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停產背後 晶片自主還有多遠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一則大眾汽車停產汽車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

過去的一年裡面,被卡脖子的新聞我們聽了不少,最多的是華為的晶片被卡脖子,但原來汽車的晶片供應也受到了影響,一時間,恐怖的氣氛開始蔓延。

上汽大眾發言人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表示:晶片供應問題確實存在,但並沒有很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的辦法。

晶片短缺是什麼回事,跟華為是一樣的嗎?

由於晶片的生產供貨不足,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無法生產。其實汽車行業只是其中一個被影響的行業而已,只是體量大、產值高所以才被高度關注。

為什麼會供貨不足?主要是原因是大家對於市場的需求猜測有誤,大家備貨都減少了,而且在新冠疫情的時候,大家對於市場大態度都保持審慎,導致廠家減少晶片備貨。

馬上生產不行嗎?不行,備貨周期太長了。

晶片的原材料生產時間比較長,汽車企業需要向生產企業預定,周期是6-9個月,也有一種說法是26周左右。因此,這按照時間倒推,目前晶片的需求其實是今年3月左右預定的,而當時全世界正處於疫症的肆虐期,所有的廠家都不願意多下單。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的防疫措施鶴立雞群,市場活動活躍,汽車市場更是有良好的表現,導致銷量大的主機廠出現ESP\ECU供應短缺的問題。

除了廠家態度審慎之外,上遊的晶圓生產廠家也關閉了部分6英寸晶圓生產線,而這部分的生產線正是用來供給汽車零部件的。麥肯錫在4月份時預測:由於今年全球汽車需求已經大幅下降,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下降,預計2020年汽車半導體市場將下降10%至27%。

IDC方面也預測,包括輕型商用車在內的全球汽車銷售下降5.6%至8140萬輛,導致汽車半導體增長下降2.7%至384億美元。

我們有能力生產嗎?有是有,但數量少。

在上遊晶圓的生產製造上,國產4-6英寸晶圓基本滿足國內需求。但是尺寸越大,自給自足率越低,主要靠國外公司供應。不過好消息是,目前國內已投產的 12 英寸晶圓產線已超 20 條,建成後產能將超 66 萬片/月。

所以,上遊的原材料我們有能力造,與華為的晶片短缺有一定的區別,只是尚需建設時間。

在眾多主機廠之中,比亞迪在此次晶片危機中成為了最硬核的存在,比亞迪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比亞迪不僅晶片沒有短缺,還成為唯一一家「有餘量外供」的車企。而且亞迪半導體現在也在積極推進市場化,此前已完成A輪和A+輪戰投。

本次晶片短缺的中長期影響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此次的晶片短缺危機中,我們只聽到了南北大眾傳來停產消息,那其他車企呢?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晶片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汽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Tier 1)企業是最先感受到需求的變化的,因為它們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

近日,一封由汽車晶片龍頭廠商NXP(恩智浦)發給客戶的漲價函流出:這份籤署日期為10月26日的漲價函顯示,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短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所以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根據2018年的市場營收統計數據,目前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車半導體廠商分別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電子、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STM)。五家半導體廠商市場佔比依次為11.9%、10.8%、8.1%、7.3%和6.9%。

一級供應商的問題會在3-5個月內解決。

而二級供應商方面,國內還是有不少的國產化的汽車電子項目,這部分的小項目更多會滿足需求量小的公司。而且由於本身購買的周期太長,較小量的需求目前反應不明顯,所以一些產量較低的主機廠並沒有出現晶片短缺的問題。按照目前的情況,晶片屬於奇貨可居產品,一定會有渠道商囤貨,待庫存用光,晶片問題才會顯現。

正所謂危與機並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的晶片供應危機會慢慢影響到中國自主生產晶片的進程,自給自足的數量會被拉升。

其實早在今年9月份,由國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創中心)牽頭70餘家企事業單位成立了「中國汽車晶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這是首次在汽車晶片領域中出現統一行動組織,同時也體現出了國家對於汽車晶片的重視。

除了「中國汽車晶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之外,不少主機廠也開始了自己的晶片研發與生產。上文提到的比亞迪就是其中一員,甚至還生產、研發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上汽在2018年,與英飛凌成立合資公司,同樣專注研發IGBT;今年5月份,北汽集團宣布和Imagination集團、翠微股份共同籤署協議,合資成立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自動駕駛晶片和語言交互晶片的研發。雖然研發方向可能不盡相同,但同樣在為自主生產的晶片而努力。

