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 | 中通快遞擬回港二次上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置評

2020-12-27 36kr

回港IPO二次上市的名單,或將出現更多熟悉的身影。

6月23日,據日經新聞報導,中通快遞(ZTO.US)正在與投行進行洽談,討論可能最早於2020年底在香港上市的事宜,潛在的上市募資金額在10億至20億美元。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就此事回應36氪稱,不予置評。

消息於美股盤中流出,受此影響,中通快遞股價由當日低點直線拉升,一度漲超2%,報38.4美元。此後股價逐漸回落,截至6月23日美股收盤,中通快遞漲0.46%,報37.45美元,市值達293.57億元。

根據最新一期的投資機構一季度持倉信息,高瓴資本和景林資產均大幅加倉中通快遞,其中高瓴資本持倉1億美元,景林資本持倉0.22億美元。

中概股回港上市似乎註定將成為2020年資本市場的熱點,網易和京東先後回港IPO獲超額認購,給中概股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百度、攜程、華住、中通等多家中概股先後被傳出「就回港IPO事宜與投行接洽」。

此前,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線上論壇時表示,今年香港市場也會迎來不少「中概股」回流二次上市,讓市場變得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多元化。

瑞銀投資銀行在媒體電話會上也表示,目前有超過40家中國公司符合回港二次上市的資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由於不確定性因素,會有很多公司考慮回港做二次發行。美國投行Jefferies預計,中概回歸潮將為香港帶來31家公司和5000億美元。

