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面對校園欺凌,他們竟有不同選擇不同人生!

2021-01-10 聚才匯德

眾做周知,《哈利波特》是一部陪伴無數80後90後成長起來的著作,在系列故事中不僅有我們都會經歷的青春年少,懵懂初戀,更會有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見過或者經歷過的「校園欺凌」。相信很多哈迷們都知道,在《哈利波特》中一共有三位曾經被校園欺凌的角色,他們分別是哭泣的桃金孃、斯內普教授以及「瘋姑娘」盧娜。然而,他們三個人卻在人生態度上做了不同的選擇,當然給他們的生活也帶來了迥然不同的影響。接下來,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三個人的不同選擇。

桃金孃

熟悉《哈利波特》的小夥伴一定會對這個生活在盥洗室裡的幽靈不陌生,雙馬尾的她看起來還是比較可愛的。但是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愛哭,所以她才會得名「哭泣的桃金孃」。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被伏地魔放出的密室蛇怪殺死的,但是卻不知道為何「倒黴的總是她」。其實桃金孃是和海格還有伏地魔是同一期的學生,而那時候似乎特別流行校園欺凌,而性格古怪的桃金孃就是被欺負的學生之一,所以她才會委屈地跑到沒有人的盥洗室裡哭泣,以至於剛好被從密室出口的蛇怪看見,所以她才會就此香消玉殞。她對於校園欺凌的態度就是一味的逃避,甚至在死後也經常有想要自殺的衝動,所以她的人生是不幸的,而這種不幸一直伴隨著她死後。

斯內普教授

斯內普因為性格和外表從小就被同學們孤立,特別是當時被出身比自己強百倍的自大的詹姆波特等人欺負。不同於愛哭泣的桃金孃,斯內普雖然也要忍受著詹姆等人在公眾面前的羞辱,但是他懂得報復,後來就歸順了伏地魔,成為了一名食死徒。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報復並不會給心愛的人帶來保護反而是迫害,他才醒悟。斯內普最偉大的就是因為對於莉莉的愛而願意放下對於曾經欺凌自己人的恨,甚至用生命去保護欺凌他和他愛的人的孩子。當然,斯內普並不局限於此,雖然平時他會用苛刻地語言嘲弄學生們(包括哈利),但是當孩子們遇到危險時,他卻第一個挺身而出。所以,斯內普並沒有因為被其他人欺凌就變得有暴力或者欺凌他人的傾向。

盧娜

也許是因為盧娜的獨特思想又或者是她的奇裝異服,經常被同學們戲弄和嘲諷,例如把她的鞋子掛在走廊高高的房梁上。但是盧娜面對這些校園欺凌並沒有如前兩者那麼悲觀,反而認為這是一種小精靈在和自己開玩笑。當然,盧娜也是善良的,她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特別是她視作朋友的哈利。正是因為盧娜面對校園欺凌的豁達,才讓她的生活中多了如哈利、赫敏、羅恩等朋友,才讓她在長大後的生活也變得幸福。

