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威集團 – 在全球CIS市場上與索尼和三星並駕齊驅的中國半導體...

2020-12-23 電子工程專輯

一、CMOS圖像傳感器(CIS)的發展歷史

● 圖像傳感器簡介

圖像傳感器(Image Sensor)是一種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並使之成像的傳感器件,它可以將光波的可變衰減(當光波穿過物體或從物體反射回來)轉換為傳遞信息的小電流。圖像傳感器廣泛應用於模擬和數字類型的電子成像設備,包括數位相機、手機、光電滑鼠、醫療成像設備、夜視設備和雷達等。

數字圖像傳感器有兩種主要類型:電荷耦合器件(CCD)及有源像素傳感器(CMOS傳感器)。 兩種傳感器均基於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工藝技術,CCD傳感器是基於MOS電容,而CMOS傳感器則基於MOSFET(MOS場效應電晶體)放大器。

現代數字圖像傳感器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固定光電二極體(pinned photodiode, PPD),它是由NEC的研發人員於1980年發明的。PPD光電探測器具有低滯後、低噪聲、高量子效率和低暗電流的結構,很快被CCD傳感器供應商所採用,成為消費類電子攝像機和數位相機的關鍵組件。然後,CMOS圖像傳感器也開始採用PPD。現今,幾乎所有CCD傳感器和CMOS傳感器都採用PPD光電二極體結構。

有源像素傳感器(APS)的每個像素單元都帶有一個PPD光電探測器,以及一個或多個電晶體。APS有不同的類型,其中互補型MOS APS最為流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CMOS傳感器,它逐漸替代CCD傳感器而廣泛應用於手機攝像頭、電腦攝像頭、數位相機等消費電子領域,以及汽車、安防監控、醫療和工業領域。

● CCD vs. CMOS圖像傳感器

CMOS相對於CCD圖像傳感器的最大優勢就是成本,因為CMOS傳感器可以在一個晶片上集成圖像感應和處理單元,而且採用常見的CMOS工藝即可批量生產。此外,CMOS傳感器的功耗和成像延遲也比CCD器件低。

由於CMOS傳感器通常要在大約1/60或1/50秒(取決於刷新率)內捕獲一行信息,因此可能會引起「滾動快門」的現象,圖像會向左或向右偏斜。 例如,當跟蹤高速行駛的汽車時,雖然汽車不會變形,但背景看起來會傾斜。而基於幀傳輸的CCD傳感器並不存在此問題,因為它可以一次將整個圖像捕獲到幀存儲中。此外,能夠以較低的噪聲捕獲圖像也是CCD傳感器長期擁有的一個優勢。

隨著CMOS技術的改進,CCD的低噪聲優勢也不復存在了,因為今天的CMOS傳感器性能已經超越CCD傳感器。有了「全局快門(global shutter)」技術,CMOS傳感器的背景偏斜問題也解決了。

二、全球CIS應用市場及競爭格局

據Yole數據統計和預測,2017年是CMOS圖像傳感器的最大增長點,比前一年增長了20%。2018年全球CIS市場規模為155億美元,2019年同比增長10%,達到170億美元。在智慧型手機普及和手機攝像功能提升(雙攝甚至更多攝像頭等)的推動下,預計2024年全球CIS市場規模將達到240億美元。除了手機外,汽車電子、醫療和安防等市場對CIS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 CIS的主要應用市場

單只手機攝像頭的配置量不斷增加,目前後置攝像頭個數已做到三攝,未來隨著3D深度攝像、神經網絡長波紅外鏡頭等技術的發展,到2023年有望達到五攝。隨著面部識別、眼動追蹤等需求的增長,到2023年前置攝像頭個數有可能達到4隻。未來,單只手機攝像頭個數有望突破10個。

車載領域的CIS應用包括:後視攝像(RVC)、全方位視圖系統(SVS)、攝像機監控系統(CMS)、FV/MV、DMS/IMS系統。其中後視攝像(RVC)是銷量主力軍,呈穩定增長趨勢,2016年全球銷量為5100萬臺,2018年為6000萬臺,2019年達到6500萬臺。而FV/MV全球銷量增長最為迅速,2016年為1000萬臺,2018年為3000萬臺,2019年銷量達4000萬臺。預計未來幾年FV/MV依舊保持高速增長,2021可達7500萬臺,直逼RVC全球銷量。

