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男子掉進臭水溝,全身變黑,酷像雕像

2020-12-10 小胡看看day

不管在哪個城市,大家生活中肯定少不了摩託車,摩託車和電車體型小,與小汽車相比,摩託車在我們日常出行方面可是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如果開車不注意,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11月21日下午,在廣東雲浮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大叔由於駕駛摩託車失控,導致自己和老伴一起掉到路邊的臭水溝裡,由於水溝積水過多渾濁不清,泥濘不堪,摩託車兩人像剛從墨裡撈起來的一樣烏漆嘛黑,大叔大媽秒變非洲人了,還散發著陣陣惡臭。附近的市民看見後,開懷大笑,有網友稱,如果這對夫妻一動不動的話,看去還以為是雕像呢。

現場我們可以看到,一輛摩託車倒在臭水溝裡面,臭水溝裡面被摩託車撞出一個大水坑,一名女子坐在路邊全身黑麻麻的,另外一名男子站著,全身也是黑麻麻的,看著特別像城市裡面的雕像。發生事故後,有幾個市民停下車看這對夫妻。我們可以看到一名身穿紅色衣服,頭戴黃色帽子的女子,開懷大笑,模糊的圖片都看得出她特別開心。

據大叔說當時從前面過來,突然路口衝出一輛電車,由於速度太快,輪子打滑導致車子衝出路邊,夫妻兩人直接被拋裡面水溝裡,幸好兩人的沒有受傷,只是髒了全身,隨後有人拍視頻,發到網上去了,所以我們才看著事故這一幕。

看著這樣的事件,有網友表示,我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一位老爺爺,他是一位無酒不歡的老酒鬼,有一次,喝得醉醺醺的,那時候的茅廁不是到處都有的嗎?有一個茅廁在他必回家的路上,走著走著就掉茅廁裡了,還好平常人多走那條路,看見那位酒鬼老爺爺掉進茅坑裡了,用條棍子把他拖起來,那臭味,你們懂的,然後的然後,每天還是喝得醉醺醺的,他都不怕再掉茅坑裡

十次事故九次快,還有一次不例外。因此,騎摩託車的第一條安全規則必須是控制右手,不能讓車速太快。否則,就沒有安全了。除了控制摩託車的速度外,安全防護工作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頭部保護必須放在首位。因此,無論是要在街上買菜,走來走去,還是長途騎行,頭盔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他防護用品也應根據實際乘坐狀態穿戴。只要你騎摩託車,慢字當頭,護具貼身,人車一體,技術嫻熟,禮讓他人,遵守規則就會相對安全。如果你隨意妄為,不注意安全意識,總有一天會發生事故的。因此,我建議騎摩託車的人,騎得快不是追求的目標,而且平穩性可以持續很長時間。

