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連著下了一周雨,前一晚空調開得太低了,加上溼氣很重,走在路上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朋友馬上三連問:
感冒啦?
你不是天天跑步嗎?
這體格咋還能感冒呢?!
我:???
我敢打賭,肯定不是咚妞一個人被這樣質問過。
「跑步的人怎麼也會感冒啊?跑步的人怎麼也會抑鬱啊?跑步的人怎麼也會長胖啊?跑步的人咋還會猝死呢?跑步的人怎麼沒活到99歲……既然這樣,你還堅持跑步幹嘛?!」
——拜託,我是在跑步,又不是修仙!
第一,運動不等於永不生病,只是提高免疫力,減少生病的概率。
第二,跑步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不生病,有的人跑步是為了身材好,穿衣好看;有的人是覺得出汗很爽,純屬個人愛好,並不是達不成目的就該放棄呀。
再說了,要是跑步就不會生病,那還要醫院幹嘛,醫生直接讓病人都去跑步就好了(給我厲害壞了)。
不過,運動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會讓你的身體越來越差,別擔心,做好下面三件事,包你無憂跑步~
正確的跑姿+控制跑量
跑姿不對,越跑越傷身,這點大家都懂,怎麼衡量跑步姿勢對不對?可以戳這篇歷史推文:盤點馬拉松冠軍的跑姿秘訣!
如果說跑姿還有個大概的衡量標準,那麼運動量的多少,就完全因人而異了。
身體耐受能量強的,兩三天就來個全馬也沒事,耐受能力差的人上了這個運動量,免疫力可能就急速降低。
普通人以保健為目,其實每天保持有氧運動30-60分鐘就足夠,周內還要安排兩次左右的休息日。
如果在充分睡眠和休息的前提下,疲勞的感覺依然從運動當天,延續到了第二天,就有些過量了哦。
記住當停則停,特別是感冒生病期間,最多只能進行低強度的適量活動。
保持良好心態
跑圈裡的比較之風,會讓你焦慮嗎?
有一種心理問題叫「訓練恐懼症」,具體表現是運動時,有恐懼和緊張的心理,害怕不能完成規定的運動計劃、運動效果不理想、繼而牴觸、害怕運動等……
當出現了這種情況,一定要調節心情,否則有可能加重運動對免疫功能的抑制。
保持放鬆的情緒吧,身體的健康是一方面,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畢竟,運動是一件享受過程的事情,太注重結果,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快樂。
加強營養補充
每次看到節食不吃飯還加量運動,想要減肥的夥伴,咚妞都擔心得很……
自古以來,幹體力活的人飯量都不小,畢竟人類是碳基生物,運動量起來了,怎麼能不吃碳水呢?
糖類、蛋白質、穀氨醯胺、部分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都是運動人士必須充分補充的。
唯一該控制的,就是脂肪,因為高脂肪飲食可能對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為了保證這些營養素的足量攝入,飲食必須多樣均衡,但有時候可能做不到,也可以考慮使用一些補充劑。
但總的來說,獲取營養素,還是應該以自然飲食為主,具體怎麼吃,看這張指導圖吧
圖源:中國營養學會
看到這裡,咚妞相信
每個堅持跑步N年的人都懂
跑步減肥,並不是堅持就有效果
跑步,並不會一直越跑越開心
跑步,也會遭遇傷痛困擾…
跑步本來就不是無所不能的,跑者也一樣。
吃的是五穀雜糧,跑的是人間大道,怎麼會永遠無憂無慮?
但,正是這些不完美,給跑步賦予了超越自己的意義。
熱愛跑步,不是因為跑步能夠造神,而是我們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跑的每一步,都正在超越那個懶惰的自己,向著更強大的肉體和精神進發!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