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孩子自殺的網絡負面消息似乎特別多,還沒綻放的生命就這麼沒了,多麼令人痛心的一件事。但據北醫兒童發展中心《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中國官方公開報導的一組數據表明,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
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背後故事,我們不知道在他們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他們輕易放棄生命,可還是有人推薦既然孩子這麼脆弱的心靈,只要重啟棍棒教育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真是佩服這個邏輯,竟然還有多人點讚支持,原來想要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打一頓就好了,想要阻止孩子自殺身亡再打一頓就解決了。我們還一直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那套理論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孩子跟不上學習,頂撞父母不聽話,迷戀網絡,明明是心理方面的問題但在父母眼裡這都是病症。只要簡單粗暴送去某個訓練營就可以治好,好像這些「病症」都是臨時裝出來的。
曾經有新聞報導,一些有抑鬱症和躁鬱症的年輕人被父母送到「大愛無疆」遊學營,創辦人居裕然則對這些孩子施行言語辱罵,扇耳光,打戒尺等不同程度的暴力。
據「大愛無疆」公眾號介紹,用戒尺「懲戒」被稱為「喝湯」。因為「戒尺是竹子做的,簡稱『竹片』,打在身上『噼裡啪啦』響,『湯』即被懲戒者靈魂深處流下的眼淚,戲稱『竹片噼啪湯』」,是該機構「最具特色、最為震撼的精神大餐」。
經過這樣的懲罰,有的孩子從此變好,不僅停藥還非常孝順父母。那麼會有更多父母認為,原來自己孩子出現問題交給這樣的培訓機構就可以,和提高孩子抗挫能力打一頓就好是同樣的思維模式。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其不管不顧,孩子長大肯定不會聽父母的叨叨;在孩子小時候整天家庭大戰,當著孩子面動手打人,孩子必然也只學會暴力解決問題。
這樣的父母才不管孩子是否快樂成長,只要讓他們自己快樂幸福就好,他們只讓孩子做到四個字:聽話照做。最後等孩子長大有了自己想法和反抗能力,一看管不了,這次花上幾萬幾十萬的培訓費讓孩子去接受這樣的摧殘。
不論是抑鬱症還是自殺的孩子,他們心理學上都會有各種壓力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來自父母或老師的外部壓力,「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被父母掛在嘴上,老師也不會看到自己的付出,甚至還會出言羞辱。
其次,來自內部壓力,自己明明也想好好學習,但鑑於能力有限對學業不能很好理解完成,造成自己一次次失敗導致厭學,逃學。
再次,由於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自己會在群體受到孤立甚至是校園霸凌。
各方面要求都那麼高,孩子沒有地方求助也沒有人會聽他傾訴,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來不及化解,更不會解決。因為可能在父母眼裡只是一件小事,但自己卻完不成,不斷懷疑自己能力挫敗感湧上心頭。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穆尼爾·納素夫
對於那些心理生病的孩子,我想分享曾經的一點經驗:
我的一位心理學老師分享說,抑鬱症和躁鬱症都是西方精神醫學的名稱,這倆名詞誕生了一百年都不到,試問五千年以來我們祖宗的心裡問題都是怎麼解決的?毫無疑問,是我們的文化自我療愈的,是自我人格接受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
不要動不動就抑鬱症躁鬱症,賣藥的肯定說藥物是唯一的治病良方!科學的局限性在於迷信科學!如果我們沒有信仰,但我們有傳承!
我能深刻體會到老師說的話,以前的自己非常脆弱,做個寶媽在家看寶自認為毫無價值感可言,經常自己一個人掉在負面情緒裡,家人一個斜視的眼神都讓我感覺那是嫌棄和厭煩。再加上老公不認可自己的付出,一副只要他賺錢回來我就應該對他唯命是從的樣子,真心覺得一輩子這樣生活有什麼意義,還不如死了算了。但通過自己看書,得到朋友認可和幫助,這才一點一點從自我懷疑中走出來。
當內心強大時,他對我是否認同反而在我看來已經毫不在乎,因為,他喜不喜歡我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經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所以只有心理發生變化,成長起來對自己接納才是解救自己的最佳方案。
生命非常的寶貴,不要因為任何事就輕易放棄自己生命。如果孩子累了,想哭想鬧想偷懶,父母只告訴孩子一句話:你可以。允許孩子有這麼一段時間去調整自己,全然去接受他,愛他,是我們唯一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