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極拳,步步都是樁
在過去,老人兒們常說一句話:太極拳,步步都是樁。什麼意思呢?說的就是練拳時腳底要生根。也就是說拳是動的,但是是有根之動。所以,練拳不可如浮萍之輕。而是要如塘荷之靈。要知:浮萍無根,其輕為浮;荷花有莖,其輕為靈。無根者,練拳東倒西歪,遇力而不逮;有根者,盤架隨曲就伸,無點而能借。
根者,非五指抓地用力硬撐之謂。乃十三勢之中定是也。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定者,住於其間,漸而自生太極之功。行功走架不可中定,如此方能生發圓活順遂,收放由心之理趣。
而中定練法實有循序次第,完全是由無極樁始,漸而生太極之功。有功之拳,練之則不空。是以無極者,道之本體也。無極生太極,道之兆象也。太極生兩儀,道之為用也。用者即拳法,體者即功法。
用必基於體而不可。故無極乃生化之根本。因此,練太極拳若不從無極樁開始,則猶如蓋房子不打地基!違背道之本體,事物發展規律也。
無基之房如何蓋高?所以,直接學拳看似速度很快,但時日稍久則必裹足不前,寸進都難!是故老譜有言:「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是也。由中可見無極樁的重要性。
二、真正的無極樁,不是你以為的那樣
真正的無極樁完全不是現今社會上普遍流行的那種。正如真正的太極拳也不是現在大眾練習的那種一樣。所以,同樣的一個外形,但是心法的不同當然效果也就不會相同。
學太極拳必須要清晰的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太極拳的諸多妙諦皆與松息息相關。所以,松是練太極拳從始至終都必須要遵守的。而我們平時都是出於緊的狀態。用這種狀態直接練太極拳當然不行。而想在練拳中求松更不可能。因為人只要是運動的,尤其注重陰陽虛實的太極拳總是一條腿來最大程度承重的,那麼就更無法做到鬆了。所以,落實松是正確習練太極拳,以及能練好太極拳的一大關鍵。既然一條腿承重不利於松,那麼就可以先在兩條腿均勻的承重上來求鬆了。所以,站無極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松。
老子曰:「返者,道之動也。」故古傳無極樁法習練的竅妙如下:學習都要遵守由低向高,由淺入深的步驟。在古傳古法當中把最初用無極樁進行的練習,相對於原有的身體雜亂的狀態稱之為:返本還源,重塑道體。通過理順而把原來亂的進行一番清洗淨化,然後從腳下生根再逐漸向上往腰上練。用腳練腰,這是練太極的秘法之一。無極樁體系的實際運用及原理更會讓習練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輕鬆達到養生的目的並找到內家拳門徑!
三、無極樁其奧妙唯有練者知,而觀者不曉。
古法無極樁除了練法別開生面之外,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松的過程中會動,更是提倡動。不動就意味著沒有松。為什麼,任何不動的就都是緊。哪怕你關節產生了彎曲,但下一刻你不動了,這仍然是緊。要不怎麼很多人站不出東西來呢!
其實,站樁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通悟功夫在全國各地學員,站幾分鐘,幾十分鐘,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都有(通常不要求站太久)。站完不僅不累還興致盎然,精神抖擻。練對了,無論是站樁還是盤拳,根本就沒有累那麼一說。而且長功見效還特別的快。這和會學習,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樂趣是一模一樣的道理。
古法無極樁不僅要動,還分大動,小動,內動外不動三個層次。大動為鬆開後啟動模式的表象,小動是對大動時腳下重心向著無過不及的中調整的過程,這期間從前後動又會延伸到上下動。前下後上的陰陽循環形成了一個太極拳圈形的通路,進而把腰腿之功的雛形練了出來。而後外表動的更為微弱,但腰腿傳導之力會逐漸往軀幹和上肢走。這是棚勁形成的雛形。
站樁訓練可以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求松;
第二個階段是求靜;
第三個階段是求空。
其中第一個階段還可以繼續細分。
第一步體會肩頸肌肉鬆、
第二步體會腰背松、
第三步體會丹田(腹部肌肉)松;
第四步體會胯松。
所以,一個無極樁,裡面能出來的東西那是太多了!其奧妙唯有練者知,而觀者不曉。無極樁屬於十三勢定勢範疇的練習內容。在整個練習中會讓習練者體會到什麼是松,漸而形成真松的功夫。在無極樁的基礎上進一步練松撐的腿力和氣貼脊背以及虛領頂勁這層功夫的法門。只有周身關節能做到松活了才能練這層功夫,練之才有意義,否則就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是練不出它應有的功法效果的。
無極者,當人未練之先,無思無意,無形無象,無我無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氣渾淪,無所向意者也。世人不知有逆運之理,惟聖人獨能參透逆運之術,攬陰陽、奪造化、轉乾坤、扭氣機,於後天中返先天,復初歸元。所謂無極而能生一氣者是也。
自然站立的狀態,就是「無極」樁法,無前,無後,無左,無右。站無極固根培元樁之初像站不穩一樣前後左右微微晃動,這是正常的,這先動足少陽,足少陽一動,則刺激周身內氣開始活躍。而身體開始向左轉體的時候,身體的左邊就轉換成了陽極,而身體的右邊同時轉換成了陰極,這就由「無極」身法生成了「太極」身法。
身法有了「太極」,自然就生成了「上和下」,而這「上和下」就是「兩儀」。有了「上和下」 「兩儀」,身體也就自然生成了「前和後」 「左和右」,身體的「前後左右」這四個方向,即是「四象」。而身法生成了「前,後,左,右」,這「四象」時,也就自然生成了「左前方」,「右前方」,「左後方」,「右後方」 四個斜方向的「四個斜角」,而這「四個斜角」,加上「前後左右」 的四個正面,自然生成了 「四面八方」!
無極固根培元樁在這方面尤有獨到之處。樁法有云: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生生不已之動。
無極勢者,
乃三拳之共同基礎,
乃萬勢之母,養氣強身,最為有益!
站樁就好像種樹一樣,把種子種下,保證陽光和水,種子自己會慢慢長成大樹。這才是真正的無極樁體系!故,通悟功夫獨推無極樁體系,願有緣人懂吾良苦用心能得之!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習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語成不虛也!
功夫講武緣,只傳有德之人,感恩修行路上有您結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