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的救國路丨抗日救國,不止有「八佰」,還有他(她)們……

2020-12-26 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

  一支中國孤軍,在日軍圍困中以寡敵眾、死守不退,日軍接連的瘋狂進攻,都被勇士們以血肉之軀英勇擊退……近期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還原了淞滬抗戰中400名官兵固守四行倉庫,頑強阻擊日軍的歷史片段,也將我們帶回了那個血雨紛飛的年代。

  民族危亡之際,各行各業的中華兒女紛紛投身於戰爭的洪流之中,「體育人」也不例外。「德智皆寄於體。無體是無德智也。」毛澤東同志早年在《體育之研究》中就曾強調體育對於個人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體育運動的價值和體育精神的力量,在條件艱苦的抗日鬥爭中得以充分彰顯。

抗日根據地也是競技賽場

  1942年9月1日至7日,在延安舉行了「九一」擴大運動會。在當時日軍瘋狂侵略的形勢下,軍民們同仇敵愾,帶著抵抗侵略者的決心,紛紛投入這次運動會。此次運動會會長由朱德擔任,賀龍等擔任副會長,共有1388人參加,創紅色根據地參加運動會人數規模之最。閉幕後,運動員們帶著滿腔熱血奔赴抗日戰場。

戰鬥武器也是體育器械

  在黨的領導下,延安革命根據地設計製造出一批適合戰鬥體育競技的器械。「無名氏馬步槍」就是一種同時適合在戰鬥和體育項目中使用的步槍。當時邊區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有一項名為「刺殺」的競技項目,參與雙方身著防護服和防護面具,端著這種步槍,通過類似擊劍的比賽規則一決高下。

奧運選手也是民族英雄

  抗擊日本侵略期間,中國以獨立的民族姿態參加了第11屆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這些運動員回國後便以軍人的身份保家衛國、英勇抗敵,有的甚至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

  第11屆奧運會拳擊選手王潤蘭,在一次阻擊戰中,為了掩護主力部隊向新戰場轉移,王潤蘭與戰友身綁炸藥與敵人坦克同歸於盡,是中國抗戰史上第一個犧牲的奧運英雄。

  第11屆奧運會撐竿跳高運動員符保盧,在國內訓練器材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依然憑藉實力奪得奧運會複賽資格。1938年武漢保衛戰的一次對日空戰中,轉彎時失速墜地,以身殉職獻出了年僅24歲的生命。

  第11屆奧運會拳擊選手靳貴第和靳桂,在1937年的安陽保衛戰和1938年的臺兒莊戰役中壯烈殉國。

  抗日戰爭勝利後,路金棟、王振卿、肖淑清、馬秉勤、谷琛、耿國輝、馬良、江文等一批抗戰老英雄加入到體育系統工作,成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第一批奠基人。他(她)們的英雄事跡和無畏精神,成為照亮中國「體育人」前進路上的燈盞。

