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題材中尷尬生存|中泉|近衛勳|日本_娛樂|八佰|高島|高島真一

2020-12-15 騰訊網

這不是《南京!南京!》裡的角川嗎?」有眼尖的觀眾看到在《八佰》登場的日本軍官時驚呼。扮演這個日軍指揮官的演員名叫中泉英雄,十年前,他在陸川執導、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電影中戲份很重,被選中的原因是「憂鬱的眼神」。有報導披露,中泉的爺爺是名老兵,曾參與中日戰爭。出演反映侵華歷史的電影讓中泉倍感壓力,他還曾在電影宣傳期受到觀眾的「遷怒」。

而在《八佰》裡鏡頭一閃而過的一名日本翻譯,其扮演者是另一「鬼子專業戶」高島真一,曾因抗戰劇《紅色》裡的頭號反派角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國演藝圈漂泊15年間,高島出演影視劇達80部,與管虎導演就合作了八九次,兩人交情匪淺。這個懷揣演員夢的日本大叔把自己稱為「中國製造的演員」,由於逐漸無戲可拍,去年發文淚別中國,回到日本老家。臨行前,他與管虎小聚了一次,酒過幾巡,導演勸他堅持下去,並咕噥著醉話:「給高島一百萬,給高島一百萬……」

《八佰》日本軍官的扮演者,曾被觀眾怒罵

十年磨一劍的《八佰》熱映,發生於淞滬會戰尾聲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再次被搬上銀幕,在團長謝晉元的率領下,對外號稱「800壯士」、實則只有420人的524團第一營勇士們孤軍奮戰,面對日軍的炮火攻擊頑強堅守,他們不畏生死英勇抗敵的畫面,震撼了每一個觀眾的心。

在影片中,雙方交戰到第四日,日本侵略軍戰地指揮官近衛勳騎著戰馬,與國軍將領謝晉元在倉庫外進行了一番對話,稱「要為榮譽而戰」,展開最後一輪殊死對弈。這時,有觀眾發現這位日本軍官很眼熟,驚呼:「這不是《南京!南京!》裡的角川嗎?」

電影《八佰》中,日本演員中泉英雄扮演日軍指揮官

作為奉命進攻四行倉庫的日軍指揮官,近衛勳在《八佰》裡鏡頭並不多,陰戾有餘而兇狠不足。而近衛勳的扮演者——日本演員中泉英雄,第一次被中國觀眾記住,是在十年前公映的抗戰片《南京!南京!》中。

與拍攝《八佰》的管虎同為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陸川對當年掌鏡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懷有很大野心。雖然陣容中不乏劉燁、高圓圓、範偉這樣的大明星,陸川卻把記錄這段殘酷史實的第一視角放在了一名日本士兵身上,在試鏡了200多個日本男演員後,他選中了「眼神有種憂傷感」的中泉英雄。

於是,中泉英雄在異鄉的片場中活成了日本士兵角川,他硬生生鑽進了這個敏感、膽小的人物裡,親身經歷了捲入戰爭旋渦的青年如何從普通人變成殺人機器,在血肉模糊的戰場上喪失了信念與愛情,最後在痛苦中反思。

飾演歷史上的屠殺者,自然需要勇氣。中泉在片場待了8個多月,漫長到他當時常常在想,這個電影還有結束的一天嗎?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坦言,拍攝過程「心裡很累,每天都像在打仗」。「有沒有把這部戲演好、觀眾能否接受」等疑問也壓在他的心頭,令他一度崩潰流淚。

中泉英雄(左)與陸川

終於渡過了無比壓抑的拍攝期,然而對於中泉英雄來說,更艱難的部分是隨劇組去各地宣傳,暴露在中國觀眾面前的時刻。《南京!南京!》杭州首映式上,有觀眾被影片裡侵華士兵的殘暴行徑激怒了,站起來用日語罵中泉「八嘎」。就在中泉不知所措時,一位女觀眾出面維護,告訴他:「謝謝你,你是一個勇敢的演員。」聽到這句話,這名日本青年演員百感交集,頓時淚流滿面。

