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雅士邀您學四大名著中的古琴曲:《有為歌》、《好漢歌...

2020-12-17 秀秀書院

作為道地的國人,四大名著一定是耳熟能詳的了。甚而有「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之「調侃」語流行,可見無論熱血,謀略,神佛,愛情,皆不乏大批的追捧者。此等追捧的後果是,不但四大名著本身「火」了,連帶的衍生的音樂作品也火了,而且火得一發不可收拾。

「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風風火火闖九洲哇,該出手時就出手哇…….」

樸實的歌詞,大氣磅礴的旋律,再經劉歡的演唱,使得這首《好漢歌》倍加地盪氣迴腸、情真意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好漢歌》聽起來,似乎旋律是比較簡單的,容易上口。

整首作品由五個句子構成,前兩句運用了完全重複的手法。歌曲中運用了很多大跳,如純八度、小七度、純五度大跳,頗有特點。大跳是是傳統民族音樂常用的一種手法,可大大增加歌曲的動力感;同時大跳也此外,休止符的運用恰到好處,更為有力地表現了水滸好漢們豪爽、俠義的性格。

以古琴之器彈之,亦頗覺得此曲跳躍靈動,豪邁過人。男士喜歡這首是該當的,然而許多女生也中意去聽去彈,卻不免叫人莞爾的--遠的不論,十七八歲的小蓉蓉,已捷足先登先學了這首來,不時地「豪氣過人」一下,倒十分得意的。

《有為歌》,又名:臥龍吟。是《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出山一段的插曲,十分感人。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寥寥幾句,一個潔身自好、不求聞達,又滿懷建功立業豪情壯志的形象躍然紙上。

「臥龍」一出,因逢明主。諸葛孔明用一生演繹了那個時代君臣際遇的最佳範本。感動後世君王的,是諸葛亮的才能與忠誠;激勵後世士大夫的,是諸葛亮獲明主重用一顯身手的際遇。

書院學人,尤其好歌唱之法的,頗愛此琴曲,莉莉、程程,因習了基礎指法樂理,迫不及待即先選了這一首來彈,鍾愛之情,可見一斑。

《枉凝眉》是87年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插曲: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雪芹作詞,自然纏綿悲感,王立平作曲,卻也嘔心瀝血,因之此曲令人聞之,自有一種「悽婉不忍卒聽」之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寶、黛前世有緣,今生重逢,彼此真心相愛,曾經反覆試探彼此的心事,寶玉亦有表白之語。然有情何似無情,終究是鏡花水月夢一場,絳珠還淚淚已枯。

愛紅者,自是愛這一首,彈之聽之,常常有落花流水之嘆,難勝其情。

鬧騰的西遊裡面,卻亦有《女兒情》如此盡顯柔情蜜意的佳作: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

邂逅如此的「女王陛下」,「御弟哥哥」大約也頗生「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之嘆罷?

這一首琴曲,亦因它本身的傳唱度極高而極獲青睞不在話下。

四首琴曲,可謂各有千秋,不僅因為其本身的音樂內涵,更因它是劇情主題的濃縮,對於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和感情、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才能如此經久不衰罷?

