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親打耳光跳樓的初中生,告訴我們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2020-12-14 慨文軒

在中國,如何教育子女,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是令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困惑的一個大問題。前幾天發生在湖北的一場悲劇讓我們再次警醒起來,我們的孩子面對挫折和羞辱時如何面對?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是否過於寵溺,以至於當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挫折時不懂得如何面對。

按照中國傳統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體罰在中國幾千年的教育中一直是被奉為圭臬的準則。民間所謂的不打不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也是基於這個理念。這個「棍棒底下出孝子」看似粗俗,但也是有來處的。這句話的出處源於戰國時秦國改革家商鞅的《商君書·畫策》中 「治主無忠臣,慈父無孝子」。戰國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韓非子的《慎子·知忠》也有類似的表述「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聖君之下」。這句話的意思用大白話表述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戒尺這個「教學工具」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孩子敬畏的「神器」。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也一直是用嚴父慈母來定義父母在家庭中的職責和分工的,就是說在家庭教育中,必須既要有「嚴」的一面,也要有「慈」的一方,所謂陰陽相濟,打一棍子再給個甜棗是也。

但是,近幾十年來,中國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被一種源於西方的「鼓勵式」教育所取代。

所謂「鼓勵式」教育法也稱為賞識教育法,是一種在寬鬆、和諧、愉快的氣氛中使學生以自信、自強、進取的態度去完成學習任務的教育方法。

鼓勵式教育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不責怪,不打罵,而是從其他好的方面進行鼓勵,從而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於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鼓勵式」教育被引入中國其實不過就是這幾十年的事情,「鼓勵式」是源於西方的一種教育方式。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社會爆發了一系列的社會運動,其宗旨就是反傳統、反壓制,要求自由、要求解放。在這種大環境下,教育思想也必然受到影響,其中一種倡導孩子身心自由,解放天性的教育模式逐漸走上舞臺,這就是「鼓勵式」教育的起點,其核心就是通過鼓勵、賞識的方式,讓孩子的天性和天賦自然成長,達到身心和諧。「鼓勵式」教育反對外來壓力和幹涉,認為外力對孩子的發展都是負面因素。

可以說,「鼓勵式」教育和西方的社會環境、人文風俗及法律法規是非常適應的。

首先,社會環境適合。

西方國家的注重隱私,人際關係淡薄,相互之間絕不允許幹涉對方的隱私,更何況孩子教育這種大事。絕不會發生中國鄰居大媽,給你出謀劃策如何管教孩子的事情,甚至連孩子的祖父母如果參與管教孩子,都被認為是不合適的。

其次,西方孩子從小接受自由教育。

自由是他們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即便是父母、老師如果過度幹涉孩子的自由,都會遭到激烈的反對,哪怕孩子做了錯事,壞事也不能激烈應對,他們更願意將難以處理的事情交給警察處理,所以我們會看到美國警察到學校拘捕10歲孩子的新聞。

第三,西方的法律制度也配套這種教育方式。

在西方國家,哪怕是你自己的孩子,也不能過分體罰,否則鄰居都會舉報你。我們知道在美國已經發生好幾起華裔父母輩剝奪孩子監護權的事情,起因就是體罰孩子被鄰居被學校老師舉報。還曾經發生過一個父親給年幼的女兒刮痧,而被警察逮捕。由梁家輝、蔣雯麗主演的電影《刮痧》正是基於這樣的現實改編的。

總之,不管是生活方式也好,還是教育方式也好,一定是與其所在國家的人文環境相適應的,「鼓勵式」教育適合西方社會,是應運而生的教育模式。

對中國來說,一種新的教育方式的引進肯定有其適合的土壤。中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大多數新生中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都成了父母的心肝寶貝,別說「棍棒」了,就連嚴厲的批評都為很多家長所排斥。恰在此時,一種有別於中國傳統「棍棒」式教育的新穎模式傳了進來,加之被很多專家所推崇,一時之間成為被主流社會所認同的教育方式,而中國傳統「棍棒式」或者說「挫折式」、「壓迫式」教育被大多數家長和學校所拋棄。

至於哪種教育方式更優秀,這種簡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因才施教的方式才是適合的,我們追求的也應該是適合的教育方式。

當然了,每種教育方式也都不是完美的,不論是「鼓勵式」還是「壓迫式」,都有其優點和短板,慨文認為,可以把這兩種模式進行有效的融合,來更適應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傳統觀念。

