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醋的人生》:以晉商為首的商幫,何以雄霸天下五百年?

2020-12-16 愛上如小意

,性酸甘溫,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

《風俗通義》記載:蓂莢生於階,其味酸,王者取以調味,後以醯醢[xī hǎi]代之。(醯[xī]就是醋,醢[hǎi]是肉醬。)

在中國有文獻記載的釀醋歷史至少在三千年以上,傳說中是杜康的兒子造出了醋。

沒錯!就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那個杜康的兒子。不

少人都知道杜康造酒的傳說,卻不知是杜康的兒子造出了醋。

傳說杜康的兒子釀酒,到第廿一日酉時開缸時,發現酒液已經變酸,發酵過了頭,但是發現香氣撲鼻,味道酸甜,鮮美可口於是將"廿一日"加一"酉"字,給這種美味的液體取名為"醋"。

So,俗語有云"杜康造酒,兒造醋"。

其實,說起醋,除了是日常生活中的調味品,還有另一層委屈、不滿,甚至嫉妒之意。

據傳,這個典故出自唐朝。

當年,唐太宗為了籠絡人心,要為當朝宰相房玄齡納妾,但被房妻誓死阻攔。太宗無奈,令房夫人在喝毒酒和納小妾之中選擇其一。

沒想到,房夫人寧死不屈,端起那杯"毒酒"一飲而盡。可當房夫人含淚喝完後,才發現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帶有甜酸香味的濃醋。

從此,人們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來,"吃醋"也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詞。

可在商界思想家馮侖的眼裡,吃醋卻能品出人生愉悅與豁達。他在自己的新書《吃醋的人生》裡,就用品醋通喻了商業與人生。

正所謂:"人生何時不吃醋,人生何處不吃醋。"

馮侖在對這些商業上的"調味品"進行講解時,其實也是懷有一種對那些端著的、正派的商業正史,一本正經的MBA教材的一種"吃醋"心理。

而他在表達這種醋味的過程中,旨在讓讀者體會到,商業之外還有另一種值得回味的內容。

在《吃醋的人生》這本書裡,馮侖重點介紹了晉商、溫商、潮商三大商幫,這也是在中國響噹噹的具有地域文化的商人聚群地。

01

晉商:"信、義、利"稱雄五百年

晉商是我國商幫十大商幫之首,在商界活躍了五百多年,是一個"縱橫歐亞九千裡,稱雄商界五百年"的傳奇商幫,創造了東渡日韓,北達俄蒙,西越天山,南抵東南亞各國開展外貿活動的輝煌歷史。

晉商不僅創造了巨大的財富,還創造了第一個經營匯兌業務的票號。

在明清時期,一代又一代的晉商以超人的膽略的智慧,將中華文化的和諧理念、誠信經營融入到商業實踐之中,留下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傳奇,在中國商業歷史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

晉商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從客觀上分析,固然有其地理環境因素和歷史因素,然而山西商人發展的主觀因素卻更為重要。

山西商人有著獨特的精神氣質,比如誠實守信、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等等,我們將其概括為"晉商精神"。正是這些"晉商精神"支撐並推動了晉商數百年來的商業領袖地位,可謂晉商之魂。

篤實不欺,信義為本的誠信精神。

誠信是商業的首要秩序,也是晉商精神中最寶貴的財富。

晉商認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信義為本,祿利為末","重信義,除虛偽,節情慾,敦品行,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薄嫉恨,喜辛苦,戒奢華",經商雖然是以盈利為目的,如果堅守道德信義的根本,定能成功。

晉商在經營上不惜折本虧損,也要保證信譽。他們訓道中一句流傳最廣的口頭禪,就是"信義為本,祿利為末"。

"信"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無形資產,它對廣大顧客有強大的吸引力,以致各地百姓購買晉商的商品,只認商標,不還價格。這是晉商商業興旺發達的源泉。

不畏艱辛,敢冒風險的開拓精神。

從晉商的發家史看,大部分起於寒微。為湊足經商本錢,有的不惜舉家籌資,有的甚至靠變賣妻子的首飾籌措。

由於本小資薄,他們迫不得已從肩挑小販艱難起步。為取微利,他們別妻舍子、餐風飲露、冒險跋涉。

大家都知道,山西人從"走西口"闖出"中國的華爾街"。在務實理念的支配下,在崇商觀念的支撐下,晉商不畏艱辛,走蒙疆,下南洋,渡東瀛,充分體現了他們不畏艱辛、堅忍不拔的精神風貌。

山西商人到包頭經商,殺虎口是必經之路。

有民謠稱:"殺虎口,殺虎口,沒有錢財難過口,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過了虎口還心抖。"

