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香港挖出一口古井,損失數十億,專家:香港歷史可能被改寫

2020-12-10 話花草

引言

眾所周知,在清政府戰敗於鴉片戰爭之後,香港、新界、九龍就被陸續割讓給了英國,《清史稿》中記載:「香港島,道光二十二年割於英。鹹豐十年,又割九龍寨屬焉。光緒二十四年,又拓租九龍司屬地二百方英裡,訂九十九年之約,置九龍關榷稅。」此後一直到1997年,香港地區才最終回到祖國。

香港地區並非蠻荒地帶,早在新石器時代,在現在的香港一帶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蹤跡。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香港一帶被納入南海郡番禺縣管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香港地區就一直在不同的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明確地成為了中原王朝領土的一部分。

▲香港城市風貌

01

在漢、東晉、隋、唐等幾個朝代,香港地區一直隸屬於海南或者廣州一帶的郡縣所管理。在唐宋期間,有許多內地人口遷移到了香港地區。香港一帶的經濟文化開始得到極大發展,在元朝時期,香港一帶被劃歸屬江西行省。元朝廷在香港西南的屯門設置有專門的政府部門和駐軍,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海盜入侵,保護廣州地區。

在萬曆年間,明朝廷從東莞縣中劃出了一部分,新成立一個縣被稱為新安縣,新安縣也就是後來的香港地區。此後,香港地區一直到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前,都一直歸屬於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滿清朝廷在新界駐軍。在整個清朝時期,香港一直在對外通商中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從地理位置上看,香港與廣州緊密相連,而廣州是清朝前期唯一對外開放的商埠。

▲民國香港舊照

雖然香港有著很悠久的歷史,但是在英國人的眼中,在香港開埠之前卻只是一個「小漁村」。事實上英國政府也是這樣宣傳的,所以導致了很多人認為香港的歷史是從1841年開始,是由英國殖民統治者將原本是蠻荒之地的香港九龍新界等地,建造成了一個非常發達的國際化大都市。

02

那麼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香港一帶到底是怎樣的呢?蕭國建在《簡明香港近代史》中寫道:「人多以為英人來港時,香港只為一小漁村,但早在英人東來之前,港島已有村落十數,新界村落且多至三百餘。」不過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對於歷史事件或者城市的發展,一般要從兩方面來進行研究,其一是古籍的記載,其二則是考古發現。

▲上世紀香港風貌

2014年,港鐵在進行中線建造時,發現了一些古代遺蹟,在經過仔細勘察後,考古學家宣布在香港九龍城區發現了宋元時代的方井。而且除了這口方井之外,還發現三個文化層。其時間周期囊括了個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晚清民初時期、宋元時期。其中在宋元文化層,除了方井被發現,以外還發現了一些墓葬和建築遺蹟。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在沙中線建造過程中發現歷史遺蹟和文物,在2012年11月起,香港政府就已經展開了相關的考古勘探工作。在2013年就曾經有宋朝的錢幣被發掘出。在發現這一口宋元方井後,還有陶器、錢幣等3700多件文物以及200多處遺蹟一一被發現。

▲在香港發現的宋元古井

03

在所有的考古發現中,這一口宋元方井是最為重要的。在考古發現中,從水井的挖掘、建造工藝和水井的大小,就可以推斷出文明程度以及城市規模。在香港發現的這一口宋元古井採用了10層花崗巖建造,其建造工序和複雜度都比較高。這一點充分說明了當時在這些地方已經是人口比較興旺的大聚落,所以才需要這樣的大水井來提供飲水。

此外,在這口方井附近發現的明渠暗渠,也證實了在兩宋時期,香港地區就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在1955年,香港還曾經發現過東漢古墓。不過這一次宋元時期的方井以及其他遺址其規模,遠超過當年發現的東漢古墓,對於香港的歷史研究來說非常珍貴。

▲宋代明渠照片

有專家認為這一次考古發現是對香港歷史的重塑,很可能將現有的香港歷史重新改寫。所以香港政府為了保護這一處宋元時期的遺址,不但將港鐵工程暫時停工,而且還要重新改動和設計地鐵線路以及出口,由此這個鐵路項目可能會損失數十億元。

結語

專家表示,我們被英國人騙了兩百年。宋元方井的發現,從事實上揭穿了所謂「香港是從1841年之後由殖民者所建造」這個世紀謊言。事實上,香港在1841年之前並非只是個小漁村,而是早已有了比較頻繁的貿易活動。事實勝於雄辯,在香港的諸多古代遺址便是其悠久歷史的最好見證。