  淞滬「八佰」孤軍的悲壯,是弱小中國的悲涼;昔日的「東亞病夫」,如今已雄踞世界東方。

  抗戰歷史不能忘記,「體育人」精神要世代流傳,並在實現中華民族體育復興和體育強國夢的進程中不斷添加新的內涵。

  緬懷英模,砥礪前行。這是歷史賦予今天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遲到一年多的《八佰》,它回來了!
    抗日救國今朝起,義士即刻血染衣!山河壯闊風景麗,豈容賊寇硝煙起?衛我國土,護我人民,揚我威名,證我忠魂! 看到這句話,您是不是有點熱血沸騰了?
  • ...抗日題材中尷尬生存|中泉|近衛勳|日本_娛樂|八佰|高島|高島真一
    有眼尖的觀眾看到在《八佰》登場的日本軍官時驚呼。扮演這個日軍指揮官的演員名叫中泉英雄,十年前,他在陸川執導、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中戲份很重,被選中的原因是「憂鬱的眼神」。有報導披露,中泉的爺爺是名老兵,曾參與中日戰爭。出演反映侵華歷史的電影讓中泉倍感壓力,他還曾在電影宣傳期受到觀眾的「遷怒」。
  • 推薦《八佰》《風聲》等十大抗日電影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心情更是沉痛,接下來讓小編懷著沉痛的心情為大家盤點十大經典抗日電影。1.《風聲》擁有波譎雲詭的情節,奢靡考究的布景,絢麗而懷舊的色調,漂亮炫目的攝影,以及乾脆利落行雲流水的剪輯。鮮血、殘肢、斷頭,伴隨著美到讓人難以呼吸的山川河流,都讓本片成為抗日電影中的經典力作。6.《大捷》對國軍的雜亂、內訌、退縮與分歧等有所涉及,臨時招募的士兵紀律渙散,還有的像糟蹋婦女未遂,好容易隊伍想撤退回家,突遭襲擊到全軍覆沒,都拍得很真實殘酷,《人民的名義》周梅森編寫力作,讓人敬佩!
  • 《八佰》讓我們看到那個時代軍人們的家國情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抗日神片的套路越來越相似,兩軍對峙的戰爭場景總是過於魔幻化和單一化,我軍總是英明偉岸,所有的人都是天生的英雄,所有的人都渾身是膽、不怕死,衝鋒陷陣,在所不辭;而另一邊的日軍,總是猥瑣之至,弱小愚昧,腦迴路永遠有問題,於是一群妖魔鬼怪總被我軍實力碾壓,手撕鬼子這類影視作品花樣百出地送到觀眾面前。
  • 電影《八佰》既是八佰壯士的統稱,也是寧做百夫長血濺國破處的誓言
    電影《八佰》——「八佰壯士」,集中了打散的正規軍、逃兵、流民,在88師所屬524團謝團長(杜淳飾演)的組織和感召下,他們自覺自愿的保衛上海,保衛毗鄰上海最近的南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姜武、歐豪等幾位飾演的原本是幾個逃兵,張譯飾演的更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會計,他們卻被一路裹挾,被迫加入了這支號稱「八佰壯士」,其實只有420多人的隊伍。其實當時的正規軍大部隊早就放棄抵抗了,但八佰壯士的英勇抵抗,被隔岸觀火的租界外國人看到了,他們的犧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同情。
  • 抗日救國和尚有責,這位和尚追隨將軍抗日,勝利後重回佛門
    文/半人馬抗日救國和尚有責,這位和尚追隨將軍抗日,勝利後重回佛門昨天是什麼日子?大家應該還記得吧。昨天,我們不能忘,他是近現代以來,中國恥辱的開端,我們必須銘記。1931年,日本人藉機向東北軍發難,說他們的一個士兵在巡邏時,被東北軍給抓住。
  • 14年抗戰,國軍陣亡師級以上將領206人,悲壯的豈止「八佰」
    14年抗戰,國軍陣亡師級以上將領206人,悲壯的豈止「八佰」14年抗戰,中國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僅人員損失,就高達3500萬以上。整個中國都為戰火波及,焦土一片,哀鴻遍野。真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 《八佰》原型:他和400人用一場戰役欺騙了世界,結局讓人悲憤
    疫情後影院開放,幾經波折經歷撤檔與不上映的《八佰》,終於在萬眾矚目的期待中上映了,上映三天,即使疫情人流管控下,《八佰》的票房仍然迎來爆紅突破了7億。幾番討價還價後,蔣介石最終同意,88師留下一個營,最終,這支由謝晉元統領的餘450餘人的團,為了迷惑日軍,對外妄稱八百人,號稱八佰壯士的孤營,就死守在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這八百壯士,就是故事的主角!
  • 她是抗日英雄,一心救國救民,晚年卻犯了錯誤,後落得慘死下場
    我們一生都活的明明白白,都要頭腦清醒,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弄不清時局,不要將自己困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解了解外面,增長見識。不讓然,你不了解情況,社會的變化,那麼有可能你會搞不清狀況,做出一些令自己悔恨一生,他人辱罵的事情來。她是抗日英雄,一心救國救民,晚年卻犯了錯誤,最終落得慘死下場。
  • 抗日電影《八佰》——這才是打鬼子的真實故事
