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已過,武漢7-ELEVEn便利店要涼了嗎?

2020-12-12 零售商業財經

2018年6月22日,江蘇均瑤集團大消費板塊—大東方百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籤訂了湖北地區特許經營合同,並成立湖北東方美鄰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7-ELEVEn武漢)。公司地址位於武漢市漢陽區平山正街4號3樓301-305室。

據悉,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向7-ELEVEn武漢提供SEC的系統及經營資源等,SEC將提供初始和持續的業務支持服務。同時,經SEC允許後,東方美鄰可在湖北省通過加盟等方式進行再特許經營的開展,這預示著湖北地區便利店版圖可能將被重新劃分。

據7-ELEVEn武漢官方消息,2019年7-ELEVEn在武漢三鎮計劃開店30家,未來將努力朝著全省超過600家店的目標不斷加速發展。

近日,筆者在分析了武漢地區的便利店發展情況後,發現7-ELEVEn武漢歷時兩年多,目前在武漢僅開店12家,包括市區10家店和機場兩家店。

1.武漢便利店發展史

說到武漢便利店,就不得不提及各類本土系品牌,以及加盟便利店品牌構成的「本土系」。

「本土系」便利店是武漢存量最大的便利店形式,但在當下便利店變革的窗口期,一大批本土系便利店抓住了發展機會,可他們仍處於便利店的粗放發展階段,在產品、技術與成本結構等方面都存在大量問題。

而日系便利店,商品結構更健康、服務意識較強,但人情味不及本土品牌。之所以武漢本土系便利店大多掙扎在盈利線邊緣,主要是因為其商品結構較為混雜、落後。比如SKU偏少、汰換機制不健全、滯銷品比例較高、鮮食業務出品不穩定等,諸多品牌本質上和傳統的小賣部區別不大。

接下來,我們一起盤點一下武漢便利店的發展脈絡。

可多便利:1999年11月成立,也是武漢本土最老牌的便利店,可多的發展策略是避開中百超市的鋒芒,開拓便利店市場,它也是武漢地區最早且門店數量一直遙遙領先的便利店企業。歷時21年發展,目前在武漢三鎮共有門店600餘家,日商6000元左右,門店數量穩居武漢第一。

慕臣便利:2013年11月成立,2014-2020年為高速成長期,6年時間在武漢開設門店300多家。官方介紹,未來3年內,慕臣計劃在全市開設500家店。但也有不少加盟商爆料,慕臣的商品服務遠不及其他品牌,盈利能力一般。

Today便利:2014年7月,Today總部遷至武漢。在漢發展六年,規模不斷壯大,並以創新的模式與賦能形態,不斷刷新中國便利店行業的歷史。截至2020年11月,Today在華中區共開設門店400家,其中武漢門店突破300家,日商9500元,其願景、使命、價值觀都是在圍繞著百年民族品牌而設立。

中百羅森:2016年8月,全球著名便利店品牌LAWSON與中百集團達成戰略協議,由中百集團下屬公司武漢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經營的24小時便利店開展在漢業務,項目命名為中百羅森。富二代、官二代的中百加上基因優秀的羅森,在武漢風風火火地開出了500餘家門店,並被大眾貼上華中區域便利店「領導品牌」的標籤。

美宜佳武漢:美宜佳創立於1997年,是東莞市糖酒集團發展起來的連鎖便利店企業。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店鋪超過21000家,遍布廣東省21個城市、福建省6個城市、湖南省3個城市、湖北省多個城市等。2016年11月4日進駐武漢,截至目前,門店數量已突破230家。

有家便利:2017年9月,張磊帶隊「殺」回武漢成立了分公司,同年10月開了4家門店,他的原話是:「武漢這座零售重鎮不能丟。」這裡不僅適合做便利店,而且他本人對武漢了如指掌。目前,3年時間在武漢開設門店數量超過200家。

7-ELEVEn武漢:相比以上品牌,7-ELEVEn雖擁有全球霸主地位,但在門店拓展上,卻被其他品牌遠遠甩在身後。7-ELEVEn武漢在2018年7月11日正式運營,整整28個月過去了,門店數量12家,平均近3個月開設一家門店,這般「龜速」,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2.被時代「拋棄」的7-ELEVEn武漢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主城區由三重鎮組成,分別為武昌、漢口、漢陽,九省通衢,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13區常住人口1121.2萬人,地區生產總值超1.62萬億元。

