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教杆嗎?挨過教杆的打嗎同學?

2021-01-10 善國名滕

今天我來聊一個這兩年已經老生常談的話題。

父母對孩子的愛到底該怎麼輸出。

聊這話題是因為在昨天我聽到一個令人心痛的事情,一個畢業進入社會的人,因為受到了別人的指責,心理上承受不了做出了極端的事情,這對外人來說就是聽到一個事件,可對於他的父母,誰能想像得有多痛苦,大半生的心血撫養大,其中的艱辛我相信每一個做父母的都 有體會。

昨天聽到這個事情,我就一直在想,是什麼造成了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到這樣一個程度呢?一個人的承受能力究竟是與生自來的呢,還是後天形成的呢?

說到這,讓我想起郭德綱老師在相聲中說到過的一句話,大體意思是說,做人吃虧、受罪要趁早,別等進了社會或者老了,因為一點小挫折,面子上掛不住,心理上承受不了。其實我還是比較贊同這一觀點的。

吃虧、受罪要趁早,從側面理解的話,我可以理解成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是後天形成。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經歷。沒有經歷,哪來的感受,沒有感受怎麼能去承受呢?

我是80後,我記得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教室裡絕對少不了一件東西那就是教杆,不知道現在的同學聽沒聽過教杆這一詞,如果教室真沒教杆,那打少衛生的掃帚或者黑板擦就會充當教杆責任,一個學期下來,就沒有哪個同學能數得清教杆換了多少個,換不是因丟了,而是在懲罰同學時打斷了。

試問現在的同學和家長,你們受過這樣的懲罰,又會願意接受這樣的懲罰嗎?

當時的我們,即便是成績好的同學,也會因為做錯題或什麼受到過教杆的懲罰,關鍵是我沒聽過哪個同學回到家給家長說,因為如果長家知道了,絕對又是一頓揍,家長還得問問自己,人家都沒錯,自己怎麼就錯了。更沒見過哪個家長會到學校找老師,就算是有時在校外碰到老師,家長也會說,自家孩子在學犯錯了讓老師多管教之類的話。我覺得我們80後都應該是這樣過來的吧。

現在都30多歲的人了,每次幾個同學到一塊,必聊的話題就是當時老師和同學的事情,聊到被打的事情時,都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或許現在的我們都以這種方式表達感謝當年那個拿著教杆的老師吧,是他們才使我們這一代80後承擔下了更多的責任。

聊了下我們當年,在聊下現在。

先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的在我身邊的事情,前幾年我們鄰居家的孩子,在學校被老師體罰了,打的臉,回到家,家長看孩子哭著,一問說是被老師打臉了,我那叔和嬸二話不說,直接跑到學校,然後我那叔上去就給那老師一個,我嬸就說自己的孩子我都不捨得打,用你打,後來校長出來和解的這事。

就這件事情,我們從事關的三人來說下,第一是老師,打人不打臉,我個人覺得這個老師的體罰有點過了,打手心打屁股不都可以嗎?然後這個老師經過一事,以後在學校同學,同事面前至少面子上不好過,而且在以後的教學上也會受到影響;第二是當事孩子,或許對他的影響才是最大的,在他的心裡或許潛移默化的形成了遇到問題要用暴力解決的思想,而且學校老師對他以後的教育也都不會太敢管;第三就是家長,我覺得這種行為很愚蠢,不想做過多評價。

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在網上也會經常見到類似的吧,現在的老師確實不好幹。

我從以下兩點來聊下,先要聲明下我就一普通的家長,不是什麼老師的託,只針對現在這一現象,不帶感情偏見的和大家聊,如果有不對的,大家見諒。

首先是學校和老師,雖然現在學校環境好了,老師的待遇也提高了,可是工作卻不好幹了,

拋開正常的教學內容我們不談,因為我不專業,我們只談相處關係上,最難處理的就是和家長、孩子的關係上,無論孩子成績的好壞,淘氣與否,現在老師敢體罰學生的,十個裡面能有一個嗎?