前沿君

近年來,關於高新科技材料卡脖子的新聞層出不窮,前有華為晶片供應不足,甚至需要出售榮耀品牌自保。現有汽車晶片供應下降,導致部分主機廠陷入停產危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汽車產業能夠做到真正的全產業鏈供應。

相關焦點

  • ...官方回應來了|大眾汽車|停產|晶片|半導體晶片|上汽大眾|大陸集團
    這是金屬加工(mw1950pub)發布的第12303篇文章編者按近日,一條關於大眾汽車停產的消息迅速引發了多方關注。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該消息究竟是否屬實呢?
  • 【權記見聞】網傳南北大眾停產,中國品牌斷貨,汽車行業遭遇「缺芯...
    ECU、ESP晶片供應緊張,沒有可替代的國產供應商,中國品牌高歌猛進的背後是一顆「不可控」的 「外國芯」。今天,有行業從業者向牛車網反映:因晶片供應不足,12月初起,汽車企業將陸續停產。停工潮有蔓延趨勢,2020最後一個月,國內大部分汽車廠家或將面臨停產風險。
  • 大眾汽車將停產?晶片短缺成「命門」,事實不止於此
    近日,不斷爆出消息稱汽車行業晶片短缺,很可能將波及大部分企業,甚至導致一些企業停產。其中最早爆出晶片短缺的就是大眾了。早在12月5日,央視新聞就報導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
  • 大眾再遇難題,因晶片供應緊張,部分車型或被停產?官方回應來了
    在前幾天的時候,一個重磅消息引起了我們的廣泛關注,那就是上汽大眾因為晶片原因,在12月4號的時候停產了,不僅上汽大眾受到了影響,就連一汽也進入了停產的狀態。根據傳出的消息是說我們國家的晶片非常緊張,已經從手機行業傳導到了汽車產業,這次短缺的主要是控制車載電腦的ECU晶片和車輛穩定的esp晶片,現在這兩個晶片在我們國內已經供不應求,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面臨著停產的局面。大眾再遇難題,因晶片供應緊張,部分車型或被停產?官方回應來了。在今年的時候,美國就對華為的高端晶片提出了制裁,導致了華為沒有高端晶片可以使用。
  • 南北大眾被曝停產兩天,晶片荒或將持續一個月|一句話點評
    雖然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表示沒有影響到其正常生產,但是從上汽大眾內部了解到目前上汽大眾南京工廠和寧波工廠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停產,上汽大眾南京工廠停產12月4日,12月5日兩天,上汽大眾寧波工廠從12月3日~7日停產,而且受到影響的情況還各有不同。據了解寧波工廠是由於底盤供應商沒有及時供貨導致停產,而南京工廠的問題則更加撲朔迷離,而所有問題的關鍵都指向了晶片。
  • 【芯視野】大眾「缺芯停產」敲響汽車半導體警鐘,「晶片一哥」MCU...
    1、【芯視野】大眾「缺芯停產」敲響汽車半導體警鐘,「晶片一哥」MCU狀況如何?1、【芯視野】大眾「缺芯停產」敲響汽車半導體警鐘,「晶片一哥」MCU狀況如何?集微網報導 最近,大眾汽車因為「關鍵晶片」缺貨導致汽車停產的消息引發熱議。
  • 晶片短缺背後:汽車業「八仙過海」搶資源 自主研發是場長戰役
    小小晶片,成為撬動國內汽車產業鏈的大支點。日前有報導稱,由於疫情對全球產業鏈造成的影響,全球晶片產量嚴重不足,大眾汽車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為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對此,大眾中國回應稱,晶片供應確實受到影響,但情況還沒有傳聞中那麼嚴重,相關車輛交付未受影響。
  • 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大眾汽車近期陷入停產!比亞迪可充分自給!
    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大眾汽車近期陷入停產!大眾汽車已公開解釋,這只是短期的供給緊張,情況沒有傳聞中嚴重,已經與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但這並未完全打消公眾的疑慮。此次汽車晶片之所以短缺,原因在於受疫情影響,海外規模較大的圓晶廠和封測廠陸續宣布停產,再加上意法半導體工人罷工,使得供給能力不足。中國汽車市場復甦超預期,也進一步推動了晶片需求增長,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風險。
  • 大眾汽車「晶片荒」,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12月初,很多人都注意到這樣一條消息: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部分車型產線面臨停產風險,其主要原因就是某些汽車晶片的供應短缺。目前,短缺汽車晶片的元件主要是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發動機控制器)這兩個模塊。
  • 大眾中國停產?官方回應
    日前,一條關於大眾汽車停產的消息迅速引發了多方關注。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該消息究竟是否屬實呢?記者在第一時間向大眾汽車進行了核實。
  • 短缺、被漲價、停產,汽車晶片被「卡脖子」之痛
