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城始建於1589年,位於日本最大島嶼本州島的西部,近代日本向外發動侵略戰爭時,廣島市即是日軍的主要供給與後勤基地,是日軍的大本營,還是日本的毒氣研發基地。
因此廣島有「日本軍都」的稱號,有「鋼軍」之稱的第五師團便是在廣島組建而成,故而又稱廣島軍團。在當時,日本的陸軍運輸部、工兵作業場以及軍工企業三菱重工都是在廣島設址。
廣島於日本侵略戰爭而言極為重要,1944年底,日本的65個城市遭到了轟炸,但日本帝國主義卻死咬牙關,堅持不投降。1945年初,盟軍先後發動了硫磺島戰役和衝繩戰役,兩次戰役,盟軍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而在此時,美軍已經制定了在日本九州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在關東登陸的「奧林匹克」行動計劃,不過在制定計劃時他們顯然沒有猜想到日本軍民的態度是激進,重新估算後,認為要想獲得「冠冕」和「奧林匹克」行動的勝利,盟軍的傷亡情況將會在100萬以上,而這自然不被盟軍所接受。
此外,美方還考慮到了蘇方的想法,因此想要加速戰爭進程,繼而制定了投擲原子彈的計劃,日方拒絕《波茨坦公告》後,1945年8月6日早晨8點,3架B-29美機進入廣島上空。
儘管事先美方曾通過數萬傳單告知日本居民將投擲原子彈,但由於日本政府沒有明確表態,因此大多數的廣島居民並沒有進入防空洞,當美機出現時,甚至好奇的仰望美機。
9點14分17秒,裝有原子彈的B-29美機的視準儀對準了廣島一座橋的正中,自動投彈裝置啟動,一分鐘的時間,原子彈從高空落向廣島,美機撤離。
這時候,縱使廣島市民想要逃離,也已無力回天,45秒後,原子彈在離地差不多600米的空中爆炸,白色閃光閃過廣島市,震耳欲聾的聲音響徹天際,然後蘑菇狀煙雲清晰可見,接著又是幾百根火柱。
核爆炸現場極其慘烈,當日死亡人數達到8.8萬餘人,負傷和失蹤的為5.1萬餘人,6000多度的高溫足以讓人瞬間蒸發,原本人滿為患的街上只留下「鬼」,地面上有黑色「焦炭」的位置,其實在原子彈爆炸之前站了人,原子彈爆炸後,這是他們唯一留下的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堅決執行「三光政策」 的日軍中將藤田茂的姐姐和侄子就死於原子彈爆炸中,此外強烈光波致使成千上萬的人雙目失明,就算有廣島市民在原子彈當日沒有死去,但他們卻是生不如死,活在核輻射的痛苦中。
不過廣島市的慘烈並沒有讓日本從夢境中醒來,他們甚至竭力掩蓋廣島事實真相,封鎖了所有消息,對外宣稱是一枚隕石落在了廣島市,而後在蘇聯出兵當天,日本的長崎市遭遇了原子彈襲擊,當日就死亡的人數達到了6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