體罰是要有度的,而且不是針對所有的同學,但體罰一定是教育工作裡不可缺失的(拋開一些變態老師),自古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就像小樹成長,不去修剪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呢?當然,這與家長的行為是有直接關係的。

接著我來說下家長,其實大多數的家長還是很明事理的,但就是那麼一少部分,動不動就以愛的名義說自己的孩子都不捨得打,老師憑什麼打之類的話,這也是上面我說的造成老師不敢體罰的原因。我想說的是,孩子沒那麼脆弱,批評下,打下沒你說的那麼嚴重,你現在如果抱著這種不想孩子受委屈的思想,那他長大成人進了社會,怎麼會有對家庭,對社會的承擔能力呢?同樣的那句話在說一遍,小樹不修剪是長不成參天大樹的。

我個人感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三歲左右性格形成期的時候,大人一定要做好,孩子做錯事,該講理的給說道理,就算他聽不懂也要讓他形成這種遇事要說道理的意識,當然該批評的要批評,該打的時候也要適當的打下,也要讓他知道有些事做錯了是要受到相應的懲罰的。

最後我在說下老師和家長關於孩子教育配合的事情吧,純屬一個普通百姓的觀點。

我覺得作為老師,專業知識的傳授,作業的批改是必須的吧,咱不用多說,老師是一個職業,但說白了也是一個崗位,如果你連自己崗位上的事情都做不好,那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員工,老闆不喜歡這種員工的。至於體罰,該有的還是要有的吧。作為家長,我們不要動不動就在說什麼自己的孩子都不捨得打之類的話了,這不是對他的愛,反而是他成長上的一個絆腳石。

老師對學生的愛以做好專業知識的教育為輸出,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愛以做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為輸出,這樣學校與家長的關係也不會像網上傳的那麼不可調和,而且對孩子的愛也得到了正確的輸出,我相信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愛也會全部的被輸入的。

