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四川省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建設駐點跟蹤研究項目——2020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氣臭氧汙染多維成因解析與管理防控」課題驗收會在成都召開,會議由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錢駿主持,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華大學和成都市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技術保障中心等項目成員單位代表出席會議。會上,各個承擔單位就課題完成情況和研究成果進行匯報,專家組認為課題組提供的技術資料齊全、達到了考核指標和預期目標,一致同意通過結題驗收。
該課題是「2019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氣臭氧汙染多維成因解析與管理防控課題」的延續,課題組在2019年成都平原8市大氣臭氧光化學汙染綜合觀測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從氣象、排放、成因、移動源防控以及綜合防控對策五大方面開展臭氧汙染防控研究,通過課題的研究,明確了區域氣象、傳輸等因素對臭氧汙染的影響,建立了涵蓋117種VOCs物種的組分清單以及NOX排放清單,構建了移動源控制措施庫,完成了高汙染車輛汙染物的技術示範並且實現了50%以上的減排目標,提出了以區域短期應急及中長期大氣汙染控制為目標的成都平原城市群臭氧汙染改善路線圖。該研究成果對成都平原城市群臭氧汙染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下一步,課題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加強成果總結,將2019年和2020年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綜合形成一份完整的臭氧汙染防控建議報告,以期為我省臭氧綜合防控提供更為有力的科技支撐。
【來源: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