相關焦點

  • 麻雀變鳳凰:臭水溝「翻身」變溼地公園,這樣的景色令人驚豔
    在廣西,有這麼一個地方,曾經是當地的臭水溝,每當你要經過這裡的時候,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令人窒息的臭味,簡直是當地人的人間「地獄」。不過經過多年的治理,這裡卻成了另一番美景,變成了人們的娛樂打卡聖地。那考河卻被稱為臭水溝。2014年,南寧市開始整治那考河,採用「一個核心,兩種理念」的城市水環境治理「那考河模式」,該項目是全國首創:以PPP模式為核心、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經緯,通過社會資本引入,河道全線截汙,海綿城市技術「造血」,把長6.35公裡的那考河打造成一個生態海綿體。
  • 男子故意「射殺」流浪小狗,將其扔在臭水溝,卻說是被家人指示
    最近,南卡羅萊納州一名58歲的男子被逮捕並被指控「虐待」動物,因為他開槍打死了一隻無辜的流浪小狗,並將其扔進了一條臭氣燻天的臭水溝裡。幸好一名目擊者看到了這名叫做加裡·韋恩·弗洛伊德(GaryWayneFloyd)的男子在車道上接近傷害那隻小狗,在他報警後,當地警方將弗洛伊德帶回警局。據稱,弗洛伊德在射殺了這隻四個月大的小狗後,徑直走到街對面,把它隨意扔進臭水溝裡,且拍了幾張照片。
  • 臭水溝變風景區 三峽移民村吃上「旅遊飯」
    大約10年前,由於水位漲落對庫岸土壤的侵蝕和衝擊,消落帶臭水溝難以治理。2009年開始,萬州區陸續在長江兩岸消落帶栽植1800餘畝中山杉,極大改善了消落帶的生態環境。消落帶臭水溝已成歷史,改換新顏的大周鎮吸引大量遊客前來遊覽,旺季時單日遊客量可達1萬人次。當地政府積極推進鄉村旅遊項目發展,鄉村旅遊產業蓬勃興起,大周鎮的綠水青山逐漸成了當地老百姓的金山銀山。
  • 從臭水溝到風景區:三峽移民村的旅遊致富路
    大約10年前,由於水位漲落對庫岸土壤的侵蝕和衝擊,消落帶臭水溝難以治理,是當地老百姓的一塊心病。2009年開始,萬州區陸續在長江兩岸消落帶栽植1800餘畝中山杉,極大改善了消落帶的生態環境。遊客在位於重慶市萬州區大周鎮長江邊的「十裡長廊」遊覽(12月10日攝)。
  • 【龍崗治水記】② 樓下的「臭水溝」成了遛娃好去處 看南約河...
    沿岸有眾多工業區、居民樓,特別是密集的城中村,汙水排放及垃圾入河造成河流水質惡劣,河道環境髒、臭。2016年,南約河還被列入國家建成區黑臭水體。「以前河裡的水都是黑的,河下面都是淤泥,很臭的,垃圾也很多,整個看起來就是個臭水溝,不要說來玩,就是經過這裡人都要捂著鼻子走。」對於過去南約河的景象,居民胡老伯仍然歷歷在目。彼時,還南約水清岸綠已是兩岸居民急切的心願。
  • 臭水溝經常發出怪聲,村民把水抽乾後,眾人不淡定了
    臭水溝是一個人人厭棄的地方,不僅臭氣燻天,而且水質不好,要是在臭水溝養魚,估計活不過三天。可是在國外一個小村莊,發生了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一群人圍著一條臭水溝看戲,這就讓人疑惑了,一條臭水溝而已,有什麼稀奇的?
  • 《遙遠的鄉愁》:燒焦的煤渣掉進水溝卻浮起來,讓我不覺頭皮發炸
    每次上完晚自習,天都黑得不行了。那時候,大家都膽小,就一路鬧著回來,也給自己壯壯膽。4有次,回到高中附近時,大家又在打鬧著。突然,楊三推了我一把,我一腳踏空,倒著掉進了高中院牆外一條乾涸的小水溝裡。由於踏空的原因,我整個身子都倒著跌進了水溝裡。我在水溝裡,被卡得像龍蝦一樣。
  • 臭水溝經常傳出怪聲,於是決定把水給抽乾,引來村民們紛紛圍觀!
    臭水溝經常傳出怪聲,於是決定把水給抽乾,引來村民們紛紛圍觀!在很多地方,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稀奇事情,在一個村子裡面的臭水溝裡面,經常傳出怪聲,於是有人提議將臭水溝裡面的水抽乾,接下來的一幕讓村民震驚了。
  • 黑臭河水變清 魚翔淺底真美
    小區居民彭先生說,「現在,我們這裡可不一樣了,河水清了,黑水沒了,也不臭了。河邊還有方便休閒健身的小道。」談到如今的小區周邊環境,彭先生真心地笑了。開心的不只是彭先生。行走在一度因為汙染問題成為投訴熱點的天沙河、杜阮河、丹灶河等河邊,人們發現,它們都變了:黑水變清了,臭味消失了,魚兒遊來了,環境變美了。
  • 「長制久清」蕪湖繁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了確保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出成效,全面加快消除農村黑臭水體,不斷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蕪湖市繁昌區生態環境分局從源頭管控、工程治理兩方面入手,積極落實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
