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的發祥地,喝喝陳溝水,就會翹翹腿

2020-12-11 村裡來的小方

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現傳各流派太極拳均源自溫縣陳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創自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九世祖陳王廷。」陳王庭「依據祖傳之拳術,博採眾家之精華,結合太極陰陽之理,參考中醫經絡學說及導引、吐納之術,創造了一套具有陰陽相合,剛柔相濟的太極拳」 動作套路,稱之為陳氏太極拳,也稱陳式太極拳。

自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融中華傳統文化、集武林百家之長而創編出陳氏太極拳後,作為陳氏獨特之秘,只在陳氏家族中傳播,且只傳男不傳女。在數百年傳承中代有名家,經幾位名家大膽創新形成不同套路,並敢於打破門規戒律,拳傳外姓,使陳氏太極拳走出陳家溝,逐漸演變出楊、吳、武、孫、和等諸多太極拳流派。太極拳流派雖多,但各流派均源於陳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既有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又有防病、健身、娛樂、修性、搏擊等實用功能,在溫縣基本普及,接下來我們太極拳在溫縣的普及情況。

陳氏太極拳進學校活動的基本情況

全縣 116 所中小學陳氏太極拳課程,已經在全縣 2 所高中、22 所初中和 92 所小學全面鋪開,不存在空白情況。目前陳氏太極拳體育教學課程已在全縣中小學全面普及。據教育部門統計,近十年來有一百餘名中學生考入各大院校體育和武術相關專業,陳氏太極拳在全縣中小學的普及效果已初步顯現。

社區陳氏太極拳活動的基本情況

溫縣城區的尚武區、懷源區、弘達區、崇仁區、青峰區五個社區都程度不同地開展有陳氏太極拳活動,每個社區習練人數都在 20%以上,並且有的社區在節日和重大活動中還組織有陳氏太極拳的表演節目,帶動和促進了溫縣城區太極拳活動的開展。

溫縣縣直機關陳氏太極拳活動的基本情況

機關陳氏太極拳活動的開展還是較令人滿意的,所有行政機關都程度不同的開展了陳氏太極拳活動,並且縣政府辦公室經常在早上上班前和下午下班時組織專業教練到縣政府大院教授陳氏太極拳。雖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都有各自的工作,並且工作較為繁忙,但各單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能長期堅持習練太極拳,真正體驗到了習練太極拳的好處,為推動溫縣太極拳活動的普及開展起到了表率作用。

農村陳氏太極拳活動的基本情況

溫縣有 262 個行政村,開展陳氏太極拳活動的行政村有 70 個,佔全縣行政村總數的26.7%,其中陳家溝作為世界太極拳發源地,普及發展工作尤為突出,其中就有這樣的流傳「喝喝陳溝水,就會翹翹腿。」這充分印證了陳家溝普及發展陳氏太極拳活動,已經在全縣農村陳氏太極拳普及發展活動中處於領先地位。

總之,陳式太極拳紮根於中國傳統哲學、養生學、道學、軍事學、心理學、美學等領域廣袤深厚的土壤之中,廣泛吸收易學、道教、儒教、佛教的思想和中醫學的精華,在東方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導下,運用陰陽五行、導引吐納、經絡運行、運動搏擊等手法;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受到了溫縣乃至國內外民眾的青睞。

