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江湖別過
之前的兩章然很多朋友看的暈頭轉向,差點放棄。各種分析,也是有真有假、有對有錯。
今天的章節總算讓人有點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按照說中所說,就是有點條目了。
先說一個確定的內容,夜航船目前共有十二座城,有些城池還有別稱。
完成某些任務,可以開闢新的城池,成為城主,城主在尋找機緣時,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正式開始說劇情。
一、兩位城主的邀約,使者之間起爭執。
借用兩位使者之間的小矛盾,揭開使者的身份,繼續借用典故。
條目城使者秦子都,初名碧玉。出自《胭脂紀事》中《紅暉閣逸考》一書,書中稱之為「胭脂師」、「紫府胭脂之神」。
《紅暉閣逸考》,《胭脂紀事》中出現的一本書。小說《胭脂紀事》中的伍端隆酒醉後,拾到一本書,即《紅暉閣逸考》。
《胭脂紀事》,香豔叢書第一集第一卷中的一個小說故事。故事主角即秦子都。
《香豔叢書》,一套與婦性有關的大型專題性叢書。包羅從隋至晚清間有關女性和豔情的小說、詩詞、曲賦。署名作者為「清蟲天子」,書前有宣統元年輯者自序。
龍賓,指守墨之神,出自《雲仙雜記·陶家瓶餘事》。
劍來中,是文運凝聚的大道顯化之屬,與香火小人差不多。極其珍貴。
條目城城主李十郎,原型李漁,清代戲曲家。手下使者秦子都,胭脂之神。身份倒是很匹配。
秦子都腰帶上系小紫香囊,繡「胭脂神府」四字。香囊中跑出一隻銅綠金龜子。後面說「龍賓,還我綠金蟬!」。我就不懂了,金龜子和蟬好像不是一種生物吧!
秦子都連說兩次,要陳平安一字無錯寫《性惡》篇,再被禮送出境。
這裡可能是因為之前,陳平安被青牛道士拉進虛假小世界後,陳平安出劍的緣故。
陳平安進城時,有一個騎將說:「城內不許尋釁鬥毆,不許強買強賣,不許擅自舉形飛升,此外再無任何禁忌。」
換句話說,在這裡可以坑蒙拐騙,可以機關算盡,但是不準使用武力。
邵寶卷之前算計陳平安,導致陳平安和青牛道士起衝突,被迫出劍,算是壞了規矩。
青牛道士消失不見。有可能是達成某種條件,已經離開夜航船。也有可能是躲了起來。
青牛道士可能不是陳平安的對手。
面對少女的說辭,陳平安並不擔心與條目城結仇,依然打算接著逛條目城。
條目城副城主做和事佬,準許陳平安在條目城待三天。
這裡其實暗含的意思很明確,條目城城主未必打的過陳平安。
前文說過,夜航船是一件至少半仙兵品質的渡船。不是洞天福地之類的東西。
所以這裡的主人境界不會太高,預計最多十三境。
這裡有個小推測,夜航船實際上沒有主人,只有一個類似劍靈的船靈僧人。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沒有境界。
如果猜測無錯,就意味著這條渡船實際上是最大的機緣,得到僧人的認可,就能得到一條至少半仙兵品質的渡船。妥妥的大機緣。
夜航船上城主境界最高可能也就十二境。如邵寶卷之流的城主,可能根本連上五境都不是。
所以陳平安是有底氣在渡船上晃悠的。
最後,陳平安與龍賓約定四天後見。順手從龍賓身上揩了點文運下來,估計是準備送給暖樹。
龍賓走時,說了一句「雞鳴天上,犬吠雲中」。
雞鳴天上,犬吠雲中,講的是漢朝淮南王劉安白日飛升的故事。看來陳平安口中的「雞犬城」城主有可能是以劉安為原型的某個道家人物。
秦子都所言「天地清淑之氣,萃在女子閨房」。源自《悅容編》,清朝長洲衛泳懶仙著。
秦子都臨走時,準備送陳平安一樁機緣,應該是胭脂水粉相關的寶物。陳平安自然不敢接。直接錯過。
陳平安說離開條目城後,說不定能吃到臭豆腐。顯然是猜到雞犬城城主是劉安。
劉安據傳是中國豆腐的發明人。
二、條目城中,陳平安淘寶
陳平安來到虯髯客的攤位前,拐彎抹角,最終相中了袖珍小弓。接著開始做任務。
袖珍小弓牽連到一場三教之間的大辯論「弓之得失」。
歷史上,沒有這場辯論,只是孔子老子蓮池大師三人都對此事發表過看法。
名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公孫龍也曾發表過看法。「白馬非馬」,就是這位大佬的傑作。
他們發表看法的書籍,就是這個任務需要找的典籍:
《家語》、《呂覽》、《雲棲隨筆》、包含《公孫龍子跡府》這篇文章的名家典籍。
這裡又開始扯典故,有點煩。做任務就做任務,扯這些幹什麼?