參考資料:

《清史稿》

《簡明香港近代史》

相關焦點

  •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
    古井中挖出3.6萬冊失傳古籍,內容顛覆歷史,專家:將改寫秦始皇古代歷史奇聞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他
  • 湖南一口古井能「噴火」,專家來到井底挖出3萬件珍貴文物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06,閱讀約2分鐘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早在5700年前,中國就有了古井。在隨後的一千多年裡,挖井技術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然而,2002年,專家們發現了一口"湧井"。發生了什麼?
  • 上海一口古井傳出怪聲,考古隊趕到連挖6年,竟然挖出了藏寶庫!
    青龍鎮是唐宋時期的古鎮,位於上海市的青浦區,是上海第一古鎮,青龍鎮在歷史上具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宋朝時期非常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有著「小杭州」之稱,在那時十分的繁榮昌盛,並且延續了近200年。後來在2010年,上海博物館文物研究部的考古專家們啟動了青龍鎮遺址發掘工作。當年,上海博物館的考古隊在對青銅鎮進行挖掘的時候,發現了一口古井有古怪,偶然聽見了一座古井居然發出了聲音,考古專家判斷這口古井下面肯定還有這其他未探明的遺蹟,所以才會在地下水的衝擊下發出「咚咚」聲。
  • 2000年前就有電池了嗎?伊拉克挖出神秘陶罐,或改寫人類歷史!
    2000年前就有電池了嗎?伊拉克挖出神秘陶罐,或有關人類歷史!在上個世紀30年代,考古學家們在伊拉克發現了一個神秘的陶罐,當時的伊拉克正在修建鐵路,施工的工人們發現了巨大的古墓,陶罐就是在古墓當中發現的。
  • 河南挖出9000年前的樂器,堪稱世界笛子的鼻祖,埃及專家又慌了
    古埃及和我們中國一樣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都是擁有著極其久遠歷史的國家,而這些年其實埃及專家也是很多方面都和我們中國比,當然了國家實力是無法和我們中國相提並論,那人家就比古代文明,比如古埃及曾經就出土過一隻8000年前的笛子,為此自然是得意洋洋了,畢竟是這是當時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笛子,堪稱是世界第一
  • 一天時間,香港挖出十個「毒瘤」!
    有專家表示,「香港警方採取這樣大規模的法律行動,說明這是一起大案要案!」就拿黎智英來說,據法律專家分析,如果經調查,黎智英是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的主犯,或者有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有可能被判終身監禁。如果真被判終身監禁,那也是黎智英罪有應得。香港這一年多,甚至過去數年的各種混亂背後,都有黎智英的黑手。他是亂港分子的最大金主,還是亂港行動最大的吹鼓手。
  • 湘潭也有一口白沙古井!長年水溫18℃,就在這
    長沙有口白沙井,很有名,殊不知湘潭也有口白沙井,在湘潭縣分水鄉永紅村一處古井邊,新修的花崗石欄杆將井口包圍,一旁還豎起了嶄新的「白沙古井」立碑。
  • (港澳臺·香港故事)《香港志》:以歷史之炬,照亮香港未來
    新華社香港1月17日電題:《香港志》:以歷史之炬,照亮香港未來 新華社記者丁梓懿 「要讓香港擁有自己的地方志。」為了這個目標,香港史專家劉蜀永和同伴劉智鵬、丁新豹等奔波了數十載。如今,劉蜀永已是耄耋之年。
  • 3年前今天恆大亞冠6比0香港東方,出場14人今何在?1人剛被開除!
    3年前今天恆大亞冠6比0香港東方,出場14人今何在?1人剛被開除!2017年4月25日,也就是3年前的今天,亞冠聯賽小組賽G組第5輪比賽中,中超頭號土豪廣州恆大做客香港旺角大球場,對陣香港超級聯賽勁旅東方龍獅。
  • 《香港志》:以歷史之炬,照亮香港未來
    新華社香港1月17日電題:《香港志》:以歷史之炬,照亮香港未來新華社記者丁梓懿「要讓香港擁有自己的地方志。」為了這個目標,香港史專家劉蜀永和同伴劉智鵬、丁新豹等奔波了數十載。如今,劉蜀永已是耄耋之年。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隨著新年鐘聲敲響,一本新書在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旗下40多家書店同時亮相。
  • 香港機場「癱瘓」會帶來多少損失?或許遠不止你看到的這些
