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中招,3個大人來救,兩人身亡!小區公園很常見,遇見趕緊帶娃...

2021-02-08 騰訊網

助你平安的使命幫助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公益傳播安全防範知識,我們一直在行動。

為打造平安校園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為青少年安全成長保駕護航。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廣場或公園裡看到景觀噴泉,夏天看到水就覺得很解暑,不少孩子會忍不住摸摸噴泉水,甚至跑到噴泉中間玩耍,但你知道嗎?這樣的行為很危險!

痛心:發生多起觸電事故

7月17日晚,山西呂梁一雕塑園,1名3歲兒童在渡船模型中玩耍時,不幸落水,發生觸電事故。3名大人趕來搶救,也先後觸電。最終該兒童及一名成人搶救無效身亡。

之前也發生過多起類似的觸電事故

2016年6月11日

河南鄭州市一小區

一名5歲男孩在噴泉邊的水池玩耍

掉進水中觸電身亡

2017年8月18日

吉林省四平市某小區附近

一女孩在噴泉處遛狗時不幸觸電身亡

2018年5月26日

福建福清市一小區內

3名兒童在景觀噴泉池內嬉戲玩耍時

不幸觸電溺水身亡

安全隱患:噴泉成戲水樂園

屢次發生的安全事故令人揪心

那在公園、廣場、小區常見的景觀噴泉

是怎麼保障安全的呢?

記者採訪發現,安全隱患多多

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

許多景觀噴泉

儼然成了兒童戲水樂園

圍著噴泉區域

地上每隔幾米能看到「危險!禁止踏入」

的提醒標識

但是,家長和孩子們似乎並不在意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玩水的小朋友

他們都表示:

「看到標識了,

但覺得噴泉不危險。」

無視警示牌

家長覺得問題不大

接受採訪時

有家長覺得在噴泉裡玩水問題不大

安全?「搞建設的時候他們考慮在裡面了吧……」

記者發現

廣場噴泉很多都是開放式管理

周邊沒有設置圍欄

除了地面貼著警示標誌外

偶爾有工作人員前來提醒小孩不要玩水

但警示效果並不大

噴泉供電電壓220V

漏電可致命

專家表示,噴泉的供電電壓一般都是220V,非常危險。一旦噴泉的線路零部件或線路出現老化破損、接頭脫落、設施不齊全等情況,就很容易發生漏電。雖然按照規範,噴泉一般會有防水及漏電保護裝置,但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有效。

此外記者了解到,部分噴泉的水柱水壓比較大,也是具有「殺傷力」的。另外噴泉水循環使用,雜質較多,水質也不適合淋在身上

總之一句話,夏天要警惕景觀噴泉,千萬別讓孩子把噴泉當成玩水樂園!

有位杭州媽媽,近日也在群裡發出提醒

重要提醒

景觀水池以及遊樂場所,由於噴泉、燈光等設計需要用電,存在觸電的風險;一些噴泉的壓強很大,人體被水柱衝擊有可能受傷;此外,露天水池易滋生細菌微生物,對健康也不利。

總之,公共場所的景觀水池或噴泉不適合戲水。管理方應採取遊客須知、警戒線、警示牌、護欄等方式,限制人群進入,並對相關設施做好日常維護和檢修。與此同時,家長也應對未成年人盡到監護職責,告誡孩子此處不宜玩耍。

觸電後如何急救?

電擊傷,俗稱觸電,是一定強度的電流通過人體,引起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傷,或器官功能障礙,甚至死亡。像視頻中這種意外事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觸目驚心。

但是,只要在觸電發生現場做出及時、正確的處理,極有可能挽救生命,使觸電對人民群眾的傷害降到最低。

1

常見的觸電方式

單相觸電

人體接觸一根電線,電流通過人體,經皮膚與地面接觸,由大地返回,形成電流環形通路。這種觸電方式是最常見的一種。

雙相觸電

人體不同的兩部位同時接觸同一電路上的兩根電線,電流由高電位電線,經人體傳導流向低電位電線,形成環形通路。

跨步電壓觸電

當帶電體接地時,如高壓線觸地時,有電流向大地擴散其電位分布,以接地點為圓心向四周擴散,若人站在10m區域內,兩腳邁開0.8m,則兩腳之間形成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壓。由此引起的觸電稱為跨步電壓觸電。

2

觸電後如何急救?