《有為歌》、《好漢歌》、《枉凝眉》、《女兒情》,哪首是你的「菜」?長安雅士邀您來學習,一起手揮七弦,目送歸鴻,感受古典作品中的無邊魅力如何?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的片尾曲《好漢歌》,原來是這麼誤打誤撞出來的
    大家應該都看過98版的《水滸傳》,其實這版本的水滸傳是當年拍攝的四大名著中最後拍攝的一部經典,當年隨著《水滸傳》的熱播,片尾曲《好漢歌》一下子傳唱了大江南北,而歌詞中的一句「該出手時就出手」也成了當時的流行語,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這首歌的誕生也經歷了諸多波折,最後是誤打誤撞產生出來
  • 劉歡的《好漢歌》以及歌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一)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句二十年前被劃掉的歌詞重現世間當時拍攝《水滸傳》的時候,正是中央電視臺製作的四大名著中的最後一部。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製作水準、歌曲水平絕對不能掉下來,不但要區別於前三大部著作,還要有自己的鮮明特色。於是,導演趙季平找到了我國著名的詞作家易茗。
  • 一口氣聽(看)完94版《三國演義》最全古琴曲!
    近年以來,《三國演義》被翻拍成各種影視和遊戲等了題材,尤其94版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至今仍佔據著最經典的影視版本地位,其中由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詞的諸多歌曲更是有星空長河般的氣魄,經久不衰。但是,由古琴演繹的《三國演義》版本,您聽過嗎?太音琴社老樵近年來銳意創新,致力於用古琴進行新曲移植。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弦歌不輟,與古人相逢琴曲間(圖)
    又慢慢掌握了各種古代樂譜,如工尺譜、文字譜、半字譜、減字譜,這也是所有古琴演奏者都要過的一關。如果把古琴演奏喻為山,掌握減字譜就算進了山,可以開始往上爬了。  我在讀博士的階段,學習古琴的過程中,慢慢通曉了古代的音樂規律。但是真正浸淫到古琴中,開始將這門古老的技藝發揚光大,還緣於一個偶然的發現──古琴領域有一個寶藏亟待挖掘──弦歌。
  • 又見四大名著!著名指揮家張列執棒天交再現經典
    曾經有讀者這樣概括《四大名著》,我們帶著紅樓夢中最柔軟的心,走進水滸的世界,結交了患難與共的朋友,學習三國的智勇,在西遊追夢的路上降妖除魔,披荊斬棘,似乎說出了好多《四大名著》影迷樂迷的心聲,讓大家產生無限共鳴……四大名著乃是集中華文化之大成的經典著作
  • 正乙祠戲樓賞「古琴雅集」:看古琴與古戲樓如何「碰撞」
    日前,筆者應資深媒體人楊浪之邀,到和平門的正乙祠戲樓觀賞一場「古琴雅集」,去之前心中忐忑,因為既不通音律,更不懂樂理,對古琴也知之甚少,然而始料未及,我在這裡最終度過了一個沉醉的初夏之夜。作者:張鵬「古琴雅集 怡心琴韻」活動中,演員正在表演。
  • 好漢歌還能這麼唱?超拼夜馮提莫帶隊,展現柔和版好漢歌!
    這一次馮提莫受邀湖南衛視超拼夜,就為大家帶來了小奇蹟!作為一個非科班歌手,馮提莫雖然個人實力足夠了,但是在音樂圈的大圈子裡面,其實並不太惹眼!當然馮提莫本人也是非常努力,在今年下半年一直表現自己,最終獲得了不少綜藝節目的邀請!其中《我們的歌》節目就給了馮提莫非常巨大的助力,現在的馮提莫已經是得到不少圈內人認可的歌手了!
  • 日本人唱《好漢歌》,能讓人笑翻,問題出在哪兒?
    先上視頻,然後笑中論道,不正常中看正常。一、笑尿了的段子手惡搞這是一段瘋傳網絡的搞笑視頻:劉歡的《好漢歌》,被翻譯成日語後,唱得雄赳赳氣昂昂,但聽起來卻一地雞毛,令人百聽不厭,笑得肚疼。本來,這兩首歌,都是中國大眾百唱不厭、人氣爆棚、感情直擊靈魂的那種國民歌曲,但為何用日語、英語唱不好呢?日語版的《好漢歌》,聽起來像是嘴裡在呼啦啦地往下吐石子,毫無英雄豪邁感,反而一幅瘋狂至癲的畫面感。
  • 12·25,《帆影弦歌萬千重》在北京隆福劇場等您
    發布會上,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創意策劃、出品人和主演——知名青年國樂演奏家吳茜演繹劇中古琴表演片段。發布會現場,擔綱器樂劇《帆影弦歌萬千重》創意策劃、出品人和主演的知名青年國樂演奏家吳茜演繹了劇中古琴表演片段。
  • 《中國有嘻哈》總決賽GAI唱的什麼歌?《一百零八》完整歌詞
    中國有嘻哈總決賽第一輪於9月9日播出,冠軍候選人GAI將在現場演繹一首極具中國風特色的說唱曲目,也是GAI自己心中排名第一的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中國有嘻哈總決賽GAI一百零八介紹,並全面了解下GAI一百零八完整版歌詞內容。
  • 古琴配詩詞,好不愜意!| 適合秋天聽的10首古琴曲