相關焦點

  • 深度丨2000億中通快遞被傳回港二次上市:短期需求並不迫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深度丨2000億中通快遞被傳回港二次上市: 短期需求並不迫切近日,有關中通快遞(ZTO)回港二次上市的傳聞開始發酵。6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向中通快遞詢問上述傳聞是否屬實,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置評」。
  • 最前線|傳百世集團拆分快遞及貨運業務赴港上市,阿里擬繼續參投
    來源:36氪繼中通後,又一家美股上市的快遞公司傳出赴港上市消息。據路透消息,三位知情人士稱,百世集團正在為其快遞和貨運業務尋求在港二次上市,發行規模和目標估值尚未確定。百世集團對此回應36氪稱:不予置評。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並不滿意其在美股的估值區間,決定不將供應鏈管理和雲業務等規模較小的業務單位納入赴港上市進程,原因歸於為快遞和貨運尋求高估值會直接。
  • 最前線 | 傳百世集團拆分快遞及貨運業務赴港上市,阿里擬繼續參投
    繼中通後,又一家美股上市的快遞公司傳出赴港上市消息。 據路透消息,三位知情人士稱,百世集團正在為其快遞和貨運業務尋求在港二次上市,發行規模和目標估值尚未確定。百世集團對此回應36氪稱:不予置評。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並不滿意其在美股的估值區間,決定不將供應鏈管理和雲業務等規模較小的業務單位納入赴港上市進程,原因歸於為快遞和貨運尋求高估值會直接。 一季度,百世集團快遞業務實現收入42.68億元,佔比達62.1%;貨運業務實現收入9.88億元,佔比達到14.4%,兩項業務貢獻總收入的近八成。
  • 中通鳴鑼上市港交所,物流企業「廣積糧」謀變
    事實上,今年的物流行業在資本市場中顯得尤為熱鬧:圓通獲66億元12%股權支持;申通獲阿里間接增持股份至25%;百世對分拆快遞貨運業務赴港上市不予置評;京東物流以30億收購跨越速運為上市埋伏筆;極兔速遞對新一輪近百億元融資不予回應。能預見的是,在企業們「廣積糧」的情形下,未來一場鏖戰將無可避免。
  • 回港潮「後浪」:傳言戳中市值2000億的中通快遞?
    回港二次上市的傳言,終於還是落在了中通快遞身上。 對於回港,中通快遞迴應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稱,「不予置評」。在專家看來,以中通快遞目前的經營形勢,包括在美股的市場走勢,其實不需要回到港股。此外,對於在走國際化的中通快遞來說,鞏固美股上市地位更重要。 不過,中概股考慮回歸港股市場或A股市場,無疑是應對單一上市地監管規則發生重大變化風險的預防性舉措。
  • 百世被傳赴港上市背後:市值排名「吊車尾」 公司主業需進一步明晰
    百世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不予置評。2016年,快遞行業迎來一波集體上市潮,順豐、申通、圓通、韻達、中通悉數上市,百世集團在2017年9月20日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從財報數據來看,2015年至2019年,快遞和快運業務是集團營收的主要組成部分。2019年,百世快遞和快運業務營收佔比接近77%,2020年第一季度,這兩部分營收佔比也達到了74%。
  • ...中通快遞在港上市最高公開發售價268港元;高德地圖發布新版logo...
    小蠻驢機器人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據悉,阿里巴巴已註冊成立小蠻驢智能科技公司,推進機器人的研發和量產落地。這是阿里巴巴第一款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它很快將在社區、學校、辦公園區大規模使用。
  • 中通快遞迴應用假人充當安檢員:將自查自糾!
    [PConline資訊]7月23日,「中通快遞為用假人安檢致歉」被頂上微博熱搜,閱讀量達到1.4億,4621人討論。7月22日晚間,河南省周口市郵政管理局針對鹿邑縣中通快遞一級網點用假人充當安檢員數月,並強制要求基層網點違規二次收費的調查結果進行公示。
  • 一周快遞事件丨手機淘寶大改版;中通擬二次上市;阿里發布首款物流機器人;韻達中泰空運小包正式上線 ……
    對此,山西郵政管理局指導太原局結合實際,引導陽曲中通、圓通、韻達、百世等品牌快遞企業經過多輪探索嘗試,依託原鄉鎮網點運輸車輛開創「流動快遞車」模式,為12個無法直接提供快遞服務的建制村提供定時定點流動快遞服務,有效提升快遞服務直投到村比例,並壓減了快遞企業門店租賃、人員等成本費用,有效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
  • 入局最晚卻能後來居上,中通硬核逆襲,靠的就是這個「穩」字!
    近日,有消息稱中通快遞正在與投行接觸,尋求赴港二次上市,預計最早在今年年底實現,或籌資10億至20億美元。面對這個消息,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給出的反應是不予置評,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中通的態度不禁讓人想到當年傳出阿里和京東要赴港上市時,這兩家公司的態度,同樣是不予置評,但最終的結果總是與傳聞八九不離十。當然,沒有中通快遞的官宣,誰也不敢妄下定論。
  • 百世快遞為何成阿里最「敗家」的兒子?
    一家快遞公司能給人最差的印象是什麼?包裹丟了、物流信息遲遲不動、食品類的快遞被吃了......百世快遞這幾年鬧出的笑話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了。 今年一季度,百世快遞淨利潤虧損額達7.43億元,實際上這對百世來說還算樂觀。因為早在2015年和2016年,其虧損分別高達53.52億元和56.1億元。
  • 順豐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
    水草 2020-11-17 18:00 導語 創頭條11月17日消息 據財聯社報導,順豐控股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將快遞業務在港IPO,預計募資約50億美元。
  • 王衛內地富豪第九,快遞出海加速!
    來源:新浪港股11月17日消息,順豐控股擬赴港上市,公司股價在A股直線拉漲,截至發稿,順豐控股由此前跌3%直線拉升,一度,最新市值3645億元。知情人士透露,順豐控股正考慮通過在香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該公司一直在考慮多種選項,包括在港二次上市,可能募資約50億美元,或者將快遞業務在港IPO。據悉,順豐已經與潛在顧問就擬議的交易進行初步討論,但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順豐未回應置評請求。
  • 老虎證券:這波二次上市,你會給中通加分嗎
    這次上市,中通快遞-SW(02057)發行價定為218港元,比美股中通快遞(ZTO)周五收盤有7.7%左右的折價,應該說基本能夠兌現投資者打新預期。   國內快遞江湖裡,中通憑藉後發先至,份額領先著稱。在價格戰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投資者關注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市場份額了。
  • 中通快遞港交所二次上市,高開12%市值超兩千億港元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姚曉嵐  9月29日,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下簡稱「中通快遞」,紐交所代碼:ZTO,港交所代碼:2057)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簡稱「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在港上市後,中通快遞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A類普通股將與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託股完全可轉換。
  • 二次敲鐘,市值達近2000億!後起之秀中通的崛起之路
    9月29日,中通快遞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這是其繼2016年在紐交所上市後的第二次上市。信息顯示,中通快遞在港股發行價為218港元/每股,比招股價上限268元低約18.7%。開盤價為244,較發行價上漲11.93%,最新總市值2070億港元。
  • 中通快遞-SW歸來!加速多元化經營「新時代」
    如今,國內快遞龍頭---中通快遞-SW(02057.HK)也已於昨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交易。據行情顯示,上市首日,中通快快遞股價跳空大幅高開,漲幅最高接近12%,截至當日收盤,報收238港元,逆勢大漲超9%。
  • 河南鹿邑中通快遞被舉報用假人做安檢數月!中通回應「正在調查」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南周口鹿邑縣中通快遞9名基層網點負責人聯名舉報當地一級網點用假人充當安檢員數月,並強制要求基層網點違規二次收費,事件引發關注。7月20日,中通快遞上海總部相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回應稱,「目前該事件正在調查」。
  • 中通快遞致歉
    ,強制二次收費近日河南周口鹿邑縣收到一個「奇葩」的舉報河南周口鹿邑縣中通快遞9名基層網點負責人,聯名舉報當地某一級網點「用假人充當安檢員數月,並強制要求基層網點違規二次收取派件費」。當事人呂某:收到投訴很正常面對基層網點負責人對於二次收費的質疑,當事人呂某表示,收到投訴很正常。根據趙女士提供的錄音,呂某曾在網點負責人微信群裡對大家說,「推進二次收費的過程中,收到投訴是很正常的。網點平時也會收到投訴,處理方式都是一樣的,希望大家不要再去反映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