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南京!南京!》裡的角川嗎?」有眼尖的觀眾看到在《八佰》登場的日本軍官時驚呼。扮演這個日軍指揮官的演員名叫中泉英雄,十年前,他在陸川執導、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中戲份很重,被選中的原因是「憂鬱的眼神」。有報導披露,中泉的爺爺是名老兵,曾參與中日戰爭。出演反映侵華歷史的電影讓中泉倍感壓力,他還曾在電影宣傳期受到觀眾的「遷怒」。
而在《八佰》裡鏡頭一閃而過的一名日本翻譯,其扮演者是另一「鬼子專業戶」高島真一,曾因抗戰劇《紅色》裡的頭號反派角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國演藝圈漂泊15年間,高島出演影視劇達80部,與管虎導演就合作了八九次,兩人交情匪淺。這個懷揣演員夢的日本大叔把自己稱為「中國製造的演員」,由於逐漸無戲可拍,去年發文淚別中國,回到日本老家。臨行前,他與管虎小聚了一次,酒過幾巡,導演勸他堅持下去,並咕噥著醉話:「給高島一百萬,給高島一百萬……」
《八佰》日本軍官的扮演者,曾被觀眾怒罵
十年磨一劍的《八佰》熱映,發生於淞滬會戰尾聲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再次被搬上銀幕,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對外號稱「800壯士」、實則只有420人的524團第一營勇士們孤軍奮戰,面對日軍的炮火攻擊頑強堅守,他們不畏生死英勇抗敵的畫面,震撼了每一個觀眾的心。
在影片中,雙方交戰到第四日,日本侵略軍戰地指揮官近衛勳騎著戰馬,與國軍將領謝晉元在倉庫外進行了一番對話,稱「要為榮譽而戰」,展開最後一輪殊死對弈。這時,有觀眾發現這位日本軍官很眼熟,驚呼:「這不是《南京!南京!》裡的角川嗎?」
電影《八佰》中,日本演員中泉英雄扮演日軍指揮官
作為奉命進攻四行倉庫的日軍指揮官,近衛勳在《八佰》裡鏡頭並不多,陰戾有餘而兇狠不足。而近衛勳的扮演者——日本演員中泉英雄,第一次被中國觀眾記住,是在十年前公映的抗戰片《南京!南京!》中。
與拍攝《八佰》的管虎同為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陸川對當年掌鏡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懷有很大野心。雖然陣容中不乏劉燁、高圓圓、範偉這樣的大明星,陸川卻把記錄這段殘酷史實的第一視角放在了一名日本士兵身上,在試鏡了200多個日本男演員後,他選中了「眼神有種憂傷感」的中泉英雄。
於是,中泉英雄在異鄉的片場中活成了日本士兵角川,他硬生生鑽進了這個敏感、膽小的人物裡,親身經歷了捲入戰爭旋渦的青年如何從普通人變成殺人機器,在血肉模糊的戰場上喪失了信念與愛情,最後在痛苦中反思。
飾演歷史上的屠殺者,自然需要勇氣。中泉在片場待了8個多月,漫長到他當時常常在想,這個電影還有結束的一天嗎?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坦言,拍攝過程「心裡很累,每天都像在打仗」。「有沒有把這部戲演好、觀眾能否接受」等疑問也壓在他的心頭,令他一度崩潰流淚。
中泉英雄(左)與陸川
終於渡過了無比壓抑的拍攝期,然而對於中泉英雄來說,更艱難的部分是隨劇組去各地宣傳,暴露在中國觀眾面前的時刻。《南京!南京!》杭州首映式上,有觀眾被影片裡侵華士兵的殘暴行徑激怒了,站起來用日語罵中泉「八嘎」。就在中泉不知所措時,一位女觀眾出面維護,告訴他:「謝謝你,你是一個勇敢的演員。」聽到這句話,這名日本青年演員百感交集,頓時淚流滿面。
不止在中國面臨爭議,出演在日本屬於敏感題材的電影,中泉回到故土也是戰戰兢兢。據了解,《南京!南京!》2011年曾在日本小範圍上映,但當地媒體對中泉的報導幾乎為零,此後,除了幾個獨立片導演找上門來,他也再沒有接到任何主流影片的邀約。
不過,中泉英雄沒有質疑過出演這部電影的正確性。在飾演角川的過程裡,他翻閱了大量的史料圖片,也充分了解到這段歷史為何帶給中國人巨大的憤怒和傷痛。事實上,中泉曾透露,自己的爺爺也參與過侵華戰爭,回到日本後自殺了。
中泉說,影片的意義在於警示所有人,「不要讓歷史重演,真的希望世界和平。」
管虎御用日本演員,去年選擇回老家
作為中國觀眾更加熟悉的日本臉孔,「鬼子專業戶」高島真一在《八佰》中的鏡頭只是一閃而過——倒賣情報的記者身旁的一名翻譯。雖然露臉時間以秒計,但片末字幕登出群演名單時,高島的名字卻排在首位,這基於他與導演管虎以往多次合作中建立的深厚交情。
十幾年前即結下緣分,高島真一與管虎合作的第一部戲是《鬥牛》,後來又在管虎的力薦下爭取到《廚子戲子痞子》的演出機會,那是一個滿布刺青、身體會變紅的日本軍官,高島很看重這個奇特的角色,還因為上映後少有人評價自己的演技好生失落了一陣。
