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草木之心——樹

2020-12-16 米杉的原創小屋

我曾想,上帝在把人放逐地球後,就準備撒手不管了。當人類第一次仰頭望向茫茫蒼穹時,一種巨大的孤獨感油然而生,TA感覺快要被吞噬了。於是祈求上帝,再賜予一點什麼,否則一定不能活。

上帝想了想,於是就造了樹。

從那以後,每當人類感到無助和孤獨時,就會仰頭看天。天陰晴不定,但在空蕩蕩的天空之下,除了漂泊不定的雲,還有堅定不移的樹。那些樹的冠,無論有葉子的還是無葉子的,或亭亭,或曲折,或柔美,或陽剛,都能給人安慰,提醒那些孤獨的靈魂,還有我在。

好吧,以上都是我瞎編的。

誰都知道,在沒有人類之前,樹早就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扎了根。也許我們,不過是某棵樹的一個果實,掉入泥土後,經過微生物無數次偶然演變的產物。

但不可否認,樹能給人安全感,因為美,因為安定,因為能御風,能遮陽,能造氧氣,能造房屋,能生火,能防止水土流失………

的確,這個地球上若沒有樹,一定也沒有人,說樹給了我們生命一點都不為過。

在我小時候,每一戶人家都會在庭前屋後栽幾棵樹。我們會說,鋤頭放在泡桐樹下了,木掀在老槐樹哪兒,家裡那隻蘆花雞把下蛋的窩定在花椒樹下了;或是說,去柳樹上喊你姐姐回來吃飯;

要開學了,爸媽會說,今年看看要不要賣掉兩棵楊樹,給孩子湊學費。

印象中,家鄉大平原的太陽,都是從河對岸的白樺林中升起來,下午,它會掛在村西頭老柳樹上,像一個淘氣的孩子,在我不注意時,哧溜一下就溜了下去。

上初中那會兒,我騎著二八自行車,在槐樹林裡穿行,因為林子對面的日出映在水面上,太迷人了,導致我騎車分神,撞到一棵樹上 。後來我時常偏頭痛,也許就是那棵樹給我留下的。

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是深秋和初冬。這時候,是樹展現靈魂美的時刻了。火紅的楓,金黃的銀杏,從黃到橙再到紅的櫻,斑斕的欒樹,鐵鏽色的水杉。還有那些最早黃了的黃櫨、最早紅了的榆樹,現在已經落光了葉子。

我和好友說 ,這是我最愛的季節,錦瑟和水墨同頻,熱烈和蕭瑟共存,天為畫布,而樹們,一會兒畫油畫,一會兒畫國畫,風韻和風骨盡顯。這種美,讓人安靜,讓人沉思。

很小的時候,我被一首詩觸動過,那是席慕容的《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這首詩裡有一顆少女心,年少時我曾幻想念給一個人聽,用來祭奠我朦朧的青春。然而,半生之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世間,不是每個人都懷有一棵草木之心的。

但對樹的喜愛,卻是有增無減。特別是初冬時節,那些落光葉子的虯枝,線條分明,面對越來越冷的天空,或託、或舉、或指、或迎,每一個姿態都似一個隱喻;它們在寒冷中,可傲霜雪,千年不死。

所以,冬天來了,樹不怕,落盡繁華,它還有根,有骨。

問自己:你,有沒有呢?