「鼓勵式」教育的長處,因為有太多的專家已經多方論證其優點,慨文這裡就不細說了,在這裡只是簡單說一些「鼓勵式」教育的短板或者是後遺症。

1. 容易養成孩子虛假的成就感和虛榮心。

「鼓勵式」教育要求發現孩子的優點,哪怕是犯了錯,也要發現其中的長處予以鼓勵,長此以往,孩子有可能會認為自己是不會出錯的,自己總是成功的,產生一種不切合實際的虛榮心。這樣的狀態是非常有害的,一旦孩子在現實社會中遇到真正的挫折,會導致其從雲端快速跌落,造成真正的危害。

2. 不明白成功的含義,缺乏毅力,輕易放棄。

經常被誇獎孩子,會讓孩子迷失自我。不能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反正總是被讚揚,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缺乏毅力和信心,很容易的選擇放棄。

3. 過於個性化、自我化,難以融入團隊和社會生活。

經常被誇獎的孩子都有比較驕傲的心態,而且比較愛面子,個個都是小皇帝,認為自己總是正確的,也不願意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每個人都非常個性化、自我化,對改變自己融入團隊,往往比較排斥。

4.面對挫折打擊,承受力偏低,更容易造成極端後果。

在順風順水的誇讚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心理承受力一般比較低,當面對一些較大的挫折、羞辱、失敗時,往往心理上難以承受,更容易發生一些極端情況。

其實,對於西方「鼓勵式」教育,國外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在一些學校,老師對學生的管理幾乎是無能為力,只能是放任自流,尤其是在公立學校,其後果就是教學質量極差,校園紀律廢弛。一般的富裕家庭都不願意把孩子放在公立學校,他們寧願花更多的錢送孩子去管理嚴格的私立學校,因為他們知道,過於寬鬆,過於放任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對這個問題,很多西方國家也在做一些改變嘗試,適當地在學校增加體罰措施,更好的維持校園紀律,有利於學生成長。

在美國有已經有23個州規定了學校可以對學生實施體罰,但他們的體罰措施卻是非常嚴密和細緻的,做到既能對學生施以懲罰,又能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家長和學校必須籤訂一份聲明,表明是否同意對學生實施體罰;體罰時必須有證人在場,以確保體罰依法進行;體罰必須考慮學生的性別、年齡以及身體狀況等等。

英國在2007年通過立法,規定老師有權通過身體接觸管束不守規矩的學生。同時,對體罰的詳細內容規定的非常清晰,比如體罰的工具,實施體罰的批准程序,體罰的年齡限制和實施體罰的身體部位和擊打次數等等。

同受中華文化影響的近鄰韓國和日本,在禁止體罰幾十年後,也相應解禁了體罰。韓國在2002年6月26日頒布的《學校生活規定預示案》及後來通過的《教育處罰法》中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

日本在2007時任首相安倍晉三主持下修改法律,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

世界各國對待體罰的態度有較大分歧,大體分三類。

第一類國家完全禁止體罰,其中包括中國、奧地利、芬蘭、德國、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烏克蘭和羅馬尼亞。

第二類國家也禁止體罰學生,但在社會壓力下,正在呼籲恢復體罰。比如韓國、日本、英國,已經恢復體罰。

第三類國家允許體罰,這些國家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其中,美國有23個州在法律上允許體罰。

對學校來說體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管理手段,對學生來說,體罰是一種挫折式、羞辱式的教育,讓他們更加懂得做錯事必須要承擔代價,而承擔代價的感受是身體上的疼痛和心靈上的挫敗感和羞辱感。

也許,這種挫折感和羞辱感,能夠讓他們早早地在心理上築起一道防線,為將來走向社會時遇到的更大、等多的不如意、失敗和羞辱進行提前地預演,讓他們懂得,一時的挫折失敗不是什麼大問題,一時的羞辱也不是什麼致命的危機,只要不放棄,能夠重新來過,改正錯誤和失誤,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相關焦點