按平均3000人可支撐一家便利店來算,武漢常住人口1121.2萬,可開設便利店4000家,按照以上數據來算,7家主流品牌門店數量約2500家,缺口仍在1500家店左右。

既然缺口這麼大,7-ELEVEn武漢為何發展如此龜速?筆者聯繫到了7-ELEVEn武漢公司相關人員,詢問了具體原因,工作人員並未給出明確回復,但表示2021年會有新的開店計劃,具體情況以官方披露為準。

從外部環境來看,武漢便利店行業已經過了高速發展的窗口期,但行業高度分散,且運營效率遠落後於成熟地區的日系便利店。7-ELEVEn以其獨特的「產業路由器」運營模式運營其全球超71100萬家門店,形成了比肩電商的規模和效率。

據了解,7-ELEVEn武漢並沒有自建鮮食工廠,但它建立了一個產業路由器,實現了多方的連接。它雖賺中間的進銷差價,但不賺通道費和廣告費。7-ELEVEn武漢利用強大的品牌效應進行配對,將工廠配送中心和門店連接起來,利用產業路由器的商業模式共享研發、共享採購、共享物流、共享信息,最終形成了一個價值窪地,不斷地積累 B 端和 C 端用戶。

雖然7-ELEVEn的零售服務商模式持續經營得益於其核心競爭力——特許經營模式下的快速擴張+極致的選品思維+精細化供應鏈管理,但7-ELEVEn武漢卻固步自封,缺乏本土化改革意識,機械地按照日系便利店的模式經營,始終跟不上其他本土便利店的「先進化」和中國零售行業的創新。即使採取開放加盟策略,但武漢已經過了高速發展的窗口期,很多加盟主不僅支付不了高昂的加盟費,也信不過只有12家店規模7-ELEVEn武漢的商品服務。

反倒是中百羅森、Today這樣的品牌,在早期打下了供應鏈基礎,形成了規模優勢,如今可以穩步前進。

7-ELEVEn武漢門店的服務態度和商品價格均不佔優勢、鮮食味道大不如以前,苛刻的開店要求,租金壓力的加劇,導致這家以往是都市青年首選的便利店,慢慢淪落為「備胎」。

以中百羅森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改進得就非常好。嫁入「豪門」之後,依託於中百超市深耕20年的供應鏈體系和在漢影響力,加之功底本身就不差的自己,二者結合,如虎添翼。

據統計,在武漢各大商圈,7-ELEVEn均未入圍。而中百羅森的A類店總數在40家以上,其次就是Today便利。在拿鋪子這塊,Today便利的反應速度和決策速度甚至可以碾壓其他品牌。

3.方法論依然有效,但世界變了

7-ELEVEn武漢的模式從邏輯上看依然有效。比如對銷售相關數據的重視和敏感,結合數據驅動的單品管理模式等等,這些模式依然是主流零售企業維持高效運轉、保持高利潤的底層邏輯。但7-ELEVEn武漢所依賴的消費場景和運營手段卻已經落後了。

上世紀80年代初,7-ELEVEn引進了POS機,通過先進的設備來獲取數據,到目前,這也還是7-ELEVEn主要獲取消費數據的入口,未來可能會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加上移動應用(這是不是個笑話呢?),但獲取數據的能力依然遠不及24小時駐紮在手機內的APP那樣強大。

7-ELEVEn在電商行業繁榮的中國節節敗退,甚至無法匹敵很多走新零售之路的後起之秀。但在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7-ELEVEn依然處於霸主地位,不論是電費繳納、ATM取款,還是買手機電話卡,7-ELEVEn都是當地消費者的首選。可在中國,誰會費勁地去找周圍的7-ELEVEn門店?支付寶和微信不就可以解決這一切了麼?大件線上購、即食品叫外賣,顧客的選擇毫無疑問朝著更便捷、更快速、更高效的購物方式演進。

「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過了,打敗7-ELEVEn武漢的不是本土品牌,而是自己。如今,在中國說到7-ELEVEn便利店,恐怕只有鮮食和自有商品了吧,至於像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所提供的那種便利服務,已然是無稽之談了。