相關焦點

  • 知道怎麼打跳球嗎 跳杆的打法介紹
    跳杆是解球神器,更神的是跳杆也能加杆法!高杆低杆來走位,如果練成,那你的對手防守時會很頭疼吧!接下來姍姍就叫你如何學習解球神器。
  • 老虎伍茲打過幾個一桿進洞?
    如果你是職業球員,機會稍大一點,但也是小概率事件:男子職業球員打3708桿才有機會出現一次一桿進洞,女子為4648桿。 當畫面來到決賽輪16號洞,伍茲險些上演一桿進洞的情景時,南茲問了一個「冷知識」: 「老虎,你這輩子打過幾個一桿進洞啊?」
  • 抬杆已久的高速上下口變成落杆,是要收費了嗎?
    最近因為高速收費站上下站的抬杆模式變為了落杆模式,有很多粉絲髮出疑惑,高速公路開始收費了嗎?高速收費站的抬杆模式變為落杆只是對通過車輛開展實車測試,以備後期優化收費系統。所以呢,細心的車主會發現雖然抬杆變為落杆但費用顯示仍然是0二、高速路況查詢及何時恢復收費問題高速出行之前先熟悉路況,查看哪裡擁堵是必備
  • 一桿進洞,我請你打球!
    高爾夫發燒友都有三個終極願望:一是打過標準桿72桿,二是去最早的高爾夫球場——聖安德魯斯球會打場18洞(朝聖),三是打過可遇不可求的
  • V字型架杆適合打後斯諾克,O字型架杆呢?網友:難怪打不好撞球!
    簡單教大家一下撞球中的各種架杆手勢,具體手勢打具體的球。當母球靠在撞球桌的庫邊,或者需要長距離的準度球或者遇到後斯諾克(就是母球後方有一個球比較近很難用手來下杆,所以打目標球會很吃力)情況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V字形架杆,今天就教大家一下使用方法,首先把手掌儘量的張開放在撞球桌上面,大拇指很自然的靠在拇指旁很自然的形成一個V字形狀,手掌中央微微鼓起,閒置的手指儘量的貼實臺面,這樣才能是我們穩定的出杆,不至於出現毀滅性的失誤。
  • 羽毛球拍中杆斷了,還能維修嗎?
    修過的球拍還能期望怎樣的手感?球拍中杆完全斷了,還可以修補嗎?(排球部落) 答:正常來說,完全可以修補,但修補的難度要看斷點的位置與斷裂的情況(如下圖1), 修補的原理同樣是類似鋼筋混凝土一樣的「內接外固」的方式,內部使用碳素條或者金屬條接合,外部再使用金屬環或者環繞碳纖材料粘合固定,補完後也還可以打,感覺可能會比補框的稍好一點,因為補框會造成球拍平衡點與拍面左右平衡的變化,而補杆對平衡點的影響較小,對拍面左右平衡的影響不存在
  • 健身這麼久,你用過這4種槓鈴杆嗎?
    胖槓鈴杆胖槓鈴杆要比常規槓鈴杆更粗這使得胖槓鈴杆抓握起來會更費勁如果你的前臂肌肉和握力差多功能槓鈴杆它是一種短槓鈴杆槓鈴中部提供了一些握把有寬握距和窄握距讓你能以不同的角度進行錘式彎舉推薦動作:槓鈴俯身臂屈伸做過這個動作的肌友都會有體會普通槓鈴真的特別容易撞到屁股導致你根本沒法專心收縮三頭肌注意力都轉移到屁股上了而用了這種槓鈴杆就很舒服了
  • 上杆蓄力丨柔韌性差就不能打遠?教你三步做好上杆
    【關注【高爾夫教學】頭條號,觀看完整視頻對於一些男士或者柔韌性比較差的球友來說,當你想打得更遠的時候,往往會因為脊柱逆轉等問題,造成擊球失誤!其實像這種類型的球友,只要把上杆蓄力做好了,距離自然不會差!今天,高提士高爾夫技術導師朱達就帶你練習三步上杆!
  • 汽車穩定杆和平衡杆有什麼作用?網友:防止你急轉彎的時候翻車
    相信大家對於汽車穩定杆和平衡杆都知道是車子上的什麼部件,那麼你們知道它的作用是什麼嗎?有一些網友說出非常有趣的話就是說防止你漂移的時候防止你翻車,哈哈,那麼網友說的是很好聽,但防止翻車確實有作用。那麼究竟穩定杆和平衡杆的作用是什麼呢,接下來的文章裡告訴大家。
  • 他在649碼的6桿洞第二桿打進洞(-4),神鷹球!
    高爾夫球場上的一桿進洞不常見,可是比一桿進洞更罕見的你知道是什麼嗎?信天翁球(雙鷹球)?比這個更罕見的呢?
  • 怎樣打撞球之出杆穩直的條件
    怎樣打撞球之出杆穩直的條件
  • 自動擋杆上的字母分別代表什麼意思?教你一句口訣