    適逢國運昌隆方能拙壯成長,明光文化藝術有您更精彩!中國文人歷來愛「秋」歷朝歷代,以「秋」為主題的作品不勝枚舉對「秋」的熱愛,不僅體現在詩詞歌賦在繪畫、音樂等領域亦然古琴搭配秋天的詩詞,好不愜意!一為相傳為蘇東坡所作,譜後題解:「赤壁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寫景。另一種觀點為認為是據唐代張繼的詩《楓橋夜泊》之意所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此曲譜出自明代《松弦館琴譜》,樂曲取意深邃而高遠,風格非常典雅。
  • 古琴曲《 欸乃》 ||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欸乃》中國古琴名曲。其曲意歷來根據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七言古詩《漁翁》來解釋,故也有人認為有傳此曲乃柳宗元所作。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始歌悲風起,歌竟愁雲生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欸乃"一般解作行船櫓聲或划船之聲。
  • 如何將《好漢歌》改為一首財務知識的歌
    好漢歌是一首流行比較廣的歌,特別是劉歡走紅並保持強勢時,連春晚都會響聲這首歌的旋律,當然這首歌也引起不少人翻唱的主意,但唱腔上,很多人跟不上啦,所以歌手的實力也影響了發揮。好漢歌改財務知識的要點在於改進關鍵詞,不能全改了,全改了就有點難唱難看了。
  • 古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報子期知音之情。這就是流傳數千年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我想琴只為知音而奏,這是琴之道,人之道。圖片來源網絡「焦尾」絕響,知琴莫過於此中國古代有四大名琴。它們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 《我們有歌》靈動舞臺,今夜在記憶歌聲中邀您共「舞」
    由五糧液獨家冠名、益安寧丸特別支持的四川衛視原創音樂節目《五糧液·我們有歌》已進行到了第十期,在本期「不如跳舞」中,把動感帶上舞臺,DJ馮喬加入開場舞蹈秀,暢談自己與「舞」的不解之緣。以記憶為收錄機,通過那些著名舞曲的再現,我們觀國內舞蹈演變史,憶《洗衣歌》時期軍民感動,分享《金梭銀梭》下載歌載舞的歡樂,驚嘆「霹靂舞」熱潮席捲時全民狂歡盛景……今晚,在《五糧液·我們有歌》的舞臺,解開靈魂桎梏,暢享舞樂,追憶當年,我們一同感受!
  • 《四大名著》回味無窮
    四大名著在今天是家喻戶曉,這句話不假,但是不全面。應該說是四大名著的影視作品更為人所知。但是喜歡看原著的人比起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還是要相差甚遠。文化界一直呼籲看原著小說,曾經有人請教一位學者,是否可以用影視代替原著?得到的答案是根本不可能。
  • 邀您免費看上海市精品大展,國樂風華,就在閔行!
    邀您免費看上海市精品大展,國樂風華,就在閔行!通體呈瓦灰胎色,表面刷上黑漆,琴的紋路為大流水斷紋。古琴背面刻有「萬壑松」三個字,琴名套為空心字,在古琴銘文中比較少見。琴腹部刻著「大元毛敏仲制」字樣,毛敏仲是宋末元初的大琴家。琵琶螺鈿紫檀五弦琵琶,彈撥弦鳴樂器。原件為我國唐朝宮廷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唐代藝術精品,是目前世界上僅存最早的五弦琵琶傳世傑作,現保存於日本正倉院。
  • 《四大名著》——記憶中鐫刻的永恆經典
    人家一問,小朋友你讀的啥書啊,然後告訴人家我讀的是四大名著。其實很少會有家長和老師會去認認真真的告訴我們,什麼是四大名著?為什麼這四本書被稱之為四大名著?今天就借著這個機會和大家小小的科普一下。同時這四大名著也都在我們小時候被拍攝成為電視連續劇,在央視反覆播出過,今天就帶大家重溫經典。
  • 龔鵬程|那時的國學唱著歌
    一般人也稱它為中樂,以與西樂相對舉。但整體來說,無論大陸臺灣香港抑或新加坡,都是西樂佔了絕對優勢的。學校教育系統中,如上所述,都是西樂,或「學堂樂歌」之遺風。市井間傳唱的東洋西洋歌曲,更是洋洋乎盈耳。傳統音樂只保存在京劇、豫劇、崑曲、越劇等戲曲中。待有興趣的少數人自去覓來體會。先父酷嗜京劇,能操京胡。暇日輒邀票友到家裡唱愉一番。因此我入學後便也很想探探傳統音樂戲劇之窔奧。
  • 宋祖兒猜好漢歌急死我了,歌詞兒都唱歌出來了,就是想不起歌名兒
    #宋祖兒猜好漢歌急死我了# @宋祖兒lareina 猜好漢歌這段真的把我急死了,哈哈,歌詞兒都唱歌出來了就是想不起歌名兒,《好漢歌》!代入感太強,我已經想衝進屏幕去幫祖鵝搶答了!宋祖兒怎麼這麼搞笑啊,哈哈,不得不笑了;必須誇一誇了,就是個憨憨,宋祖兒真的太搞笑了,宋祖兒真的太可愛了啊,確實挺可愛的,有時候就是這樣到嘴邊說不出來那個歌名。感覺她應該是完全不知道歌名的,只是聽過;看得我好著急啊,真的超級喜歡宋祖兒,這也太可愛了吧?真是讓人很是喜歡和期待,真是讓人心動不已啊。有被可愛到真的,這,他們說的你聽到了,不代表人家就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