全球汽車圖像傳感器市場增長。(數據來源:豪威集團)

在安防領域,目前監控攝像機的類型主要有:高清攝像機、寬動態範圍攝像機和3D立體攝像機。高清攝像頭中使用的圖像傳感器對解析度的要求較高,在60幀/秒等高幀率下能夠實現720P或1080P的清晰度;寬動態範圍攝像機的晶片上集成寬動態範圍攝像技術以及圖像處理技術,能在極暗和極亮環境下拍攝;3D立體攝像級具有在動態光環境中保持追蹤精度的能力,可與視頻分析技術配合使用。

全球安防攝像機市場銷量在2015年約28萬件,其中監視攝像機約8萬件,安保系統攝像機約20萬個。預計到2021年安防攝像機市場銷量約64萬件,其中監視攝像機約22萬件,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安保系統攝像機約42萬個,年均複合增長率約13%。

在醫療影像領域,CCD傳感器保持穩定增長。CMOS傳感器憑藉其小像素尺寸、高解析度、降低噪聲水平和暗電流以及低成本方面的優越性,在醫療影像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未來市場看漲。全球醫療成像設備行業是一個35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預計2016-2022年複合年增長率5.5%。2016年,醫療傳感器市場規模為3.5億美元。預計2016-2022年複合增長率8.3%,到2022年將達6億美元。

全球內窺鏡市場的增長十分可觀,據TSR統計,2018-2023年的增長率高達30%,預計今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個,其中醫療和工業用內窺鏡佔據主導份額。

數據來源:TSR

● 全球CIS市場Top 3

據Yole統計,2019年索尼繼續保持著CMOS圖像傳感器領域的領先地位,以49.2%的市佔率位居第一;三星以19.8%的市佔率排名第二;豪威則以11.2%的市佔率位列第三。前六大廠商佔據90.8%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非常之高。

數據來源:Yole, 前瞻研究院

索尼在圖像傳感器市場耕耘多年,相繼開發出高靈敏度背照式CIS,推出2層/3層堆疊技術,從數位相機切入手機傳感器市場,贏得CIS市場龍頭老大的地位。三星公司的圖像傳感器業務發展迅速,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獨創的ISOCELL技術。

排名第三的豪威科技(OmniVision)現已被韋爾半導體收購,成為豪威集團旗下公司。豪威科技致力於CMOS圖像傳感器及相關周邊產品,是影像系統解決方案的創新技術領導者。其主要產品包括 CMOS 圖像傳感器、微型影像模組封裝(CameraCubeChip)、矽基液晶投影顯示(LCOS)、動態視覺傳感器,以及針對特定應用的ASIC晶片等,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和工業應用領域,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網絡攝像頭、安全監控設備、數位相機、汽車和醫療成像等。

三、豪威集團品牌和戰略定位

收購豪威科技和思比科後,韋爾半導體的2019財年營收為136.32億元,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統計的2019年中國十大晶片設計廠商中排名第二。根據ASPENCORE發布的《中國IC設計行業30家上市公司綜合實力排名》分析報告,韋爾半導體無論在綜合實力還是增長潛力排名上都是No. 1。

韋爾半導體今年上半年營收為80.4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1%。其研發投入為9.87億元,佔半導體設計業務銷售收入比例達14.33%。該公司現已擁有專利4,397項,其中發明專利4,030項,實用新型132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128項;軟體著作權106項。

在全球市場上,豪威集團是與索尼和三星位列同一梯隊的CIS廠商。在安防、醫療、筆記本電腦、新興應用等細分市場,豪威也是長期保持No. 1 的CMOS傳感器供應商。整合後的豪威集團有什麼樣的技術和市場策略?其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呢?

