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長城第一臺:鎮北臺丨每周一縣·榆陽

2021-02-08 陝北民歌

▲鎮北臺

文 朱文杰


號稱「萬裡長城第一臺」的陝西榆林鎮北臺,確實讓我們驕傲。中國人都愛排個名次,爭個第一,第一把交椅的「鎮北臺」,當然也美美地滿足了一下我作為陝西人的虛榮。


還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的殊譽,以中有鎮北臺與東有山海關,西有嘉峪關並列,也讓我自豪。長城始建於春秋,到秦一統天下時,是秦始皇大規模修築長城的,秦修長城首先派大將蒙恬率30萬人修筑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裡長城,就屯兵陝北榆林,鎮北臺長城即為其中一段。秦始皇后又修秦直道以連接秦都鹹陽與長城。所以中國的萬裡長城首在陝北,中心在陝北。那麼!如果把萬裡長城比作團龍,蜿蜒盤旋在中國北方之北的峻岭崇山之間,那麼,中間的鎮北臺,就是團龍之首啦,如此顯赫,大概算是筆者首次發現了吧。



當然,鎮北臺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鎮北臺又作為萬裡長城的一部分,順理成章地又隨著中國萬裡長城被列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而揚名天下。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縮影,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萬裡長城是世界建築奇蹟之一,與埃及金字塔、義大利比薩斜塔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這些榮譽自然也有鎮北臺的一份。


鎮北臺位於陝西榆林市城北4公裡之紅山頂上,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鎮北臺據險而築,控南北之咽喉,如雄關鎖鑰,威震九邊。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邊防要塞之一。



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為了邊城的安全,延綏巡撫餘子俊在秦、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月修築起延綏鎮長城,同時修築了易馬城和款貢城,「易馬」就是交易,民間自由貿易的以物易物,「款貢」就是款待來賓,接受納貢。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又在長城南北顯要處,紅山之上款貢城西南角築鎮北臺,屬於長城防禦體系的觀察所,號稱是明長城上最大的軍事瞭望臺。


鎮北臺和一般的長城上的敵臺和烽火臺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它規模大,可以駐兵,可以作戰,也可以觀察,也可以舉烽火傳遞消息,同時兼有敵臺、烽火臺的軍事功能。


鎮北臺呈方形,共4層,第一層高10.20米,第二層高8米,第三層高4.10米,第四層高4.40米,總高30餘米。臺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臺之各層均包砌青磚,臺頂砌有約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設有瞭望口,垛口內四通。登上第一層,迎面見「鎮北臺記」石碑,碑文由為萬曆時延綏巡撫塗宗浚所撰。其中:「因險扼要而危戍守焉,張弩乘城,神器卒發,庶幾其有備而無患乎。」則點明鎮北臺的軍事防禦性質。第一層周圍曾有當年守臺將士營房,至今基座尚存。尤讓人驚異的是,這臺上堅硬如鐵的夯土上竟生長有兩棵與鎮北臺同齡的老榆樹,榆林城因榆樹成林而得名,可如今榆樹在榆林卻不多見,這兩棵百年老榆樹莫不成了文化名城榆林城的精魂所在?!第二層臺南牆中開設券洞,內磚石踏步直通三層,券洞橫額石刻「向明」二字,意為「心向大明王朝」,同為塗宗浚所書。這個延綏巡撫塗宗浚,曾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文武兼備,不可小覷。


明延綏巡撫、陝西三邊總督、兵部右侍郎劉敏寬賦詩《鎮北臺》:


