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著名的兩首詩,一首氣吞山海,一首樂觀向上,與君共勉

2020-12-23 飯糰文學

1、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群雄割據,良將輩出。無論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是忠肝義膽的關羽,抑或是驍勇善戰的呂布,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得益於羅貫中先生的一部《三國演義》,以及後來翻拍的眾多版本的電視劇,這段歷史漸漸被大眾所熟知。

《新三國演義》曹操劇照

一個人或是能文,或是能武,文韜武略二者佔其一,就已經很令人欽佩了。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曹操既能馳騁沙場,排兵布陣,也能寫詩言志,直抒胸臆。既有軍事家的氣度,又有文學家的底蘊。也難怪在那個能人輩出的年代,曹操能佔據一席之地,成為曹魏政權的奠基人,與蜀漢和東吳三分天下。

2、

曹操生於公元155年,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公元207年,曹操52歲的時候,他決定北徵烏桓。在經歷了數月的奮戰以後,曹操大勝,凱旋而歸。在路途中,他興致大好,便借樂府舊題《步出夏門行》,創作了一組詩。這組詩分為五部分,其中最知名的有兩首,即《觀滄海》和《龜雖壽》。

大海

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向東登上碣石山,來觀望煙波浩渺的大海。海水拍擊著巖石,山島高高地挺立著。島上草木繁盛,一片生機勃勃。秋風吹來,樹木搖動,浪濤翻湧。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軌跡,好像是從這浩瀚的大海中升起的。銀河中璀璨的星辰,也好像是從這大海中升起的。望著眼前壯闊的景色,我開心極了,寫下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龜甲

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神龜雖然長壽,也有壽命終結的時候。螣蛇雖然能騰雲駕霧,終有一天也會化為塵土。年老的千裡馬雖然臥在馬槽旁,但是馳騁千裡的志向並未改變。理想遠大的人即便到了晚年,也不會停下奮鬥的腳步。生命的長短,不僅僅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可以益壽延年。我開心極了,寫下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3、

之所以選擇組詩中的這兩首,除了它們的名氣以外,也因為這兩首都傳達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無論是《觀滄海》的大氣,還是《龜雖壽》的樂觀,都展示出了一代梟雄曹操寬廣的胸襟。

海上日出

《觀滄海》中,曹操以景言志。「日月」、「星漢」、「滄海」這些意象的選取,讓人感覺到十分開闊。雖然已是秋風蕭瑟的時節,但是山島草木茂盛,海上波濤洶湧,日月星河運行依舊,風光一片大好,全然不見衰敗的景象。

而《龜雖壽》中,曹操又以「千裡馬」自比。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是依然雄心壯志,不改一統中原、建功立業的初衷。這種「既不認命,也不服老」的人生態度,令人欽佩。