在最近舉行的新興&醫療市場技術研討會上,ASPENCORE旗下《電子工程專輯》主分析師顧正書採訪了豪威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崧先生和上海研發副總裁許榴先生,就豪威集團新的品牌和市場戰略及技術和產品發展規划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崧介紹,豪威集團將圍繞「產品、供應鏈、客戶」這三大戰略核心打造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集團將以豪威科技(OmniVision)、韋爾半導體(Will Semiconductor)和思比科(Superpix)三大品牌,依託遍布亞洲、美洲和歐洲的研發中心及業務網絡,為消費電子、汽車、工業控制、安防和醫療等行業客戶提供完整的成像、顯示及模擬集成電路解決方案。

1. 核心技術及產品

● Pure  Cel/Pure Cel Plus技術

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和技術演進,豪威集團在CMOS圖像傳感器的電路設計、封裝、數字圖像處理和配套軟體領域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作為CMOS圖像傳感器行業內最先將背照式(BSI)技術量產化的供應商之一,豪威於2013年又將Pure  Cel和Pure Cel Plus技術付諸量產產品。針對手機市場對高像素、景深控制、光學變焦、生物特徵識別等應用場景的需求,豪威的Pure Cel和RGB-Ir等核心技術為手機提供了高質量的靜態圖像採集和視頻性能,即便在低光照的情況下也能保證較高的圖像捕捉性能。搭載其高動態範圍圖像(HDR)技術的圖像傳感器能夠有效的去除偽影,可實現極高對比度的場景還原。

今年上半年,豪威推出一款0.7um小像素,解析度高達6,400萬的圖像傳感器--OV64B。這款CIS可支持最高1,600萬像素視頻模式下的3重曝光交錯式HDR,集成了四合一彩色濾光片陣列和片上硬體像素重組算法,能夠提供6,400萬像素優質實時拜耳輸出,使高端主流智慧型手機設計師能設計出更為纖薄,並搭載6,400萬像素高解析度攝像頭的手機。

小米在十周年發布會上推出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搭載超動態微光主攝像頭,採用的圖像傳感器就是豪威的OV48C。該圖像傳感器的光學規格為1/1.32英寸,感光性能出眾,基於豪威PureCel Plus晶片堆疊技術,可以為智慧型手機提供高質量的靜態圖像採集和視頻性能。此外,它支持DCG HDR功能,可同時提供4800萬像素解析度、1.2微米像素尺寸。

● 夜鶯(Nyxel)技術

豪威在LED閃爍抑制技術、全局曝光技術、Nyxel近紅外和超低光技術等方面也不斷更新,驅動著汽車市場的高端寬動態範圍圖像傳感器、監控市場的近紅外和低光傳感器,以及AR/VR等新興市場的全局快門傳感器等產品的迭代升級。

據上海研發副總裁許榴介紹,對夜鶯(Nyxel)技術的升級使得圖像傳感器能夠在低光甚至無光的情況下運行,940nm波長的近紅外成像量子效率達50%。基於Nyxel技術,豪威發布了面向汽車領域的首款圖像傳感器OX03A2S。這款250萬像素的ASIL-B等級傳感器能夠在弱光環境下檢測和識別其他圖像傳感器無法捕捉的物體,從而提高安全系統的性能。

● CameraCubeChip技術

豪威研發的Camera Cube Chip技術將晶圓級光學器件與CMOS圖形傳感器創新性的結合起來,不但具有圖像傳感、處理和單晶片輸出的全部功能,而且在充分保障低光敏感度的同時還提供了適用於醫療市場的超小型傳感器,在內窺鏡應用中表現突出。基於CameraCubeChip技術,豪威於2019年10月在國際醫療設計展上發布圖像傳感器OV6948(尺寸小至0.575mm x 0.575mm,奪得世界吉尼斯商用最小圖像傳感器冠軍),以及基於這顆超小成像晶片的晶圓級封裝相機模組OVM6948。

這種業界最小的相機模組封裝使用半導體工藝製造鏡頭,可過回流焊,無需底座或人工插接模組整機零件封裝。利用高效經濟的晶圓級封裝技術,OVM6948使得一次性醫用圖像設備批量量產成為可能。這種具有200x200或者40k 像素的完整模組可以集成到直徑約1.0mm的導管或者內窺鏡內,可以從身體狹窄的血管內部拍攝神經、眼科、耳鼻喉科、心臟、脊柱、泌尿外科、婦科和關節等手術所需的高質量圖像。

據Yole預計,一次性內窺鏡的出貨量在未來五年將以35.9%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的建議下,所有主要的內窺鏡製造商都在開發低成本、小直徑、高成像質量的一次性內窺鏡。隨著中國對醫療設備的放開,基於CameraCubeChip技術的一次性內窺鏡設備將迎來快速增長的市場發展機遇。

