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劍的最高境界即為無劍,金融投資亦是如此

2020-12-23 仗劍佛南寺

人若無名,則可專心練劍。我的修道場在金融投資領域,仗劍問道Finance,遍覽儒釋悟此經。

我最初接觸股票,信奉的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精髓是以踏踏實實辦事業的心態投資,買入股票就成了公司的股東,和高管、基層員工一起扎紮實實辦公司、創造財富、造福社會。股票價格圍繞「內在價值」上下波動,而內在價值可以用市盈率、股息收益率、和市淨率等方法測定,股票價格長期來看有向「內在價值」回歸的趨勢;當股票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就出現了投資機會。

低買高賣,似乎就是這麼簡單。然而,如何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以及面對市場波動能否堅定持股到回歸價值都是很大的挑戰。

過去7年來,我經歷過15年股災帳戶資金腰斬,然後是兩三年持有一兩隻股票深套其中,今年我重新認識股票,發現自己原來並未真正懂得價值投資,似乎還沒有入門。

於是我謝絕一切社交,把所有精力和時間投入學習中,兩個月內,學了六門課、讀了20本書、寫了兩本筆記,才算是摸到了一點門道。接著便是付諸實踐。

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比如《笑傲江湖》當中,令狐衝一夜之間獲得風清揚獨孤九劍的真傳,但是需要五年時間在江湖的行走當中融會貫通;楊過習得北丐洪七公三十六路打狗棒法,在對陣金輪法王的時候仍需黃蓉從旁指導。

金融投資、股票交易的道理也是如此。為了融會貫通我前面的學習和實踐,這個月我開始了可轉債T+0的操作,根據趨勢快進快出,我做了一個統計,我的判斷成功率達到7成,而我的實際交易成績是略有虧損的。深究原因,我發現還是自己缺乏足夠的底氣,交易心理不過關。

這兩天我把趨勢技術分析又做了一次梳理。技術分析是100多年前蒙昧時期創建的股票投資理論( Stock Investment Theory),是投資者對股價變化進行長期觀察並積累經驗,逐步歸納總結出來的有關股市波動的若干所謂的「規律」。

技術分析派的名人眾多,各種指標也是層出不窮。今天梳理的幾個是廣被接受和認可的四個: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和纏論。

首先道氏理論是所有技術分析理論的鼻祖,創立者是查爾斯·道。其最偉大之處在於其寶貴的哲學思想,這是它全部的精髓。道氏理論有三個假設前提:人為操作、市場指數會反映每一條信息、道氏理論是客觀化的分析理論。道氏理論有三個基本工具:K線理論、切線理論和形態理論。

其次是波浪理論,創立者是艾略特。波浪理論有「上升5浪+下降3浪」構成,完成的浪包含推動浪和調整浪,其中浪2不能創浪1的新低、浪4不能與浪1有重疊部分、浪3不可以是推動浪中最短的(往往是最長的)。當然千人千浪,具體操作起來需要不斷實踐和試錯總結。

接下來是江恩理論,投資大師威廉·江恩通過對數學、幾何學、宗教、天文學的綜合運用建立的獨特分析方法和測市理論,結合自己在股票和期貨市場上的驕人成績和寶貴經驗提出的,包括江恩時間法則,江恩價格法則和江恩線等。江恩理論晦澀難懂、高深莫測,詳細閱讀江恩的《華爾街四十五年》一書,可以更全面了解江恩理論。

最後是纏論,纏論融合了東西方的智慧,分為形態學和動力學。其中形態學由K線系統(包含處理、分型、筆)和均線系統(包含線段、走勢中樞、買賣點)組成,動力學包含背馳和區間套,禪師在《教你炒股票》108課有詳細指導。當我們在讀禪師的文章時會發現,他在《論語》、音律數理科學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已然超脫於技術分析本身。

很多人詬病走技術派路線不會長遠,一開始便放棄了,而我對此不敢苟同。就像練武功,如果對各門各派武學造詣不甚了解,一心苦學本門武藝,還不足以行走江湖。股票投資交易,主要分為技術分析派、價值投資派、量化投資派,如果沒有了解技術分析派、量化分析派,如何才能確立你就是價值投資派。即使是價值投資本身,也需要與其他派系切磋,優化價值投資的內核。價值投資的集大成者股神巴菲特,投資血液裡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他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才形成了價值潛力投資法。

練劍的進階之路,《神鵰俠侶》裡獨孤求敗刻在劍塚的文字給了我們答案。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不祥,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作為一個普通投資交易者,首先需要具備一定的價值投資心法,其次應該先把書讀厚再讀薄,技術分析和量化分析的經典書籍不一而足,然後在實踐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形成自己的投資體系。就像身懷多門絕技的楊過,最後自創了黯然銷魂掌。就像纏中說禪,可以看到很多經典投資理論的影子,但是自成禪師一派。

