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中西的林語堂先生,曾經在他的《蘇東坡傳》序言裡,這樣說: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一個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詩人!
東坡先生滿肚子墨水,經典名句經常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就流傳千古,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句詩率性灑脫,用詞簡單而精準,一下子寫出了人生的高境界,因此備受讚譽。
作家林清玄就寫過一篇與之為題的散文,裡面談到「清歡」: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這首詞寫了蘇軾與好友冬日與好友遊玩時見到的景色,以及那天吃到的人間至味,在作品最後發出了詞人的感嘆,深具哲理意蘊。
詩詞大意:
時令為初春的早上,斜風細雨,正是乍暖還寒時候,山中還是柳色煙光,霧色朦朧隱約未見的樣子。
到了河邊忽然就變得陽光明媚,一切豁然。那彎曲的洛水漫漫悠悠地奔往淮河而去。
中午時分,與朋友一起坐進農家裡,茶杯裡泛著雪沫乳花似的茶湯,一股清新直抵內心。
主人擺出了嫩綠的山間蓼芽和蒿筍,作了一盤春天的素菜。真是讓人難忘的感覺,原來人世間最美好的不是濃湯肥味,竟是這清淡如茶的歡愉。
寫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大概正處在不惑之年,而此時,他的人生已經歷了大起大落,先是王安石變法受到的波及,又差點因為「烏臺詩案」丟了性命,雖然僥倖保住腦袋,但還是免不了被貶謫。
而曾經名滿天下,胸懷抱負的他,縱然生性豁達,卻也終究會感嘆自己的渺小入江的河水。「入淮清洛漸漫漫」這一句微微流露出一閃而過的無奈,但很快就淹沒在浩渺的壯闊中。
這味是食之味,雖然清淡卻是爽口,入口難忘。這味更是人生滋味,要的就是煎茶釀酒的閒雅而不落寞,要的就是抽離出繁華之外的樸素而不自卑。
「清歡」把內心回歸自然的寧靜,透過詩意的語言寫出心中所想的生活。
東坡先生一生也經歷過無數坎坷,但他始終樂觀向上,無法左右生活,就把握好自己的心態,不讓愁緒籠罩心頭。
正因為如此,他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的時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享受清歡,就是享受獨處的感覺,放下執念,在生命之流中不急不緩地前行。
無論暗夜白晝,或是乍暖還寒,寵辱不驚,平靜淡然,不盲從,不奢不貪,悠然自適。
靜水流深,人生何必太匆忙。
有人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學蘇東坡。」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也能讓我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恰逢出版社活動,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兩杯奶茶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古代大家的人生哲理,提升自己的品味!
閒暇時間,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豐富知識面的同時,增進感情的交流!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