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地瓜香甜的歲月
□ 唐劍雨
一場畢業三十年的初中同學會,我被組委會評為「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之一。組委會馬主席和沈二姐特意給我寄來了一大箱家鄉的地瓜作為獎勵,讓我有些受寵若驚。沈二姐還特意告訴我,賣地瓜的就是你們屯子的。我說這個美食我喜歡,那我就笑納了。組委會這個動作一下子溫暖了我,都多少年沒有吃家鄉的地瓜了?我依稀想起那地瓜香甜的歲月……
我每次回去探親幾乎都是十冬臘月,根本不是吃地瓜的季節。再說媽媽都是用她親手餵養的雞、鴨、鵝、豬肉來款待從遠方歸來的兒子,也就無暇想起吃地瓜。但我對地瓜的感情還是很深厚的。記得小時候,每年的驚蟄前後,西屋的一鋪大炕除了留出我和弟弟睡覺的地方外,其它的地方都做成了「溫室炕園」。用土坯立起來做圍欄,底下鋪好塑料布,中間放上土。土裡面栽好了皮色鮮豔、大小適中、無病無傷的的地瓜種,用來做地瓜的育苗。每當看到媽媽勞碌的背影,我都感覺到她有些像電影《牧馬人》裡那個勤勞、善良、能幹的秀芝。等到地瓜苗育好後,一來自己家栽種地瓜時,不用另外花錢去買苗。二來地瓜苗還可以賣出錢來貼補家用。這樣的事是不是有些兩全其美?在農村過日子,處處都要精打細算。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美德。栽種地瓜一般都捨不得用「大田」,大田是用來用種玉米花生等經濟作物的。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才是地瓜賴以生存的空間。
我的爸爸就是在離家距離幾百米的一片白樺林旁邊,自己用鎬頭硬刨出一塊荒地。每年都用來栽地瓜,因為精心侍弄,地瓜年年都喜獲豐收。每年起地瓜的時候,全家人齊上陣。先把地瓜秧割斷揀拾起來,帶回去曬乾做成豬的飼料,豬會吃得直搖尾巴,長勢異常喜人。為了避免地瓜受傷,我們都不用犁杖翻地。都用三齒子等工具人工刨地瓜,先刨出一層浮土,地瓜像剛出生的小豬仔一樣並排躺在那裡,一窩一窩的,紅通通的非常喜人。地是自家開荒的,苗是自家培育的,春種秋收,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演繹著自給自足的農家故事。我和妹妹多次邀請父母到城裡生活,他們死活不幹。他們說一離開土地心裡就發飄,感覺像沒有了根。直到收穫的日子裡,我才明白了他們固執而平凡堅守的意義何在,真正理解故土難離是個怎樣的概念。「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常含滿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我從更深的層面領會了艾青先生詩中表達的含義。
我來南方工作之前還不知道青青綠綠的地瓜莖也能吃?而且這種綠色食品還被譽為「蔬菜皇后」。我和妻子到菜市場去買菜,常常能看到這種菜。地瓜莖和葉子在一起。吃的時候把葉子掐掉,只留下莖。要把地瓜莖外表的那層薄薄的紅皮扒掉。然後把它掐成大拇手指那麼長一段一段的。炒的時候放點紅椒絲、薑絲、蒜片,一盤好吃的清炒地瓜莖就出鍋了。這道菜特別清脆爽口,而且有清咽利喉,排溼去腫等多種功效。
說完了莖葉的吃法,再就是果實的吃法了。有烤地瓜、蒸地瓜,有的把地瓜蒸熟搗成泥狀與麵粉和在一起做成地瓜餅,有的把地瓜切成塊兒過一下油,掛上糖漿做成拔絲地瓜。還有的把吃不完的地瓜做成地瓜粉條,也有的把它磨成粉,做成炒菜用來勾芡的地瓜芡粉,吃法多種多樣,不一而足。但在我們老家常見的做法是烀地瓜。把地瓜洗淨和土豆、窩瓜、胡蘿蔔放在鐵鍋裡,加適量水,在中間蒸上一小盆雞蛋燜子。等到地瓜、土豆都出鍋後,吃一口地瓜或者土豆,再吃一口雞蛋燜子,那叫一個香甜美味啊!現在在南北方許多大飯店裡,為了讓人們憶苦思甜,將地瓜、花生、荸薺、山藥、玉米等烀熟後,合在一起裝入一個特別精緻的藍子裡,美其名曰「五穀豐登」。這道菜特別搶手,供不應求。有時候人們吃的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回憶。1976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南海風雲》,講述了我國西沙群島漁民和軍艦戰士,在和進犯騷擾的越南軍艦做鬥爭的故事。片中有一句著名暗號「長江長江!我是黃河!地瓜地瓜!我是土豆!」令人耳熟能詳,想必這也是很多人小時候過家家常用的口頭禪。這種遊戲我在五、六歲的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煞有介事的樣子真是特別甜蜜,特別逗樂。
地瓜在南方也叫紅薯,山芋,紅苕等。宋代詩人陸遊在《遊近村》中有「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的詩句,還有清代詩人魏耕也在《湖州行》中有「充腸非獨多薯蕷,宴客兼有錦鯉紅」的詩句,都是關於地瓜的描寫。由此可見,從古至今,地瓜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據著多麼重要的位置。據史料記載,地瓜是在明朝時從菲律賓傳入中國的,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當時福建的生意人陳振龍,見到菲律賓的地瓜好吃而且產量高,想引入中國,但有禁令,始終不得完成。他經過苦思冥想後把「薯芽」裝進竹筒挾到纜繩裡,帶回祖國。為此,郭沫若先生有《滿江紅》詞贊曰:「挾入藤籃試密航,歸來閩海勤耕植,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郭老都興奮地把陳振龍比作神農,可見其做了多大的貢獻。事實上,地瓜的確大大緩解了艱苦年代裡中國人民的吃飯難題。
前些年,我常常在辦公室的桌案上放一個美麗的陶器,陶器裡面放一兩個地瓜,放少量的水。數日後便長出嫩芽,芽不斷的生長變成葉,再長成莖,藤蔓纖細而有韌勁。無需太多的關照,平常不過的植物葉子,也長出了自然曼妙的美。每日看著地瓜葉悄然的舒展和綻放,那種蒼翠漫溢的感覺就瀰漫了生活的各個角落。心裡也就跟著特別的舒坦。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每每接她放學回來,路過烤地瓜攤偶爾會為她買一個嘗嘗鮮,看著孩子吃的香甜,心內就無比快樂。有時候和妻子晚上散步,心血來潮也會來上一個烤地瓜,不為別的,就為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別樣的甜蜜。生活之美,覓於平常,隱於細節。平凡如地瓜葉,自然生長亦能如花,如蔓,或亭亭舒展,或盤虯臥龍,真是美不勝收。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人對生活的發現,對事物的尊重。我那辛勤勞作了一輩子的父母,還在守望著他們的故園。那裡留下我童年的夢幻,留下我生長的足跡,那裡永遠是我精神上的原鄉,永遠是我生命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