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不大能望遠,氣溫剛剛好,今天重陽宜登高

2020-12-18 武漢發布

(圖為10月24日,東湖綠道的森林公園燒烤休閒區和湖邊草坪上,眾多遊客盡享秋遊之樂。記者高勇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25日訊(記者龔萍)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踏秋」,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節日兩大主題。太陽今天早早「開工」,清冷的空氣能見度高,是適宜登高望遠的天氣。

來自市氣象部門的預報說,今天我市多雲天氣,氣溫14℃~20℃,偏東風2到3級,風力不大,登山絲毫不受天氣的影響。只是早晚溫差較大,建議老年人晚一點登山,以免山上氣溫低,造成身體不適。

重陽節,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感恩敬老,又成為「老年節」。

今年重陽節天公作美,經過一夜的空氣擴散、稀釋,空氣能見度提高,登高可以望得更遠。今天又是雙日的周末時間,子女得空帶上長輩共同出遊,體現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的名篇名句不少,其中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傳播最為廣泛,其中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知道令多少在外思鄉的遊子們感觸。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溼、逐風邪,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

古時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飲菊花酒、佩茱萸、賞菊、吃重陽糕、放紙鳶、曬秋等,有些習俗放在如今也是合適的,不妨效仿古人,來一次特別的重陽之行,感受秋日的美好景致。

武漢市未來三天天氣預報:

10月25日:多雲,偏東風2到3級,14℃~20℃;

