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不起挫折自殺,網友建議重啟棍棒教育,確定打一頓就好了嗎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孩子自殺的網絡負面消息似乎特別多,還沒綻放的生命就這麼沒了,多麼令人痛心的一件事。但據北醫兒童發展中心《中國兒童自殺報告》:中國官方公開報導的一組數據表明,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

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背後故事,我們不知道在他們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他們輕易放棄生命,可還是有人推薦既然孩子這麼脆弱的心靈,只要重啟棍棒教育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真是佩服這個邏輯,竟然還有多人點讚支持,原來想要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打一頓就好了,想要阻止孩子自殺身亡再打一頓就解決了。我們還一直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那套理論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孩子跟不上學習,頂撞父母不聽話,迷戀網絡,明明是心理方面的問題但在父母眼裡這都是病症。只要簡單粗暴送去某個訓練營就可以治好,好像這些「病症」都是臨時裝出來的。

曾經有新聞報導,一些有抑鬱症和躁鬱症的年輕人被父母送到「大愛無疆」遊學營,創辦人居裕然則對這些孩子施行言語辱罵,扇耳光,打戒尺等不同程度的暴力。

據「大愛無疆」公眾號介紹,用戒尺「懲戒」被稱為「喝湯」。因為「戒尺是竹子做的,簡稱『竹片』,打在身上『噼裡啪啦』響,『湯』即被懲戒者靈魂深處流下的眼淚,戲稱『竹片噼啪湯』」,是該機構「最具特色、最為震撼的精神大餐」。

經過這樣的懲罰,有的孩子從此變好,不僅停藥還非常孝順父母。那麼會有更多父母認為,原來自己孩子出現問題交給這樣的培訓機構就可以,和提高孩子抗挫能力打一頓就好是同樣的思維模式。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其不管不顧,孩子長大肯定不會聽父母的叨叨;在孩子小時候整天家庭大戰,當著孩子面動手打人,孩子必然也只學會暴力解決問題。

這樣的父母才不管孩子是否快樂成長,只要讓他們自己快樂幸福就好,他們只讓孩子做到四個字:聽話照做。最後等孩子長大有了自己想法和反抗能力,一看管不了,這次花上幾萬幾十萬的培訓費讓孩子去接受這樣的摧殘。

不論是抑鬱症還是自殺的孩子,他們心理學上都會有各種壓力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來自父母或老師的外部壓力,「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被父母掛在嘴上,老師也不會看到自己的付出,甚至還會出言羞辱。

其次,來自內部壓力,自己明明也想好好學習,但鑑於能力有限對學業不能很好理解完成,造成自己一次次失敗導致厭學,逃學。

再次,由於不會處理人際關係,自己會在群體受到孤立甚至是校園霸凌。

各方面要求都那麼高,孩子沒有地方求助也沒有人會聽他傾訴,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來不及化解,更不會解決。因為可能在父母眼裡只是一件小事,但自己卻完不成,不斷懷疑自己能力挫敗感湧上心頭。

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穆尼爾·納素夫

對於那些心理生病的孩子,我想分享曾經的一點經驗:

我的一位心理學老師分享說,抑鬱症和躁鬱症都是西方精神醫學的名稱,這倆名詞誕生了一百年都不到,試問五千年以來我們祖宗的心裡問題都是怎麼解決的?毫無疑問,是我們的文化自我療愈的,是自我人格接受自己使自己變得強大。

不要動不動就抑鬱症躁鬱症,賣藥的肯定說藥物是唯一的治病良方!科學的局限性在於迷信科學!如果我們沒有信仰,但我們有傳承!

我能深刻體會到老師說的話,以前的自己非常脆弱,做個寶媽在家看寶自認為毫無價值感可言,經常自己一個人掉在負面情緒裡,家人一個斜視的眼神都讓我感覺那是嫌棄和厭煩。再加上老公不認可自己的付出,一副只要他賺錢回來我就應該對他唯命是從的樣子,真心覺得一輩子這樣生活有什麼意義,還不如死了算了。但通過自己看書,得到朋友認可和幫助,這才一點一點從自我懷疑中走出來。

當內心強大時,他對我是否認同反而在我看來已經毫不在乎,因為,他喜不喜歡我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經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所以只有心理發生變化,成長起來對自己接納才是解救自己的最佳方案。

生命非常的寶貴,不要因為任何事就輕易放棄自己生命。如果孩子累了,想哭想鬧想偷懶,父母只告訴孩子一句話:你可以。允許孩子有這麼一段時間去調整自己,全然去接受他,愛他,是我們唯一要做的事。

