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國際金融市場風起雲湧,解析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把握疫後經濟發展主動權
執行和傳導路徑是否通暢,大規模基建能否重塑發展信心,我國經濟最有利政策又將如何導向?帶著這些疑問,今天的《品今觀市|線上課堂》邀請到了品今資管的固收業務負責人羅剛先生,與品今的各位投資者共同分享疫後投資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中國經濟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9年12月上中旬到2020年1月22日;第二階段,以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為標誌,直到3月上旬;第三個階段,自3月上旬至4月、5月。即使是以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北京(境外屬於病例持續不斷)而言,工期受影響最長應不超過3個月,除此之外的大多數省市工期受影響不超過2個月。
從總量上看,由於差不多2-3個月工期受到影響,幾個經濟總量增長指標如GDP同比、工業增加值、PMI、投資、消費等都已出現斷崖式下跌,但是很快就能恢復;從產業上看,2003年的SARS疫情極大的推動了電商產業的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本次新冠肺炎同樣也將極大的推動線上業務的發展;線下業務將受到衝擊,特別是非必要性的人口聚集性活動,如旅遊險、餐飲業等,以往節假日某些景區人山人海的狀況肯定會少得多;大健康產業(包括養老、保險、醫療服務等)、網際網路產業(如在線教育、網購等)將獲得發展良機或者是新一輪的高增長。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國際環境
品今資管羅剛介紹到,從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幾年情況來看,2008年4季度的情況明顯只是一個擾動。但是次貸危機對全球經濟包括中國經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政策上看,美國、西歐、日本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和地區都相繼採取了低利率和大幅增加貨幣供給的方式,貨幣供應量M2與GDP的比值持續攀升。政策的結果上看,GDP增長幅度並不明顯,只能說是正常的小幅增長;但是股市表現上佳;在經濟增長不佳的情況下,股市的上漲動力來自貨幣的超發,這個泡沫的破滅是遲早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同時,還發生了一個重要的事件就是歐佩克與俄羅斯的石油減產未能達成;中東地緣政治可能才是本輪市場波動的根本原因,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品今資管羅剛講到,如果單單是中東地緣政治這一條,或者僅僅是新冠肺炎疫情這一條,那麼中國經濟所面臨的的國際環境都要簡單的多。但是這兩項因素疊加之後,問題便出現了很大的不同,並將深遠的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
①國際貿易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②中國的國際政治和經濟地位將得到提升;③中國有充足的政策調整空間;危機以及相應的QE將削弱美元的國際地位。
大規模基建與經濟復甦
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在我國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和影響非常巨大,2020年3月,20多個省市公布各自的投資計劃,項目超過2萬個,規模接近50萬億元。即使平均投資周期10年,每年的平均投資額也超過5萬億元。品今資管羅剛說到,儘管我國在基建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這也帶來了更為緊迫的問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對投資的依賴一直非常重。基建領域的供過於求,甚至出現低水平、不必要的重複建設。
「新基建」,包括七大領域: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基建」改變了「老基建」側重於硬體設施建設的思路,取得非常顯著的進步。當前的中國經濟確定處在衰退之中,無論是從中長期的經濟周期角度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衝擊角度來說都是如此,如果剔除非洲豬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實際上面臨的還是低通貨膨脹的水平。
對中國經濟最有利的政策選擇
關於政策導向,品今資管羅剛先生介紹到,從著力於硬體設施的建設的「舊基建」,變成軟體和硬體設施建設並重的「新基建」是非常大的進步。此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一直持續的,而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增長速度短期下滑,大規模的刺激性財政政策更有了推行的契機。另一方面,中國的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都有足夠的下調空間,但是因為「流動性陷阱」的存在,價格型貨幣政策要優於數量型貨幣政策。
新冠對經濟發展大勢影響甚微,把防控疫情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疫後經濟將出現補償性恢復,金融向好趨勢也將有序輪動。《品今觀市|線上課堂》上線以來,受到投資者一致好評,緊隨時事熱點,同步金融資訊,分享獨家觀點,品今持續奉獻。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是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跟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新聞糾錯:18711712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