● LCOS技術

豪威的單晶片LCOS面板上集成了驅動器和幀緩衝器,具有高解析度,高幀速率和多達6個色域,可提供清晰穩定的圖像,並無圖像保留。配合具有先進圖像處理和主機附加功能的同伴晶片,LCOS晶片可提供720p的高清視頻,為微型投影系統提供了一個高解析度、外形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微型顯示器解決方案,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AR/VR、移動顯示器、微型投影、汽車和醫療機械等領域。

LCOS的核心元素是光學引擎。(圖片來源:豪威集團)

● 動態視覺和TDDI技術

在動態視覺傳感器(Event-based Vision Sensor)領域,豪威自研的事件激髮型產品,具有如下優點:不受曝光時間和幀率的限制,可全時全速追蹤運動物體,實現微秒級高速採樣;有效過濾冗餘背景信息,大大減少數據量;動態範圍超過120dB,適應大範圍光照變化;實時輸出動態場景的光流信息,實現感知端預處理,減輕後端算法的複雜度;實現低延遲低功耗實時處理,降低機器視覺系統成本。除了持續研發更高性能的動態視覺傳感器晶片外,豪威還與下遊客戶攜手開發基於該晶片的應用,包括智慧型手機、家電、安防、AR/VR(手勢識別、人體追蹤)、機器人/無人機(實時建圖與定位),以及高級輔助駕駛(障礙物檢測、車內監控)等。

此外,豪威的觸控和顯示驅動集成(TDDI)適用於智慧型手機LCD顯示屏領域,所開發的Dual Gate技術可幫助低端智慧型手機顯示屏減小下邊框,實現和中高端手機接近的全面屏設計,從而提升智慧型手機產品競爭力。TDDI的優點如下:基於專利技術,提供圖像色彩,對比度,清晰度等增強方案;提高觸控信噪比,降低誤觸率和失效率;降低功耗,並通過減少外圍元器件幫助客戶降低綜合成本。

2. 高品質「國產替代進口」

豪威集團在「國產替代進口」方面具有比同行更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CMOS圖像傳感器、TVS、電源管理IC、射頻產品等領域的多項核心技術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性能和質量與國際廠商基本相當。豪威藉助國內完善的供應鏈不僅能夠降低物流成本,還能縮短產品交貨時間,及時滿足客戶的產品需求;此外,終端客戶群主要是國內知名手機品牌廠商、安防廠商,能夠更充分地為客戶提供產品定製設計服務和售後技術支持。

3. 龐大的客戶群

經過多年積累,豪威目前已經進入國內主流手機品牌商和方案商的供貨體系。龐大的客戶數量和重點下遊領域的深度布局能夠有效提高公司的產品銷售推廣和把握市場的能力,也是令公司長期保持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驅動力。除手機行業外,豪威的產品已經廣泛分布於全球消費電子、安防監控、智能電錶、工業及新能源等領域,健康完善的客戶結構有助於降低行業周期性波動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結語

除了手機、汽車和安防等傳統應用領域,CMOS圖像傳感器也開始在醫療成像、AR/VR、可穿戴設備及智能家居等新興市場快速增長。憑藉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品打磨,豪威已經在這些新興市場上佔據領導地位,成為與索尼和三星等國際半導體巨頭並駕齊驅的半導體晶片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整合豪威科技、韋爾半導體和思比科之後的豪威集團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獨立上市IC設計公司。以CMOS圖像傳感器及相關技術和產品為軸心,豪威集團圍繞「產品、供應鏈和客戶」的核心戰略積極布局中國及全球市場。在國產替代和新基建的需求驅動下,豪威集團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必將引領中國IC設計公司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責編:Amy Guan