  • 14歲少年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墜亡,讓我想起了那個在EVA中的少年
    14歲少年被母親打耳光之後跳樓墜亡近日,又有這樣一則新聞讓人心痛「湖北一14歲少年被母親打耳光之後跳樓,後經搶救無效身亡。」青少年自殺距離我們從來都不遠,而這樣的悲劇發生也絕非偶然2019年4月17日,上海一高架橋上,一個17歲的少年從高架橋上縱身一躍,當場身亡,起因是他與同學發生爭執,被母親嚴厲訓斥,後來少年與母親的衝突逐漸升級,母親在高架橋道路中央停車下車繼續訓斥少年,之後少年直接從高架橋上跳下,橋很高下面就是堅實的水泥地
  • 母親在學校扇兒子耳光,父母的愛咋如此霸道?兒子已跳樓身亡
    老師也在思考,喊家長到學校配合管教,怎麼就發生了跳樓的悲劇?所有理直氣壯的教育,在孩子失去生命面前,都顯得無足輕重。媒體報導稱,2020年9月17日湖北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名學生因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不治身亡。該校九年級學生張某銳(男,14歲)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
  • 初中生被母親扇耳光後墜樓身亡,原來,閉嘴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們不禁會思考,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再與父母溝通,而是選擇結束生命來終結話題?而父母與孩子之間,又是因為怎樣的矛盾,才會讓孩子寧願去死,也不願跟父母多說一句話?2019年4月,上海17歲男孩因被媽媽批評,選擇了跳橋自殺;今年3月,河北五年級孩子因上網課不認真被家長訓斥,從樓上跳下;今年9月,武漢男生被媽媽扇巴掌,從教學樓跳樓自殺;......
  • 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如何教孩子面對挫折?睿智燈塔教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學生因為不能承受學習成績下降、失戀等帶來的身心壓力,往往就會表現得很焦慮、失眠、抑鬱、恐懼;個別學生還會精神崩潰、跳樓自殺…等等悲劇的發生,其實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氣和責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 中大附中初一學生陳奕銓:被打兩巴掌就跳樓?學海無涯樂作舟
    「前不久,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劇,湖北武漢一名14歲男生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墜亡。正當大家對死者的父母甚至老師口誅筆伐時,我的奶奶卻有不同的看法,她認為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甚至說如果被打兩巴掌就跳樓,那應該早點跳。我相信我奶奶至少代表了部分老輩人的看法。我不同意奶奶的看法。在扼腕痛惜之餘,我在思考,同為初中生,我們怎麼去避免類似的悲劇?」
  • 14歲少年被母親在學校打耳光,沉默3分鐘後跳樓,母親後悔了嗎
    近日,武漢市江夏區一所中學內,一個初三男孩在走廊上被母親當眾扇耳光、責罵,幾分鐘後原地跳樓,搶救無效後死亡。據悉,這個14歲的男孩張某是因為在教室與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班主任請了家長到學校溝通。目前,當地教育和司法等部門介入處理善後。
  • 減少學生跳樓悲劇,從提升教育專業度入手
    其中,14歲學生張某被母親在學校走廊扇耳光之後跳樓身亡。這條突發新聞一時間激起熱議,譴責家長、譴責老師、甚至譴責跳樓學生的都有,只是發洩情緒的居多,而甚少有人從教書育人的專業性方面去分析這起事件。近年來,學生跳樓的新聞時有耳聞,我想,如果能從教書育人的專業方面入手想辦法,這樣的悲劇應該能夠減少。
  • 武漢14歲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因當日玩撲克牌被請家長
    9月17日,湖北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學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 據了解,17日下午該校九年級學生張某銳(男,14歲)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耳光後跳樓。
  • 初中生被家長扇耳光跳樓,為什麼學生跳樓事件層出不窮
    2020年9月17日,湖北武漢江夏區一中初中部九年級一名學生跳樓不治身亡。事情起因是學生張某銳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班主任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張某銳在五樓走廊被母親狠扇了兩耳光,他猶豫了片刻從五樓一躍而下,兩名同學在旁邊目睹了整個過程。
  • 在校打撲克被叫家長,14歲男生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