    抗日電影《八佰》泗陽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這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其目的都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
  • 1982年的《少林寺》和2020年的《八佰》,有什麼關聯?
    《少林寺》【1982年的《少林寺》和2020年的《八佰》,有什麼關聯嗎?】 1982年的《少林寺》和2020年的《八佰》,能有什麼關聯呢?正在熱映的抗日題材戰爭大片《八佰》中,姚晨飾演的民主革命先驅何香凝,說了一句經典的臺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真實的何香凝在上海的故居是在上海市復興中路553弄8號,距離四行倉庫的直線距離不到3公裡,而且就在蘇州河的南岸。
  • 俞灝明、魏晨、歐豪,《八佰》中讓人眼前一亮的「快男」們
    十年前,一起參加《快樂男聲》唱歌選秀;十年後,還要一起在《八佰》裡扛槍衛國;當年的「快男」,歲月把他們變成了能把觀眾演哭的人。《八佰》俞灝明和魏晨《八佰》歐豪8月21日,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受到疫情影響,沉寂了近乎半年的電影院,終於又熱鬧起來了。
  • 電影《八佰》的結局
    影評這幫人,幹啥啥不行,抬槓第一名。不是不讓評,是你們評的不行。為什麼要拿起因經過結果這種刻板的八股思維來品評一部戰史人盡皆知的電影呢。影片結構上,收尾用墨似乎不夠,但這樣的結局卻是足夠巧妙與震撼的。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不禁問,八百壯士撤入租界後去了哪裡?不禁去找去查,去問去說。
  • 《八佰》裡的小人物大英雄
    《八佰》難能可貴的地方太多了,它是講關於國民黨抗日的真實故事,題材本身就很偉大了,我們可以很有底氣的為我們國家我們人民自豪,就像當年看《亮劍》裡展現一代儒將國民黨軍官李雲龍形象時一樣的令人感動,憑這份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勇氣和坦蕩。
  • 每一次抗爭都是有價值的——《八佰》觀後感
    雖然對歷史,對淞滬會戰有分歧,對影片呈現的部分戰爭的歷史性還有糾結。但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單純地從影片呈現出來的戰爭場景、抗日情懷,就值得我們對管虎多一份尊重。這樣呈現出來的戰爭影片,其實可以更多一些。《八佰》取材淞滬會戰的一役,謝晉元奉命率隊駐守上海閘北四行倉庫,為了迷惑敵人,他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戰士也是人,有膽怯、親情、思念,也不想死,還有對殘酷戰場的猶豫和掙扎。但是面對戰爭,他們最終都是挺身而出,無懼生死,用血肉築成了一道堡壘,留下一個個有關血性和尊嚴的身影,這才是軍人的本色,這才是戰爭中值得弘揚的能量。
  • 《八佰》躋身票房十強!華誼市值大跌近50億,還有17部在路上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丨朗明9月20日晚間,電影《八佰》通過官方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整裝上陣,氣壯山河!」同時,影片也對觀眾們的支持表達感謝,並稱中國電影加油。不過,就在無數網友高呼,「恭喜八佰,中國電影加油,演員加油」的時候,卻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國服撿漏王,概括到位」、「昨天說了句,因為中國疫情控制地好,所以八佰才有機會拿票房冠軍,一堆人跑來罵我,說這句話是貶低八佰,罵我不肯承認中國電影的好」。
  • 《八佰》你可能不知道的背後故事,每個人原來都是這麼的拼!
    之前之恩就講過《八佰》真實故事背後的故事,但今天我們要講《八佰》節目組中的故事。終於發行了。在新聞發布會上,管虎說,他似乎已經回到了很多年前的第一部電影,「多年來我一直沒有那麼緊張。」受疫情的影響,電影路也十分的不好走,其發行已經超出了一部電影的意義。
  • 影評丨《八佰》:「捨生取義 兒所願也」 喚醒民族的血性
    筆者看的是點映場,偌大IMAX廳,不時發出哭聲,不止是啜泣,嚎哭者也有。電影結束,全場靜默。觀眾仿佛都沒有回過神來。燈一亮,心裡隱隱作痛。為抵禦外敵拋頭顱、灑熱血的同胞們,你們值得被銘記。《八佰》,不是八百。他們,不是數字,而是一群在為同胞、為家國,堅守的人。《藝見》奉上這篇影評,回歸電影本身。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八佰》海外版海報)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樣的日子,回味《八佰》這部抗日題材電影,它的良苦用心,滲透在每個演員,每個細節裡。你能想像到的戰爭大片視覺效果,都有;你可能沒想到的視角、細節和精神內涵,更多,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