陳平安還相中了幾樣的東西。原文:
一幅收起的捲軸,外邊貼有一條小箋籤,文字娟秀,「教天下女子梳妝打扮」。
一塊烏木鎮紙,「不肯隨風,玄寂無聲。大人自正,鎮之以靜。」落款二字,「叔夜」。
估計,陳平安以為這兩樣與儒家有關,所以才有興趣。
但是,那副捲軸實際上和儒家沒有半毛錢關係。完成任務需要先去天寶遺蹟。
這裡的天寶遺蹟,講的是幾個村民找到了位於驪山北麓中的一個山洞,上刻「天寶遺蹟」。
遺蹟中有壁畫,玉像,講述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在洞中避暑時的情形。裡面風光旖旎。
要想完成這個任務,得到畫軸,就必須七天寶遺蹟把裡面的妃子玉像搬走,陳平安最終放棄這個任務。
烏木鎮紙任務與魏晉琴家嵇康有關。《廣陵止息》即廣陵散,一首琴曲。與儒家關係不大。接著放棄。
回到兵器鋪子,陳平安想求一副水牛圖。杜秀才沒有為難陳平安,只要他說出杜秀才任意一首詩篇題目即可。陳平安沒有正規讀過書的底細就露了出來。
當然,杜秀才也確實沒有什麼詩篇是傳世名作,他擅長的是畫牛。
陳平安答不出來,自然就拿不到水牛圖。
陳平安的長劍「夜遊」不知去向,杜秀才也就不願多給機緣。估計後面還會提到這把長劍。
杜秀才並不知道白也未死,還在感慨「桃花春水深」。
總管的腦子真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就用在了這裡。
陳平安送酒,是因為白也的原型李白愛喝酒,所以他認為白也的好友杜秀才也愛喝酒。
就如同他自己愛喝酒,就認為齊景龍愛喝酒一樣。
這件事情上,陳平安把齊景龍坑的不輕。
杜秀才提點陳平安去拜訪逋翁先生。陳平安問《瘞鶴銘》出處。
《瘞鶴銘》是原刻於鎮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書書法作品、摩崖石刻。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無法考證。因為《瘞鶴銘》來歷已經是懸案,爭吵了上千年。
陳平安先後逛了很多書鋪。其中最重要的是名家書鋪。
可以看出,條目城中書鋪極多。而且書鋪藏書分門別類很細緻。反向佐證了條目城名稱的來歷。
從現有的書鋪名稱來看,恐怕有諸子百家的影子。
這些書鋪中的書都是幻化,書是假的,但是書中的文字內容是真的。
在名家書鋪中,陳平安沒有買到「弓之得失」相關的書籍,只好買了一些名家十題二十一辯的古書。
名家掌柜說:「小子,你想不想自闢一城,當那城主?只需拿一物來換,我就可以不壞規矩,幫你開闢新城,此後諸多便宜,不會輸給那個邵寶卷。」
這句話很有意思,夜航船就那麼大,已經有十二城。但是這個書鋪掌柜卻能夠幫忙再開一城。這裡的城池感覺不太值錢。
這裡有一個小推測,所謂城池可能就和書鋪裡面的書類似,是幻化的。
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
夜航船很明顯與佛家有關,這裡可能就只有一個城,只不過開了鏡像而已。
一個鏡像一座城,成為城主,不過是多了一些便利。
因為邵寶卷買走了所有關於「弓之得失」的名家書籍。掌柜因「濠梁」二字,指點他買了《守白論》這本包含諸子百家的書代替。
名家掌柜討要「濠梁」二字,也可能是某個典故。
「濠梁之辯」,記載於《莊子﹒秋水》篇中。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兩名思想家莊子和惠子的一次辯論。這次辯論以河中的魚是否快樂以及雙方怎麼知道魚是否快樂為主題。
惠子是名家學派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莊子是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創立了哲學上的莊子學派。
放在劍來中,就是道家和名家的某些鬥爭。
陳平安買到做任務所需要的書籍,先羅列一下。
《家語》即《孔子家語》,儒家著作。
《呂覽》即《呂氏春秋》,道家名著。
《雲棲隨筆》可能是指《雲棲淨土匯語》竹窗隨筆,佛家蓮池大師著作。
《經籍志》,古史書中記載的圖書目錄,出自《隋書》。
《守白論》,雖然在《經籍志》中是歸在志書部道家條目下,實際上包含了諸子百家的內容,其中有名家《公孫龍子跡府》這篇文章。
三教百家的典籍到手。剩下的就看陳平安如何選擇。
儒家杜秀才和兵家虯髯漢子似乎對於陳平安的選擇有些擔憂。擔心他會給出三教典籍中的某一本。這裡給出名家的書籍是最好的選擇。
從這裡可以看出,兩人對陳平安有些好感。
名家鋪子掌柜的自言自語,其實很有意思。
其他人如沈校勘,都只是為了做任務買書,而成平安不僅做任務,還會故意買一些書,學習上面的學問。書是假的,學問是真的,書帶不出去,學問可以帶走。書山從來不空!