專心練劍,深挖價值、融合技術,遍覽儒釋道經典,假以十年,以至無劍。

相關焦點

  • 若繼續怒濤練劍,楊過能否達到無劍境界?
    本期話題我們來聊聊楊過,大家知道在《神鵰俠侶》中楊過分別16年,這期間被神鵰帶至海邊怒濤練劍,通過6年的時間楊過直接從重劍突破到了木劍水平。後來因為過於思念小龍女,而且達到木劍級後神鵰也是無法繼續陪練了,於是便去闖蕩江湖完成自己的大俠夢了。後來襄陽大戰楊過與金輪法王狹路相逢,未帶玄鐵劍的他只能與金輪打個平手。若非最後以黯然銷魂掌出其不意將其打傷,楊過也只能到此劇終。
  • 無劍勝有劍VS無招勝有招,哪個境界更高
    等獨孤求敗到40歲後,已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說明此時的獨孤求敗已不拘泥於傳統的劍,功力已將臻至化境,開始向「無劍勝有劍」的境界過渡(因尚需藉助外物:草木竹石,所以並未真正達到「無劍勝有劍」之境)。最後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也就是說,此種情況下的「無劍勝有劍」的境界是高於「無招勝有招」的境界的,畢竟一個尚需藉助外物,一個已不需外物。
  • 獨孤求敗 | 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無劍勝有劍
    雖然傲視天下,但是人生再無樂趣可言、再無目標可尋。唯有從此與雕為伴,了此殘生。嗚呼,難怪楊過見到這句話的時候,會「又驚又羨」。這樣的境界,前無古人,後亦無來者。這裡必須要指出,獨孤求敗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不好說。他的那個時代,也許高手並沒多少;他的武功,也許並不比虛竹、石破天、掃地僧、東方不敗強。但是,他的這種人生境界、他的劍道,卻是無人可比的。既然對手已無,留劍何用?
  • 劍魔獨孤求敗的四柄劍,四種人生境界!
    劍道修為至高無上的獨孤求敗亦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唯一被提及過真正「無敵於天下」的絕世高手。金庸老先生也在一次採訪中說未出場的人物中,獨孤求敗是武功最高之人。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獨孤求敗在武學上到達了什麼境界。第一境:利劍級獨孤求敗的第一把劍——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 太極劍的練法要領
    練習太極劍必須遵循太極拳的練法原則,而且一定在具有太極拳基礎後,方可學習。假如沒有太極拳基礎,拳的規格、姿勢不正確,要領掌握不了,那麼要想練好太極劍,是不可能。太極拳在練時,要求輕柔和緩,用意不用力,要求體松心靜,呼吸自然,精神內固,形神合一。同樣,練太極劍時亦必須如此。整套太極劍共55式,演練時較太極拳稍快,一般不超過4—5分鐘。
  • 獨孤求敗的劍法最高境界是無劍,那麼楊過是否能夠達到呢?
    對於獨孤求敗來說,讀過小說的人都知道他的劍法是分成了五個不同的境界的,其中,最高的境界就是無劍境了。獨孤求敗在過了四十歲之後,才進入到裡無劍境最近的木劍境。那麼,對於楊過這種奇才來講,他會不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首先,在書中有一處描寫到,當楊過斷臂重傷之後,由於神鵰的鼓勵,他才重新拿起了重劍,開始練習。而最終當他經過了山洪中的磨鍊之後,才有所成就。
  • 年輕時自創衝靈劍法,令狐沖天賦甩開風清揚,無劍境界才是他極限
    在令狐衝練劍之時,風清揚也偶有旁觀,他一眼看出令狐衝的悟性很強對劍法有自己的一些認識,只是他受嶽不群的影響太重,太在意一招一式,所以劍法始終未能達到高手境界。若是令狐衝領悟到劍法應當自由奔放,行雲流水,那麼他就會對高深劍法初窺門徑。
  • 《神鵰》中楊過最終是否達到無劍境界?金庸已暗示卻一直被錯解
    而獨孤求敗的武學一共分為五種境界:利劍、軟劍、重劍、木劍、無劍,楊過先是練成了玄鐵劍法,後來在與小龍女分別十六年期間又精進至木劍,達到獨孤求敗所說「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水平。然而關於楊過是否達到「無劍」境界卻一直存在爭議,如果楊過最後已經達到了「無劍」,也就意味著獨孤求敗的所謂的「無劍」也不過是五絕水平。那他到底是否達到無劍呢?其實答案是肯定,因為在書中金老早已提示只是被一直錯解而已。具體如何呢?
  • 練好太極劍的要訣
    過去有的太極拳家把「太極十三劍」的對練稱為「太極粘劍」,原由即出於此。總之,練習太極劍的神態、姿勢和動作,都應似遊龍飛鳳,要輕敏快而穩健不迫,內含抑揚頓挫而不失沾粘連隨。再次,全身運動須以腰為軸,上下隨合,松腰活腕,勁由脊發,達於劍端,要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基本要求。
  • 少年歌行動漫:雷門禁止練劍 雷無桀直言:我這不是劍是火器