  • 成語沆瀣一氣其中沆瀣是指臭水溝還是兩個人名 最近的知識問答還...
    成語沆瀣一氣其中沆瀣是指臭水溝還是兩個人名 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時間:2020-10-08 13: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沆瀣一氣其中沆瀣是指臭水溝還是兩個人名 最近的知識問答還可以免費送飼料 成語沆瀣一氣是個常用的貶義詞,其中沆瀣是指?
  • 二戰著名插旗照詛咒,6個插旗美軍3人陣亡,一個戰後凍死在臭水溝
    二戰是人類歷史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期間的相機,也記錄下了不少寶貴的鏡頭,比如蘇聯士兵,將旗幟插上了德國的國會大廈,然而有一張插旗照片同樣也是著名,它就是美國的《國旗插在硫磺島上》(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但是這一張照片背後,卻是深深的詛咒,六個插旗美軍,之後三人陸續陣亡,還有一名戰後凍死臭水溝
  • 臭水溝釣魚抓魚,還當野生魚吃!太臭了
    臭水溝還有人撈魚釣魚,居然還當野生魚一樣吃掉。很多人對於野生魚有一種誤區,認為凡是不是飼養的,都是好的。因為它們是野生的,野生的自然就是好的,營養豐富的,肉質細嫩的。正是這樣的思想引導下,讓很多人走進了誤區,比如對於飼養的魚,認為就是不好的,而不是飼養的,野生環境下的,就是好的魚。
  • 慣偷慌不擇路誤入臭水溝 蘭陵縣警民合力抓現行
    近日,有七次盜竊前科的臨沂郯城縣人田某,在潛入蘭陵縣蘆柞鎮的一村民家中盜竊時被發現,慌不擇路的田某在逃跑時不小心跳進了大路西側的臭水溝,被隨後緊追而來的蘭陵縣蘆柞派出所民警和村民當場抓獲。為了躲避吳某夫婦及村民的追趕,田某慌不擇路跳進村頭大路西側的臭水溝中,被緊追而至的民警和村民一起合力擒獲。  辦案民警經過調取視頻監控以及走訪調查,隨後下午16時許,將田某駕駛的摩託車找到並帶至派出所。面對視頻監控和人證物證,田某對入戶盜竊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查詢,盜竊嫌疑人田某,男,41歲,系臨沂市郯城縣郯城鎮前小埠村人。
  • 內江堅決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紀實
    以包穀灣黑臭水體、太子湖黑臭水體為例,二者均屬於湖庫型水體,它們與一般河流類黑臭水體相比,存在水位深、底部淤泥沉積厚等不利因素,用傳統施工機械根本無法有效開展清淤工作。市住建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通過現場走訪、水質檢測、指標對比等方法,最終達成共識,強化技術支撐才是解決「一湖一庫」黑臭水體治理的有效方法。
  • 臭水溝變成了風景河 昌寧綠水青山留鄉愁
    「前幾年一到夏天這條小河簡直就是『臭水溝』,臭得受不了。通過這幾年的治理,現在不僅不臭了,還綠化美化成了一道風景,是咱夏天納涼的好去處!」市民支曉莉如是說。在小河下遊經營餐館的居民楊登雲說:「我從2000年開始就在這裡經營餐館,剛開始的時候生意非常好,可是後來隨著這條河越來越臭,生意基本就做不成了,誰也不願意來這裡吃飯,甚至有許多人都不願意從這裡路過。經過這幾年的整治,這條河水慢慢變清了,汙水也都通過截汙管直接接到汙水處理廠,河底也鋪成了混泥土,河兩邊種上了花草樹木,我這生意也又慢慢好了起來。」
  • 食用鯰魚養自蛆蟲腐屍臭水溝 專家稱沒事(圖)
    飼養鯰魚的臭水溝飼養鯰魚的臭水溝記者洪波圖   閱讀提示   夜市頗為流行的碳鍋魚和烤魚,用的大都是鯰魚。這鮮嫩的鯰魚有些是在蠕動著蛆蟲、漂浮著動物屍體的臭水坑內養成的,這一幕是記者親眼看到的。   水產專家稱,雖然看起來噁心,但經過鯰魚的二次代謝過程,鯰魚肉是安全的。衛生專家則認為,在惡劣水體中生存的魚,其體內會殘留毒素,無論經過怎樣的高溫烹飪都無法消除,至於這種毒素會被人體吸收多少,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需專業檢測給出答案。
  •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2020-10-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白沙洲蝶變:江灘由沙場變綠洲,臭水溝成道路,地鐵環形開建
    武昌八鋪街江灘而夾套河路曾經是一條臭水溝,因為2016年武漢的大雨,在2017年「特一號」工程開工,將江南泵站、第二排水通道貫通。
  • 成語沆瀣一氣是常用貶義詞 其中沆瀣是指臭水溝還是兩個人名
    臭水溝  兩個人名  答案:兩個人名  小夥伴們快去領飼料吧!  以上就是10月8日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