重鎮秋聲霽色開,

巡行不是為登臺。

千山遠向雲霄列,

一水還從沙漠來。

戌閣崔嵬天闕近,

塞垣繚繞地維回。

憑高極目狼煙靖,

恍是逍遙莨苑偎。


詩中描述的場景,讓你感悟那百年滄桑歷史變遷的詭譎深邃,讓你想像那旌旗獵獵、狼煙孤立、悲笳嗚咽、號角齊鳴的古戰場的殘陽如血。


站在鎮北臺之頂遠眺,金沙藍天、沙漠海子、碧波蕩漾的紅石峽水庫、逶迤起伏的秦長城烽火臺遺蹟,可一覽塞上風情。


置身其中,不由就心潮澎湃,隨著這氣勢磅礴的鎮北臺而「磅礴」,從胸中湧起一種雄奇壯闊、不可遏止的力量。


只有在這裡,在這沙漠邊緣的鎮北臺,注目凝望著正在消逝的長城殘軀的斷垣廢墟,那殘缺之美帶給你的震顫,才能讓你真正體悟一個民族的歷史悲悽。只有在這極目穹天、廣袤土地上,才能蓄養博大的情懷,只有在這塞上邊城的斜陽古道中,才能明白什麼是大氣恢宏、悲懷壯烈,什麼是蒼涼凝重、熱血奔湧。


▎朱文杰,男,1948年10月出生於西安,現任市詩書畫研究會會長、西安市文史館館員。系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出版詩集《哭泉》《靈石》《夢石》《朱文杰詩集》上下卷;報告文學《老三屆採訪手記》散文集《清平樂》《拾穗集》。