    從雷無桀所擅長的無方拳以及霹靂子等招數看來,雷門弟子擅長的便是使用火藥對敵人進行爆炸性的殺傷,包括如「火灼之術」之類的秘法也充滿了爆炸的氣息,雷門還有一項門規,那就是禁止弟子練劍。但雷無桀在參與白髮仙的對戰時,卻拿出了長劍殺怖與敵人對砍,還被白髮仙認出了是雷轟的弟子。那麼雷無桀使用劍法是否就違背了雷門的門規呢?
  • 武當為什麼要練劍?
    刀為百兵之王,用起來威風十足,霸氣橫生,而且很容易上手。簡單訓練一下就可以實用了。但是,這種霸氣十足的器械,雖然有王者氣象,但的確不是道家人所應該學的。它太「粗」了,「殺氣」也太重了,不符合道家修行的心性原則。實際上,刀在歷史上,基本上就成為軍事和戰陣的專用品。 反之,劍走輕靈,倒是與道家追求的逍遙飄逸的境界比較接近。當然,這種劍法,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的了。
  • 劍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誰才是最強劍客?盤點遊戲中的用劍高手!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遊戲中的五大用劍高手。《英雄聯盟》:亞索《英雄聯盟》大劍豪,亞索!「裝逼如風,常伴吾身!」靈活的走位和虛幻的劍法,加上改變戰局的風牆,讓亞索無論在單挑還是群戰中都能立於不敗之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他的信條,每一位亞索玩家都相信,只要我E的夠快,隊友的?就追不上我!
  • 無招勝有招,無劍勝有劍,是金庸武功的高境界
    除了學習「獨孤九劍」和令狐衝學習劍之外,他還了解了「以無招勝有招」的精髓。這個要旨是對「獨孤九劍」的補充,「獨孤九劍」是微妙的奧妙,達到了極致,但畢竟一個形式中有一個動作,也有痕跡可循,如果我們加上「以無招勝有招」的劍理論,他將更加空靈和不可預測。
  • 說劍:武俠已死,我卻找到一款把劍和俠說得通透的遊戲
    《說劍》是由臺灣Sunhead Games(日頭社)開發,心動代理的一款水墨風寫意武俠遊戲。學劍、仗劍、悟劍、霸劍、樸劍、無劍,用師祖的一生為線,寫意地表達了劍俠的修為與境界,用極具創意的關卡,闡釋了何謂劍與俠。
  • 武當派為什麼要練劍?
    反之,劍走輕靈,倒是與道家追求的逍遙飄逸的境界比較接近。當然,這種劍法,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的了。   故劍號為「百兵之祖」,亦稱「百兵之君」。武當派道士學劍法,乃是一通百通之意。相反,如果僅僅是學刀法的,拿一把劍在手裡會覺得很彆扭,很不容易使順。劍乃修心練身之至寶
  • 空劍大師:劍法的最高境界是······
    第二個境界,手中無劍,劍在心中,赤手空拳,卻能以劍氣殺敵於百步之外。劍術的最高境界,則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是以大胸懷,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殺,便是和。儒家講中庸;道家講無為;佛家講慈悲,以和為尚;便是胡主席提出的「和諧社會」,大成拳的最高境界,便是和為貴。使學者利國利民,為國家民族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 《倚天屠龍記》太虛子棄劍,漸入無劍之境
    謝遜讓他明白,到了棄劍之時,漸入無劍級!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獨孤棄劍,太虛亦棄劍「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持劍難免殺人,劍乃不詳之器,不得已而為之,無劍則無殺戮。以道御劍,天下無敵!
  • 獨孤求敗留下了四把劍,暗示他的劍法有5重境界
    在金庸筆下用劍的高手裡,唯有劍魔獨孤求敗配得上這八個字。獨孤求敗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寂寞的,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正是因為找不到對手,求不得一敗,劍魔才會隱居深谷,以雕為友,終其一生。這是何等的傲然與寂寥,而這一切,全都拜他自己一生所用的四把劍,所領悟的五重劍境所致。
  • 《劍來》:鬼精鬼精的陳平安,為啥對裴錢境界的預想如此低下?
    《劍來》,陳平安在落魄山建祖師堂,文拜老秀才,武祭崔誠,而他的開山大弟子正是裴錢,那個當年膽小如鼠,每逢夜路必定在額頭貼一張符紙的黑炭丫頭。#如今,裴錢已經是穩穩的武夫山巔境,可陳平安由於多年未見,對其境界的預想竟然只有金身境,足足差了兩個境界!
  • 謙謙君子劍,萬古永長存
    劍,儒雅之利器,其形正直,正氣凜然,教化身心,具溫柔之氣,靈則通神,玄能入妙,劍走輕靈,與道家追求的逍遙飄逸的境界比較接近。道人以劍悟道,以劍論道,劍代表了智慧,代表了正氣,天地之正氣,人身之正氣,以劍立論,以劍立說。武當道教,風雨千載,傳承至今,其內家拳法、養生功法聞名與世,武當劍更是以正直君子之風度,以自強不屈之精神,享譽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