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未來發展趨勢,重新強大還是走向解體?這一問題成為關鍵

2020-12-14 裝置分析

反法西斯戰爭正式序幕拉開後,被壓迫的國家和地區人民正式開始反抗殖民統治。戰爭結束,德國戰敗被瓜分,英法等國的受二戰影響國際地位迅速下降,歐洲經濟整體下滑,但是美國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國家實力並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打擊,一躍成為二戰後實力最強的國家。當時,世界只有一個國家可以和美國抗衡,這個國家就是蘇聯

因為國家意識形態不同,美蘇開始冷戰,世界呈現兩極格局的發展趨勢,為遏制蘇聯,美國相繼推出「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政策,目的是對蘇聯實行全面包圍打壓。當時蘇聯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除了15000輛坦克和12000架飛機外參軍人數高達1100萬,豐富的軍事資源足以打破美國想要稱霸世界的美夢。但是蘇聯長期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模式導致人民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各種政策的弊端引起社會矛盾激化,嚴重違背國際文明發展潮流,所以不得不面臨解體。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主要繼承國,不僅繼承蘇聯的武器裝備,還承擔了蘇聯的高額外債,直接導致俄羅斯國土面積減少500萬平方公裡,人口損失過半。還曾將蘇聯未能完善的經濟結構完全複製,導致社會與信息化時代發展潮流嚴重脫節,使其工業畸形發展,缺乏市場競爭力,國家整體實力減弱,不再是世界第二強國,直到普京上臺之後這一問題才有所好轉。

那麼面對美國不斷威脅,綜合國力越來越低的俄羅斯究竟該如何發展?如何保持世界第二大國的地位?各國相關專家表示,經濟問題或許成為國家重新崛起的關鍵。財政作為一切發展的必要前提,影響國家命運發展。俄羅斯現在的實力雖然勉強徘徊在世界第二,但經濟危機已經嚴重阻礙國家正常發展,就連軍費都在逐年縮減,不僅新型武器研製緩慢,更有大量老舊武器急需更換,如果不徹底進行經濟結構轉型,很有可能會面臨解體危機。

其實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石油煤鐵和農畜海產等自然資源儲備十分豐富,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價值約為30萬億美元,是美國的3倍,中國的6倍。然而畸形發展的工業結構使其難以消耗這麼多資源,只能依靠資源出口換取外匯。