面對校園欺凌,《哈利波特》中的三個角色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他們的生活也因此改變。所以,對於我們來說,也要有這份如盧娜的豁達和斯內普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好了,對於這三個曾經被校園欺凌的人物角色,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面對校園欺凌,斯內普和盧娜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哈利·波特》之所以成為經典,當然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應該也包括作者羅琳將一些現實中的問題和矛盾引用到魔法世界中,讓讀者們通過書中角色的選擇,對事件的本身有一個自己正確的評定。
  • 面對校園欺凌,十招告訴孩子如何正確應對!
    緬懷逝者之際,校園欺凌事件值得每一個家長重視和深思。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在校園被欺凌?如果孩子遭遇欺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應對呢?如果家長能夠提早進行正確疏導,防患於未然,孩子不僅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且還會藉此學會以同理心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同學關係問題,從而擁有更主動、更積極的人生。
  • 面對校園欺凌 日本芬蘭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日本國會早在2013年就通過了《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但由於謾罵、孤立等校園欺凌行為往往具有隱蔽性、難以搜集實質性證據,對於欺凌事實的認定、處罰和遏制面臨重重困難。直到2018年年底,A某的家長找到阿部尚泰求助,事情才逐漸有了轉機。校園欺凌受害者A某的家長 :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一生都會背負傷痛。為了消除校園欺凌,絕不能允許對欺凌行為的包庇。
  • 校園欺凌現象調研:男生是主力軍 網絡欺凌增多
    其中,有321起是學生被欺凌事件,有91起是學生欺凌他人事件。欺凌與被欺凌事件在數量上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團隊認為,一方面可能由於不同學生個體對校園欺凌的認知不同,另一方面,校園欺凌作為眾所周知的負面行為,可能會使欺凌者在自我報告時有意掩蓋欺凌事實,從而減少了欺凌事件的數量。
  • 面對校園欺凌 該怎麼辦?
    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校園欺凌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如何減少校園欺凌事件?在2020年河北兩會期間,省政協委員、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校長婁延果與省政協委員,滄州市第十四中學校長魏桂榮就此問題發表了看法。省政協委員、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校長婁延果。
  • 年少成名卻遭校園欺凌,《好小子》三位童星的人生警惕世人
    1986年,由朱延平執導的兒童武打電影《好小子》系列風靡全國,片中三位主演顏正國、左孝虎和陳崇榮也因此大紅大紫,三位童星年少成名,卻也因此而遭到同學們的欺凌,他們的人生經歷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和左孝虎不同的是陳崇榮在離開娛樂圈後並未復出,或許因明星光環而帶來的校園生活讓他恐懼,所以他才選擇普通人的生活。退出娛樂圈後的陳崇榮從事著電腦行業,成了一名電腦工程師,並開了屬於自己的電腦公司。
  • 日本校園欺凌:比影視更加殘酷的是現實!
    與90年代的那種殘酷壓抑感不同,這部日劇的欺凌雖然更加直白,但主角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懂得反抗,並逐漸從陰暗中走出來。相比於之前的無力,從這裡能看出現在日本人對校園欺凌的反抗。無論慰藉受害者還是懲戒施害者都很有必要,同時,我們更該關注如何防範校園欺凌。欺凌者往往缺乏同理心,他們不能或無法與他人的感受、情緒聯繫起來,對自己的行為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內疚或悔恨。他們試圖或傾向於和其他欺凌者為伍,導致頻繁打鬥或受傷,還可能會參加偷盜、人為破壞、藥物濫用或犯罪活動。
  • 面對校園欺凌,不要總是等到孩子受到不可挽回的傷害才醍醐灌頂
    我是一位教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媽,還是一位曾經也受過校園欺凌的孩子,面對校園欺凌,我深惡痛絕。我想吶喊,我想申訴,我想救救被同學欺凌的孩子們。作為教師,我想保護我的學生,作為媽媽,我想保護我的孩子,作為曾經遭受校園欺凌的一員,我更想保護自己。
  • 校園欺凌的劇《少年的你》和《學校2015》
    看完獲獎名單,大家應該都震驚地發現了,一部去年由易烊千璽,周冬雨主要的校園欺凌題材電影《少年的你》榮獲了八大獎項!這可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少年的你》,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 《你是誰 - 學校2015》:向校園暴力說NO,兩姐妹詮釋不同人生