首先,快速脫離電源。因為電流作用時間越長,傷害越重。可用以下三種脫離電源的方式:

1.切斷電源:開關在附近,迅速關閉電源或用電工鉗、木柄斧頭將電線斬斷。

2.挑開電線:距開關較遠時,用乾燥木棒、竹竿等,將電線或帶電體從觸電者身上挑開。

3.拉開觸電者:可以用幾層乾燥的衣服包裹救護者的手,拉開觸電者的衣服,助其脫離電源。

總結:在現場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快速脫離電源。

3

切斷電源時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1.切斷電源後,人體的肌肉不再受到電流的刺激會立即放鬆,可自行摔倒。所以切斷電源時要注意避免給觸電者造成其他損傷,防止其從高空墜下導致骨折或者死亡。

2.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斷電前不能用手直接接觸觸電者,腳下可用木塊等絕緣體,防止與大地接觸。

3.普通電燈開關不能作為切斷電源的措施,因為只切斷了一根線,火線可能沒有切斷。

4.雷擊時要迅速到就近的建築內躲避,不能在大樹下躲避。

意外無處不在,防範助你平安。提醒大家80%的意外傷害是可以避免的!這就希望我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安全防範意識,積極主動的學習安全防範知識,掌握正確的逃生自救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意外傷害發生的機率,也能將傷害的程度降低到最小。

智者用教訓避免流血,愚者用流血體驗教訓!雖然我們不能決定別人的行為,但是我們有責任保護好我們自己,保護好我們的家人。因為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帶給我們的傷痛是無法估量的。所以說:安全防範刻不容緩!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提醒大家:

