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故事] 琉璃王滅釋迦族(佛陀祖國滅亡的故事)

2021-02-19 清涼地

關注清涼地微信號:jiexieyin

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是為你而來。因為你,我在這裡。

  三千多年前,在中天竺有個國家叫拘薩羅,和當時的摩揭陀國並稱佛陀時代的兩大強國。拘薩羅國國王,波斯匿王初登王位時,想迎娶一位釋迦族女子作王后,於是派遣大臣去迦毗羅衛國求婚。五百釋迦族人聚會商議此事,他們感到十分不悅,因為釋迦族種姓高貴,不應與下等種姓婚配,但又因懼怕得罪波斯匿王,所以一時商議不下。

  當時長者摩訶男說︰波斯匿王的性情暴惡,我們如果不應允,他必定會來攻打我們的國家,我家婢女有一位美麗端莊的女兒,不如就將她嫁給波斯匿王。得到眾人同意後,摩訶男就讓此女子沐浴更衣,又用寶車親自將她送往波斯匿王那裡,並且告訴波斯匿王︰這是我的女兒,你們可以成親。波斯匿王非常歡喜,冊封她為王后,不久王后生下一子,即琉璃太子。

  太子八歲時,波斯匿王就令他前往迦毗羅衛國學習射箭的技藝。琉璃太子乘著大象,與眾多僕人一同前往摩訶男家中。摩訶男召集五百位童子,陪伴王子學習。

  當時,釋迦族人新建了一座講堂,猶如天宮一般。眾人說︰我們應先延請佛與僧眾前來應供,這樣可以獲得無量福報。於是敷設座具,懸掛幡蓋,以香水灑地,焚燒名香。

  這時,琉璃太子跑進講堂,登上獅子座,釋迦族人見後,聲色俱厲地呵斥他︰女奴的兒子!並且將太子牽出門外,推倒在地。琉璃太子感到非常屈辱,便對身旁的好苦梵志說︰釋迦族人對我橫加毀辱,以後我登上王位時,你要提醒我這件事。

  後來,波斯匿王死後,琉璃太子繼位,好苦梵志就此事提醒琉璃王。琉璃王便命令群臣集合四種兵甲,前去討伐釋迦族。當軍隊抵達迦毗羅衛國時,琉璃王遙見世尊在大道邊的一棵枯樹下結跏趺座。

  於是下車作禮,問道︰世尊,為什麼您不坐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下,卻坐在此處?佛陀說︰親族陰涼之故,勝過一切蔭庇。琉璃王便說︰今日世尊為了親族,我也不應徵討。其後,好苦梵志再次奏請討伐,琉璃王又再次興兵。惟在路上復見世尊而折回,如是者三。

  最後,琉璃王受到好苦梵志挑唆,狠下心腸,誓要興兵討伐釋迦族。

  此時,目犍連尊者對世尊說︰琉璃王前來討伐釋迦族人,我想將他的四部軍隊拋到他方。他又想將琉璃王的軍隊拔出虛空,或者移到海中,或者移到鐵圍山中間,或將釋迦族人移到他方國土,或以鐵籠子覆蓋全城。

  佛說︰你雖然具有這樣的功德神力,但終究無法將釋迦族人置於安全之地。眾生有七事不可避免,即︰生、老、病、死、罪、福、因緣,想避也避免不了,你又如何能覆蓋住他們往昔的業呢?然而,目犍連尊者始終無法釋懷,便將相識的四五千人攝入缽中,一直舉到空中星宿之際。

  釋迦族人集合四兵,出城一由旬以對抗琉璃王。釋迦族人技藝高超,他們在一由旬內遙見琉璃王,或射落對方士兵的頭髻,或射斷對方弓弦,或射破器杖、幢幡等,但並未傷人。琉璃王非常懼怕,對群臣說︰你們看此箭從什麼地方來的,他們如果真想傷害我,我必死無疑。於是下令退兵。