不止在中國面臨爭議,出演在日本屬於敏感題材的電影,中泉回到故土也是戰戰兢兢。據了解,《南京!南京!》2011年曾在日本小範圍上映,但當地媒體對中泉的報導幾乎為零,此後,除了幾個獨立片導演找上門來,他也再沒有接到任何主流影片的邀約。

不過,中泉英雄沒有質疑過出演這部電影的正確性。在飾演角川的過程裡,他翻閱了大量的史料圖片,也充分了解到這段歷史為何帶給中國人巨大的憤怒和傷痛。事實上,中泉曾透露,自己的爺爺也參與過侵華戰爭,回到日本後自殺了。

中泉說,影片的意義在於警示所有人,「不要讓歷史重演,真的希望世界和平。」

管虎御用日本演員,去年選擇回老家

作為中國觀眾更加熟悉的日本臉孔,「鬼子專業戶」高島真一在《八佰》中的鏡頭只是一閃而過——倒賣情報的記者身旁的一名翻譯。雖然露臉時間以秒計,但片末字幕登出群演名單時,高島的名字卻排在首位,這基於他與導演管虎以往多次合作中建立的深厚交情。

十幾年前即結下緣分,高島真一與管虎合作的第一部戲是《鬥牛》,後來又在管虎的力薦下爭取到《廚子戲子痞子》的演出機會,那是一個滿布刺青、身體會變紅的日本軍官,高島很看重這個奇特的角色,還因為上映後少有人評價自己的演技好生失落了一陣。

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演戲,高島定居中國的15年裡參演了80部影視劇,其中有不少知名大導的作品,比如《金陵十三釵》《黃金大劫案》等,他在《流浪地球》中飾演一位日本救援隊員,因為自殺前說了句「好想吃白米飯,要是有味噌湯就更好了」而一度出圈,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味噌湯大叔」。

點擊播放 GIF 1.9M

高島真一(右)通過《紅色》證明了自己的演技實力

他在熒幕中戲份最重的角色要數諜戰劇《紅色》裡的頭號反派,多疑又狡詐兇殘的日本軍官內木影佐,其標誌性的「鬼畜」笑聲令很多觀者難以忘懷。不過,在大部分從影生涯裡,高島接到的都是一些沒頭沒腦死掉的日本人角色,被擊斃的、被捅死的、被淹死的……在抗戰劇中襯託著主角的光輝形象。

高島在一篇自述裡坦言,「從不覺得在中國扮演日本鬼子就是抹黑日本」,即使劇情中被設計成再蠢的角色,他也會按照劇本要求老老實實地演。有網友勸他不要老是演日本鬼子,他心裡也很無奈:不接這類角色,他就幾乎停工了。

事實上,參演《紅色》接到的12萬元片酬,是他接到的最大一筆收入,即使憑藉「影佐」知名度飆升,他的片酬依然是一天3000~5000元,而且往往連續一兩個月沒有戲約,勉強維持著在華的房租和生活開銷。但隨著近幾年中國影視圈步入資本寒冬,而且抗日題材電視劇不再吃香,他漸漸無戲可拍了,每天擔心著下月房租著落的恐慌感,促使他痛下決心「息影」。

2019年5月,這個自稱為「中國製造的演員」髮長文《惜別》向中國粉絲告別,宣布自己將回到日本的老家生活。他表示,管虎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導演」,也是他的恩人。

管虎給了這位日本配角演員別樣的尊重。「只有他找我的時候,會說找演員高島真一,其他的就是找日本人,找會說日語的就行。」高島在自述裡感慨地提及。

得知對方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管虎本著「拉兄弟一把」的善意,給高島安排了兩部戲的客串,一個是網劇《鬼吹燈黃皮子墳》,一個是《八佰》。拍《鬼吹燈黃皮子墳》,高島接到的片酬是一天一萬,不過只拍了兩天,他拿到兩萬。

