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對大陸GDP貢獻率達67.7%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2020-12-11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吳生林)「數字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平臺,而且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速度快,機遇多。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岸企業攜手合作正逢其時,迎來了新的空間與新的機遇。」

8日,兩岸企業屆代表在峰會上縱論新情勢下兩岸經濟發展與企業合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安暉在廈門會場作上表示。

安暉認為,以數位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量、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的數字經濟,是人類社會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新經濟形態。

他說,大陸數字經濟發展非常快速,而且與傳統產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規模不斷擴張。數據顯示,大陸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提升到36.2%。

「數字經濟對大陸GDP增長的貢獻率長期保持在30%以上,2019年貢獻率更達到67.7%,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安暉指出,到2030年,數字經濟將為全球70億人口的消費服務,為全球提供17億個就業機會。而隨著大陸實施「十四五規劃」,未來兩岸產業企業的合作,在數字經濟領域有廣闊的空間。「比如,臺灣醫院水平比較高,這方面以後合作潛力非常大。」

安暉最後表示,希望兩岸企業攜手合作,共同發掘新機遇,共拓全球市場。

在臺北會場,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陳添枝則從「內循環」角度談兩岸產業合作。他說,臺灣內需市場非常小,必須要在外銷市場不斷創新,尤其要抓住大陸市場與發展機遇。

陳添枝認為,大陸改革開放以來,臺商臺企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當前新情勢下,臺灣企業更要重視大陸內需市場,重視數據經濟領域的開拓深耕,抓住大陸「十四五規劃」所帶來的機遇。