  好苦梵志勸阻說︰大王不必畏懼,釋迦族人個個持戒,他們連螻蟻尚且不殺,更何況是殺人,我們應當進軍。琉璃王便聽從好苦梵志的話,繼續進軍,釋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開城門,否則,我會將你們趕盡殺絕!此時城中有位十五歲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牆獨自應戰,傷損了眾多敵軍,敵軍頓時崩潰逃散,藏入土洞內。

  當時釋迦族人告訴童子說︰你有辱於我們釋迦族的門戶,誰不知道應戰?但我們釋迦族向來修善,尚且不傷螻蟻,更何況是人命?我們一人能敵萬人,如果迎戰,必定能摧毀敵軍,但以殺害人命,死後將墮地獄,即使生在人中,也是壽命短促,你應速離此地。奢摩童子便離開了城市。

  後來,琉璃王軍隊再次來到城門外。當時魔王波旬化作一位釋迦族人,喊人打開城門,釋迦族人見是自族人,便打開城門,琉璃王軍隊就此乘虛而入。

  琉璃王說︰釋迦族人眾多,索性將他們雙足埋在地下,讓暴象踏死。另外再挑選五百釋迦族女人,帶到我這邊。當時,摩訶男乞求琉璃王︰我現在沉入水中,在我浮出水面的這段期間,無論時間長短,請你允許釋迦族人隨意逃走,等我浮出水面之後,你再殺死他們。

  琉璃王應允之後,摩訶男便跳入水中,將自己頭髮系在樹根上,於是斷絕性命。城中釋迦族人從四城門競相奔逃,琉璃王問大臣︰摩訶男為什麼還沒有浮出水面?旁人就入水將已命絕多時的摩訶男抱出,琉璃王見到外祖父已死,非常悔恨︰ 我外祖父為了救護自己親族而死,早知如此,我終究不應如此討伐。

  為琉璃王所殺之人,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血流成河,環繞迦毗羅衛城。退軍之後,目犍連尊者對佛說︰承佛神力,我已護佑四五千人。佛便令尊者觀察。目犍連尊者將缽從星空取下,所藏之人全部都已經死亡。

  琉璃王到尼拘羅園後,安慰五百侍女︰不必憂愁,我就是你們的丈夫。然後想和一釋迦女交通,這個釋迦女罵道︰我為什麼要和女奴之子通情?琉璃王大怒,便斬斷她的手足,扔入深坑。五百侍女都這樣辱罵琉璃王︰誰會以自己身體和女奴之子交通!於是五百侍女也慘遭同樣的懲罰。

  五百侍女慘痛難忍,便喚如來名號求佑︰我們同是釋迦種姓,如來出家成佛,我們慘受這樣的痛苦,為什麼不憶念我們?佛與眾比丘便前往劫毗羅城去,釋迦女遙見世尊,都心懷慚愧。

  世尊對帝釋天說︰眾女子慚愧無衣。帝釋就以天衣蓋覆女子身體。佛告訴毗沙門天王︰眾女子饑渴已久,置辦些許天食,令彼等飽足。佛又為彼等演說苦集滅道四聖諦,諸侍女塵垢俱盡,得到法眼淨,命終後升到天上。

  其實熟悉佛經的都知道這500侍女如此,也是因為前世做出家人的時候咒罵其他出家人斷手斷足的果報。佛行至東門,見到城中一片廢墟,佛告眾比丘︰以前我與眾比丘在此處說法,如今已成廢墟,無有一人,從今以後不再來此。

  於是回到舍衛國祇樹園,告訴眾比丘:琉璃王和他兵眾七日之後,都將毀滅。琉璃王聞言,非常恐怖。到第七天時,琉璃王以為已倖免於難,便帶軍隊與侍女到阿貽羅河兩側舉行宴會慶賀,忽然天空中,雲團翻滾,倏起雷震,暴風驟雨,將所有人漂溺而死。琉璃王墮入阿鼻地獄,天火將宮城一燒而空。