小編想借這兩首詩告訴大家,無論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只有堅持不懈,樂觀豁達的人,才能實現理想,活出自己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將原詩拷至如下: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 詩詞丨曹操最有名的4首詩,首首都有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如果有帝王文學排行榜的話,曹操名列前茅,例屬三甲,是毫無疑問的,甚至有可能拔得頭籌。曹孟德的詩,可以用十二字來評價:一,有氣概;二,有聲勢;三,有深度;四,有文採。是這首詩中的名句。曹操說,太陽和月亮,燦爛美好的銀河星光,似乎是從這海洋中生出的。
  • 曹操最有名的4首詩,首首都有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曹孟德的詩,可以用十二字來評價:一,有氣概;二,有聲勢;三,有深度;四,有文採。今天,詩詞君總結曹操的4首經典詩歌,一起體會其中的哲理與深情。後人有詩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曹操目睹了百姓在戰亂中的悲慘境況,寫下了這一首飽含同情的詩作。連年的徵戰,使得將士長期不得解甲,身上長滿了蟣子、蝨子,而無辜的百姓卻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滿山遍野堆滿了白骨,千裡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了,正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悽慘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
  • 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 歷史對張若虛的描寫是十分模糊的,因為他一共就留下了兩首詩,而他的人生經歷幾乎無人可知。 但就是這麼一位低調的詩人,卻留下了一首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一洗六朝詩風,橫絕千古!」的傳世之作,這首詩就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雖然很長,但是課本上是要求背誦的。
  • 蘇軾最經典的16首詩,一首一個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劉克莊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隱娘要推薦蘇軾的16首最經典的詩作,每一首都值得我們背下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託物言志,意境高遠。
  • 曹操殺氣最重的一首詩,剛寫完就殺了一個人,卻被奉為經典
    一、此人就是曹操 三國歷史之所以精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雄主不但能力強悍,且還個性鮮明。曹操的霸氣加奸詐,劉備的堅毅加仁義,孫權的機變加現實,總有一款能讓你著迷! 不過若論影響力,還是曹操這位三國「老大哥」最大。
  • 讀兩首鄭氏非著名詩人的詩
    明朝陝西鳳翔府知府鄭永珪是江津鄭氏繼入川始祖鄭鴻彰之後喜歡吟詠的鄭氏族人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讀兩首他的詩。
  •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然而剖開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光環後,他還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著名的詩人,其詩歌膾炙人口、縱橫捭闔充滿豪氣,接下來請與我一同欣賞曹操詩歌的胸襟和氣度。曹操一生寫詩頗豐,後編入《魏武詩篇》中,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明朝末年,詩集便已經失傳,後人重新編錄,注名《曹操集》一直流傳至今。
  • 曹操最謙遜的一首詩,完美解釋了虛懷若谷,也寫出了他的野心勃勃
    例如大家熟知的《詩經 國風》、《漢樂府》、《古詩十九首》等等。這些詩歌有4言、5言,甚至至6言、7言,篇幅有長有短,押韻不固定,平仄不固定,但卻顯示出了詩歌最自然的風貌,有一種天然淳樸的美。其中「四言詩」是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一種詩體。在此基礎上,才產生了五言、六言、七言。
  • 杜甫最落魄時的一首詩,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其中7個字流傳千古
    受安史之亂影響,大唐往昔的繁榮一去不復返,杜甫個人遭遇也相當窘迫,甚至養不活一家老小,最落魄時把衣服都拿去典當。也正是在此時,他寫出一首經典詩篇,彰顯出他身處困境卻樂觀向上的心態,其中7個字流傳千古。《曲江二首》其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 這三首詩被稱作「詠蟬三絕」,其中一首的最後兩句,是名言佳句
    唐代詩人王勃,在他的《餞韋兵曹》詩中,也有歌詠「蟬」的詩句"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唐朝初年的詩人虞世南,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書法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寫過一首詠物詩《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開頭兩句,表面是寫蟬的外形以及它的生活習性。實際上是把它人格化了,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威名遠播。後兩句是全詩的高潮。
  • 劉邦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卻碾壓乾隆的四萬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過
    在他的一生中,只寫過這兩首詩:《大風歌》與《鴻鵠歌》,其中一首《大風歌》大家可能都會背。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這兩首詩,劉邦是在怎樣環境下寫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先來說說劉邦的早年經歷劉邦公元前256年出生,劉邦原名叫劉季,也叫劉三,劉邦這個名字是起事後蕭何給他起的。劉邦家境貧寒,他的父親劉太公常常訓斥他沒出息。
  • 古代最狂的5首反詩,宋江上榜一首,最後一首「殺氣」太重
    古代最狂的5首反詩,宋江上榜一首,最後一首「殺氣」太重我國歷史文化悠久,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精神財產。尤其是古詩詞,更是成為我國文化的精髓之一,從古至今也是留給了大家很多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這些古詩詞有敘述美好生活的,也有表達鴻鵠之志的,而且也有一些反詩。
  • 唐伯虎的兩首絕筆詩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明代著名大才子唐伯虎的兩首絕筆詩。為什麼是兩首呢?因為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是《唐伯虎全集》中的,一個是附於全集之後的《燕中記》所記載的。雖然都是他的絕筆詩,但對照兩首詩來看,意思卻有所不同。那麼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來細細品讀一番。
  • 漢高祖劉邦一生寫了兩首詩,一首意氣風發,一首卻盡顯其無可奈何
    唐朝詩人章碣寫過這麼一首詩,名曰《焚書坑》,全文如下: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首詩之所以能夠出名,就是因為最後一句「劉項原來不讀書」,這句話被很多不想讀書,又不想承認自己沒才能,幹不成大事的自欺欺人之話。
  • 兩首廬山詩,一首有哲理,一首有氣勢,但最後一句都是千古經典!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兩首廬山詩,一首有哲理,一首有氣勢,但最後一句都是千古經典!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而宋代則被稱為詞的時代。文化的興盛總是伴隨著經濟和國力增強而來的,一個物質富足的國家,廣大人民才有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從這些詩詞裡,我們夢回千古,在詩詞間體會那個時代的繁華,總會從裡面發現一些別樣的精彩。比如,很多描寫我國美好風景的詩詞,名山大川自是其中詩人們的最愛,一起欣賞兩首最出名的廬山古詩。
  • 他的存世詩篇只有兩首,一首默默無聞,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
    他的存世詩篇只有兩首,一首默默無聞,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逾越不過的一座高峰,那就是唐詩。在唐朝,詩歌達到了頂峰,無數文人墨客為詩歌賦予了無與倫比的魅力,無數大家因為詩歌成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膾炙人口的頂尖詩人,很難說是唐詩成就了他們還是他們成就了唐詩,但唐詩得因他們而璀璨,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在這個空前絕後的年代,共產生了五萬多首詩篇,和這些詩人生在同一時代是到底不幸還是幸運?
  • 《古早集》| 王勃詩兩首、李義府詩一首
    烏鴉是特指,鳥是泛寫。整首詩所寫,還是普通的一隻鳥:會飛、會叫。颺就是飛。這隻鳥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生活在皇宮裡。上林指上林苑,漢代的皇家宮苑。借漢指唐是唐詩裡常見的寫法。李義府說林子裡有那麼多樹,卻沒有他的棲息之地、安身之所。言外之意就是想當官。 這是幹謁。聯繫寫作背景,它還是拍馬屁。
  • 曹操:一首《短歌行》,盡顯求賢若渴,梟雄本性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中曹操所作的詩《短歌行》。
  • 史上最著名的兩首紅豆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相思原來這麼美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生長在南國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你能盡情地採集它們,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 這首詩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讀來,宛如歌唱一般,歷來為人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