2019年3月中旬,高島最後一次赴管虎的飯局,無奈地承認自己在中國真待不下去了。幾杯酒下肚之後,管虎勸他一定要再堅持堅持,還在醉酒的狀態下嘀咕著「給高島一百萬,給高島一百萬……」雖然回家鄉的念頭並沒有打消,但高島心裡非常感動。

同年5月底,高島返回日本,行李裝著《廚子戲子痞子》和《紅色》的劇本,這兩部是他引以為豪的代表作。臨行前,這個外表憨憨的日本大叔在微博發出「後會有期」,從此揮別曾深深眷戀的演員夢。

受不了抗日神劇的「鬼子專業戶」

事實上,像中泉英雄和高島真一這樣在中國發展的日本藝人,時常經歷著不同的尷尬情況。

曾在綜藝《天天向上》中擔當主持的矢野浩二,是中國人最熟知的日本明星之一,也是最早來華拍抗戰劇的日本演員。2001年,為了擺脫在東京乏善可陳的演藝事業,27歲的矢野浩二轉戰北京,1年多後就接到在抗戰劇裡出演「鬼子」的機會,漸漸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

矢野浩二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日本臉孔

他很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按照導演的要求,把侵略者的形象表現得無比兇惡,但卻在日本飽受質疑,不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在論壇上也經常被日本網友怒斥為「叛國賊」。有一次在日本跟朋友聚餐,矢野浩二突然被人揪住領子質問:「你為什麼要接演那樣的角色?」

另一方面,早些年矢野常常被劇組人員直呼為「鬼子」,這點也讓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2008年加入「天天兄弟」固定陣容後,矢野在中國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事業迎來一波高峰。但他時常感受到在中日兩國「冰火兩重天」的待遇:在中國一下飛機,總有熱情的粉絲接機,激動地喊出他的名字;但到了故土日本,沒有人認得出他,他在日本綜藝上努力製造笑點,得到的也只是冷冷的回應。

另一位無數次出演日本軍人的日本演員美濃輪泰史,曾坦言接受不了一些「抗日神劇」的低級錯誤,比如出現在「機密文件」裡胡亂拼湊的日文,還有不符合歷史、頻頻登場的女性日本軍官等。

美濃輪還遇到過要求他表情極盡兇狠,臺詞喊「一二三四」也無所謂的劇組。他想提出建議,但對方根本不把他當回事,只將其視為一個有日本面孔的工具人。

如今,票房已突破10億的《八佰》為今年一度停滯的電影行業注入強心針,愛國題材的票房號召力再一次得到驗證。隨著此類影視劇回溫,更多出演敵寇的日本演員會躍入中國觀眾的視野,他們會得到怎樣的評價?能否在夾縫中持續生存?答案依然是未知數。