    大家對自動擋的汽車有仔細觀察過嗎?有沒有發現其擋杆上面有許多的字母呢?這些字母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其實教你一句口訣,就能夠輕鬆記住擋杆上的字母的意思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第一個:D擋,也就是行車檔,其英文為Drive。這個檔位是最常使用的檔位。通常情況下,許多的人都是一直使用的這個檔位。第二個:P檔。這個檔位就是停車檔,也就是Parking。
  • 細杆香菸VS粗杆香菸,哪個危害大?電子菸真的安全嗎?你在抽哪種
    導語:昨天央視新聞公眾號發布了這麼一條推文:山東的王先生因列車上「被吸菸」把鐵路部門告了……記者通過實地調查發現,目前列車上的確存在著吸菸較為普遍的問題,由此可見,抽菸的人群日益壯大,女性也開始採用抽菸來釋放壓力的習慣,細杆香菸是很多女性的選擇,但是,細杆香菸細一點對身體的危害就會小一點嗎
  • 球車道免罰杆補救:在補救區拋球一定能正常打下一桿嗎?
    補救區是在球車道右側樹林中,在那拋球後,下一桿顯然基本沒法打。更進一步,規則規定的免罰杆拋球區,只是能保證讓球員脫離球車道本身造成的妨礙,而不能保證在拋球區拋球後是否能夠正常擊球。換句話說:受到球車道妨礙時,如果選擇按照最近補救點免罰杆拋球,則拋球後一定能夠脫離球車道造成的所有妨礙(球位、站位、揮桿),但不能保證下一桿本身好不好打或能不能打。
  • 還能這樣降10桿、漲30碼!是什麼封印了我的降杆潛能?
    下場時,我的心態非常平和,打了鳥也沒有特別興奮,失誤了也沒有特別沮喪或生氣,但打每一桿的專注度提高了非常多,這也是我之前欠缺的。利用之前所學的BTT理論,深度加深了我每次揮桿時的感受,第二部分我覺得記憶區對我的幫助比較大,所以我能做到不管是打好還是失誤,都能從容的打好下一桿,耐心打完18洞。
  • 答球友問003:上杆越高,真的可以打得更遠嗎?
    那麼,是不是真的上杆幅度越大,上杆越高,就可以把球打得更遠其實事實與這個說法相差甚遠:過度上杆不僅不會獲得你夢想中的遠距,還發生左右曲球、運動損傷等糟糕效果......過度上杆意味著,在上杆到頂點之後,球桿與地面會發生交集,不再平行,從而很難及時擊球,更難以保持揮桿的一致性,無法紮實觸球。
  • 自拍杆、GoPro,越來越「輕量化」的紀錄片拍攝,你會喜歡嗎?
    自拍杆成就的劇情片我喜歡一部自紀錄劇——《嗨男朋友》,並非因為片中某位演員或是具體情節,它真正吸引我的是打破傳統的拍攝形式:整部劇全程無劇組人員拍攝,演員在真空環境下,手持自拍杆自己錄。全程自拍自演的形式,加之演員出彩的演技,會在很多個瞬間裡忘記這是一個依託劇本的表演。
  • 小米自拍杆才是這場比賽裡最值得爭奪的獎品嗎?
    跑完馬拉松第一件事情是洗澡嗎?那絕對是發朋友圈炫耀啊。如果你放個自拍杆在補給包裡,是不是實用多了,安全多了?我就不信有人會拿起自拍杆啃一口嘛。你以為獎品會是景點門口賣10塊錢,有線的那種自拍杆嗎?NO,車咪咪是一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星球,為優秀寵車獎準備的自拍杆都是以下這種規格的。
  • 臺釣竿和前打杆的優勢與缺點
    如今臺釣盛行的今日,前打杆也盛行起來,為什麼會盛行起來,主要是由於咱們政府對於生態的保護,大魚越來越多,沒有了捕撈生態也在慢慢復甦,各方面的資源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今天咱們就說說臺釣和前打杆的好處。一、前打杆1.前打杆組成部分,杆,線輪.釣組,釣點,特點,可調式定位杆,基本用到的幾乎都是5.4-7.2,為什麼要選擇這個長度的前打杆,是因為它能放線,能夠拋到臺釣竿去不到的地方,也能使用滑漂釣更遠的深水大魚,避免了臺釣竿的不足。
  • 斯諾克單杆突破技巧
    2.我們再說說中袋,斯諾克的中袋,是很叫人頭疼的,如果你能中袋打的準,那麼你就能過單杆50,這一點絕對不假,而中袋,不是全指你基本功紮實才能完全打的準的,有時候出杆再直,入射角小的球,也會彈出來,這很讓人頭疼,我認為,中袋,打的準的竅門,就是控制被擊球的速度,保持平穩,不能太慢,當然絕對不快,很勻速,如果你回頭試試可能回發現,有時候有一些偏差的球,打的不是特準,只要你被擊球的速度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