作者 | 吉光 編排 | 劉羽 審核 | 鶴翔

零售商業財經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便利店迎來風口 7-11羅森全時是怎麼做生意的?
    看上去準入門檻低,毛利潤高的便利店,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從北京地區的便利店零售商的銷售數據來看,據7-eleven相關人士介紹,目前7-eleven北京的店鋪的日均銷售額達到2萬元以上,日均來客人數達到千人次以上。據媒體報導,7-eleven便利店的單店毛利率平均達32%。
  • 7-Eleven便利店開始銷售高檔葡萄酒
    為了吸引更多的高端客戶,許多7-eleven門店已經停止銷售廉價啤酒和買一送一的活動,轉而開始銷售一些高端葡萄酒。 圖片來源:www.7-eleven.com 7-Eleven這家著名的連鎖便利店,已經悄然開始在美國16個州的700多家分店裡銷售價格約19.99美元的高檔葡萄酒。
  • 便利店7-ELEVEn的n為什麼要小寫?
    這是一家神奇的便利店,第一次用營業時間命名,早上7點到晚上11點營業,所以叫「7-11」,相當於我們如果開家同樣的便利店,可以叫「朝九晚五」。富士山下的一家7-11 圖/shutterstock零售業巨頭的誕生7-Eleven起初並不是一家日本公司,而是徹頭徹尾的美國血統。
  • 臺灣統一超市7-eleven進駐上海地鐵站已達3家
    臺灣統一超市7-eleven進駐上海地鐵站已達3家 時間:2010-02-01 14:18   來源:你好臺灣網 <P>  你好臺灣網2月1日消息 積極經營上海的統一超商傳出好消息,日前正式進入上海地鐵布點,對於人潮與品牌助益不小。
  • 掛著大數據,學了7-eleven,便利蜂憑什麼
    我沒有拿過便利蜂的一針一線,我只是被那個不大的空間裡面的產品所傾倒的普通消費者。 此前,我喜歡日本的便利店。即使在寒冷的冬夜,我也能在7-eleven買到一罐冰啤酒,即使是在酷熱的仲夏夜,我也能在羅森買到一杯熱咖啡。 在日本,你幾乎無法想像沒有7-eleven的時光多麼難捱。
  • 起源於美國的便利店大佬,7-Eleven成功背後到底做對了什麼
    當時,南大陸製冰公司創立了一家便利店——Southland Ice Company。而這家便利店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seven-eleven的前身。  在當時由於電冰箱並未普及,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及零售冰塊業務。後來該公司職員戈林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居民們不僅希望在店鋪裡能買到冰塊,而且還希望能夠買到其他生活用品,比如牛奶、雞蛋、麵包等等。
  • 河南首家7-ELEVEn便利店在鄭州開業
    2.周邊同級別的成都,西安,武漢已經紛紛引入7-Eleven,鄭州作為重要的二線城市,這一點必須得跟得上。3.作為便利店的重要品類,鮮食銷售佔比高,毛利佔比高,成為7-Eleven與三全資源互補的一個方面。
  • 7-Eleven的慢與中國便利店的快
    以至於便利圈有人也曾經傲嬌的表示,「我們崇拜的是日本7-11 ,而不是中國的7-11。」這種認知的理由首先是規模。在幾個主要市場,中國的7-11確實沒有在規模上佔到便宜。無論北京、上海,珠三角市場,還是西南的成都和重慶。根據億歐的統計數字,2018年8月7-11在北京地區共有店鋪251家,此時距7-11進入北京市場已有14年,而7-11在日本本土僅用7年時間店鋪就已突破千家。
  • 談起便利店只想到7-ELEVEn和全家?這可能是個誤會
    即使在幅員遼闊的中國,長久以來人們對於便利店品牌的認知,依然停留在「7-ELEVEn」、「全家」和「羅森」上,但實際的情況卻正在發生變化。各品牌便利店數量(數據來源:CCFA)9月25日,誕生僅僅31個月的便利蜂,門店數量就突破了1000家,提前完成3年目標,在零售界颳起了一股「網際網路旋風」,要知道7-ELEVEn在中國完成這一目標可是花了10幾年的時間。
  • 鄭州7- ELEVEn開業銷售額超65萬,便利店也要下沉了?
    近日,日資便利店品牌7- ELEVEn落地鄭州,這是河南首家7- ELEVEn門店,開業當日引來眾多消費者排隊,據報導,當日想要進店消費需要先排上半個小時的隊,該店當日銷售額超過65萬元,刷新品牌全球單日單店銷售紀錄。
  • 又一家7-ELEVEn便利店開業了!
    「7-ElEVEn終於開到了這裡,這下工作生活又便利了不少!」在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中央商務區工作的王麗玫看到7-ELEVEn便利店今天入駐園區,興奮地發了條朋友圈。  「我經常加班,有時過了飯點食堂收餐後,就只能吃方便麵或者叫外賣了」。王麗玫說,便利店開進園區將帶來更多方便。「我比較喜歡吃7-ELEVEn的飯糰,以後加班晚了下樓買東西吃,然後繼續幹」,她開心地說。