相關焦點

  • 同是戰爭題材,管虎《八佰》和吳京《戰狼2》對比怎麼樣呢?
    《八佰》也是繼復3、復4後第三部全程數字IMAX電影,它跟復4一樣,在IMAX廳觀影會最原汁原味品嘗到影片的味道。兩者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比性。怎麼說呢,畢竟八佰還沒有上映不能做出系統的評價,但是從廚子戲子痞子和鬥牛看過來管虎的作品還是很有熱情有想法的,但說實話,對抗戰題材的理解還是有一些稚嫩。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八佰》是什麼方言?電影八佰有哪些敗筆?
    《八佰》是什麼方言?《八佰》取材於1937年10月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上海淪陷在即,謝晉元奉命率領第88師524團一營420餘人堅守閘北四行倉庫。為迷惑日軍、壯大聲勢,他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史稱「八百壯士」。
  • 抗戰題材影片《八佰》:說日本侵擾,而不是日本侵略
    抗戰題材的影片《八佰》,僅是淞滬會戰結束前的一個小插曲,國軍此時已經全線潰退,敗局已經註定,全軍上下對於和日軍繼續作戰,早就已經喪失了信心。國府為了取得美英等西方列強的支持,決定將第88師留在上海閘北地區繼續抵抗,掩護其他參戰的主力撤出上海,希望英美等西方國家為首的國聯給日本政府施加壓力,迫使日軍撤出大上海。
  • 《八佰》:群像電影中的動物意象
    這種虎、悍、燃,對應在抗日題材上,如同在戰場中立起了一座原始叢林:大家拼上性命,在弱肉強食的世界裡,為了同胞、家園、生存而戰。勝則活,敗則亡。 可就史實而言,四行倉庫之戰是一場不敗而敗的戰鬥:虛稱八百實則四百的壯士用血肉之軀扛住了鬼子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的瘋狂進攻,卻因上峰的一句「撤退」而戰死或被俘。用電影鏡頭處理這段故事,對於主創團隊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 戰爭題材影片《八佰》背後的歷史故事
    1975年由丁善璽導演執導的電影《八百壯士》完美的演繹了愛國軍隊抗擊侵略者英勇無畏的精神,和上海人民熱烈聲援國民黨守軍的時代氣氛 。榮獲最佳發揚民族精神特別獎等多項獎項。然而四十多年後的今天,一部以相同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由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在這新冠疫情全球肆掠之際,這樣一部反映中華兒女面對危難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的電影於2020年8月21日正式上映。8月25日零時,該片票房突破10億。影片講述了中國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400餘人,在國家危難之際不懼死亡不怕犧牲死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很多朋友表示都是看落了淚。
  • 抗日電影《八佰》——這才是打鬼子的真實故事
    抗日電影《八佰》泗陽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這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其目的都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
  • 《八佰》裡的小人物大英雄
    《八佰》難能可貴的地方太多了,它是講關於國民黨抗日的真實故事,題材本身就很偉大了,我們可以很有底氣的為我們國家我們人民自豪,就像當年看《亮劍》裡展現一代儒將國民黨軍官李雲龍形象時一樣的令人感動,憑這份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勇氣和坦蕩。
  • 電影《八佰》豆瓣評分跌至8.1分,上映前還能保持8分?
    這個題材,只要有資金,認真拍,這個分數是不難拿到的。如果不是因為之前導演的迷之操作可能會更高。自8月14日19:30點映開始,截止8月15日11:55,《八佰》豆瓣1.9萬人評分8.3;8月16日,豆瓣評分人數超過2萬,評分8.1,也就是跌了0.2分。不過電影的票房數據還算不錯,1400萬人民幣+。
  • 電影《八佰》的結局
    《八佰》的結局是在悲壯的突圍中收場。慷慨赴死的槍聲響來,電影在團長謝晉元負傷吶喊與這個註定絕望的凜冬雪夜裡日軍從黑暗處射來的子彈中戛然而止。相比劇情是否用力過猛,《八佰》的結局似乎是更被詬病的。天空中日軍飛機投下的炸彈肆無忌憚的轟炸著國軍陣地,像極了一場屠殺似的降維打擊,但這已是當時的國民中央政府、這個岌岌可危的中國能夠打出的最決絕、最硬氣的一仗。淞滬會戰前,日本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而淞滬會戰就硬挺挺打了三個月。
  • 豆瓣開分7.0,這部戰爭片和《八佰》一起點燃電影市場