相關焦點

  •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宜居秀美的自然環境,崇德尚武的淳樸民風,安康幸福的民生常態,畫意詩情帶笑意,說的就是陳家溝。陳家溝是溫縣的,也是世界的。這裡不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裡更有神奇的太極拳。
  •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新華社鄭州12月17日電題: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摘下聽診器,脫去白大褂,只見陳紹傑轉身走出門診室,來到村衛生室門口的空地上,起勢、拗步、雲手、蹬腳……一招一式,似春蠶吐絲綿綿不斷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被譽為「中國太極第一村」的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南臨黃河,北依太行,聞名中外的太極拳就誕生於此。據介紹,明朝末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了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拳種——「太極拳」。
  • 遊覽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
    遊覽太極拳發源地— —河南溫縣《陳家溝》(王鐵軍攝影) 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六公裡的清風嶺中段。明朝初年,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從山西移民到此,便帶有家傳武術。
  • 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真正發源地
    太極拳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古代偉人的一種智慧。在改革開放以後太極拳劃分為一種強身健體的健身方式,並不是像馬保國那樣用太極拳去爭強好勝,與人搏鬥,最後只能是譁眾取寵。在河南焦作溫縣的陳家溝一直被稱為是太極故裡。在明末清初,陳氏第九代陳玉廷將祖傳拳術結合《易經》中的太極陰陽之理創編出了陳氏太極拳。
  • 太極拳門戶之爭:陳家溝溯源 一種以姓氏命名的功夫帶來百年迷霧
    後來的名家崛起,百家爭鳴,太極拳也開枝散葉,發展楊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等等,甚至到了當代,一些所謂的大師,也模仿古人,湧現出了雷公太極、混元太極等等。雖說是百花齊放,但也存在門戶之爭、門戶之亂。說到陳氏太極拳,就一定會提及一個地方: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家溝被譽為太極聖地,我們還是從比較有資料可考的陳家溝創拳說起。
  • 河南「太極拳創拳地」 景色優美氣場強大 據說在此練拳容易出功夫
    對於太極拳習練者來說,「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是一個神秘又神聖的地方,自17世紀中葉,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太極拳以來,這裡大師雲集、英才輩出,孕育了數不勝數的傳奇名人故事。來到陳家溝,有三個地方是一定不能錯過的:祖祠、楊露禪學拳處和東溝。
  • 走出陳家溝:百名拳師全國開館,全球200站點免費培訓
    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自此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也是我國傳統武術類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天,在這個新的歷史節點下,全國七大社區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上千名太極拳愛好者,回到了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讓陳家溝成了歡樂的海洋,匯聚在這裡的來自全國各個流派的拳師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拳七大門派齊聚——陳家溝
    太極聖地陳家溝隆重舉行了「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慶祝活動,太極拳六大門派齊聚「光明頂」——陳家溝。太極拳聖地——陳家溝陳家溝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趙堡鎮,距離溫縣5公裡。300多年前,陳紹傑的先輩、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太極拳自陳王廷首創之後,在陳家溝世代相傳,到現在只有3000多人的陳家溝,如今有著太極拳學校3個、家庭拳館40多個和拳師800多名。
  • 從英國到溫縣,他與太極拳的20年不解之緣
    在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在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祖祠,陳少龍(右)在聽師父陳自強講解太極拳理論陳少龍在英國上大學期間練過空手道,後來跟隨當地一位拳師學了太極拳在溫縣陳家溝太極拳學校,陳少龍(右)和師父陳自強(左)等人在拍學校的視頻宣傳片
  • 中國武術史上有名的「偷師事件」,就是在這裡發生:太極拳發源地
    楊昱乾的原型就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陳家堡」就今河南焦作陳家溝,楊露禪看拳偷學的地方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陳家溝,作為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100多年前,這裡吸引著一個叫楊露禪的年輕人。100多年後,這裡被世界各地太極拳愛好者們視為太極拳朝拜聖地,被譽為中原」太極第一村「。
  • 陳斌:食四大懷藥練太極神功 探訪太極拳的發源地
    探訪太極拳的發源地,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溫縣南臨黃河,北依太行。黃河從小浪底出山後徜徉東去。西南方向奔騰而來的洛河衝過邙山口,生生插入黃河。兩條河驟然相交,瞬間形成巨大漩渦,漩渦奔騰翻卷形成兩股鮮明的回流–黃河渾濁,洛河清澈,一清一濁,恰似一幅水上太極圖。即古人所說「河圖洛書」的寶地。這就是河洛交匯處。
  • 溫縣,向全世界發出邀請!來了,就會捨不得走!
    從夏代溫國,到蘇國首邑;從晉國溫邑,到漢設溫縣;從長於文學的卜子夏,到創立太極拳的陳王廷;從號稱「萬石君」的石奮,到建立西晉的司馬氏,5千年悠久的歷史賦予這片土地神奇的魅力。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鳥瞰圖您好,這裡是溫縣!
  • 河南溫縣:「風火輪」成陳家溝一道獨特風景線(組圖)
    圖文:王長江2020年11月13日,筆者在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欣賞陳氐太極拳之餘,也同時欣賞到了別具一格的「風火輪」。所謂的「風火輪」,是溫縣公安局趙堡派出所陳家溝景區警務室的警用平衡巡邏車。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5公裡處,它集行政村風景區於一體,每到春秋和節會時節,這裡遊人絡繹不絕,因此治安任務較為繁重。對此,上級公安機關考慮到景區巡邏的實際情況,特為景區警務室每位民輔警配備一臺警用平衡巡邏車。平衡巡邏車便捷美觀實用,每當民輔警駕駛警用平衡巡邏車進景區,立刻引來眾多遊人觀看拍照。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作為黃河文化符號之一,太極拳將其對中國傳統哲學樸素深刻的理解融入拳法,蘊含了中華民族對搏擊之道的獨特表達,成為中國武術亮眼獨特的存在。
  •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開展太極拳專場展演活動,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法。12月18日10時,太極拳七大社區展演暨陳式太極拳專場演示活動在陳家溝正式開始。
  • 楊露禪三下溫縣陳家溝,為了學拳去做長工,將太極拳帶到了都市
    楊露禪三下溫縣陳家溝,為了學拳去做長工,將太極拳帶到了都市。(王建安 攝影)河北省邯鄲市東北約20公裡處的廣府古城(現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距今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北永年縣可以說是太極拳的中興發祥地。清代的武術傳人楊季子寫的詩中,有「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的句子。廣府鎮楊露禪故居門上的匾額。100多年前,流傳在河南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拳,通過永年廣府鎮楊露禪先生的積極努力,才逐漸地從鄉村走向都市,廣泛流傳於世,以至於達到今日蔚為壯觀的景象。在公園內晨練太極拳的民眾。
  • 行走中原丨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郭海榮 在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眼中,焦作溫縣陳家溝,這個豫北普通鄉村充滿了魅力。陳氏先祖陳卜扶妻攜子行走在移民隊伍裡,最後落腳在溫縣常陽村。常陽村位於焦作市溫縣城東5公裡外的清風嶺上,南臨黃河,北靠太行,山水旖旎,那裡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常年水流不斷。陳卜性情忠厚,身懷家傳武功,與鄉鄰相處融洽,定居於此後,經多年勤懇勞作,家業興隆,人丁興旺。隨著陳氏家族不斷壯大,常陽村更名為陳家溝。此後數百年,雖歷經戰亂饑饉,村子還是靜靜庇護著鄉民,並孕育出太極拳這一精妙拳法。
  • 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也沒有太極拳,真正的太極產生曝光
    首先我們要知道太極拳本身是非常厲害和深奧的一門功夫,但為聲命現在的太極拳確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就要和太極拳的產生和發展講起了。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之前也沒有太極拳,那麼太極拳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要從楊露禪,前輩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