  諸比丘問佛︰釋迦族以何因緣受此苦難?佛說︰往昔,羅閱城有一魚村,因為時值饑荒,米貴如黃金,人們就以草根為食。村邊有一大湖,湖內有很多魚類,人們便捕魚而食。

  當時有二條大魚,交談說︰我等是水族,不是住在陸地之中,而這些人都以我們為食。最後兩條大魚也被殺吃掉。村中有一農夫的兒子,才八歲,雖然不捕魚,但見到人們捕魚時,心生歡喜。他亦沒有吃過魚肉,只是好玩敲了大魚頭三下。

  當時羅閱城人就是今日釋迦族,當時二條大魚,一為琉璃王,一為好苦梵志,小魚們就是現在他的軍隊,漁村的人們就是現在被他們殺的釋迦族,而小孩就是我。因為殺魚的罪業,在過去劫中受地獄苦,而我當時敲了魚頭三下,現在就為這件事情頭痛三天。」諸位想想看,佛也是如此定業難逃,這樣看起來,已經成熟了的果是無法解消的。

  面臨自己國家毀滅,慈悲的佛陀何嘗不願援救?但是,若以個人意志可以遮止業力現行,又怎麼能成立業果不虛?因此,即便是具足十力的佛陀,在業力成熟之際,也不能拯救一人,畢竟誰也無法改變業果的規律。

點底部左下角的 閱讀原文 查看『一禪微站』收藏,您身邊的佛學微站


普為一切分享轉載法布施功德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僅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清涼地|jiexieyin 』每日薰習,讓我們陪您一起戒除邪淫,常養善根,恢復自心清涼本性。

♥ 添加微信號關注 yichan360,平臺功能全面升級,回復『一禪』查看:佛教音樂,微電影系列,生命電視臺,慧日電視臺,學習佛經,菩提咒語,佛學圖書等功能。進入全面升級的〖每日一禪微站〗,收藏〖每日一禪〗,您身邊的善知識!

♥『每日一禪』為提供給大家學佛的便利和更好的傳播善知識,若我們的內容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會與您聯繫。感恩支持!

清涼地自開通『真人懺悔欄目』以來,收到各界朋友們的真心投稿懺悔,以自身經驗果報警醒世人,認識邪淫的危害,並真誠懺悔以求改過自新,從而影響了更多人加入來幫助更多的生命走向光明。清涼地倡導傳遞健康,道德良心的生活方式。真人懺悔欄目歡迎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建設一片清涼地。投稿郵箱 yichan360@qq.com。

