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落戶山東煙臺以來,艾多美就爭議不斷。
在搜尋引擎中輸入「艾多美」,跳出來的詞條中不乏「艾多美靠譜嗎」「艾多美在中國合法嗎」「艾多美獎金制度」「艾多美是真是假」等敏感字眼。
尤其是艾多美的會員體系和獎金制度的設置,與普遍認可的「直銷」有所接近,但卻受困於手中並無直銷牌照,另外,這個獎金體系無限接近「多層次營銷」的監管高壓線。
所以艾多美被質疑涉嫌傳銷,並不讓人感到奇怪。
1「擦邊球」
但是艾多美巧妙的地方就在於,在「跨境電商」熱火朝天的時代,抓住了這個馬甲,從而實現了在煙臺的落地。
這一步給了艾多美極大的緩衝餘地。
一方面,艾多美可以藉助於跨境電商這個熱門術語,不受限制地導入自己的產品體系,甚至是與傳銷極為相似的獎金體系和會員體系,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申請直銷牌照贏得了時間。
用一句話來說,這就是打擦邊球,搞暗度陳倉的把戲。
理想狀況下,艾多美可以在玩「跨境電商」的同時,申領直銷牌照,如果在完成市場培育和會員體系建設之後,剛好拿到牌照,那就直接洗白了自己的業務,進軍直銷行業也就沒有任何障礙了。
這意味著一件事——率先冒險去捧場艾多美的那批人,或者團隊,雖然剛開始冒著極大的風險,但潛在的回報也是驚人的。
所以一個現象出現了:在4月初艾多美在官網公告開放會員註冊後,其代理商們就開始活躍起來,內部排網相當瘋狂,其中又以山東的代理商最多。
這也可以理解。
因為艾多美落地的第一站是煙臺,本來就屬於山東,這為山東的代理商提供了近水樓臺的優勢,另一方面,山東歷來是韓國企業的聚集地,尤其是青島、煙臺等沿海城市,韓企特別多,所以當地人也對韓國企業的認同度比較高,這就為艾多美的產品口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基礎。
2「暗雷」
不過話說回來,風險也明擺著。
需要搞清楚的一件事,就在於艾多美之所以這麼火,首要因素就在於其潛在的直銷牌照,如果這個最大的利好沒法搞定,或者說最後又成了利空,那對於代理商們來說,最後的結果不僅僅是賺不到錢,而且很可能就是一地雞毛。
而且到目前為止,艾多美依然沒有拿到傳說中的直銷牌照。
這就是個「暗雷」。
從政策面來看,在權健事件引發的行業危機之後,監管趨嚴已經是直銷行業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想輕而易舉地拿到直銷牌照,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辦妥。
根據行業人士的說法,直銷牌照的發放等相關事務幾乎已經按下了「暫停鍵」,這對艾多美繼續拓展業務極為不利。
牌照始終懸著,這是艾多美最大的爆雷風險,其他所有的風險,都因為這個因素而被無限放大——比如會員等級和最受關注的獎金體系。
3「多層次營銷」?
公開資料顯示,在艾多美的會員等級中,分為初級、中級、高級、特級、星級,初級會員又分為8等級,中級會員7等級,高級會員6等級,特級會員5等級,星級會員4等級,對應每個等級,都要求個人的累計消費數額等。
在這個會員等級基礎之上,艾多美也涉及了相對應的獎金制度,包括安置組織獎金、領導貢獻獎金、職級獎金等,其中安置組織獎金會根據會員在冠軍市場和卓越市場的業績獎勵;領導貢獻獎金方面,每個月艾多美會分為兩個周期對會員級別進行考核,完成業績的話公司將會拿出20%的PV進行平均分配,營銷經理、高級營銷經理、資深營銷經理、營銷總監、高級營銷總監和資深營銷總監以及寰宇CEO七個級別獲得的分配比例從10%到0.3%;職級獎金方面,也是從營銷經理到寰宇CEO,能得到公司的一次性獎勵,其中寰宇CEO可以獲得包括房車、個人秘書等高額獎勵。
這正是監管關注的「多層次營銷體系」,也是涉嫌傳銷的關鍵特徵之一。
4「直銷協會會長」
艾多美難道不知道自己的玩法,或者說自己從哪裡來?
當然知道。
而且還採用了一些辦法,其中之一就是頻繁發布各種公告或者聲明,否認一些打著艾多美名義的會銷活動是官方行為,並威脅要採用法律途徑維權。
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艾多美就上述事項打過一場官司。
這就是一場戲——艾多美不會也不願意去真正起訴那些售賣艾多美產品的人,因為他們是自己的財神爺。
艾多美的維權姿態,其實是為了自己在拿到直銷牌照之前,明哲保身的一種選擇。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艾多美作為一個韓資企業,其老闆樸韓吉在2019年2月成為了韓國直銷協會的會長,而且將會任職到2022年。
這表明艾多美本身就是一家直銷企業,只不過在國內沒有拿到直銷牌照,所以只能從事「跨境電商」這種打擦邊球的玩法。
但問題在於——艾多美的這種暗度陳倉會玩到什麼時候,最終又會往哪裡去?
沒人知道。
也許唯一的希望,就是牌照。
這種希望到底能不能實現?
同樣沒人知道。
(本文來源:未來電商Daily 作者:玉嬌龍,長期專注於社交電商行業觀察)
(責任編輯:魏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