但是旅蒙晉商並不因此退縮,而是人越去越多,勢如潮湧。

清人紀曉嵐說:"山西人多商於外,十餘歲輒從人學貿易,俟蓄積有資,始歸納婦。"這就是說,事業不成,甚至連妻子也不娶。

在"努力自強,無少偷安"的精神鞭策中,在創家立業、光宗耀祖的前景激勵下,他們不滿小富,父創子繼,遍歷路途的兇險危機、商場的爾虞我詐,吃苦中苦,嘗難中難。

和衷共濟,團隊合作的群體精神。

山西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先秦時期儒家文化較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晉商對血緣關係更為認同和重視。

他們用宗法社會的鄉裡之誼彼此團結在一起,用會館的維繫和精神上崇奉關聖的方式,增強相互間的了解,通過講義氣、講相與、講幫靠,協調商號間的關係,消除人際間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幫群體。

晉商的先輩們為使自己所創的家業,能夠傳續下去,總是嚴格地按照嫡庶之分,將其家業傳於自己的嫡子嫡孫,並且從對內親和外戚的區別上,先擇其內親輔佐經營,而後才是外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在血緣關係上以嫡係為核心、以內親為基幹的經商世家或商賈望族。

晉商正是憑藉著群體的力量,避免了因勢單力薄帶來的困境,減小了在陌生環境下的經營風險,同時進行同行間的經濟管理和協調,避免內部爭鬥,一致對外,從而創造了一個個的商業奇蹟。

一代又一代的晉商們,將晉商精神提高到了貫穿到自己誠信理念、經營意識、組織管理和心智素養之中,達到了天衣無縫、珠璧聯合的最高境界。最終,他們成為我們今天經商取之不盡的智慧源泉。

02

溫商:"微利是圖"賺遍全世界

溫州人能掙大錢,也絕不嫌棄小錢。他們掙錢有時是按角、分來計算的。他們認為生意場上的事情,看大未必大,看小未必小。

"唯利是圖"不足取,"微利是圖"卻能積少成多,恰恰是生財之道、賺錢之術。

如果給溫州商人貼個標籤,那就是冒險性、外向性,同時又勇敢有毅力,能吃苦,能高能低。不以小利而不為,也不以利大而恐懼。

溫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

在溫州人眼裡,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能否賺錢才是最主要的。正因為如此,溫州人才四處闖蕩,佔據了外地人不屑一顧的那些領域,不聲不響地富了起來。

溫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當老闆,且敢冒當老闆的風險。他們不論幹什麼,生活中總充滿樂趣,而且敢於生活,善於生活,灑脫,頑強,從不失望。

改革開放後,中國的角角落落都活躍著一群群浪跡天涯、不辭勞苦、精明肯幹的溫州人。

最初,他們十分不起眼,人們只是從修鞋、小髮廊、小商販中認識他們的。

溫州人除了江南人那般瘦小那般靈秀外,就是默默地幹活,做生意,他們與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販沒有什麼兩樣。

但是,慢慢地,溫州髮廊、溫州服裝店、溫州電子城、溫州產品越來越多,各種溫州產品包裝、標牌、證書、徽章也越來越多。

一時間,溫州貨充斥全國。

漸漸地,人們對溫州人由漠視不屑,到興趣十足,到驚奇欽羨,到仔細探究:溫州人咋的啦?這麼多,這麼會賺錢。

溫州人做生意,注重從小處著手。

溫州人務實苦幹,只要有一分錢賺,溫州人都會不遺餘力地去幹,從不好高鶩遠,從不好大喜功。

溫州人賺錢,從零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一絲不苟,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大錢賺不來,小錢不願賺,只好兩手空空,而一味抱怨天不助我。

紐扣、標籤、標牌、商標、小飾品、小玩具,這些外地人看不上、懶得做的"小玩意兒",溫州人都做,他們不怕賺錢少,就怕賺不來,溫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國。

但是,溫州人也是有眼光的,當他們積蓄了資本後,就會把產品由小做大,最後從紐扣到服裝、鞋子,從電子元件到成套電子設備,從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產業,並且涉入房地產、金融業,於是溫州人越做越大,越做越牛。

做生意先從小處著手,是溫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戲,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奧秘。

溫州人最善於推銷。

溫州人"臉皮厚"。他們不怕碰壁,也不怕別人不給好臉色看,他們只有一個念頭:

不管你怎麼看我待我,我就是要賺你的錢!他們用笑臉,用磨破的嘴皮,用磨掉的鞋跟,把他們的產品送到全國各地,也把全國各地的人吸引到溫州來。

曾幾何時,溫州的農民購銷員在14萬人以上,像蝗蟲一樣滿天飛,人稱十萬大軍闖南北。

溫州人不在乎幹什麼,只要賺錢的事,不管自己以前熟悉不熟悉,就要幹,什麼看好就推銷什麼,並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吃、請、送、騙,白道的、黑道的,樣樣都使得出。

由於什麼管用溫州人就用什麼辦法,因此,溫州人推銷的產品大都暢銷全國各地。

溫州人的商業頭腦特別靈光,他們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商人。

在溫州人眼裡,到處都是錢,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發現。溫州人很善於從旁人漫不經心的事兒中挖掘出賺錢的契機。

上天給了溫州一個貧窮的起點,20年前,溫州的空氣裡充滿了貧窮與饑荒的信息。20年後,"十萬元是貧困戶,百萬元才起步,千萬元才算富。"

於是乎,溫州人"窮得只剩下錢了"。

03潮商:"抱團"與"不爭"打拼500年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汕商幫。

在潮汕商幫最為鼎盛的時期,香港股市40%的市值為潮汕人所有;在泰國,來自潮汕的人口曾高達五百多萬人,掌控著泰國的主要經濟命脈;在東南亞、歐美,當地華人首富也幾乎全部來自潮汕……

毫不誇張地說,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潮汕人,是一個全球性的商業群體。

潮人精明能幹,是一個被稱為"東方猶太人"的族群,他們把"抱團和喝茶"事情幹到極致。

這兩件看似不搭噶的事兒,恰恰是潮汕商幫屹立在商海潮頭的重要原因,而這也被作者馮侖稱作潮汕商人生財的兩大法寶:

抱團和不爭。

"抱團",好理解,凡成大事者,莫不有同道相助;而"不爭",則是中國傳統的處世哲學。

林語堂中曾寫到:"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而這與《道德經》:"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潮汕商幫中,他們的抱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過,他們更多的是基於血緣、宗族和同鄉的關係而建立,排他性極強,外人很難有插足的機會。

潮汕人一旦進入了潮汕商圈,就會取得一些大佬的支持,連帶著這一圈的人,都會支持。

這種文化,到今天依然非常明顯地存在著。

通過抱團,也就形成了一個鏈條,也完成了相互之間的資源互補、能力互補和機會互補,乃至形成了一個內部市場及內部人才的激勵機制。

潮汕商人善於交易,交易的總原則是"讓而不爭"。他們愛喝功夫茶,在推杯讓盞間,我讓你一下,你敬我一下,彼此感覺舒服。

用這樣的方式慢慢與人交往,最後開個數,而這個數總是讓你有驚喜。

在潮汕文化中,"讓"是一個交易法則,來獲取下一次交易的機會,這恰恰是潮汕人最聰明的地方。

潮汕商幫在交易當中是把情義前置的,他們覺得情義比作生意還要重要。如果,生意傷害了這份情義,他們寧願不做。

所以,潮汕商幫的生意越做越久,越做越大。

04 最後

在《吃醋的人生》裡,商界大佬馮侖不光寫了中國傳統的三大商幫,還聊到回歸小劇場的開心麻花;從"套套"的小生意,聊到馬斯克的火星移民;從追逐天價松露的大董,聊到用愛發電的建川;從李白的詩,聊到黃埔軍校的校訓: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這一樁樁成功的商業故事裡,莫不包含了這樣一個哲理:

一名企業家,如果有正確的價值觀,就可以做好三件事:看未來的方向,算別人算不清的帳,做別人不做的事。

這就好比吃醋,吃醋,無非是當你對一些事物很有興趣,想佔有它,想跟它產生一種聯結,但是別人也要拿走它時產生的情緒。

但,面對這一情緒,如果能有正確而豁達的人生價值觀,便會遏制自己的忌妒,甚至仇恨心理,敦促自己通過良性競爭,把它守住,把它拿回來。

也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從吃醋的行為上,產生精神上的愉悅。

相關焦點

  • 四大商幫變三大商幫,晉商、徽商衰落後,這一商幫「抱團」經營
    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就存在著四大商幫,它們分別是粵商、晉商、浙商和徽商。因為古代主要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那時候還是比較重視農民的,商人反而會遭到一定抑制的情況。直到明朝中後期的時候,商品經濟開始發展,四大商幫也由此誕生。
  • 張世倫和趙偉榮獲「晉商商幫成就獎」
    向為晉商商幫發展做出貢獻者致敬 12月26日,由中國晉商俱樂部主辦的2015第七屆晉商年會在北京山西大廈召開,此次晉商年會的主題是「晉商轉折2015」,來自全國近400名優秀企業代表參會第七屆晉商年會的組委會和中國晉商俱樂部為兩位特別的會長頒發了一份特別的榮譽。他們分別是天津山西商會會長張世倫獲得「晉商商幫終身成就獎」、河南省晉商會榮譽會長趙偉獲得「晉商商幫成就獎」。
  • 《吃醋的人生》:人生何處不吃醋,吃醋也是一種大學問
    可雖然我也很愛吃醋,但是吃醋和人生又有什麼關係呢?醋和商業又有什麼關聯呢?如果你沒有看過馮侖的這本新書《吃醋的人生》,恐怕這一生也很難把自己的生活和「吃醋」聯繫起來,最多在情感中,拿它來打打趣也就罷了。但很多事情,想不到的時候是一回事兒,想到了又會變成另外一番景象。
  • 霍州娃劉文斌的晉商夢:9萬晉商齊聚鳥巢開年會(組圖)
    活躍在臺前的霍州娃劉文斌擲地有聲,更是點燃了在場晉商的熱情。劉文斌何許人也?到鳥巢開晉商年會,底氣何來?用意何在?11月21日上午,記者與之進行了深入交流。  網聚晉商資源 服務天下晉商  劉文斌何許人也?
  • 晉商、徽商、浙商、粵商這四大商幫,你覺得誰最會做生意?
    除了這些商人以外,還有一群人結成一個團體一起把錢掙的,就是們所稱的「商幫」。中國人不僅對血緣關係很在乎,也看重地緣關係,封建社會時期都是小農經濟,親戚活動在一個圈子裡面,愛熱鬧的人總會在沾親帶故的群體裡面找點關係親近親近。商人就是在不管在哪個特殊的年代,因為地域、宗族的關聯,都能結合在一起的商人大群體,他們一起尋找生意之道。
  • 《吃醋的人生》:因為有你調味,更值得咀嚼和回味
    有人為我們「吃醋」,我們反而更覺得幸福。醋味,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能給我們的大餐增色增味,它能給我們的情感帶來刺激和滿足。只是,醋本身是酸的,它既能調出甜酸可口的好味道來,也可以讓去除異味。但是不能過量,過量就會難以下口,就會滿口酸味,難以下咽。
  • 看商幫浮沉,感悟營商智慧
    以地域為代表,從晉商、徽商、粵商、閩商……各個商幫也在中國的商業史上演出了浩氣迴腸的一幕幕故事。猶記得,在高中時看的《喬家大院》電視劇,傳奇晉商喬致庸棄文從商,在經歷千難萬險後終於實現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故事,那些經典的經商橋段我記憶至今,細細品來,其中也甚多人生哲學。
  • 晉商與晉商文化
    」,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山西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不僅有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而且有稱雄世界五百年的晉商輝煌。五是晉商利用山西北方重鎮的有利地理位置,與關外各民族展開貿易,為朝廷籌辦軍餉、丁糧、釐金、賦稅等,辦理官府的財政周轉,從中獲得高額利潤。在貿易旗號的掩護下,進行官商勾結,取得了其它商幫無法享受的特權,為晉商開創了獨步天下的局面。 晉商為什麼能夠輝煌?
  • 品讀 山西晉商文化
    晉商的突出發展是隋朝時期,唐高宗李淵起兵時當時山西的木材商人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以財力支持李淵從太原起兵奪取天下。到宋朝/明朝時由於社會的發展晉商也漸漸地出現了重大發展。到了明末清初,晉商就已經以商幫的形式出現了。到了清朝中期晉商就已經雄踞中華,飲譽歐亞,輝煌業績中外矚目。特別是駝幫、船幫和票號。
  • 晉商為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商幫」
    開中制(商人納糧換鹽引)實施後,這一帶商人利用早已從事糧食貿易和離鹽池近的優勢,從事鹽業貿易,形成晉商。在明代中期,折色制(納銀換鹽引)取代開中制後,這一帶商人又利用政府開放北部邊疆貿易的機會,從鹽業轉向多元化貿易。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形成了商幫。(圖為晉城農村)