圖文皆原創

相關焦點

  • 雲中吟系列·草木心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有客問:草木有心無心耶?答之曰:一切無情,草木、藥草、百穀、皆有其心。幼時,逢年過節,長者常訓之曰:天地養人,百穀有心,食之當感天地之德,先禮敬「天地君親師之神位」,方可食之。故而知之,一切百穀皆有其心。谷有谷心、禾有禾心、稻有稻心,黍有黍心,乃至粟,豆、麻、麥,一切百穀,皆有其心,有其心則必有其神。舊俗有「六月六,祭穀神」,謂「六六之福」。「穀神」即為「稷神」,與社神(土地)並重。社稷,國之大本,古之有國者必立社稷。稷為五穀之長,官名田正,封號后稷。
  • 草木之心好用嗎? 融古意於彩妝,興實用於古意
    草木之心歷經十年沉澱,從一歸零,這般勇氣雖令人嘆服,但新產品上架的時間不長,也容易讓人產生疑問:草木之心好用嗎?面對這般質疑,草木之心用產品實力向人們證明了其產品不僅好用,而且始終如一地堅持著「匠造之執念,草木之本心」,做到了將追求意蘊美的細節設計與實際用途相結合,即融古意於彩妝,興實用於古意。
  • 草木之心怎麼樣?神仙彩妝系列春山雲鳳釵眉筆全新首發
    要問草木之心怎麼樣?它可以說是國貨彩妝的代表,其高端品質真正為國貨證言。草木之心2010年創建至今,本著匠造意韻之美產品的輸出執念,每一款新品的研發既融合了東方美學深摯的人文情思又全新而富有生命力。10年風雨沉澱,本著匠造產品的初心,草木之心全新升級上新。新品「春山雲鳳釵眉筆」,極具匠心工藝與東方魅力,一經上架便火爆全網。一起看看這款草木之心的春山雲鳳釵眉筆到底怎麼樣?
  • 書香有線丨草木無心,人間有情——讀汪曾祺《人間草木》有感
    後來我慢慢得知,他是沈從文先生的學生,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人間草木》是汪曾祺先生記錄舊人舊事、旅行見聞、各地風土人情和花鳥蟲魚的散文集,字裡行間充分流露出他對凡人小事和鄉土名俗的深深眷戀和對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作品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堪稱當代小品文的經典。
  • 《楞嚴經素解》卷十:草木有情,人死以後轉為十方草木而有知
    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解釋】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 博物苑裡的草木詩經
    有一日,我幡然醒悟,那些遠古的草木,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的生活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周末,南通博物苑內散過步,於新館一樓書架旁歇腳。隨手翻書,讀到一篇《村莊裡的草木詩經》,何嘗不「幡然醒悟」?莫說廣袤的鄉村,就在眼下這百年博物苑,四時草木,不知有多少在《詩經》中優遊涵泳。「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正月,大地回春,時見一手持鏟,一手拎馬甲袋,躬身尋尋覓覓的大媽。無他,在挑薺菜也。
  • 科學網—草木成韻 詩意入心
    她轉念一想,何不用古今中外有趣的植物名字寫一組朗朗上口的韻詩,把植物和語言之美介紹給更多人呢? 說做就做。馮倩麗用兩周時間查閱了《中國植物志》的中文索引和《本草綱目》《廣群芳譜》等古籍,瀏覽了3萬餘種植物的超過10萬個別名、俗名,把其中有趣的記下來。 緊接著,她把這些美麗的植物名字帶上了早就計劃好的橫穿美國的鐵路之旅。
  • 魯迅,一位不折不扣的「草木達人」
    一個除了業餘愛好是看電影之外,還極愛花鳥魚蟲草木的魯迅。如果魯迅生活在現代,可以方便地使用相機的話,想必他的鏡頭下應該不乏各種各樣的花鳥魚蟲。甚至他可能會選擇不再做一個文學家,而是投身於保護環境的事業中。他不僅自己熱衷於此,還「我不僅要我喜歡,我還要你也喜歡草木」來影響身邊人。
  • 詩人酒館|雪鷹:草木與螻蟻,都是我們的乳名
    《中國詩刊》《長淮詩典》《安徽詩人》主編,出版詩集《雪鷹之歌》《白露之下》《穿膛的風聲》《凜冽》《夏祭》等五部、長篇報告文學《對應太陽的軌跡》一部,策劃主辦首屆東西方詩人獎、中國長淮詩歌獎等。你不會在意有無賞客有無尋花的人半老也是徐娘,裹不裹頭巾,小雪的風也吹不痛江南青衣一襲,多少有點凌亂,正是此刻獨有的野韻,你的殷紅告訴我
  • 《陳情令》義城篇之薛洋:自以為心若磐石,卻終究人非草木