意外無處不在 防範助你平安

相關焦點

  • 重慶一小區2名孩子墜樓身亡
    近日,一則「兩娃從15樓墜下」的視頻在網絡流傳。11月3日,記者走訪現場、多方核實得知:事情發生在重慶市南岸區彈子石錦江華府小區,事發時間為11月2日下午3點左右。3日,小區樓下有不少人聚集,為孩子墜樓的事情感到惋惜。一位居民告訴記者,墜樓者家住15樓,孩子墜下後,7樓的人最先發現情況,連忙問:「誰家孩子掉下來了?」
  • 端午節惠州3個孩子溺亡:夏天帶娃遊泳,有2件危險事最好別做
    沒想到的是之後孩子的遊泳圈和孩子的身體分開,當這對夫妻發現孩子不見的時候,已經晚了。只看到水面上的遊泳圈飄著,而孩子早就不見了蹤影。救援隊趕到並把孩子撈上來的時候,孩子已經身亡了。就這樣,一條鮮活的生命離我們遠去了。並且,小編也留意到,在端午節期間,就是在惠州的東江上,已經有3個孩子發生了溺水身亡的案件。
  • 人販子又出「新套路」,家長帶孩子碰上這3種人,趕緊帶娃避開
    但由於這個群體太猖狂,還總是想各種辦法來誘拐孩子,導致這種現象依舊存在。因此,很多家長在帶著孩子外出的時候都會千叮嚀萬囑咐,自己也時刻提防,可有的時候還是容易中招。那天,她帶著孩子去商場逛街,路過一家服裝店的時候,被店裡剛上新的衣服給吸引住了,就進去挑選了幾件試穿。但由於當天在做活動的人比較多,等到她試第二件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女兒不見了。情景之下她趕緊脫了衣服到處尋找孩子,可樓上樓下哪裡都找不到。
  • 人販子又出「新招式」,家長帶孩子碰上這3種人,趕緊帶娃避開
    李女士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那天她帶著三歲的女兒在商場裡閒逛,突然看到了一件自己心儀的大衣,於是忍不住地多看了兩眼,猶豫著是否應該買下。然而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女兒不見了。李女士發了瘋一樣尋找,不僅和商場保安聯繫,而且同時也報了警。幾個小時之後警察帶著一個孩子來到了李女士面前,可是李女士卻說這不是自己的孩子。
  • 3歲寶寶吃櫻桃卡喉,奶奶的兩個果斷救娃一命,醫生:比我高明
    3歲寶寶吃櫻桃卡喉,奶奶的兩個果斷救娃一命,醫生:比我高明每年我們都會看到各種各樣關於嬰幼兒安全事故的報導,其中異物吸入引發的窒息是最為頻發的一種。根據相關的統計調查顯示:嬰幼兒誤吞異物的情況會在0-3歲左右頻發,概率大概有40%左右。
  • 「媽媽,我不想去姥姥家」孩子的遭遇,揭示了姥姥帶娃的3個真相
    晨晨的奶奶在遙遠的外地老家,一年也不來一次。而姥姥住得近,距離自己家有5個紅綠燈。於是,放學後接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姥姥身上。 晨晨舅舅家裡有個兩歲半的小表弟,姥姥每天都會帶著孫子去接外孫。 剛開始,姥姥把晨晨接到自己家裡,然後媽媽下班後再去姥姥家接他回家。
  • 青島3歲娃半個身子懸在窗外!關鍵時刻...
    早報記者採訪得知,1月11日下午,萊西市御苑楓景小區11號樓發生驚險一幕,父親下樓拿快遞,將3歲兒子軍軍(應當事人要求化名)獨自留在家中,結果軍軍不知怎麼爬上了廚房窗戶,半個身子從防盜窗縫隙中探出懸掛在窗外。在這一緊急時刻,一場由小區居民、消防官兵參與的救援行動快速展開。
  • 武漢,帶娃出遊好去處,那裡免費好玩而且還能遇見有趣的娛樂設施
    武漢,帶娃出遊好去處,那裡免費好玩而且還能遇見有趣的娛樂設施一個人的旅行,簡單而快樂。兩個人的旅行,幸福而甜蜜。而對於有娃之後出門旅遊就不能再像單身男女一樣隨心所欲了,但也沒有很多寶媽想像中的那麼恐怖。
  • 居家8個月,帶娃看了1000+繪本,發現最適合3-6歲孩子看的是這些
    孩子進入3歲以後,看繪本的狀態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想像力和觀察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讀繪本的過程中,我們的互動也越來越好。孩子到了3歲,很多家長已經開始給孩子做系統的啟蒙,更加側重給孩子看一些功能性書籍,單純以閱讀為目的的繪本時間被壓縮了很多。
  • 3歲男孩誤吞整包幹燥劑,媽媽機智舉動救下孩子,醫生:沒少讀書
    孩子小的時候不管看到什麼東西,總想拿到嘴巴裡面去嘗一嘗,但這種做法其實很危險。小張的兒子今年3歲,小男孩平時特別調皮,不管看到什麼東西總想一探究竟,有時候還會放到嘴巴裡面去嚼。
  • 「趕緊生個娃,孩子我幫忙帶」,寶媽剛坐月子,婆婆翻臉不認人