相關焦點

  • 「好說好商量不行,打一頓就好了,」遇到這樣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孩子都不聽,還是該做什麼做什麼,而當家長生氣打孩子一頓之後,孩子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人也聽話了,揍孩子一頓家裡能消停好幾天,這是為什麼呢?「好說好商量不行,打一頓就好了,」遇到這樣的孩子,該怎麼教育表弟就是一個小皮猴,以前在家裡面的時候,也就只破壞家裡面的東西,大姨也教育過幾次,跟著表弟的屁股後面講道理,可表弟依舊是我行我素,這天,表弟正坐在兒童餐椅上吃飯,可吃著吃著就玩了起來,將勺子、筷子和碗都扔的亂七八糟的,大姨就在一旁收拾
  • 孩子犯錯家長應該怎麼辦?打一頓就好?正確引導才才重要
    在育兒圈,有關孩子教育,一直存在著兩種意見,一種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一種是平和的講道理,那麼這兩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多年後有什麼差距呢?其實,孩子從小挨打與不挨打,今後差別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抗挫折能力現在孩子從小面臨的壓力就很大,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很早的時候就要上,學業也非常重。單純拿抗挫折能力來講,挨過打的孩子 要比沒挨過打的孩子更好一些。
  • 孩子犯錯使勁打一頓就好了?父母第一反應,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情商
    當你的孩子犯錯以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打唄,這麼調皮,屢禁不止,除了打還有什麼用?」還是先思考:「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聽話?」父母的第一反應,不僅僅會影響這件事情的進展,更是會直接決定孩子的情商!通過網絡,我們看過太多「熊孩子」的新聞,往電梯上撒尿、公交車上踢人、潑火鍋湯燙人臉等等...
  • 兒童讀物驚見「哪種自殺方式好」!家長嚇壞,專家:要防孩子模仿
    近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兒童讀物《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有「美化自殺」橋段 。隨後,該出版社編輯回應稱,目前該書已經全面下架,此後也會加強內容把關,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有多家媒體報導稱:一些家長買到這些暢銷的兒童讀物後,確實被其中的內容嚇了一大跳!最近,有不少家長反映不少兒童讀物中都有一些兒童不宜的內容。
  •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不,「心理超限」的孩子更讓父母揪心
    1)棍棒教育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看他能不老實麼?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每天都應該給他松松皮。沒有被挨打的孩子肯定不是好孩子,父母不可能控制住自己不去打孩子。這是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了解到或許只有棍棒教育才能讓孩子變得比較安靜。2)過度懲罰當然還有一部分孩子並不會利用棍子或者其他的方式去打罵孩子,而是選擇體罰或者過度的懲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
  • 孩子哭鬧打一頓就好?評論區一片支持聲,家長科學解決很難嗎?
    但是這樣的做法對嗎?不禁擔心孩子將來會有心理陰影,但很多網友則表示,媽媽做的對。網友一:小孩子該打的時候就一定要打,一定要給他一個完整的童年。看看那些照書養的孩子,什麼要和孩子做朋友,教出來的孩子,一個個玻璃心,以後遇到點事不是害人就是害己。
  • 打是親罵是愛?別再拿著愛孩子的名義,打孩子了,當心會「上癮」
    「打你是為你好」、「打是親罵是愛」,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圍繞著這兩句話度過的,或者說在很多家庭看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行為是對的。為了讓他聽話,起初媽媽批評嚇唬他還能有點效果,但是現在他完全不服「管」了,於是媽媽忍不住打了他。有了一次就有了無數次,媽媽總是一邊後悔莫及一邊繼續打孩子,於是最後演變成並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本能地打孩子上癮。
  • 父母教育的困惑:不打不罵,孩子的抗壓能力如何培養?
    經過近幾年西方育兒理念和心理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過去我們父母信奉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批評打罵教育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轉而人們開始信奉西方的育兒理念,講究尊重平等,不打不罵的教育孩子。
  • 孩子晚上到點不睡覺,打一頓就好了?「無能」的父母才只會打罵!
    還有脾氣比較急躁的父母就會直接動手開揍了,但這樣的做法真的對嗎?很顯然,是錯誤的!應該如何讓孩子乖乖上床睡覺呢?一起來看看吧!孩子到點不睡覺的原因想讓孩子主動上床睡覺,首先要搞清楚他睡不著的原因。大部分爸媽鍾情於用打罵的方式,來逼迫孩子睡覺的原因,是這種手段真的非常有效。平時忍著脾氣說上好幾遍,都不見得他聽一句,只要一打罵,就乖乖上床睡覺了。甚至還有人調侃:孩子不聽話,多半是欠的,打一頓就老實了。
