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朗
讀
者
一個人,一篇文,一份情愫
朗讀,用心吐字,為愛發聲
發出真摯的吶喊,喚醒內心的柔軟
我們願成為朗讀者
講一個故事,抒一段胸臆
你,在聽嗎?
愛上攝影,目之所及皆風景
「朗讀者第十三期」
All for you
作者:酉陽法院 雷 琴
朗誦:酉陽法院 王鶴立
Begin.
初入西政
不經意結緣
「帶上一支筆,一部相機,加入我們吧!讓你的軍訓生活別樣精彩。」2012年初秋,剛入西南政法大學校門,就看到這樣一張關於「軍訓師」的招募語。「軍訓師」是西政軍訓期間的宣傳部門。就是這個不經意的開始,讓我和攝影結下了深厚的緣。
到這裡的人很少,我成為了第一個面試者,考題是拍攝一組《我眼中的西政》圖。懷揣著激動和興奮,小心翼翼地準備著,幾輪面試下來,我幸運地成為「軍訓師」中的一名新兵蛋子,開始扛著相機從南苑竄北苑,從北苑竄東苑,用心去定格屬於西政巾幗與鬚眉的青春韶華,也記錄著我自己的西政時光。
THEN.
新的天地
是新的開始
離開校園後,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攝影天地。攝影帶來的美妙,激發了我感知外面世界的欲望。我經常外出拍攝,有時候也喜歡拍拍周圍的人,將他們的情緒定格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捧腹的、爭吵的、安靜的、歡快的……喜歡記錄著生活在身邊的點點滴滴,將它們裝進我的時間裡。
時間久了,懂得多了,也不斷更新、回味著自己的作品,漸漸明白了我攝影的意義所在,在那「咔嚓」一聲,讓瞬間變為了永恆,屬於我自己的,也屬於不特定的陌生人,那是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印記:那時那刻的我,和那時那刻的心情。
定
格
永
恆
人生就像浮光掠影,轉眼即逝,很多美好的事物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得模糊,許多記憶會隨著時間消逝,攝影作品就好比一面面鏡子、一個個記憶的容器,讓這些模糊的畫面、曾經的瞬間再現。
實際上,在我心裡,有家人的地方才是詩和遠方。大學畢業後我回到了家鄉。相較於城市的繁華喧囂,我更喜歡酉州的「市井氣」,喜歡樸實清淡的生活,喜歡這裡努力向上不逃避生活的人們,喜歡這裡放慢的節奏和放長的時間,享受這一片安寧。
有人說「呆在舒適區會毀掉你的人生」,所以大家都有了往大城市跑的理由,偶爾還會嘲笑說「留在家鄉是不求上進」。
但也許他們忽略了,真正的舒適區,從來不是環境決定著,而是人的內心。如同真正的強大,不是物資的多少,不是權位的高低,而是內心的強大。真正安定的內心,是有目標的,是積極向上的,是無所畏懼的。而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認清了自己,敢於一往無前。
AFTER.
小城市的安寧和恬靜,能讓我隨時保持一種狀態,和自然的親密接觸,和四季同頻共振,拿著相機去外面走走,看花開花落,陪父母談天說地,共享至真至情。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攝影讓它變得豐富多彩。
KEEP.
黑白與彩色
生活本身是單調的,沒有色彩,關鍵在於你我的態度,好比相機裡的照片,最初是灰白的,它就記錄著灰白的世界;你將它稍微調整,它就回贈你整片色彩。點亮生活的,從來無關城市的大小,也不分工作的貴賤,而是自己眼中的世界——由內而外用心感受到的世界。
勇敢去追,勇敢去熱愛,你會發現,你的世界就是風採。
原標題:《愛上攝影,目之所及皆風景「朗讀者第十三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