    「趕緊給我家生個娃,孩子以後我幫忙帶」,婆婆事後卻翻臉不認人小劉跟丈夫高中的時候就是一個學校,後來還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兩人也逐漸熟悉起來了,並且談起了戀愛。畢業兩年之後,兩人就順理成章結了婚,結婚之後小劉才發現自己的婆婆並不好相處,之前兩人見面的時候,婆婆總是噓寒問暖,但現在卻總是挑三揀四。因為小劉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於是她就跟丈夫商量著晚點要孩子,丈夫也答應了,但沒想到婆婆卻開始整天催促。
  • 3歲前,寶媽帶娃牢記「不吃兩飯,不喝三湯」,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領居家的孩子剛滿1歲,大人就忙著給孩子戒奶,餵孩子吃大人飯。媽媽還高興地四處宣傳,自己家的娃比別人家的吃飯早,每頓飯都很愛喝米湯,沒想到餵了幾個月就住院了。
  • 江蘇3歲娃29樓墜落奇蹟生還,但並非所有的孩子都這麼幸運
    最近幾天,新聞上時常會看到孩子墜落的消息,但昨天看到的一個新聞,讓小編最為吃驚,因為這個墜落的3歲7個月的男娃陽陽太幸運了,事情發生在江蘇的常州。6月8日,陽陽的爸爸媽媽度出去上班,只有陽陽的奶奶在家和陽陽在一起。
  • 3歲以下的寶寶誰來帶?
    想要自己帶娃,家庭與事業這對「魚與熊掌」組合如何兼得?面對諸多帶娃難題,除了祖輩隔代照看、請保姆幫忙,不少父母選擇將孩子送到託幼機構。 為帶孩子操碎了心 每天都像一場「戰役」 興義市民黃女士在今年8月份生下了二寶,她的產假將在下個月結束,為了上班後誰來照顧孩子的問題,黃女士可是操碎了心。
  • 廣西一男子帶7歲兒子遊泳 轉身給手機充電結果孩子溺亡……這件事...
    一個疏忽,終身悔恨......帶孩子去遊泳時,家長一定要看護好孩子,以免發生意外!近日,廣西平果市發生一起兒童溺亡事件,家長當時分心做了別的事。據了解,7月6日晚8時許,一名7歲男孩跟父親去遊泳。「幾個小孩高考完後,約著一起去湛江市區遊玩,傍晚時在漁港公園海濱浴場的沙灘玩球。」雷州附城中學校長吳馬才說,球被打到海水裡,有個男生跑去撿,可遇到海浪打過來了,他就被浪卷進去了。剩下的幾名男生看到這一情況馬上拉著手去救落水的男生,可浪打過來,沒有成功救上。
  • 2歲孩子被灌酒,一死一痴呆!過年誰再逗娃喝酒,別怪我開「撕」
    大人喝high了,有時還逗孩子喝酒:有的拿筷子蘸酒讓寶寶舔、有的端起酒杯讓寶寶抿、有的還鼓勵寶寶「幹!」還有更壞的,慫恿孩子噸噸噸噸地連瓶吹。這個時候,你要是礙於面子不「出手」,你的娃就危險了!!!三年前的春節,是在老公家過的。沒想到,其樂融融的氣氛,因為一件突如其來的小事,鬧得一地雞毛......那年除夕,我和老公帶了2歲的兒子回家過年。
  • 3歲娃脫口而出「牛X」,爸媽別急著訓斥,三個辦法讓孩子懂禮貌
    新生兒就已經具備了模仿的能力,在出生僅12~30天後,寶寶就可以開始模仿大人的表情了。不少寶媽都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明明自己和娃爸全程小心翼翼,沒有爆半點粗口,孩子的髒話到底是跟誰學的?3歲娃脫口而出「牛X」,爸媽別急著訓斥昨天閨蜜火急火燎地給我打電話,我還以為什麼大事,原來是閨蜜家裡3歲的娃,在玩耍的時候突然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牛X」。閨蜜被驚得愣在原地,半天沒敢出聲,而小傢伙則渾然不覺,依舊玩得很陶醉。
  • 3種調料堪稱「傷脾高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小區裡住著一個小姑娘妮妮,今年5歲,就住在我隔壁,妮妮非常乖巧可愛,深受鄰居的喜愛。不過妮妮體質比較差,平時很少下到小區玩,很容易就感冒生病,儘管妮妮媽媽關懷備至,娃還是要隔三差五上醫院輸液,看到妮妮這樣子,叔叔阿姨看了都很心疼。
  • 前日下午一大人一孩童落入瀋陽富民橋渾河冰窟
    前日下午一大人一孩童落入瀋陽富民橋渾河冰窟他兩次託舉救起落水3歲男童29歲女子身亡 提醒:40天本報報導3起落水事件視頻截圖  1月13日下午2時30分許,一名兒童和一名女士在瀋陽富民橋渾河冰面上落入水中,在岸邊的冬泳愛好者牛廣珂脫掉衣服跑到河中央跳入水中,託舉了兩次把孩子救了上來;消防救援人員趕到後把落水女子救出水面,120急救人員確認女子已無生命體徵。  託舉兩次救出3歲兒童  「還有冬泳的人在河裡嗎?」
  • 男童玩搖搖車被夾身亡 圍觀者無人伸出援手(圖)
    乾爹魏先生趕來後,叫來人合力把小孩從搖搖車中救下,送醫搶救已來不及(家屬供圖)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塗傳之 謝楊 文/圖)超市門口常見的搖搖車,投入2元硬幣,就能讓孩子坐上玩樂一番,頗受孩子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