    就在這種形勢下,大眾汽車國內合資車企卻被曝出因汽車晶片短缺將停產的消息。近日,據自媒體「愉觀車市」爆料稱,上汽大眾已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12月初進入停產狀態,並表示導致這兩家合資車企停產的主要原因就是造車所需的汽車晶片供應不足,一時間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 南北大眾停產?汽車行業缺「芯」情況到底怎樣?
    「上汽大眾4日停產,一汽-大眾月初停產……」進入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個周末,汽車行業被「停產」傳聞吸引了眼球,儘管汽車晶片「斷供」導致停產的傳言虛實未明,但卻引發了對汽車晶片的廣泛關注。  相關汽車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有沒有停產?晶片「斷供」、「漲價」是否是真?「晶片危機」對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影響如何?國產化替代是否有戲?為解開這些疑團,《中國汽車報》記者作了調查了解。
  • 晶片缺貨,車廠停產!事實可能比這更嚴重……
    由於晶片缺貨,導致車廠停產。在號稱魔幻元年的2020發生這樣的事,大家似乎也見慣不怪了。具體事情是這樣子的,在12月初的時候,開始有媒體傳出,受到上遊企業減產影響,車規級晶片產量開始減少,在最後一個月,國內部分車廠將會面臨產量下降,甚至是停工停產的風險。
  • 全球銷量幾千萬的大眾汽車全面停產!這給我們帶來什麼警示?
    先是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大眾CEO出來公開喊話現在只能靠中國市場續命,後來中國疫情壓制住了,汽車市場開始回溫,大眾搗鼓了幾年的ID4純電車也正式量產了,但卻被一票媒體人質疑它沒誠意,後輪還在用鼓剎。如果說這些對大眾都沒啥實質傷害的話,現在大眾面臨的,那可是真正的全球性危機了,因為它,要全球停產了。
  • 大眾中國要停產?官方緊急回應
    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迎來短缺潮。這次遇到斷供危機的是汽車製造商。12月4日,有消息稱,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緊張已經蔓延至汽車行業,並導致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出現停產的情況。
  • 【漲價】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中芯國際與大基金II...
    1、「缺芯」傳導至汽車產業: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2、總投資76億美元!1、「缺芯」傳導至汽車產業: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本次短缺的汽車晶片將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即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受到晶片斷供影響,車企將面臨的停產風險。在車企衝刺2020年銷量的最後一個月裡,中高端汽車廠家面臨停產風險對市場影響不可謂不大,而且此次缺芯問題不知何時才能解決。據相關媒體報導,本次傳出停產的兩家廠商是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這一消息未經企業官方證實。
  • 大眾停產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這兩天,大眾汽車停產的消息引發了多方關注,受晶片供應量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小小的晶片卻制約了汽車的製造,這個問題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汽車產業鏈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鏈,上遊產業包含金屬冶煉、化工、鑄鍛、塑料、電子、機加工、裝配、物流運輸等等,而在汽車產業鏈中有很多國際化的大公司,比如三菱發動機、採埃孚變速箱、愛信變速箱、西門子的電子產品、博格華納的渦輪增壓器、德爾福的傳感器、高田的氣囊、福耀的玻璃等等等等,汽車產業的供應商幾乎遍及全球,因此汽車產業是一個全球性的產業,哪一個零部件都不能少,一旦零件出現斷供,則面臨主機廠停產的現象
  • 「缺芯」問題籠罩全球車企:自主汽車晶片發展或迎良機
    「缺芯」問題籠罩全球車企背後:自主汽車晶片發展或迎良機每經記者 董天意 日前,由於疫情導致的全球晶片產能不足,導致車載電腦中電子穩定程序(ESP)和電子控制單元(ECU)模塊的生產遇阻。有消息稱,受此影響,包括大眾在內的部分汽車工廠出現了停產。
  • 汽車晶片供應不足還要漲價,背後原因令人沉默
    一顆小晶片怎麼就讓整個汽車行業翻起巨大波瀾?據媒體報導,因晶片短缺,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無法生產,南北大眾陷入停產風波,僅12月份就有超百萬輛產能受影響。不過,事情也有些撲朔迷離。「晶片短缺是全行業長期的事情,但是也沒那麼誇張。」「我們一不小心躺槍了,這些數據不屬實。」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晶片供應短缺的波及面正在擴大,如今已經從消費電子蔓延到了汽車領域。剛從疫情中緩過勁,正在回暖的汽車行業,又遭受了一記悶棍,包括大眾、本田在內的部分汽車工廠出現了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