    近日一名14歲初中生在學校跳樓身亡9月17日下午,武漢市江夏一中九年級學生張某銳在教室與另兩名同學玩撲克牌被抓,班主任隨即請三名學生家長到校配合管教。據監控視頻顯示男生在教學樓樓道被母親教訓其間挨了兩耳光母親離開後男生默立兩分鐘後轉身爬上欄杆從5樓跳下路過的同學試圖阻攔未果當晚9時傷勢嚴重的張某銳被宣告不治當地教育、司法等部門已介入處置善後9月17日,武漢市江夏區教育局通報
  • 男孩被母親打耳光後跳樓:愛並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要做的功課
    9月17日,湖北武漢,一名14歲男孩因為在學校玩撲克,被老師叫家長,母親在教學樓樓道,打了兒子兩耳光後,母親離開,孩子默立兩分鐘後,跳樓身亡。一個14歲的生命,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隕落了,令人扼腕嘆息,悲由心生。
  • 南寧18歲學生感到迷茫而跳樓自盡,別讓孩子在溫室中長大
    深圳一名高三女生留下遺書跳樓自殺,稱「反正他們都不了解我,沒死請給我一刀」。內蒙古10多歲的初中生,因為玩手機被母親罵了一頓,一時想不開選擇跳河。南寧18歲學生跳樓自盡,留下遺書表示:感到很迷茫。這樣的孩子當然無法經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難與挫折。3、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當然會不可避免地面對一些心理壓力,如成績不良,被他人威脅、侮辱、打罵,家庭的不幸等等。
  • 初中生因這事跳樓身亡,家長責問老師逼死孩子,老師慌了
    初中生因這事跳樓身亡,家長責問老師逼死孩子,老師慌了新的學期開始了,大部分學生歡歡喜喜地去上學,家長們歡送神獸出籠。然而,在學校班主任通知開學報到的消息之後,一名12歲的初中生卻跳樓了,而且身穿校服。就在8月31日上午,一名初中生在家屬樓跳樓身亡,這是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第十五中學就讀的一名學生。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隕落。據家長反映,孩子在看到老師發來的開學通知中「交上假期作業」後,因為自己沒有完成暑假作業,害怕面對老師,於是選擇了跳樓輕生。
  • 14歲男生被母親打耳光,沉默三分鐘後跳樓身亡,背後真相讓人心痛
    文 | 阿哩 近日,武漢一名14歲男孩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自殺。被媒體曝光後,這件事情在網上開始發酵,登上熱搜引發熱議。 男孩在5樓的走廊上罰站時,生氣的母親走過來當著老師和很多同學的面,迅速甩了兩巴掌在孩子臉上,嘴裡還在說著什麼。
  • 深圳教育局通知取消考試 試問我們的教育如何立德樹人?
    網傳,就在7月2日當天,深圳市龍崗區某中學初一學生作弊時被老師抓了現行,跳樓自殺。當地教育部門壓力山大,深圳市教育局連夜官宣,取消期末考試。這顯然是因噎廢食。試問:每天都會發生交通事故,要不要把所有的馬路都給封了?學生因為一點點挫折就跳樓,這樣的悲劇最近一再發生,公開報導的至少有十幾起,而實際數字要大得多。
  • 38歲高考狀元在美國跳樓,教會孩子善待挫折,遠比成功來得重要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忽略了挫折教育陳勤的故事無疑是一個悲劇,在唏噓感嘆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那就是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家長除了教會孩子如何獲得成功,也千萬不要忘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沒有人能一輩子一帆風順,但在失敗來臨時缺乏面對挫折的能力,結果可能是毀滅性的。
  • 保定一15歲女生從29樓跳樓身亡,知情人:之前跟母親發生爭吵
    從網友發的視頻上到孩子當場死亡已經被蓋上布了,現場有公安人員在拍攝取證,有知情者透露,疑似女孩跟母親發生爭吵後,一時想不開跳樓。具體情況我們以官方報導為準!現在孩子已然去世,最悲痛的一定是孩子的家長,如果知道孩子會這麼極端,家長無論如何也是不會和孩子爭吵的,其實有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各種問題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其它的其實都是浮雲。
  • 挫折教育要趁早,做好這3點,讓孩子在逆境中也能展翅飛翔
    而男孩這麼做的原因是當天發燒請假在家沒去上學,想玩電腦,遭到母親的拒絕。事件二:西安一個8歲的女孩,從21樓縱身跳下。而其背後原因,也是媽媽不允許孩子看電視,孩子心生憤怒,便選擇了這樣極端的方式。事件三:研究生黃某因畢業論文又沒有通過,給老師發微信求救沒得到回應而跳樓自殺。
  • 13歲少年跳樓輕生,母親當場崩潰大哭,高壓下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13歲少年跳樓輕生,母親當場崩潰大哭近日,一段孩子從高樓一躍而下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讓欣兒媽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吧。視頻中,某小區內一名13歲從自家居住的小區內26層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短暫的生命。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之後,孩子身體已經冰涼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