    香港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空港之一,今年上半年機場客運量就達到了3780萬人次。機場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關係到區域交通地位和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發展。香港機場的「癱瘓」,帶來的損失遠不止表面看到的這些。
  • 甘肅發現古文明遺址,再次改寫我國華夏歷史,引起國內外專家關注
    安特生被譽為「仰韶文化之父」,他陸續在我國發現了多個古文明遺址,這些遺址一次次改寫我國華夏歷史。在上個世紀,安特生又一次發現了一座遺址。當時安特生在蘭州研究彩陶,在一個小貨攤上意外發現了一件破陶罐。經過研究並查閱相關史料,最終安特生在當地縣的寺窪山發現了寺窪文化遺址。寺窪文化主要活躍在黃河上遊一帶,是我國古文明之一。
  • 126年前,香港人與「瘟疫之王」的那場短兵相接
    歷史上共出現過三次鼠疫大流行,分別為公元前6世紀(520~565年)、14世紀中葉、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30年代,範圍席捲亞、歐、美、非大陸上的眾多國家,總共奪走了一億多人的生命。這樣的數據,足以佐證其「瘟疫之王」的地位,很難不讓人談之色變。19世紀末的香港,正是在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中遭受重創的一座核心城市。
  • 香港節目抹「中華民國國旗」 專家:符合歷史
    據香港《明報》19日報導,香港無線電視(TVB)翡翠臺18日推出最新節目,介紹位於香港西環的臺灣菜餐廳,有網民發現節目中店內的「中華民國國旗」被模糊處理。親綠的臺灣媒體稱,這是TVB有意「赤化」。
  • 谷歌宣布:因《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停止回應香港主管機構對用戶數據的請求
    ,香港社會將更加安定和諧,到時候「馬跑得更歡,股炒得更熱,舞跳得更好」。我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數據猿報導,8月14日,谷歌(Google)稱,自今年6月份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來,就已經不再回應、提供過香港相關主管機構對用戶數據的任何要求了,並補充表示今後也將不會直接回應處理相關要求。
  • 桐廬這口屈身瓦礫場的古井 竟也經歷過一番顛沛流離
    浙江在線2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鮑亞飛 何晟 文/攝)近日,記者接到讀者爆料:杭州桐廬桐君街道南門社區原公安小區內,有一口古井,歷史或可推至唐代。然而,在去年底的危房拆除中,古井被建築垃圾填埋,井圈、石板也不知去向。  在調查走訪中,錢報記者發現,在桐廬全縣一百五六十口水井中,僅有一口位列縣級文保單位。
  • 四川一菜地挖出900年前古墓,出土文物引村民哄搶,專家:稀世之寶
    古代時期也有很多人在地底下挖出一個大洞,這個大洞被稱之為是窖,窖裡面可以存放很多東西,包括蔬菜,甚至是糧食和酒。而那些王公貴族們想要將自己的財富埋藏於地下,帶到另一個世界中去,也可能會利用窖的方式來將自己的財寶進行埋葬。
  • 香港醫療專家:白皮書總結中國抗疫經驗
    香港醫療專家:白皮書總結中國抗疫經驗 2020-06-08 19:34:19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醫療專家
  • 江西發現1500年前古墓,挖出2件瓷器,不料專家面色一變,反手砸碎
    一般來說,每一座古墓後面,都埋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也許古籍上的文字會作假,但文物不會。對考古工作者來說,每一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為保存文物完整,他們可以付出一切。6年前,江西發現了一座1500年前的古墓,可是當專家辛辛苦苦挖出了2件瓷器後,面色卻突然一變,而且反手將其砸個粉碎,這是怎麼一回事?
  • 春秋大墓發現一把鐵劍,專家大驚失色:只怕歷史會因此物改寫
    隨後不久考古機構也趕到現場,針對這一墓葬進行了搶救式的發掘,不過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一件顛覆歷史的文物,甚至引發專家失聲驚訝:這件文物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圖片:挖出青銅器資料截圖2、虢國簡介說起虢國,相信很多人會想起著名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意思是在唐朝時期,唐玄宗李隆基因為寵愛楊貴妃,而將楊貴妃的姐妹冊封為虢國夫人,而這位虢國夫人的封地正是周朝時候的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