相關焦點

  • 「芯視野」全球CIS市場增長強勢,中國本土廠商的機會何在?
    當然智慧型手機是全球CIS增長的一大動能,可是進入到物聯網、智慧汽車、智慧生活的下一個階段,包括手機、安防、汽車等領域對CIS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從全球CIS市場份額來看,目前索尼和三星仍然是全球主要CIS的供應商,兩家份額接近70%,豪威、安森美、SK海力士等在後面。
  • 三星索尼手機圖像傳感器龍虎鬥,CIS市場整體逆勢增長15%
    ,三星以32%的份額位列第二,豪威9%,排名第三。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整體收入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仍然同比增長了15%。 三星在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中一直是頭部玩家,其ISOCELL系列產品一直是索尼IMX系列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索尼、三星和豪威分別位列智慧型手機圖像傳感器市場收入份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
  • 2019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傳感器出貨量約47億顆 索尼、三星和豪威表現...
    2019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傳感器出貨量約47億顆 索尼、三星和豪威表現搶眼 群智諮詢 發表於 2020-03-13 15:09:04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
  • 國巨系再傳併購案,併購勝麗搶CIS市場
    在2015年收購一家企業後,取得了CMOS圖像傳感器和Memory封測技術,主要聚焦於車用和安防用的CIS業務領域,同時還是索尼、豪威等CIS大廠指定合作夥伴。KZcesmc國巨暨同欣電董事長陳泰銘表示,預計CMOS未來2、3年供需相當吃緊,同欣電產能也幾近全滿;而同欣電、勝麗分別為手機、車用CIS封測的龍頭廠商。
  • 豪威科技臨時CEO陳大同轉任董事長 韋爾董事長虞仁榮任豪威CEO
    據一半導體大佬透露:豪威科技重大人事調整,臨時CEO陳大同轉任董事長,韋爾半導體創始人虞仁榮任CEO。這是繼8月2日陳大同接替豪威創始人洪筱英任臨時CEO後的又一重大人事變動。 而韋爾半導體的創始人虞仁榮,同樣畢業於清華大學,而本次OV半導體併購方的華創資本,由國內資深半導體投資團隊牽頭,聯合清華控股和聚源資本共同組建。可見陳大同的走馬上任,也許就有著某些不可意會的旨意在其中。
  • CIS晶片再漲價!奇力新電阻喊漲!國巨或成大贏家
    日前,市場傳出CIS晶片漲價的消息:CIS元件廠豪威宣布CIS晶片缺貨漲價,漲幅10%至20%。此前索尼已經傳出缺貨嚴重、委託臺積電代生產的消息,三星率先也發布了CIS漲價通知,格科微、思比科、比亞迪緊隨其後。 CIS晶片全稱CMOS圖像傳感器,是一種將光學影像轉換為電子信號的設備。
  • 擁抱光學浪潮,CIS龍頭未來發展可期
    高端CIS價值量約佔攝像頭模組50%,毛利率約為40%,技術壁壘高,目前只有索尼、三星、豪威具有48M以上CIS設計能力,競爭格局好。 預計未來全球CIS 市場規模增長率仍將保持較高水平,2024年全球CIS出貨量將達到91.1億顆,市場規模將達到238.4億美元。
  • CIS爆缺!這些市場正吃掉產能
    各大CIS廠商加速布局 擴充產能滿足市場需求   從目前全球供貨情況來看,索尼和三星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根據IHS Market數據,2019年索尼佔49.20%,三星佔19.80%,豪威科技佔11.20%,安森美佔5.80%,SK海力士佔2.5%,其他廠商佔11.5%。
  • 臺積電獲索尼CIS「包廠」大單,手機CIS市場仍需求強烈
    據了解,臺積電為迎接這筆「超級大單」,買下家登緊鄰臺積電的南科廠,並要求家登以最快速度搬遷,為了將14B廠和14A廠的公用設廠進行分割,力圖將14B廠打造專為索尼代工更高階的CIS代工廠區。 報導稱,新訂單將是既有訂單的數倍,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
  • 2019十大半導體併購案:中國有3起,涉及金額約600億元
    2019年就這樣劃上了句號,這一年對於中國半導體界來說,影響深遠,因為這一年的華為事件,激起了國內的空前的造芯熱,尤其華為的晶片「備胎」計劃,更是激烈了無數的晶片企業。而回顧2019年前10大半導體收購案,我們能夠發現中國公司參與了其中兩起,涉及到的金額約600億元,分別排名全球第5、6、9位,也算是相當不錯的。
  • 探索世界 感知無限 豪威集團亮相第三屆全球 IC 企業家大會