    只是自以為心若磐石,卻終究人非草木,這三年讓我們彼此之間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我從小沒爹沒娘又沒錢,常常吃不到糖,七歲那年,因為一顆糖,我的手被車輪碾過,整隻左手手骨全碎,一根手指被碾成了爛泥,斷指之痛讓我至今不能忘懷。
  • 宜豐草木之三:山楂
    在今天,山楂為人們所熟知,一賴冰糖葫蘆這種扮萌的小吃,二賴蘇聯歌曲《山楂樹》和老謀子的電影《山楂樹之戀》。其實,做冰糖葫蘆的山楂與我寫的喚作山瓜子的山楂完全不是一回事。從地域上分,山楂有北山楂和南山楂,兩者大異其趣。北山楂多為人工種植,果大,味綿甜。南山楂都是野生,果小,味酸澀。做冰糖葫蘆的當然是北山楂。順便告訴你,最好的山楂在山東。
  • 松石嶺草木記
    植物人刷山,沒有季節之分,沒有天氣好壞,沒有山之大小,能去山野泉林,能夠身在自然,就是最大的快樂。
  • 【無情草木】銀白楊的奧秘
  • 七十二候:雨水三候——草木萌動
    雨水第三候"草木萌動"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六候。天地之氣交而為泰,故草木萌生發動矣。是為可耕之候。《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驚蟄|草木縱橫舒
    驚蟄後,春進入溫風如酒的醉人時節。驚蟄之日,桃花始盛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人與桃花共度春日,我最愛唐伯虎那段,他自稱桃花庵下桃花仙,終日坐在桃花樹下醉酒賞花,好不逍遙快活。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仲春遘時雨陶淵明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 春暖花開《仙境傳說RO》手遊與你一起探索「世界樹之心」
    在RO中,是世界之樹的巨大枝幹構成了整個世界;而在天地樹的樹冠之中,有一個叫做汶巴拉的村落,最近似乎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悠揚的笛聲飄蕩在整個村落,花蕊精靈在樹葉的間隙中穿行,樹梢上的蛋殼也悄悄裂開一條縫。在這個春意盎然的世界中,幻想馬戲團得到靈感,帶來了3月限定頭飾「世界樹之心」,即將於3月1日出現在幻想創造器·Ⅰ中,一起來看一下這期頭飾扭蛋詳情吧!
  • 《詩經》草木情緣(四):《詩經》時代最佳約會地點是桑林
    本文轉自「央廣新聞」公眾號 《詩經》草木情緣(四): 《詩經》時代最佳約會地點是桑林《詩經》時代,人們除了種五穀外,還會種很多樹,桑樹正是其中之一。
  • 初三作文:我有一顆詩意的心
    我願意過這樣的日子,賞春天的花,喝清明的茶,感受田園的風,愛所有清亮的生命。——題記當時光穿透歲月的紗,浸潤桌前未乾的畫,晨曦的光落在窗前的書頁上,我願捧一顆詩意的心,笑待這大千世界,品生活之餘韻。詩意,源自於心底的柔軟,春天的時候,我嚮往濛濛細雨中獨自漫步,手捧一朵茉莉花,散發淡淡清香;夏天的時候,我嚮往在蔚藍的天空下奔跑,攜著鳥語蟬鳴,悠遊自在;秋天的時候,我嚮往踩在吱呀作響的落葉上,捧一本書靜靜閱讀;冬天的時候,我嚮往在漫漫飄雪中輕叩柴扉,漫捲古書,拾起一段詩的記憶。春花飄落,夏蟲鳴叫,秋雲舒捲,冬雪飄散,都伴隨著詩意,我以一種旁觀者的心態,看待這充滿詩意的世界。
  • 紀創之樹 | 共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
    目前1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詩人Rilke 曾說:倘若有一刻是幸福的應是在夢裡或春天重慶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江水依依,群山環繞,宜居之城 「 去年樹下許的心願該為之給予報答了 ☺️ 」土壤的安靜,使草木思潮如泉湧。每一滴雨露的輕撫,都令她花團錦簇。為巴渝山清水秀之地,增添一抹顏色。
  • 既動聽又唯美的情話:我見眾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身無雙翼,卻心有一點靈犀。願世間春秋與天地,眼中唯有一個你。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暖,是愛,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6.我見眾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大乘玄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