在21世紀中,經濟發展是各國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彰顯國家實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實現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才能保證人民生活穩定和整個國家繁榮昌盛。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未來該何去何從,是重新強大起來,還是再次解體?
    後來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其中包括對美國的仇視,反正從來都是和美國爭鋒相對,它的確也是當今世界實打實的強國,但當下就俄羅斯現代段的發展來看距離鼎盛時期的蘇聯還差得遠。有人就會好奇俄羅斯的將來的某天會不會重現蘇聯的輝煌?它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呢?是重新崛起強大,還是重新走向解體?
  • 俄羅斯未來將何去何從,重新強大,或是走向解體?
    而作為第一繼承人的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國內社會長期動蕩,在國內危機爆發的時候俄羅斯還被國際社會孤立了,原本屬於一家人的幾個東歐國家還與俄羅斯產生了各種國家矛盾,這時俄羅斯面臨內憂外患的危機,而到了普京上臺的時候,國內分裂勢力猖獗,邊境問題嚴重,但普京不得不為了俄羅斯挑起復興的大任,普京在上臺的時候說了只需要20年,俄羅斯要再次強大。對於普京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等待俄羅斯的命運又是什麼?
  • 一旦普京離任,俄羅斯未來是再次解體還是重新崛起?
    如今俄羅斯的困境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特別是普京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俄羅斯國內的勢力風起雲湧,尤其是車臣方面,一旦普京離任,俄羅斯未來是再出現解體危機還是重新崛起,這一切都是未知數。其實俄羅斯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經濟上的問題,只有解決了經濟問題才能談其發展和復興上的問題。
  • 經濟一直不見好轉的俄羅斯,未來將何去何從?是崛起還是解體?
    要說到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軍事實力第二強大的國家,現在卻面臨著一個於發展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俄羅斯經濟一直不見好轉。所以,大家都在是思考著在未來,俄羅斯到底會何去何從?是重新崛起還是走向解體,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 俄羅斯未來會如何發展,是走上崛起還是再次解體?看專家咋說
    二戰結束後,美國執意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其死對頭蘇聯走向解體後,美國就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為了穩坐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國一直都有對其他實力強大的國家進行壓制的傳統,除了蘇聯之外,日本、英國等也曾受到過美國的針對,當然他們在被搞垮後都成了美國最忠實的「小弟」。
  • 俄羅斯未來會走向何方?是再次崛起,還是「二次解體」?
    作為一名有著鐵血手腕的總統,普京在我國有大批的迷弟迷妹,他們還為普京擬定了下面這句名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但是二十年已經快過去了,俄羅斯還是一副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沒有想像中的生機和活力,甚至沒有地方用來維修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
  • 葉爾欽如果不選擇普京,俄羅斯將如何發展,會再次走向解體嗎?
    在外界眼裡,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獨立以後,已經有近30年歷史,而俄羅斯之所以保持強大,主要還因為俄羅斯選擇了普京,正是普京確保了俄羅斯強大。但有些學者曾認為,葉爾欽一生唯一做對的事,就是選擇了普京。其實選擇普京也是歷史的選擇,俄羅斯的正確選擇。這就如考試做單選題,選錯了可能會是俄羅斯的悲哀。
  • 到2050年,俄羅斯將有多強大呢?
    而且現在的俄羅斯,實際上還在不斷的衰弱,不斷的沒落之中。如果不是普京上臺,扭轉了俄羅斯不斷衰弱的趨勢的話,恐怕俄羅斯早就二次解體了。尤其是葉爾欽時代,內憂外患下,差點國家直接崩潰。而普京上臺後,使得俄羅斯再次走向了強大和穩定的道路,尤其是烏克蘭戰爭、喬治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等後,俄羅斯似乎重新走上了崛起的道路。為此,包括西方,還有世界很多國家,都在推演30年後的俄羅斯,那麼30年後俄羅斯將有多強大呢?你可能想不到。
  • 烏克蘭專家稱俄羅斯百分百解體,這是惡毒的詛咒還是科學的推論?
    近日,烏克蘭一名叫做阿列克謝·達尼洛夫的國際軍事專家對俄羅斯的未來進行了預測。阿列克謝·達尼洛夫語出驚人,直言「俄羅斯百分百終將解體」,最後會走上老母親蘇聯的老路。在他看來,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能夠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變成如今廣袤的土地,其實大部分都是俄國人用武力奪來的,民眾是在槍口之下才聚集到一起的,而不是自願的。因此,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俄羅斯最終會走向解體。蘇聯解體以來,除了過了幾年油價上漲的好日子以外,俄羅斯其實一直是在「苦苦掙扎」。
  • 俄羅斯工業實力10年後還能再恢復至蘇聯解體前嗎?