常與他人分享,也是一種美德

點擊左下角的 閱讀原文 查看『一禪微站』收藏,您身邊的佛學微站

相關焦點

  • 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故事
    其後,好苦梵志再次奏請討伐,琉璃王又再次興兵。琉璃王便聽從好苦梵志的話,繼續進軍,釋迦族人果然退入城中。琉璃王喊道︰「速速打開城門,否則,我會將你們趕盡殺絕!」此時城中有位十五歲童子,名叫奢摩,他登上城牆獨自應戰,傷損了眾多敵軍,敵軍頓時崩潰逃散,藏入土洞內。當時釋迦族人告訴童子說︰「你有辱於我們釋迦族的門戶,誰不知道應戰?
  • 【因果故事】琉璃王屠殺釋迦族人的前因後果
    琉璃王屠殺釋迦族人的前因後果從前釋迦佛陀在舍衛國時,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於二十歲時領兵將父王罷黜,並且殺死了兄長祇陀太子,自立為王。有一惡臣名為耶利,告訴琉璃王說:「大王,當初您身為皇子,到迦毗羅衛國學習,曾受到釋迦族人的辱罵。
  • 釋迦族為何要遭滅族之罪
    (佛三次阻止琉璃王大軍,但釋迦族依然難逃惡報。)據《大唐西域記》記載,室羅伐悉底國有一個影覆精舍,佛陀曾在此與外道論義,距離影覆精舍不遠處有一佛塔,這裡曾經是佛陀為了延緩釋迦族的滅族之災,而擋住琉璃王子軍隊的地方。
  • 佛典故事:琉璃王與釋迦族
    從前佛陀在舍衛國時,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於二十歲時領兵將父王罷黜,並且殺死了兄長只陀太子,自立為王。有一惡臣名為耶利,告訴琉璃王說:「大王,當初您身為皇子,到迦毗羅衛國學習,曾受到釋迦族人的辱罵。那時,大王曾發誓說:『若當上國王,必報此仇!』現在我們兵強馬壯,正是報仇的時候。」於是琉璃王在惡臣的佞言鼓勵下,便帶兵攻伐迦毗羅衛國。
  • 琉璃王子的故事——凡事皆有因果
    佛陀的父親淨飯王率領族人驅逐了殘暴者,最後兩族聯姻和好。波斯匿王想娶釋迦族的公主為妻,於是同五百釋迦族商量,可釋迦族人見波斯匿王殘暴,覺得他配不上釋迦良善的種姓。私下選了一位美麗的女僕,冒充公主嫁給波斯匿王。而後,女僕生下男孩,即是琉璃王子。幼年的琉璃王子隨同母親,回到釋迦族省親,外祖父釋迦國王摩訶男對琉璃太子非常疼愛,視如己出,親授武藝。
  • 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據當地的釋迦族學者介紹,釋迦族的人口超過30萬之多,他們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後人。大乘佛教的佛弟子從來不會對佛陀肉身的寂滅抱有絕望的情緒,因為他們有著對於佛陀法報化三身的基本理解,並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成為佛陀「法子」,回歸「如來家族」中——「釋迦」早已成為一個超越血緣關係的姓氏。
  • 釋迦族逃亡後尼泊爾佛教發生了什麼?
    許多佛弟子對「琉璃王滅釋種」的歷史和前緣耳熟能詳,但對釋迦族(Śākya)遭滅族後的經歷卻鮮為人知。人們對今日尼泊爾大乘佛教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有少數學者了解佛陀後裔對佛法的繼承和梵文佛典的保護。另外《釋迦譜》的記載也只是提及當時琉璃王誅釋種,殺了九千九百九十萬人,血流成河。許多想出逃的釋迦族人「從東門出還復從西門入,從南門出還復從北門入」,目犍連尊者欲以一缽救五百優秀族人,但終究化為血水。釋迦滅族的公案和前緣是後人異常關注的,相應的也想當然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釋迦族被滅盡而無後裔,以至於今日鮮有人關注和了知屠城之後的歷史。
  • 略說因果業報
    因為佛法包括宇宙間一切有為無為的真諦,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說了八萬四千法門,總括起來,不離因果二字,也就是佛法。簡單的說,宇宙間的一切因果就是佛法。學習佛法主要是要明白因果理趣、學習因果,知道世事無常、輪迴痛苦,知道善惡業力、因感果報,因此尋求解脫之道,求證道果,滿菩提,利益眾生。唯有明了一切因果而不被因果所遷,才能了生脫死。所以,因果即是佛法,佛法即為因果。
  •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看不清的因果