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演戲,高島定居中國的15年裡參演了80部影視劇,其中有不少知名大導的作品,比如《金陵十三釵》《黃金大劫案》等,他在《流浪地球》中飾演一位日本救援隊員,因為自殺前說了句「好想吃白米飯,要是有味噌湯就更好了」而一度出圈,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味噌湯大叔」。
點擊播放 GIF 1.9M
高島真一(右)通過《紅色》證明了自己的演技實力
他在熒幕中戲份最重的角色要數諜戰劇《紅色》裡的頭號反派,多疑又狡詐兇殘的日本軍官內木影佐,其標誌性的「鬼畜」笑聲令很多觀者難以忘懷。不過,在大部分從影生涯裡,高島接到的都是一些沒頭沒腦死掉的日本人角色,被擊斃的、被捅死的、被淹死的……在抗戰劇中襯託著主角的光輝形象。
高島在一篇自述裡坦言,「從不覺得在中國扮演日本鬼子就是抹黑日本」,即使劇情中被設計成再蠢的角色,他也會按照劇本要求老老實實地演。有網友勸他不要老是演日本鬼子,他心裡也很無奈:不接這類角色,他就幾乎停工了。
事實上,參演《紅色》接到的12萬元片酬,是他接到的最大一筆收入,即使憑藉「影佐」知名度飆升,他的片酬依然是一天3000~5000元,而且往往連續一兩個月沒有戲約,勉強維持著在華的房租和生活開銷。但隨著近幾年中國影視圈步入資本寒冬,而且抗日題材電視劇不再吃香,他漸漸無戲可拍了,每天擔心著下月房租著落的恐慌感,促使他痛下決心「息影」。
2019年5月,這個自稱為「中國製造的演員」髮長文《惜別》向中國粉絲告別,宣布自己將回到日本的老家生活。他表示,管虎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導演」,也是他的恩人。
管虎給了這位日本配角演員別樣的尊重。「只有他找我的時候,會說找演員高島真一,其他的就是找日本人,找會說日語的就行。」高島在自述裡感慨地提及。
得知對方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管虎本著「拉兄弟一把」的善意,給高島安排了兩部戲的客串,一個是網劇《鬼吹燈黃皮子墳》,一個是《八佰》。拍《鬼吹燈黃皮子墳》,高島接到的片酬是一天一萬,不過只拍了兩天,他拿到兩萬。
2019年3月中旬,高島最後一次赴管虎的飯局,無奈地承認自己在中國真待不下去了。幾杯酒下肚之後,管虎勸他一定要再堅持堅持,還在醉酒的狀態下嘀咕著「給高島一百萬,給高島一百萬……」雖然回家鄉的念頭並沒有打消,但高島心裡非常感動。
同年5月底,高島返回日本,行李裝著《廚子戲子痞子》和《紅色》的劇本,這兩部是他引以為豪的代表作。臨行前,這個外表憨憨的日本大叔在微博發出「後會有期」,從此揮別曾深深眷戀的演員夢。
受不了抗日神劇的「鬼子專業戶」
事實上,像中泉英雄和高島真一這樣在中國發展的日本藝人,時常經歷著不同的尷尬情況。
曾在綜藝《天天向上》中擔當主持的矢野浩二,是中國人最熟知的日本明星之一,也是最早來華拍抗戰劇的日本演員。2001年,為了擺脫在東京乏善可陳的演藝事業,27歲的矢野浩二轉戰北京,1年多後就接到在抗戰劇裡出演「鬼子」的機會,漸漸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
矢野浩二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臉孔
他很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按照導演的要求,把侵略者的形象表現得無比兇惡,但卻在日本飽受質疑,不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在論壇上也經常被日本網友怒斥為「叛國賊」。有一次在日本跟朋友聚餐,矢野浩二突然被人揪住領子質問:「你為什麼要接演那樣的角色?」
另一方面,早些年矢野常常被劇組人員直呼為「鬼子」,這點也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2008年加入「天天兄弟」固定陣容後,矢野在中國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事業迎來一波高峰。但他時常感受到在中日兩國「冰火兩重天」的待遇:在中國一下飛機,總有熱情的粉絲接機,激動地喊出他的名字;但到了故土日本,沒有人認得出他,他在日本綜藝上努力製造笑點,得到的也只是冷冷的回應。
另一位無數次出演日本軍人的日本演員美濃輪泰史,曾坦言接受不了一些「抗日神劇」的低級錯誤,比如出現在「機密文件」裡胡亂拼湊的日文,還有不符合歷史、頻頻登場的女性日本軍官等。
美濃輪還遇到過要求他表情極盡兇狠,臺詞喊「一二三四」也無所謂的劇組。他想提出建議,但對方根本不把他當回事,只將其視為一個有日本面孔的工具人。
如今,票房已突破10億的《八佰》為今年一度停滯的電影行業注入強心針,愛國題材的票房號召力再一次得到驗證。隨著此類影視劇回溫,更多出演敵寇的日本演員會躍入中國觀眾的視野,他們會得到怎樣的評價?能否在夾縫中持續生存?答案依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