  • 紀念天下商幫一品大商蒙元亨誕辰361周年隨想
    【二】元亨初到閬中城,豆腐生意練人生。羅家小姐結良緣,經營餐飲客棧業。時逢貴人來引薦,行走天下商幫緣。元亨夫婦夢麒麟,天降兆麟孕閬苑。蒙順元亨助後勤,商幫大業一品緣。【四】大商父子驍騎銜,可想功勳絕世間。彈指一揮三百年,留下故事美名傳。當今名家龍在宇,以此原型小說現。
  • 第七屆晉商年會全景透視 正能量滿滿地!
    第七屆晉商年會:晉商商幫成就獎作為本次晉商年會的特殊榮譽,主辦單位中國晉商俱樂部授予天津市山西商會會長張世倫晉商商幫終身成就獎、授予河南省晉商會榮譽會長趙偉晉商商幫成就獎,並且特別邀請山西省原政協副主席、民進山西省委原主委、知名晉商研究專家張正明先生為張世倫和趙偉兩位獲獎者頒發了榮譽證書
  • 中國三大商幫:潮商、浙商、閩商,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一商幫?
    文:荏苒眾所周知,中國商幫歷史悠久。其中山西商幫、徽州商幫、陝西商幫、山東商幫、福建商幫、洞庭商幫、廣東(珠三角和潮汕)商幫、江右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是為十大商幫。歷史上,中國主要有4大商幫:粵商、浙商、晉商以及徽商。
  • 傳承晉商文化、弘揚晉商精神
    電影《風雨日升昌》講述歷史上的晉商在大的社會背景下,面對困難創新轉型,取得輝煌的故事。主要體現晉商誠信經營、開拓進取、愛國為民的寶貴精神。該片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以藝術的手法,塑造了鮮活的人物性格,忠心不二和胸懷天下的品質,講述了艱難曲折的創業歷程和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悠揚的黃土曲調也讓古樸的畫面更顯淳厚。該片由導演高峰執導,演員鄭曉寧、許仕龍、邱雲鶴、葛曉鳳傾情出演,也是山西籍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首次觸電,踏足影視領銜主演的影視處女作品。
  • 名震一時的明清商幫,如何構成與其商業教育理念
    同時,商幫在規避內部惡性競爭,增強外部競爭力的同時更加可以使用集體的力量來保護自己,而商幫在這特定經濟、社會背景下開始應運而生。商幫商幫是一種以鄉土親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誌性建築的商業集團。而在中國歷史一共有「三大商幫」分別為粵商、徽商、晉商,同時也有陝商、晉商、徽商的說法。
  • 縱橫明清300年的第一商幫:徽商是如何隕落的?
    由於大規模的人口外出經商謀生,到了明代時,明朝人王世貞就曾經感慨地說:「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意思是說徽州人十分之三在家務農,十分之七在外經商,「賈居十(分之)九」「徽人十(分之)九為商」。 由於東臨黃海,西接運河,明清時期,揚州成為了中華帝國兩淮地區的鹽業中心,而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兩淮地區每年的賦稅更是佔到了全國商業稅收的50%,其中主要是鹽稅,可謂「關係國庫,最為緊要」,而在帝國商業中心與晉商、陝商的較量中,作為後起之秀的徽商逐漸後來居上,最終幾乎壟斷了兩淮地區的鹽業經營,從而奠定了徽商作為商幫在帝國內部的崛起。
  • 晉商和徽商:一部光榮史,一部血淚史
    山西與安徽,留存下如此多的民居建築,全賴大名鼎鼎的晉商與徽商。 「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新安是徽州,山右是山西。徽商與晉商,歷代相承,因鄉土僻狹而出走經商,因控制鹽業而興旺發達,並發展為明清時期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兩個商幫。
  • 晉商駝道的源流秘史
    也就是說,在先秦時期,山西的商貿情景便為:「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漢朝《漢書》裡,則用「贊擬王公,馳名天下」來形容戰國時的晉商猗頓,並說他是靠經營畜牧和販鹽起家的。其後,漢朝的王烈、隋唐的武士彠、五代後周的李彥躡、宋代的張永德、明朝的張四教、王現、王瑤、薛纓、清代的範毓濱……都是史書中閃爍過的晉商身影。
  • 晉商精神的踐行者:優秀晉商屈朝輝 密胺製品閃耀重慶
    2015年12月26日,中國晉商俱樂部主辦的第七屆晉商年會在北京圓滿落幕,全球400餘晉商出席了本次盛會。
  • 商幫文化||輝耀中華的江右商幫
    商幫,是指以鄉土親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誌性建築的商業集團。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人隊伍日漸壯大,競爭日益激烈,各類商幫迅速崛起,全國活躍著山西商幫、安徽商幫、浙江商幫等十大商幫。江西的商幫,被稱為「江右商幫」,以其興起之早、人數之眾、分布之廣、操業之多、滲透力之強集輝煌與榮耀於一身,稱雄中華工商業900多年,是中國古代實力最強的商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