「陝北民歌」學術顧問


賀一藝一馬子清一馮健雪

藝術總監:薛九英 視頻主播:牛玉冰

文字總監:王九剛 視頻編輯:呂永強


⊙本平臺版權歸「陝北民歌」所有

陝北民歌微信號:sbmg66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陝北民歌」

相關焦點

  • 沈明志:鎮北臺上觀長城
    站在萬裡長城第一臺——鎮北臺最高處,俯瞰蒼茫大地,世界豁然矮了下去,內心便生出芸芸眾生的幻覺。那些被大地仰視的雪山崇嶺、被牧歌傳唱的千裡草原、被世界敬仰的萬裡長城、被世代傳頌的滔滔黃河,此刻皆攤鋪在腳下,成為胸懷的一部分。狹隘被遼闊打開了,身體輕薄如紙,目光攜著靈魂,在藍天上輕盈飛翔。此時,語言文字都成為表達的障礙,擁堵在舌尖和筆端的,是無法言說和書寫的驚嘆。
  • 重上鎮北臺
    鎮北臺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榆林以北四公裡,約有十一層樓高,號稱「萬裡長城第一臺」。它巍然屹立在紅山頂上,高聳入雲,又處於東西長城中部,猶如萬裡長城飄帶上的一個巨人,一頭挑著山海關的老龍頭,一頭擔著嘉峪關的風月,鎮守邊關,歷盡滄桑。榆林是我的第二故鄉,鎮北臺是我曾經戰鬥生活過的地方。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會後悔,一輩子都倍感珍貴。
  • 中國的萬裡長城有三大奇觀,其中有兩個奇觀卻很少有人知道
    嘉峪關另一奇觀就是和山海關東西遙相呼應的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嘉峪關。如果說山海關是萬裡長城的終點的話,那麼嘉峪關就是萬裡長城的起點了。主要景點有嘉峪關關城、懸壁長城、長城第一墩、魏晉墓群、黑山石刻、木蘭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 富縣太和山丨每周一縣·富縣
    太和山原名鳳凰山,因它的形狀像鳳凰而得名。它東睇茶坊山,西瞻駱駝山,左右環抱,相顧有情,而廟恰座於蜘蛛背上,極似二龍戲珠。登山瞭望,富縣縣城一覽無遺。它位於富縣北教場太和路,路邊顯眼處聳立著進山第一道門,門上赫然寫著:「太和聖境」四個大字。進入此門,是長而陡峭的第一組臺階,它似乎在考驗攀登者的誠心和決心,它有九十四階,腳步停頓時不累。
  • 萬裡長城的第一關,行走其間思緒萬千,除了八達嶺也要來這裡
    大家好,我是仙仙,今天小編我要帶你們去看看萬裡長城的第一關,小的時候讀書就立誓將來一定要去一趟萬裡長城,如今就讓小編我帶你們一同去看看,行走在其中總會有萬般思緒縈繞心中。第一段到達的長城不是八達嶺,而是萬裡長城的第一關——山海關!山海關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作為長城的三大奇觀之一,山海關實在值得一去。
  • 清涼山丨每周一縣·延安
  • 萬裡長城第一關 匾額作者成謎 錯別字鑄就佳話
    後來,我遊覽的第一段長城卻並非八達嶺,而是萬裡長城第一關——山海關。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作為我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山海關有太多值得一去的理由。不管是北依燕山、南臨渤海的磅礴氣勢,還是「兩京鎖鑰無雙地,萬裡長城第一關」的獨特建置,不管是600餘年的厚重歷史,還是長城特有的文化凝聚力,都深深吸引著我,以至於我一到北戴河就直接奔赴山海關。
  • 秘境五臺山 | 東臺 北臺 中臺 西臺 南臺 臺懷鎮 佛光寺
    抵達鴻門巖熱身後,開始我們的大五朝臺之路。前往【東臺望海峰】,這裡是觀看五臺山雲海最好的地方之一!之後,開始挑戰海拔3061M,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北臺葉門峰】。一路上,時常會有吮吸五臺山靈氣的「狐仙」出沒,有幸遇到的話,大家不要餵食哦。在北臺稍事歇息後,啟程前往澡浴池,掛單入住。溫馨提示:抵達鴻門巖後,大家將和自己的行李箱分開。
  • 2021 秘境五臺山 | 東臺 北臺 中臺 西臺 南臺 臺懷鎮 佛光寺 5日活動
    抵達鴻門巖熱身後,開始我們的大五朝臺之路。前往【東臺望海峰】,這裡是觀看五臺山雲海最好的地方之一!之後,開始挑戰海拔3061M,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北臺葉門峰】。一路上,時常會有吮吸五臺山靈氣的「狐仙」出沒,有幸遇到的話,大家不要餵食哦。在北臺稍事歇息後,啟程前往澡浴池,掛單入住。溫馨提示:抵達鴻門巖後,大家將和自己的行李箱分開。
  • 深圳企業包團 | 秘境五臺山: 東臺 北臺 中臺 西臺 南臺 臺懷鎮 佛光寺 5日活動
    抵達鴻門巖熱身後,開始我們的大五朝臺之路。前往【東臺望海峰】,這裡是觀看五臺山雲海最好的地方之一!之後,開始挑戰海拔3061M,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北臺葉門峰】。一路上,時常會有吮吸五臺山靈氣的「狐仙」出沒,有幸遇到的話,大家不要餵食哦。在北臺稍事歇息後,啟程前往澡浴池,掛單入住。溫馨提示:抵達鴻門巖後,大家將和自己的行李箱分開。
  • 《跑跑卡丁車手遊》城鎮萬裡長城怎麼跑 萬裡長城跑法技巧教學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城鎮萬裡長城賽道最近上線了,這個地圖是以萬裡長城為元素打造的,城牆、敵樓、關城、墩堡
  • 黃河奇寨:石堡寨丨每周一縣·宜川
    空曠的寂寞襲裹著萬裡河山,只是時空置換到了黃河。西邊是雲巖河,細彎的河流像一條鬆了的綁腳麻繩。隔雲巖河相望便是另一個有名的山寨牛心寨。清乾隆十八年《宜川縣誌》載:「石堡山,在縣東百裡,屬汾川裡,黃河流其東,雲巖河繞其西南北三面,壁立如削,今修為砦。」「牛心山,在縣東九十裡,屬汾川裡,緊連石堡,雲巖河環繞四面,今修為砦。」
  • 蟒頭山國家森林公園丨每周一縣·宜川
    登山遠望,松林鬱鬱蔥蔥,清翠欲滴,白幹如玉,在綠海中若隱若現。行走林間,頭頂綠蔭如蓋,密枝縱橫,腳下松針、枯葉柔軟如氈,感覺非凡。(4)層林盡染的紅葉景觀。黃櫨、衛茅、五角楓等秋色葉樹種在森林公園內有大面積的分布,每到深秋,滿山遍野,層林盡染,紅葉流丹,景色迷人。
  • 甘泉蓮花燈丨每周一縣·甘泉
    劇情所表現的主題與當今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也無不具有典型意義。歷史是沉重的,傳說是美麗的。現在的美水泉已經造福人民,美水酒、豆腐乾系列產品名揚天下,甘泉人民在「建設工業經濟強縣、農業產業大縣、特色產業名縣、陝北生態第一縣」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陝西省甘泉縣,是革命老區延安市南部的一個山區縣,甘泉縣名因城南神麓山下美水泉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