從名家掌柜的言語和邵寶卷的算計,可以看出,邵寶卷對道家的機緣,志在必得。
年輕掌故抬頭望天,說道:陸道友,豈不是被我連累,畫蛇添足,這小子似乎與道門愈行愈遠了,害你平白無故又挨了『一劍』?
抬頭望天,可能是對此地的老天爺說話,也可能是對某個看著這裡的幕後大佬說話。
這裡的陸道友是誰呢?劍來中,姓陸的人很少。
陳平安上船後,唯一一次出劍是對青牛道士,挨了一劍的是封君。
這裡推測,夜航船上的封君可能是陸沉的五夢七心相之一。這句話是對陸沉說的。
陸沉曾經試圖將陳平安拉入道家。
虯髯漢子的袖珍小弓是他這裡的最重要的任務。有人做完這個任務,他就可以擺脫「活神仙」的束縛,離開這裡。
陳平安回到虯髯漢子的攤位前交任務。
將三教典籍放在攤位上,然後將《守白論》交給漢子用於交換袖珍小弓。
前面已經說過,《守白論》雖然被劃歸在道家典籍之下,但是實際上是記錄百家言論。裡面關於「弓之得失」的文章屬於名家。
用這一本書交換,不算是在三教學問中做選擇。邵寶卷的這次算計落空。
邵寶卷離開之前,總共算計陳平安三次。
第一次算計與佛道之爭有關,第二次是補刀。
陳平安最終被迫出劍一次,付出的代價是被條目城驅逐,後來被允許在條目城待三天。
邵寶卷第三次算計是三教之爭。他提前買走名家「弓之得失」相關書籍。但是他不知道,《守白論》中也有名家「弓之得失」的文章。這次算計落空。
陳平安在離開前,必然會問劍邵寶卷。
陳平安順利的拿到袖珍小弓。同時對名家掌柜的身份也有了猜測。
三本三教書籍換來三個信息。
1、虯髯漢子身份,這個人是幾個人混合而來。沒有什麼原型,最後的一個身份是張三。
按照裴錢給出的旁白,這個張三可能是風塵三俠中的虯髯客張仲堅。但是騎驢是什麼典故?沒搞懂。
2、隋煬帝是本末城副城主之一。崆峒夫人是他的侍女。同時點明,邵寶卷和青牛道士可能有勾結。
3、十二城池相關信息。本未城別稱荒唐城。垂拱城中君主扎堆。
陳平安拿出一本書,張三告訴陳平安本未城沒什麼危險。
這裡猜一下,書可能是《虯髯客傳》。
張三這裡的任務完成,再也沒有束縛,準備離開。
張三將所有東西都送給了陳平安,同時附送一本小冊子,記錄了攤子所賣之物的各自線索。
物品清單:
一小捆枯死梅枝。
一隻水仙小瓷盆。
一幅收起的捲軸,外邊貼有一條小箋籤,文字娟秀,「教天下女子梳妝打扮」。
一件鐵鑄三猴撈月花器。
一塊烏木鎮紙「不肯隨風,玄寂無聲。大人自正,鎮之以靜。」落款二字,「叔夜」。
有了這些道具和線索,陳平安後面副本尋寶將會容易很多。
PS:
夜航船是否是無主之物?
劍來中,什麼是劍修?
劍來,宋長鏡憑藉半洲武運凝聚在身,表現出來的武神境是真的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由凰殤閒話原創,謝謝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