過高的要求,不需太多的水分和養料。再說我的家鄉沂蒙山區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大都沒有水澆條件,種小麥、玉米、高粱產量低,只好種潑辣實在的地瓜。地瓜管理起來省心省工,在平原沃土裡茁壯成長,在貧瘠的山岡上也能頑強紮根。地薄一點不要緊,天旱一點也不要緊。只要施足底肥,平常也不用再追肥。
  • 沙土地瓜別樣甜
    文丨回 眸    圖丨李金峰    編輯丨茶醉七月份,我到臨沂紅色影視基地參觀,返回時順便買了二十元錢的地瓜幹,足足兩大塑膠袋,一袋黃瓤的,一袋白瓤的。經高人指點,用水泡軟後,上鍋蒸食,黃瓤的甜些,白瓤的「面」些。嚼著甜滋滋的瓜幹,小時候種地瓜、收地瓜、吃地瓜的情景,立馬浮現在眼前,一種久違的、熟悉的童年味道油然而生。
  • 親愛的地瓜
    當成片的地瓜綠油油地撞入眼帘時,姑姑的激動瞬間升級,脫口叫道,地瓜!這麼多地瓜!是的,地瓜!聲勢浩大的地瓜!利用周末去田野裡挖地瓜的朋友,也仿佛在歡度一個久違的盛大節日,說,綠色地瓜秧下裸露著裂出縫隙的土地,地瓜就在縫隙裡面等待著陽光下的狂歡,翻開的泥土有著厚重而細碎的喜悅,仿佛一幅油畫。而此刻站在天地間挖地瓜的人,是不是心情也如即將出土的地瓜一樣,充滿了激動與狂喜?
  • 閒話地瓜
    直到男同學那邊又一陣喧鬧,原來他們起了一些地瓜來吃。還沒成熟的地瓜只有我們的小臂粗細,剛出土的地瓜,皮是粉嫩粉嫩的,如同二月的桃花,真是好看。大家放褲腿上搽搽泥土,像鼴鼠一樣啃掉地瓜皮,大快朵頤。雖然地瓜還沒成熟,但水分充足,滋味微甘,還有一點粉質的口感,咬掉一口,手上剩下的那節就會冒出露水般的水珠來,伴著咔咔的脆響,又解渴又充飢。
  • 地瓜施肥用什麼肥料?地瓜用什麼底肥?地瓜衝施什麼肥長勢旺?
    地瓜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相對於其它作物來說,地瓜產量高且容易管理,深受種植戶的歡迎。但是,地瓜該怎樣種植呢?地瓜用什麼底肥可以提高產量呢?隨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宿州人說的「地瓜」是「土豆」,杭州人說的「地瓜」它不是土豆
    然而有一個菜的叫法在杭州最讓人誤解那就是土豆,我們那裡叫它「地瓜」。但在杭州這裡超市和菜市場了還有個叫「地瓜」的東西,學名「涼薯」。真不知道兩地的「地瓜」誰是李逵誰是李鬼。看學名都是帶「薯」字,俗名都叫「地瓜」也就可以理解了。你們說是不是啊。
  • 地瓜長什麼樣?地瓜和紅薯有什麼區別?
    大自然的饋贈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吃到各種美食,有的長在樹上有的則長在土裡,那麼在眾多農作物果實中地瓜長什麼樣?地瓜和紅薯的區別有什麼?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了解下吧。地瓜長什麼樣地瓜是一種在土壤裡生長的塊莖作物,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地上枝葉,二是地下果實,地上植株長勢比較繁茂,若朋友們到地瓜種植的地裡去只能看到一片深綠色的枝葉覆蓋著土地,它的枝條枝蔓能覆蓋果實周圍1-2平米的面積
  • 長壽之王-地瓜
    這種情況下,在午餐時吃地瓜,鈣質可以在晚餐前全部被吸收,不會影響晚餐時其他食物中鈣的吸收。4、地瓜不可一次吃太多地瓜不要食用過量。因為地瓜含一種氧化酶,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裡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地瓜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打嗝、放屁。多吃地瓜還可刺激胃酸產生,使人感到「燒心。
  • 地瓜和雞蛋能一起吃嗎 吃地瓜的注意事項
    地瓜又叫紅薯,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地瓜非常的好吃,有許多人都喜歡吃地瓜這種食物,並且地瓜的營養非常豐富,多吃地瓜對人的身體好,那麼請問地瓜和雞蛋能一起吃嗎?地瓜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孕婦能吃地瓜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山東地瓜燒酒好處
    地瓜燒酒地瓜燒酒和地瓜酒的區別有哪些?可不可以說一個是「燒」開頭,一個是「白」開頭……看劇的人應該經常聽到「地瓜燒酒」,不是說「下雪天,炸雞和地瓜燒酒最配嗎?」小編雖然不怎麼看劇,也沒去過,但是地瓜燒酒還是知道的。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地瓜燒酒,什麼是地瓜酒,地瓜燒酒和地瓜酒的區別是什麼。地瓜燒酒在百度百科的解釋是:用蒸餾法製成的酒,透明無色,酒精含量高,引火能燃燒,也稱地瓜酒。你肯定會有疑問了:地瓜燒酒也稱地瓜酒,那它們倆還有什麼區別呢,都是一樣的酒。
