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鐘指針撥回二十世紀的中期,核能剛剛被研究出來。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從愛因斯坦小小的公式E=mc2中獲取中巨大的足以供給整個世界的能量。
核能就是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可這種巨大能量如果用於發電則可以造福世界,可是一旦用於戰爭危害也足以毀滅世界。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扔下第一枚實戰型原子彈,瞬間讓廣島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如今距轟炸廣島已過了70多年,當時倖存者回憶時口述道:仿佛街上到處是行走的"鬼",許多人被煮死,廣島就這樣變成了人間煉獄。
憤怒的基督
提到原子彈一定會提起愛因斯坦以及杜魯門總統。1945年的4月12日,畫家在給羅斯福總統畫肖像時,突然昏迷並且當天下午去世。
副總統杜魯門在就職儀式一分鐘之後就收到了足以震驚世界的消息---幾年前羅斯福總統就已經讓愛因斯坦研製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英美兩國把所有關於核的科學家都被聚集在一起,共計有十萬人在全國各地的實驗室參與實驗。
除了極少數的人以外,剩下的人都不知道研究的是什麼,也不知道研製出的成果是要做什麼的。但這個足以終結二戰的重型武器--原子彈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1945年盟軍對日本衝繩發起攻擊,日本人仿佛變成了瘋子,高喊著"決戰本土,一億玉碎",盟軍戰爭傷亡在7萬餘人。之後盟軍對硫磺島與衝繩的戰役進行傷亡預估統計,預測盟軍總計傷亡在100萬人,這是惜人如命的盟軍不可以接受的。
於是盟軍要加快戰爭節奏,使用原子彈快速解決戰爭。原本美軍要投擲六枚原子彈,可是由於距離過遠或因為天氣條件不佳,就只把目標定成廣島和長崎。1945年7月28日日本拒絕投降,美方政府按照計劃投下原子彈。如今的廣島是一座"和平之城",而當時是一座陸軍之城。
它是日本本土防衛軍第二總軍的司令部,廣島對於日本則是戰爭的後備資源地,也是侵略中國的橋頭堡。它有很多的軍事工業,也因為這個原因成為了美軍的目標,想要用轟炸廣島給日本軍政府一個警告。
1945年的8月5日,蒂貝斯上校召集飛行員,告訴他們接下來的任務是要在日本投下一枚炸彈,一枚相當於兩萬噸TNT同時爆炸效果的原子彈。這十二個飛行員之前特訓了十個月,不知道自己訓練的目的。
蒂貝斯上校親自駕駛著特製的82號轟炸機,帶著這枚4100公斤重的"小男孩"前往廣島。事後邱吉爾形容這枚"小男孩"是"憤怒的基督"。為了保證信息不被洩露,飛行員隨身帶著氰化物,一旦墜機被俘虜就選擇自殺,保住行動機密。同82號機一同作戰的還有兩架偵察機,三架報告天氣情況的戰鬥機。
行動開始
1945年的8月6日凌晨,伴隨著夜色12名美軍飛行員前往天寧島基地,這裡有7架轟炸機等待著完成它們的使命---向日本的廣島進攻。凌晨2點40分,6架飛機駛入跑道,滑出跑道,升空。技術專家伯森斯打開保險設備,準備在幾個小時後將"基督的憤怒"降於眾生。
7點35分,偵察機離開飛行航道;8點,82號轟炸機機組人員帶上厚厚的墨鏡,防止爆炸時的強光晃傷眼睛;8點13分,飛機已經到了廣島的上空。廣島市民對此見怪不怪,他們看著轟炸機已經麻木了,不少市民都站著看轟炸機,而不是進入防空洞避難。
8點16分,原子彈脫離機艙,降臨在廣島的上空上,整個廣島的時鐘也停留在8點16分,不再移動。原子彈在離地600米處爆炸,摧毀了整個廣島的生靈。
地獄一般的廣島
當蘑菇雲盛開的時候,也是廣島毀滅的開始。爆炸產生的強烈光波瞬間晃瞎了成千上萬人的眼睛,溫度也瞬間飆升至六千多度。處在較核心地區的一切都燃燒成了灰燼,城市中充斥著嚎叫、呼救的聲音,很多人害怕被燒死就跳入水中,可是水都燒成了開水,跳進去就是被燙死。
短短的幾秒鐘內就有7萬人喪命,具有放射性物質的雨讓之後的二十年的廣島慢慢的走向腐壞。在更遠的一些地方,還有人在這次轟炸中倖存但這些人都被嚴重燒傷或者雙目都被燒成了窟窿。
遠在16公裡以外的地方也感受到了"小男孩的熱情"。據事故中的倖存者後來講述:"街上的人無論是臉上還是身上的肌膚都仿佛要脫落一樣,成為了行走著的死人"。
這件事沒有讓頑固不化的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當時對外宣稱這是隕石落在了廣島,並且希望蘇聯能幫助自己讓美國停戰。但蘇聯沒有站在日本那邊,並於8月9日對日本宣戰。
同一天的11時30分,美國向日本長崎投下"胖子"原子彈,當日死亡6萬人,加速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最後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杜魯門憤怒的說到:"只要原子彈的爆炸聲才能讓日本人聽進去話"。
站在現在看過去,這兩枚原子彈是戰爭結束的兩聲禮炮,長時間對於環境的汙染無可比擬,要用幾百年才能把核彈帶來的基因傷害磨平。
反核與反戰
戰爭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十餘年,可帶來的傷害還在持續。現在的廣島原子彈醫院還在收治著原子彈帶來後期傷害的患者,他們有些人患有智力下降,不孕不育,癌症,白血病等等疾病。
看到這樣的慘狀,愛因斯坦表示後悔給羅斯福寫信;後悔把世界從希特勒解救出來又送給了另一個瘋子;後悔製造出這樣的傷害世界的武器;後悔讓幾萬無辜的人喪生。
晚年的愛因斯坦也堅持著為反原子彈做出貢獻。中國發明核武器履行不率先使用,只為自我保護等原則,崇尚世界和平。戰後日本廣島地區的殘骸建成了紀念公園。每年的8月6日,都有日本人在此聚集悼念死者,這裡的雕像與殘骸讓人心疼不已,卻仿佛不願承認自己是戰爭的開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