  • 如何讓「孩子自殺」悲劇不復重演?
    這幾天,圍繞望江縣17歲高中女孩自殺警察施救疑有問題引網友熱議,儘管望江縣公安局及時發布了警情通報,央視與政法委官媒亦相應作了回應,但在相信事實真相相信人民警察基本覺悟的同時,更多惋惜關注的是生命,畢竟一個花季少女離開了美好人世,為什麼孩子自殺的悲劇時有重演?
  •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教育專家:打罵只會讓孩子更小心地犯錯
    視頻中,一名年輕女子在孩子正在寫作業時突然暴打女孩,並把她從凳子上重重的摔在地上後,又拿起掃帚猛抽女孩,手段殘忍讓人看後觸目驚心。有人覺得這樣毆打孩子的父母極其罕見,是少數。然而,我們身邊以管教之名打罵孩子的家長卻不在少數。朋友a小姐。
  •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睿智燈塔教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孩子犯錯該打嗎?李玫瑾:孩子該打就要打,讓他們懂得敬和畏
    還記得那個從28樓向下扔15個啤酒瓶的熊孩子嗎?雖然高空落下的啤酒瓶並未傷到人,但父母發現孩子的不當行為後,並沒有偏袒孩子,而是對孩子實行「棍棒教育」,並在業主群做檢討,向業主們公開道歉。這對父母不包庇、不溺愛、適時教育孩子的做法,得到網友們的一致稱讚,紛紛表示熊孩子犯錯就該懲罰,不然以後可能會闖大禍。如果孩子犯錯,你會打他嗎?
  • 男孩地鐵辱罵奶奶:孩子沒禮貌,真的打一頓就好?
    直到有一次,他和孩子雙雙躺在地上,互相控制住對方。孩子用拳頭和腳,把店裡的一堵石膏板的牆,完全砸碎了。他才後知後覺,暴力的方式對孩子已經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他已經打不贏孩子。只要她多說一句,孩子就敢把吃過的櫻桃核吐到自己臉上。氣得她當場就把孩子吃剩的排骨骨頭,向孩子砸去。在場的觀察員,恨鐵不成鋼地說:「孩子的教育是有保質期的,主要集中在3-12歲這十年時間。但很可惜,這麼重要的時候,父母選擇的管教方式卻只是打罵。」
  • 孩子在家散漫無法忍受,暴揍一頓不如面對問題
    「國際不打小孩日」其實是在倡導一種科學教育孩子的理念。但一味採用溫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適當的體罰就是一種挫折教育。建議 懲罰孩子也要講技巧關鍵是掌握好以下幾個技巧。有媒體報導,1998年美國反體罰民間組織「有效管教中心」選定每年4月30日為「不打小孩日」,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設立 「國際不打小孩日」,讓家長跟老師從體罰和棍棒教育誤區中走出來,可以拯救自己和備受各種體罰的孩子。
  •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真的是這樣?慎用懲罰是年輕父母的必修課
    每次看到孩子非常的痛苦,我還想著去拉孩子起來,可是孩子卻怎麼都不願意起來,問孩子原因,孩子說媽媽沒叫我起來,我不敢起來,意思就是沒有收到父母的「指令」。可想而知在孩子心理是多麼的害怕父母,他們覺得一旦打破了這種懲罰的規則,就有可能讓他們遭受更嚴重的懲罰。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棍棒之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的理論。
  • 孩子玻璃心?有人實名舉報了!到底,何為「挫折教育」?
    從事發近半個小時,老師才給家長打了一個語音電話。從那之後,一直到現在,一條信息、一個電話都沒有。就單憑這一點,我都無法認同這個老師。孩子突然間沒了,家長想從她的口中了解一些情況,不行嗎?無論她有沒有過錯,逝者為大,對生命的尊重總該有的吧。
  • 被母親打耳光跳樓的初中生,告訴我們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國,如何教育子女,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是令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困惑的一個大問題。前幾天發生在湖北的一場悲劇讓我們再次警醒起來,我們的孩子面對挫折和羞辱時如何面對?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是否過於寵溺,以至於當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挫折時不懂得如何面對。按照中國傳統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 奉行棍棒教育,他把10歲兒子打成重傷二級
    為了弄清這次打孩子是偶然失手還是長期虐待,法官對案情進行了詳細的走訪調查。在鄰居那裡,法官了解到,蔡宗禮奉行「棍棒教育」,對小瑞學習和生活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小瑞說,自己平時犯錯也會挨打,不過打得不狠,最近因為成績下滑,才打得比較嚴重。法官隨即到小瑞的學校進行走訪。老師告訴法官,這不是小瑞第一次挨打了。
  •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些部位真不能打,孩子身體的小秘密你了解嗎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採取棍棒教育,但不知道的是,孩子身體上有些地方是不能隨便打的。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現在的教育方式層出不窮,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耍賴、不聽話時都會直接拎起孩子,「啪啪啪」的打幾下讓其安靜下來,不再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