10月26日:多雲到晴天,偏北風2到3級,12℃~22℃。

10月27日:多雲,偏北風3級,14℃~22℃。

相關焦點

  • 重陽在順德登高遠眺、踏賞清秋不負好時節!
    重陽在順德登高遠眺、踏賞清秋不負好時節!今天是重陽節秋高氣爽順德人素有登高遠眺的習俗順峰山公園、華蓋山棧道、勒流七層文塔……記者從順峰山公園管理處獲悉,重陽節期間,順峰山公園舉行青雲山登高活動,活動時間為2020年10月24日晚上六點起至2020年10月25日晚上十點半。為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請大家佩戴好口罩並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監測。
  • 久久重陽,登高瞰雲邸
    這一天,不知身在職場「登高」的你,是打算陪家裡老人登高望遠插茱萸,還是在家賞菊飲酒吃重陽糕?在此,小編衷心祝願全中國的老人們身體健康,幸福安康。自漢代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由此,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重陽節」名稱見於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九日與鍾繇書》記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 這個重陽,你登高了嗎?
    這樣的古詩文還有很多,僅這兩首耳熟能詳的詩歌就把古人過重陽的情形大致都寫到了,重陽節人們要登高、要佩插茱萸、要賞菊……  重陽節,這個深秋時節的佳節,秋高氣爽,菊花盛開,空氣清冽,接下來就要進入漫長凜冽的冬季了。菊正香,穀物已入倉。
  • 重陽日:菊花與酒,青春與暮年
    重陽宜登高,宜望遠,宜在意念中重溫山巒,秋原,無邊落木蕭蕭而下,宜東籬把酒,臨風賦詩,感受一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01重陽日永是開端,美好的開端每一朵花開對於愛,誰也不能懂得比一個孩子更多只是歡喜從不豔羨其餘唯有簡單,越來越簡單誰也不能靠祈禱把清水變為美酒靠夢境把秋夜烘暖今又重陽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永興坊迎重陽 同吃羊肉麵
    今天(10月25號)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我省重陽節也是活動多多。今天早上,記者敬怡首先來到了永興坊,在這裡,正在舉行一場迎重陽,同吃羊肉麵的活動。千名老人登高健身品羊湯 重陽話長壽祈福藥王山今天上午銅川市藥王山景區舉行以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踐行愛老助老社會責任為主題的「九九重陽話長壽 登高祈福藥王山」活動。
  • 重陽登高處,在深圳登高望遠、賞秋、思親
    農曆九月初九,又到重陽時。重陽節亦稱「踏秋」,這是一個中國傳統的節日。九九重陽,正值秋高氣爽,正是秋遊賞菊,登高祈福的美好日子。有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作為移民城市的深圳,這一天何處登高望遠,感恩思親?
  • 重陽到,我們要抓緊這個機會養生了~
    今天重陽,一起許個願,祝家裡的老人健康長壽,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重陽習俗,不只登高登高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重陽美食,傳統地道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併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 再會九九,又見重陽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千年前的杜甫,身處異鄉遙知家人登高祭祖,賦詩一首,千古流傳(二)登高節在古代,每逢九月初九都要舉家登高望遠望遠是為了記下最後的一瞬絢麗秋景,是一個賞菊的節日;菊花,是屬於重陽的主角。
  • 登高把酒話重陽
    今天九月初九,又是重陽節。想起兩首詩詞,一首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另一首則是毛主席的《採桑子》。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的這首詩在很小的時候就學過,當時吟哦幾次就能背下,不過囫圇吞棗,不解其中滋味,如今年歲漸長,漂泊四方,方明白那溶解在字句裡的思親愁緒。有人說,人這一輩子每天就是相逢和告別,沒有誰和誰能一輩子形影不離。離別,註定是我們永遠吟唱不絕的主題。
  • 重陽九月九,長壽久久!這些事兒你都知道了嗎?
    ——岑參《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今天,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  因 「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 金桂飄香又重陽 楓葉點紅妝——白浪情 庚子重陽詩作
    2020.10.24庚子歲重陽節文/文章龍舞重陽騰千浪,風飛九九喜秋崗。放眼江山錦氣旺,琴滿樓聲樂一邦。楓色賀豐波激蕩,松風祝考濤聲揚。番番燕爾心花放,歲歲翁媼壽康長。農曆庚子九月九日庚子重陽登南山文/趙國發眾叟拾階南山崗,風吹紅葉翻細浪。
  • 重陽真的算佳節嗎?登高是為修仙還是避禍?
    、登高。傳統節日講究一個吉祥的寓意,登高又被賦予了「高升」「高壽」的好意頭。重陽原本的陰邪、災厄氣息也早已遠去,登高、爬山、賞菊也成為平時休閒活動的一部分,而並非重陽當日才能打卡的事情。就工藝上而言,在保留傳統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布語堂還結合現代工藝,採用橡膠製底,再融以麻繩,鞋底防水防滑,更為實用。
  • 重陽詩詞|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共菊花醉重陽
    在這一天,人們盼望族中的長輩都能健康長壽,共享天倫之樂。 因此,重陽佳節有三層意義。一是「孝」,尊老敬老愛老;二是「壽」,爬山登高而延年益壽;三是「雅」,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盛開之際,便是文人墨客懷鄉賦詩之時。
  • 九月初九,重陽佳節知多少?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早在戰國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間,有登高望遠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 重陽怎麼過 李白曾說今日雲景好 水綠秋山明 今年登高賞菊去
    在唐代,人們重陽節登高、賞菊、簪帶菊花茱萸、飲菊花酒,以此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思鄉情懷。登高是唐代重陽節的代表性活動,除了登高山,塔、城樓、亭臺樓榭,也是人們登高的場所。因而很多文人墨客在登高之後都會留下很多作品。張九齡登高寫下《九月九日登龍山》,盧照鄰則寫下《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因為這個節日,留下了很多關於這個節日的詩詞歌賦。
  • 重陽故事:白衣送酒陶淵明
    九月重陽,則是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的習俗形式。這些習俗說明,中華傳統節日均是「以人為本」「以生命為本」的節日。關於重陽節的起源,南朝吳均所著《續齊諧記》記載有「桓景登高」的故事: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
  • 【青春節氣】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今天重陽,一起許個願,祝家裡的老人健康長壽,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12日之前,北方大部地區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氣溫偏低3~6℃。重陽習俗,不只登高登高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重陽美食,傳統地道  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併用來釀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中醫證明,菊花葯性甘寒微苦,有疏風除熱、養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
  • 【今日重陽】年年登高,你知道為什麼嗎?
    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 久久重陽到,養生須有道!學習這些妙招呵護老人
    所以,重陽時節養生,當重視兩個原則,一則收斂陽氣;二則養好陰精。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一則,時逢重陽,一定要調養氣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當然要養好脾胃;二則,養肺。秋季由肺當令,肺應於金,主收斂,養肺即是讓人體順應天地的氣機,把陽氣收斂下來;三則,舒暢心神。
  • 又見重陽,來雲端書店登高、賞景、品茗
    又見重陽,來雲端書店登高、賞景、品茗 2020-10-21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