    但《奇襲地道戰》遠超預期,現有豆瓣成績7.1分,是今年上線的網絡電影中評分最高的,這要歸功於電影在下面幾個方面完成得很出色。之所以敢把《奇襲地道戰》和《八佰》相提並論,是因為這部作品在製作上有足以和《八佰》站到一起的底氣。
  • 1982年的《少林寺》和2020年的《八佰》,有什麼關聯?
    《少林寺》【1982年的《少林寺》和2020年的《八佰》,有什麼關聯嗎?】 1982年的《少林寺》和2020年的《八佰》,能有什麼關聯呢?正在熱映的抗日題材戰爭大片《八佰》中,姚晨飾演的民主革命先驅何香凝,說了一句經典的臺詞: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真實的何香凝在上海的故居是在上海市復興中路553弄8號,距離四行倉庫的直線距離不到3公裡,而且就在蘇州河的南岸。
  • 「體育人」的救國路丨抗日救國,不止有「八佰」,還有他(她)們……
    一支中國孤軍,在日軍圍困中以寡敵眾、死守不退,日軍接連的瘋狂進攻,都被勇士們以血肉之軀英勇擊退……近期熱映的抗戰電影《八佰》,還原了淞滬抗戰中400名官兵固守四行倉庫,頑強阻擊日軍的歷史片段,也將我們帶回了那個血雨紛飛的年代。   民族危亡之際,各行各業的中華兒女紛紛投身於戰爭的洪流之中,「體育人」也不例外。
  • 疫情陰霾下《八佰》來襲:提振影業復甦,卻惹來叫好與噓聲一片?
    而隨著電影《八佰》熱映,對應電影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上海的四行倉庫」紀念地及紀念館,最近也成為了當地市民以及眾多遊客的熱門打卡地。毫無疑問,《八佰》成為了疫情後當下最好看的國產片。同樣選用了抗日戰爭題材,卻跟一眾抗日神劇截然不同,其在立意選材與製作上也達到了頂級水準。
  • 《八佰》即將上映!告訴您一點影片中關於鹹寧的背景
    電影《八佰》改編自抗日戰爭史上著名的 「四行倉庫保衛戰」 同年12月,日軍突入公共租界,將困守在此手無寸鐵的「八百壯士」餘部俘獲押走。部分人被遣送至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日軍集中營。 1937年9月,通城縣保安大隊一、三中隊200餘人被整編入湖北保安五團。當年10月,湖北保安五團奉命開赴淞滬前線,整建制補充傷亡慘重的88師524團,通城的兩個中隊編入一營,成為震驚中外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的中堅。
  • 為什麼這麼多人在看《八佰》的時候「滿座重聞皆掩泣」?
    一、《八佰》作為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牽動著所有中華兒女的心。《八佰》呈現了1937淞滬會戰上海戰場的最後一役,八佰壯士與日軍苦戰四天四夜堅守陣地,電影主要呈現這一戰役本身,將視角放在了其中的普通士兵身上,以及當時在河對岸租界中百姓們的態度轉變中,去展現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抵禦日本侵略者意識的覺醒,引起了諸多觀眾的共鳴和民族凝聚力。
  • 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電影《八佰》背後的...
    電影《八佰》是由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 。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於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後一役。
  • 銘記| 電影《八佰》中的硬核營長是天津人!
    《八佰》帶動電影院線從疫情中重啟的同時,也再次將觀眾帶回到那個悲壯的場面。四行倉庫守軍為什麼四百變成「八佰」1937年8月,日本密謀進軍上海。9日晚,日本海軍中尉大山勇夫在上海虹橋機場與中國守軍發生衝突身亡。日本隨即往上海增兵入侵。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失眠中迎來的2020年8月15日,正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5周年的日子,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八佰》海外版海報)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樣的日子,回味《八佰》這部抗日題材電影,它的良苦用心,滲透在每個演員,每個細節裡。你能想像到的戰爭大片視覺效果,都有;你可能沒想到的視角、細節和精神內涵,更多,更深刻。
  • 管虎最新力作《八佰》,還原那段被遺忘的歷史,祭奠英靈永垂不朽
    在這幾年的時間中他都在籌備拍攝《八佰》。從演員的整容來看,《八佰》主要有張譯、李晨、王千源、姜武、黃志忠、俞灝明、魏晨、杜淳、鄭凱、阮經天、劉曉慶、許晴、姚晨、唐藝昕等。演員陣容可謂史前最強大。但每個演員所塑造的角色還沒公布。《八佰》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講述的是「四行倉庫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