  • 便利店是一個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空間,而不單純是一個購物的場所
    1974年鈴木敏文將美國7-eleven引入日本,彼時,質疑的聲音並不罕見。當時日本經濟起飛,零售業如火如荼,大有超市, 小有雜貨店解決你的不時之需。那麼便利店這種形態還有必要存在嗎?有必要。在7-eleven,如果你去買便當,湊巧便當賣完了,店員不能生硬的回覆你:賣完了。而是要告訴你,距離這裡多遠的路程,還有一家便利店 ,而這家便利店有可能不是7-eleven。也就是說,店員要通過交流的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單純的賣出產品。
  • 7-ELEVEn河南首店今日開業,鄭州新添國際頂尖便利店品牌!
    對三全來說,與全球便利店巨頭7-ELEVEn合作,也將成為其搶佔鮮食新業態風口、打通渠道零距離接觸消費者、實現業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  7-ELEVEn首店在花園路商圈開業  後續開店、加盟計劃曝光  10月23日,7-ELEVEn河南首店在鄭州花園路國貿360商圈開業。
  • 7-ELEVEn河南首店今日開業,鄭州新添國際頂尖便利店品牌
    隨著河南首店在鄭州開業,洛陽、開封等地何時迎來7-ELEVEn入駐、什麼時候7-ELEVEn放開河南地區的加盟、對加盟商又有何要求等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對三全來說,與全球便利店巨頭7-ELEVEn合作,也將成為其搶佔鮮食新業態風口、打通渠道零距離接觸消費者、實現業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
  • 「到便利店吃飯去!」7-Eleven跨界餐飲的底氣何在?
    文:魚頭尊重原創,拒絕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要說其他行業「跨界」做餐飲,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兒。僅僅是餐飲自身產業鏈裡的供應商和服務方們,因為自身資源優勢加上常年與餐飲打交道,稍微打磨配合就能開出好幾家店。直到近些年, 超市、便利店、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侵」,似乎又為這個行業帶來了更多新的可能性。
  • 7-ELEVEn便利店們的絕地求生,從下沉到縣城開始
    羅森宣稱要在2020年開到3000家門店。/圖蟲創意 「河南人是沒見過便利店嗎?」 這一次也不例外,這兩年7-11大張旗鼓開的各地首店,其實是分別與南京金鷹、武漢大東方、西安提客、福州三福百貨、長沙友阿、鄭州三全等當地企業合作,展開的特許經營。
  • 7-ELEVEn 便利店落戶鄭州
    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剛領)拿下7-ELEVEn河南區域獨家經營權近一年的三全食品,今日終於開花結果。23日,7-ELEVEn河南首店在鄭州花園路國貿360商圈開門迎客。當天銷售額65萬元,刷新7-ELEVEn全球超7萬家連鎖店面單日銷售紀錄的業績。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其中最常見的讀法是seven-eleven和「七么么」。一些歌曲中也出現了這個便利店,我們來聽聽是怎麼唱的。聽清楚沒,唱的都是「七十一」哦。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七么么」唱出來實在不好聽。
  • 永久關店……屬於廣州人的7-11便利店,正慢慢消失?
    對很多廣州人來說,7-11(7-ELEVEn便利店,簡稱七仔)似乎有種魔力:上班前要在七仔買個包子、下班後也會順路去七仔買份魚蛋……很多廣州上班族的安全感,是七仔給的。進入廣州的7-11,推開門,迎接你的就是那熟悉撈麵動作。經典的味道帶給你說不出的溫暖。
  • 7-Eleven入華16年,為中國便利店帶來了什麼?
    這種好奇心不僅因為它是總店,還因為這家小店曾經創下過一個令同行瞠目結舌的行業紀錄,單店日銷6萬元。今天,【零售商業財經】就為您深度解析7-Eleven是如何定義便利店的「便利」一詞的。關於7-Eleven便利店極致服務,參見《為什麼7-Eleven便利店的收銀員結帳前要看你一眼?》。回看支付寶、微信的本地生活服務,他們推出的增值服務正是7-Eleven便利店在日本推出的部分服務。比如支付寶中的淘票票、飛豬旅行,微信中的同程藝龍,他們主要提供電影、演出、出行等購票服務。在中國,巨頭們告訴消費者,只用活在支付寶和微信生態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