    10 月 14 日,IC China 2020 全球企業家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在上海開幕。豪威集團高級副總裁吳曉東先生出席大會,並發表「探索世界,感知無限」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豪威集團在多領域的技術優勢和最新產品,展望了未來圖像傳感器領域的發展趨勢,並分享了豪威集團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的業務情況。
  • 電子設備行業深度報告:智能駕駛時代,國產CIS有望彎道超車
    索尼以 49.1% 的份額排名第一,第二名是三星份額只有 17.9%,與索尼差距較為明顯;第三名是美國半導體公司豪威科技,目前已經被國內上市公司韋爾股份收購,佔據 9.5%的市場份額,2018 年豪威市場份額為 11.5%,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全球半導體支出下滑 三星被蘋果擠...
    全球前5半導體買家依舊是蘋果、三星、華為、戴爾,以及聯想,但排名則出現些微變:蘋果支出361.3億美元,佔全球市場比重的8.6%,超越三星的8%,從而躍升為全球半導體最大的買家。儘管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華為公司2019年半導體採購支出依然達到了208.04億美元,相比2018年的210億美元雖然略有下降,但依然穩居前3。
  • 豪威CIS市佔率增長,這家臺灣封測廠同步受惠
    集微網消息(文/Oliver),5月13日,據鉅亨網報導,由於近期中國手機廠商擴大採用高像素鏡頭,推動高像素CIS從高端機型滲透至中高端。供應鏈指出,在需求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手機廠為確保供貨穩定,已向三星和豪威尋求供貨,同欣電長期與豪威合作,同步擴產響應,今年運營有望成長。
  • 低調的韋爾股份董事長,54歲的清華高材生,悄悄地成了中國晶片業首富
    韋爾股份成立於2007年5月15日,是國內少數幾家同時具有半導體產品研發設計和強大分銷能力的企業之一。2019年,在蛇吞象式併購北京豪威之後,韋爾股份成為圖像傳感器晶片市場的世界第三,前兩位分別是索尼和三星。雖然韋爾股份的市場份額沒有做到世界第一,但是在圖像傳感器晶片這一細分領域,韋爾股份已經能夠滿足高端智慧型手機攝像頭模組的需求。
  • 【芯歷史】引領兩次CIS技術變革的索尼是如何成長的?高通瞄準5G...
    圖源:Yole索尼一直是CIS市場的「頭號玩家」,2019年索尼繼續保持著CIS領域的領先地位,以高達49.2%的市佔率霸榜,超過第二名三星、第三名豪威之和。那麼索尼在該領域是如何成長的?在此項轉讓後,索尼將該生產場所作為索尼半導體公司(索尼全資子公司之一)的生產設施進行運營,主要進行CMOS影像傳感器的生產。另外,原受僱於東芝製造工廠的員工,包括其CMOS影像傳感器工程部門及設計部門的員工(共計約1100名員工),在轉讓後由索尼公司僱用。當時索尼預期CMOS影像傳感器的市場將進一步增長,本次收購將增加在索尼在這一領域的生產能力。
  • 地平線與豪威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度布局汽車智能化
    2020年11月30日,邊緣AI晶片企業地平線與全球排名前列的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豪威集團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為行業提供面向智能座艙域和智能駕駛域的完整視覺解決方案,賦能主機廠打造差異化優勢,助力中國汽車智能化步伐加速邁進。
  • 臺積電再獲CIS大單,索尼高端CIS「包廠」南科14B廠
    圖片來源:路透集微網7月6日消息(文/Wilde),據《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近期再獲全球CIS龍頭索尼大單,將在南科14B廠打造專為索尼生產高階CIS的代工生產線。今年初,索尼首次將CIS部分訂單交由臺積電代工,此次的新訂單也使得雙方的合作將延伸至28納米。據報導,臺積電此番將在南科14B廠打造專為索尼生產高階CIS的代工生產線,等同於索尼「包廠」。
  • 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聞:索尼公司明年將更名為「索尼集團」
    上周要聞摘要:索尼明年將更名為「索尼集團」,馬雲將卸任軟銀集團董事。三星在韓國開建5納米晶片生產線。在家辦公或成為未來的趨勢。字節跳動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百度否認考慮從納斯達克退市。疫情下眾多大公司繼續裁員。瑞幸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租車巨頭赫茲申請破產保護。巴基斯坦國際航空飛機墜毀。
  • 看國產汽車半導體如何突圍
    根據IHS,全球半導體銷售約4850億美元,中國佔48%。總計2019年全球車用半導規模400多億美金,佔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約10%。伴隨汽車電動、智能、互聯,車用半導體單車價值將繼續提升,推動全球車用半導體需求將快於整車銷量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