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上,有不少運動員用的都是我們公司生產的牛角弓。」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民族傳統射箭精英賽上,藏族牛角弓非遺傳承人奧松多傑作為領隊兼運動員,代表青海省射箭聯合會參賽。
牛角弓是中國古代弓箭的巔峰之作,也是本屆射箭精英賽的弓種之一,青海傳統牛角弓運用和製造的歷史悠久,曾名噪一時,一度因純手工製作、用料嚴謹、工藝繁雜、工序細膩、生產周期長等諸多因素影響,瀕臨失傳,現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我省民間射箭活動、賽事的廣泛開展,進而帶動了傳統角弓生產產業。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起奧松多傑和他的牛角弓。
「牛角弓的製作一直都在流傳,都是小作坊式的生產。通過成立公司,我希望能把這門古老的技藝傳承下來,讓更多人了解。」奧松多傑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一把牛角弓誕生的「艱辛歷程」。
牛角是製作牛角弓最基本的原料。「兩隻牛角只能做出一張弓。」奧松多傑介紹,「如果牛角太彎,就要靠自然的辦法讓牛角定型,一塊石頭壓一隻牛角,要壓一個月,這是古法制弓的一部分。」因為這種辦法費時,也有人把牛角煮軟,用熟牛角來定型。奧松多傑介紹,這不算古法制弓,雖然快,但做出的弓壽命很短。
決定牛角弓是否上乘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鋪筋,牛角弓只有鋪了牛筋,才能承受住射箭時弓弦的拉扯。「要把牛筋撕成頭髮這麼細,越細越好」,奧松多傑介紹,「撕筋完成後,還要梳。」梳筋前先要把筋放在水中泡軟,再一縷一縷拿起,平鋪起來,一遍一遍梳掉過短或斷裂的筋,留下質好的筋。
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鋪筋程序才開始,把薄薄的一縷筋絲鋪在弓背上,陰乾,再鋪一層,再陰乾,反反覆覆,要鋪十餘層。
「一把牛角弓做出來,需要半年時間,大概是230多道工序吧,這還是一次性做成功的。」奧松多傑說。
2012年,奧松多傑成立了公司,開始僱傭當地的殘疾牧民一同製作牛角弓,打磨牛角等工作都由他們來完成,奧松多傑說,這也是在做善事,這份工作讓他們有了存在感,所以做東西也更加細緻。
「成立公司到現在,我們一直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幫助,不管作為民族的文化瑰寶還是現在的體育用具,我就是想把牛角弓做成藝術品。」奧松多傑告訴記者。如今,奧松多傑的牛角弓已經不僅僅是體育用品,他們還開發出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牛角弓,作為旅遊產品等。
我省豐富國內、國際射箭活動,使青海牛角弓受到了廣大國內外射箭愛好者的讚譽和青睞,許多國內外弓箭愛好者間有購買的、互換的、贈送的,也有以弓交友,增進友誼的。現在,奧松多傑的牛角弓有了一大批海外「粉絲」,美國、德國、西班牙、韓國等國的射箭愛好者都在奧松多傑這裡預訂牛角弓,等待兩年後赴青海尖扎取弓。
牛角弓揚名海內外,這無疑讓奧松多傑更加堅定做牛角弓的事業,傳承這一古老又充滿魅力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