    看到母親如此可憐,再有神通的目犍連也無計可施,因為其所在的果位不僅看不透背後的因果,也不具備度人的能力。他忍不住大聲悲號涕泣,馬上回到釋迦牟尼佛所在的祇園精舍,將這一切告訴佛陀,並懇求慈悲的師父拯救自己的母親。佛陀於是告訴他,其母之所以如此悽慘,是因為生前毀謗佛法而導致罪業深重,而證得羅漢果位的目犍連是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解救母親的。
  • 什麼是因果?佛陀通過一個小故事,便告訴了我們因果的真相
    佛教常常講因果,但很多人都難以相信因果的存在,就像不相信輪迴一樣。而佛陀早在2600年前,就已經預見到了,現代人這種對一切都充滿質疑的狀態。,是否真有一股名為因果的力量在決定著一切。於是佛陀給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師帶著他的弟子途經一條小路,有一隻老鼠死在了路邊。走在前面的老師只是看了它三眼便離去了,而他的弟子在看到老鼠後,便心生憐憫心,把老鼠安葬在了路旁。」佛陀接著說道:「而當時的老師就是我,那位弟子便是阿難,那隻老鼠就是現在的老太太。
  • 莫高窟壁畫:釋迦牟尼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佛陀所說因果業報
    毗琉璃王誅殺釋迦族,這是一個悲慘的故事,釋迦牟尼的家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驗證了佛陀所說的因果業報。憍薩羅國國王波斯匿王,想娶一位迦毗羅衛國釋迦族公主為妻,釋迦族不是很情願,於是釋迦族的摩訶男,用自己家裡的一位女奴冒充公主嫁給了波斯匿王。
  • 佛陀為什麼降生於釋迦族?可不止是為了弘揚佛法這麼簡單
    但是,佛在面對自己的父母,面對自己的族人被人滅亡的時候,卻是旁邊,似乎和自己沒什麼關係,這不像佛,也不是佛。佛這樣做,是有苦衷的,可苦衷是什麼呢?這就要從佛誕生前說起。佛陀降生的時代,是分崩離析的。許多小國爭搶地盤,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規定,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臣民。但是,這些小國的地方,都不是很大。
  • 佛陀雖有無量神通萬千變化,但仍有四件事情是極盡所能也做不到的
    弟子詢問佛陀:「您既然有廣大慈悲又神通無量,為何不能讓所有人都免於受苦受難呢?」佛陀無奈地說:「我雖有無量神通萬千變化,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極盡所能也做不到的。」因果不可改有一則關於佛陀的小故事,釋迦族因由過去定業,琉璃王子三次起兵討伐,不過都被釋迦摩尼給化解了,但是之後琉璃王子又一次更大規模的興兵討伐,釋迦牟尼深知這一次是無力保住自己的家族了。這時他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想保住釋迦族的血脈,於是將釋迦族500精英放入缽中送到了天上,等這邊戰爭結束後,他將這個缽拿下來一看,裡面的人早已化為血水。
  • 釋迦牟尼(佛陀)出世本懷,生平經歷的故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莫中外奇聞漫談「,今天小編帶大家談一下釋迦牟尼(佛陀)的故事。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是 佛教的開啟者。
  • 佛陀住世,世界就能消災免難了嗎?
    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網絡上出現了一種十分愚痴的邪惡知見,說什麼「如果真有佛陀住世,世界不會有災難」。此話一方面暴露出此人否定因果,佛教常識匱乏的愚痴本質;另一方面暴露其不懷好意,企圖煽動不明真相者誹謗佛陀的險惡用心!
  • 佛經故事:魔王變身大蟒挑戰佛陀,不料佛陀的幾句話讓他落荒而逃
    佛經中記載了魔王波旬為多次向釋迦牟尼佛挑戰的故事。比如《別譯雜阿含經》中就記載了魔王波旬跟佛陀的一次交鋒,魔王波旬本來信心滿滿地來擾亂釋迦牟尼修行,沒想到聽了釋迦牟尼的一則偈言後,內心畏懼,落荒而逃。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那天晚上,佛陀洗完了腳進入禪房中開始打坐,這個時候,身處六欲天的魔王波旬看到了這一切,他心想:那個釋迦族的修行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舒舒服服的修行,可不能讓他這麼自在,我得去給他點顏色看看。想到這裡,魔王波旬就從六欲天上,來到王舍城耆闍崛山,他搖身一變,化作一條大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