相關焦點

  • 兩岸合作迎來新機遇!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是一個巨大的貿易市場,全世界都想分一杯羹,顯然,臺灣地區的商人也不例外。日前,兩岸企業家峰會正式拉開帷幕。在峰會上,兩岸企業屆代表都表達了想要共同合作的期願。如今,大陸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與傳統產業的深入結合,讓數字經濟迎來更多新的機遇。這不由讓人抱有疑問,這會不會是兩岸關係破冰的開始?
  • 兩岸企業家熱議「十四五」合作新機遇
    「十四五」成為會議熱頻詞,兩岸企業家暢談規劃建議中釋放的利好信號。多位參會臺灣企業家表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十四五」時期大陸經濟社會發展藍圖,將為廣大臺企臺胞帶來重大機遇和利好,希望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科技、醫療、基建、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和臺北同步舉行 汪洋致信祝賀 打造兩岸...
    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副理事長張平,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海協會會長張志軍,省長王寧等在廈門出席年會,700多位兩岸工商界人士參會。  廈門會場  大陸數字經濟發展快,兩岸合作迎新機遇  「數字經濟成為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與平臺,而且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速度快、機遇多。
  • 2019中國gdp世界排名第幾?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發布會上,寧吉喆表示,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也就是說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
  • 兩岸脈動:把握新機遇 共謀新發展
    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說,「這是當前形勢下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兩岸對話,充分證明兩岸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兩岸一家親,親望親好,大陸市場理應是臺企臺胞可以率先共享的市場。」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致辭時表示,兩岸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在世界經濟格局複雜演變中共同把握新機遇。
  • 兩岸企業家峰會謀定未來合作新局
    然後,由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和臺灣方面理事長蕭萬長致辭。但蕭萬長因身體原因無法蒞會,其致辭由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邱正雄代為宣讀。今年以來,大陸惠臺政策措施繼續出臺落地,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1至10月,兩岸貿易額達2095.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臺對大陸及香港出口額佔其總出口額的比重達到了43.6%。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國新辦:數字經濟佔GDP比重超1/3 將編制「十四五」信息化規劃
    ]雖然疫情給經濟生活帶來不小影響,但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撐。9月17日下午,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在國新辦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2019年數字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增加值達到了35.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已經達到了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7.7%。
  • 臺籍科學家呼籲把握大陸惠臺機遇 加強兩岸合作
    臺籍科學家呼籲把握大陸惠臺機遇 加強兩岸合作 2018-07-30 10:12: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灣經濟學者:兩岸經貿合作創造互惠雙贏
    中新網廈門12月9日電 (黃詠綢 彭莉芳)儘管面對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兩岸經貿合作一定可以創造兩岸互惠的雙贏。」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如是說。
  • 王建民:「十三五」規劃助推兩岸網絡新經濟合作
    摘要:大陸「十三五」規劃在這方面做出重大發展部署與開放規劃,臺灣則需要調整思維,適應新經濟發展與兩岸新經濟的合作需要。另一方面,「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推動與實施,必將促進大陸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與發展,並不斷出現新的行業與業態,分工將更專業、更精細、更精緻。
  •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面對新情勢 再創新契機
    希望兩岸企業積極把握大陸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攜手合作,依託大陸強大的內需市場,在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天地中實現更大作為。因為兩岸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在世界經濟格局複雜演變中共同把握新機遇。希望兩岸企業順應發展規律,共建標準,共創品牌,融入新發展格局,同心協力抱團出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促進雙方產業合作再上新臺階,成為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
  • 以「數」會友 向「智」轉變 浙江數字經濟佔GDP比重提升至10.7%
    以數字經濟為媒,浙江以「數」會友,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熱土。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浙江工業增長貢獻率逾六成。數字經濟持續領跑浙江經濟。
  • 蘇臺企業家 , 呼籲兩岸臺商 , 須搶抓機遇、深化合作、融合發展……
    搶抓機遇、深化合作、融合發展……這些是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紫金山)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出現的高頻詞。研討會以「新基建、新願景、新商機」為主題,搶抓「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戰略機遇,不斷深化蘇臺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成為研討會上兩岸企業家的共識。兩岸企業家們紛紛表示,要戮力同心,群策群力,努力譜寫蘇臺融合發展新篇章。
  •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召開 郭金龍:希望兩岸企業攜手合作
    中新社廈門12月9日電 (黃詠綢)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9日以視頻連線方式在廈門市和臺北市同步舉行。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在開幕式上致辭稱:希望兩岸企業攜手合作,積極把握大陸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今年以來,大陸惠臺政策措施繼續出臺落地,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持續深化。
  • 脫鉤是假議題,臺灣疫後經濟更需大陸,更應深化兩岸經貿合作
    陳建良說,事實是,民進黨執政以來,對陸的貿易量非但未減,反而陡升,今年1至8月的兩岸貿易仍持續增長,在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今年仍有可能突破去年紀錄,如此情況,蔡當局在沒有其他外貿管道的情況下,宣稱臺灣要與大陸經貿脫鉤,幾乎不可能。
  •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國臺辦:數字會說話
    朱鳳蓮強調,大陸臺商臺企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臺灣同胞,為臺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臺灣同胞。對於有臺灣記者提出,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和島內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發展存在認知的差距,朱鳳蓮應詢表示,在大陸的臺商臺企和島內的民眾對於兩岸經濟的發展存在一個認知的差距。造成這種認知差距既是民進黨當局政治操弄的結果,也有島內民眾對大陸情況不夠了解的因素。目前大陸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穩定轉好。
  • 兩岸貿易誰依賴誰?國臺辦:數字會說話_臺灣新聞_海峽兩岸_新聞中心...
    朱鳳蓮指出,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同期大陸進口總額的9.8%。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據臺灣方面統計,臺灣向大陸(含香港)出口佔其出口總額的43.8%。誰依賴誰?數字會說話。
  • 海澱區副區長林劍華:數字經濟收入對全區經濟增長貢獻率達80%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劍華表示,海澱區作為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數字經濟領域收入佔高新企業總收入70%以上,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林劍華介紹,當前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正在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
  • 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朱鳳蓮強調,大陸臺商臺企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臺灣同胞,為臺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臺灣同胞。兩岸貿易誰依賴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