    《你是誰 - 學校2015 》:向校園暴力說NO,兩姐妹詮釋不同人生 拍的還不錯,很喜歡這種影射了社會現實的題材——校園暴力一直存在,應該對其給予重視。女主演技好棒,一人分飾兩角完全不跳戲啊!!其實個人觀點韓以安是非常需要恩菲這樣的性格的女孩兒的,韓以安面對經濟上面的窘迫,讓他小小的年紀就要面對太多家庭上的壓力,還有在夢想的追逐上總不會那麼一帆風順,有的時候還要面對夢想上的迷茫和失落,他是非常需要一個理解他,能給他帶來溫暖的女孩兒,能夠安安靜靜的陪在他身邊。這也就驗證了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只適合做朋友卻永遠做不了戀人,有的人只適合談戀愛卻不適合結婚的道理了!
  • 《哈利波特》:同樣童年艱辛,為什麼哈利與伏地魔走上不同的路?
    以前看《哈利波特》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會想:為什麼哈利和伏地魔都有一個被欺凌的童年,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比如他們同樣父母雙亡,同樣因為會「特異功能」被麻瓜世界的人視為異類,進入魔法世界學習的時候也因為天賦異稟備受關注。但是伏地魔漸漸走上獨裁、邪惡的道路,哈利波特卻一路成長為一個英雄,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兩個人的差別?
  • 當我們談論校園霸凌的時候,63%的自閉症孩子正在被欺凌,他們又該...
    當我們談論校園霸凌的時候,有63%的自閉症兒童正在被欺凌,我們卻視而不見,這部電影揭露了校園欺凌的遮羞布。 在多次遭受校園霸凌受盡同學的欺負和侮辱後,在差一點被火車輾軋後,本跟隨自己的臆想,製造了一次有創意的死法來引起人們對於自閉症的關注,慶幸的是他還活著。
  • 五個裡面就有一個學生捲入校園欺凌!專家:學校應設反欺凌校規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當前,校園欺凌已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不時有媒體曝光的極端案例,讓人觸目驚心。但在很多人眼裡,校園欺凌似乎只是個例。但其實,校園欺凌發生率很高,只是程度有輕重不同,對孩子的成長危害不容小覷。
  • 心理學視域下校園欺凌的形成機理及對策
    欺凌者甚至可能有相對更好的健康狀況,比如他們成年期出現慢性低度炎症的風險更低(Copeland et al.,2014)。  四、微系統環境因素的影響  校園欺凌並不是單純的欺凌者與受欺凌者之間的互動行為,也與個體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的環境因素對欺凌事件的發生及影響都有特定的作用。
  • 霍格沃茲魔幻校園生活下的陰影,《哈利波特》中對校園霸凌的批判
    《哈利波特》是風靡全球的魔幻巨著,很多人都為J.K.羅琳在作品中所塑造的神奇魔法世界所著迷。《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其實是披著魔幻外衣的青春成長作品,圍繞著霍格沃茲魔法學校所發生的故事也是現實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校園生活的主旋律固然是學習與成長,但光線的校園生活之下也有揮之不去的陰影——校園霸凌現象。
  • 如何看待初中校園裡頻繁發生的欺凌事件?
    近年來有關初中校園欺凌的新聞頻見報導,不少案例手段之惡劣殘忍令人髮指,這嚴重傷害了被欺凌的孩子身心健康,對於被欺凌孩子的未來成長極為不利,導致一部分被欺凌的孩子變得自閉甚至走向極端。為什麼初中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 《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與黑幫老大換身體,被校園欺凌的他反擊?
    《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講述的是一名常年被校園欺凌的高中生從屋頂摔落而砸向精英社會黑幫老大,最後導致兩個人身體互換的故事。這部劇抨擊的更多是看似單純神聖的校園暗處埋葬的那些黑暗骯髒的故事,校園欺凌,校園霸凌,甚至被逼去死,但是當那具身體換了一個不一樣的不羈的靈魂,又會發生怎樣的大反轉呢?
  • 山西兩名家長進校毆打小學生,面對校園欺凌,以暴制暴是否可取?
    這個案件涉及兩個關鍵問題:第一、校園欺凌,二、以暴制暴。現在是法制社會,無論發生什麼樣的矛盾,都應該按照法律辦事。那麼這兩名家長跟小學生有什麼矛盾?他是如何進入校園打人的?他們最終的結果會怎樣?一、事件的經過12月3日,在一社交媒體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兩名學生家長在走廊上對小學生拳打腳踢。
  • 瀋陽通報一起校園推搡打鬧事件不構成校園欺凌
    新華社瀋陽12月5日電(記者王瑩)瀋陽市皇姑區政府網站4日發布一則情況通報稱,近期,有家長反映皇姑區岐山一校一名學生在校內遭同學毆打,皇姑區教育局高度重視,經調查,認為這是學生在操場活動中的推搡打鬧現象,不構成校園欺凌。
  • 打擊校園暴力和網絡欺凌人人有責
    據聯合國網站,今年的11月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為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發表致辭,希望這個國際日成為在世界範圍提高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問題認識的重大契機,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危害的規模以及儘快得到終止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