  • 〖咱們村〗唐劍雨:想起地瓜香甜的歲月
    想起地瓜香甜的歲月□ 唐劍雨一場畢業三十年的初中同學會,我被組委會評為「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之一。組委會馬主席和沈二姐特意給我寄來了一大箱家鄉的地瓜作為獎勵,讓我有些受寵若驚。沈二姐還特意告訴我,賣地瓜的就是你們屯子的。我說這個美食我喜歡,那我就笑納了。
  • 「地瓜書記」白髮記
    目前,正值地瓜成熟上市之際,在納雍縣陽長鎮馬店社區的道路兩旁,隨處可聽見叫賣聲,「今年地瓜賣得還是比較好的。」馬店社區的駐村第一書記孟濤欣喜地告訴記者。陽長種出的地瓜品好,產量高,孟濤決定大力鼓勵馬店社區村民種植地瓜。「該社區雙龍組,有種地瓜的傳統,可以以雙龍為點,帶動馬店社區全村種植。」有了思路,孟濤便開幹。「我們都曉得地瓜好種,但難得背,又不好賣……」當孟濤挨家挨戶鼓勵雙龍組的農戶種植時,農戶卻給他潑了「涼水」。
  • 減肥可以吃地瓜幹嗎
    核心提示:地瓜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大多數的人都是比較喜歡吃地瓜的,並且地瓜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地瓜幹則是其中的一種,也就是把地瓜通過加工製成地瓜幹,之後再吃,不過很多減肥的人不敢吃,那麼減肥可以吃地瓜幹嗎?
  • 東方變荒沙地為「寶地」 小地瓜成「致富瓜」
    軍人退役不褪色,小小地瓜映出軍人優良本色。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李劍飛在退伍後,發揚優良傳統,永葆軍人本色,在種植特色農產品的道路上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帶動當地村民通過地瓜種植增收致富。同時不忘初心,幫扶更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
  • 仙遊這200多人一起上山挖地瓜…
    仙遊這200多人一起上山挖地瓜… 2020-12-18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江的地瓜泡又熟了,走,麻溜滴整一背簍!
    現在正式通知你們:地瓜泡兒熟了,大家都回家挖地瓜泡兒啦!細細想來,已有近好久沒挖過地瓜泡兒,也沒再嘗過地瓜泡兒的味道。「地瓜泡兒」這個曾經讓人再熟悉不過的字眼幾乎從腦海中消失。今年夏天我們一起回老家挖地瓜泡兒可好...
  • 李劍飛:變荒沙地為「寶地」 小地瓜成「致富瓜」
    軍人退役不褪色,小小地瓜映出軍人優良本色。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李劍飛在退伍後,發揚優良傳統,永葆軍人本色,在種植特色農產品的道路上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帶動當地村民通過地瓜種植增收致富。同時不忘初心,幫扶更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
  • 以前難熬的收地瓜時節現在想來還心有餘悸
    以前難熬的收地瓜時節現在想來還心有餘悸家鄉有句老話,「三麥沒有一秋長,三秋沒有一麥忙。」意思是說,麥收忙而不長,秋收長而不忙。但在我的記憶中,秋收不僅比麥收長也比麥收忙。我們村四周都是丘陵,地多砂礫,不蓄水,宜種耐旱作物,大部分地種地瓜。到了秋天,一片片漫山遍野都是地瓜。
  • 蒸地瓜、烤地瓜哪個好?營養師:這種高溫有致癌可能
    地瓜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纖維,提供人體熱量、維生素B6、葉酸、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營養,升糖指數又比白飯低。但地瓜有蒸的、有烤的,臺灣新光醫院營養師李雨珊建議,蒸地瓜的營養素保留比較完整。而烤地瓜因為高溫炭烤,可能破壞較多營養素,且高溫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對人可能有致癌風險。
  • 減肥期間可以吃地瓜嗎
    核心提示:地瓜常會被稱為紅薯,它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食材,有人喜歡做地瓜粥,也有人喜歡吃烤地瓜,甚至有人把地瓜直接當做主食來吃。只不過對於減肥者來說,入口的食物都有很多禁忌,吃的不對很可能會影響減肥效果,那麼減肥期間可以吃地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