    蘇聯自從1992年徹底解體後,可以說俄羅斯工業便徹底走向了下坡路,規模一年不如一年,由於蘇聯是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蘇聯時期俄羅斯的工業實力雖然強大,但是也僅僅只是眾多產業鏈中的一個環節,失去了各加盟共和國的配套工廠,導致新生的俄羅斯聯邦根本無力重新整合自己的工業體系。
  • 蘇聯解體,俄羅斯慘遭美國打壓,中亞東亞成為困頓時候的真朋友
    1991年聖誕節,蘇聯解體,俄羅斯保留了相對雄厚的實力。即便如此還是不受美國待見,美方認為這時候的俄羅斯和蘇聯根本沒法比,因此在政治、經濟、軍事鬥爭等方面均放鬆了警惕。葉爾欽積極促成美俄建交由於長期和美國爭霸、大搞大國主義,政治上忽視民主建設,蘇聯解體可以說是意料之中,解體期間西方國家一片歡呼。這似乎向世界說:競爭對手終於倒下,未來將是西方稱霸。
  • 戈巴契夫:美國已走向「解體」,我知道是誰策劃了華盛頓這場衝突
    戈巴契夫:美國已走向「解體」,我知道是誰策劃了華盛頓這場衝突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表示
  • 國土分裂是災難還是幸事?如果俄羅斯二次解體,世界將何去何從
    而且因為蘇聯解體使大量非俄羅斯民族為主體的加盟國脫離出去,俄羅斯境內俄羅斯人的比例更高,對國家的認同更強烈,俄羅斯從內部瓦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即使內部解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外部勢力的強大力量也可能是壓垮俄羅斯的最後一根稻草。
  • 俄羅斯未來是會再次崛起,還是二次解體?真實答案令美國大失所望
    蘇聯不在了,俄羅斯會再次解體嗎?這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國家非常關心的國際問題。但是,這一問題的真實答案竟然令美國大失所望!說實話,蘇聯是誕生於20世紀紅色的傳奇!等到二戰結束後,蘇聯爆炸了原子彈,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能和美國平起平坐的紅色巨人!很不幸的是,在經歷了與美國長達40年的冷戰後,這個紅色帝國在一瞬間轟然倒塌。因為蘇聯代表了俄羅斯民族曾經的大國榮光與尊嚴!而美國卻對蘇聯解體欣喜若狂,因為美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徹底瓦解了令白宮當局心驚膽戰40年的紅色巨人!
  •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如今期滿,俄羅斯強大了嗎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俄羅斯」這句話一直在網絡流傳,俄羅斯總統普京,自2000年擔任俄羅斯總統,至今已經年滿20年了,俄羅斯強大了嗎?本文從歷史的角度探索一下俄羅斯衰落的根源,以及普京大帝為何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如有不當之處請指正。先說明一下這句話並不是普京說的,而是普京引用沙皇時期的政治家彼得·阿爾卡季耶維奇·斯託雷平的話。
  • 軍事強大的俄羅斯,為什麼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
    2000年開始執政的他,曾許下豪言:"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如今回首他的四任總統生涯,可以說是感慨頗多。俄羅斯人民信任他,實現了他20年的需求,而他也在這一路上披荊斬棘,實現當初的諾言。那麼,現在還有以後的俄羅斯,能不能實現強大?
  • 蘇聯解體後,中俄關係是如何發展的?
    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係走過了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從友好盟友走向關係破裂,直至雙方刀兵相向,反目成仇。這一狀態持續至1989年戈巴契夫訪華,中蘇關係正常化。但兩年後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了,中蘇關係變成了中俄關係。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何能代替其成為五常?多虧一國全力幫助
    蘇聯解體之後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為何不是其他國家取代蘇聯成為五常?若不是此國幫忙,結果還真不一定。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翌日蘇聯最高權力機關舉行完最後一次會議後宣布蘇聯正式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俄羅斯正式取代蘇聯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既然蘇聯解體成了15個獨立國家,為何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位置?
  • 克裡米亞半島:究竟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
    克裡米亞半島歸屬問題,則是浩如煙雲,國家爭議事件中的一件。 克裡米亞半島,是屬於俄羅斯,還是烏克蘭,目前世界各國並未對此形成一個統一共識。但隨著世界局勢的發展,克利比亞半島的歸屬問題是否會再次產生爭端?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 蘇聯解體最大的受益國,不光收回了領土,還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縱觀世界歷史我們會發現,無論大國的誕生還是解體都對世界格局有著重大的影響,因為它關乎著世界權力重新劃分的問題,有利益自然就會有爭端,而話語權永遠都是掌握在強者的手中,說白了也就是強者之間的博弈,而受傷害的永遠都是弱者,不過也會有國家趁勢崛起直接發展為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