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大眾汽車停產汽車的新聞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有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
過去的一年裡面,被卡脖子的新聞我們聽了不少,最多的是華為的晶片被卡脖子,但原來汽車的晶片供應也受到了影響,一時間,恐怖的氣氛開始蔓延。
上汽大眾發言人在接受央視採訪時也表示:晶片供應問題確實存在,但並沒有很嚴重,目前正在尋求解決的辦法。
晶片短缺是什麼回事,跟華為是一樣的嗎?
由於晶片的生產供貨不足,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兩大模塊無法生產。其實汽車行業只是其中一個被影響的行業而已,只是體量大、產值高所以才被高度關注。
為什麼會供貨不足?主要是原因是大家對於市場的需求猜測有誤,大家備貨都減少了,而且在新冠疫情的時候,大家對於市場大態度都保持審慎,導致廠家減少晶片備貨。
馬上生產不行嗎?不行,備貨周期太長了。
晶片的原材料生產時間比較長,汽車企業需要向生產企業預定,周期是6-9個月,也有一種說法是26周左右。因此,這按照時間倒推,目前晶片的需求其實是今年3月左右預定的,而當時全世界正處於疫症的肆虐期,所有的廠家都不願意多下單。但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的防疫措施鶴立雞群,市場活動活躍,汽車市場更是有良好的表現,導致銷量大的主機廠出現ESP\ECU供應短缺的問題。
除了廠家態度審慎之外,上遊的晶圓生產廠家也關閉了部分6英寸晶圓生產線,而這部分的生產線正是用來供給汽車零部件的。麥肯錫在4月份時預測:由於今年全球汽車需求已經大幅下降,並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下降,預計2020年汽車半導體市場將下降10%至27%。
IDC方面也預測,包括輕型商用車在內的全球汽車銷售下降5.6%至8140萬輛,導致汽車半導體增長下降2.7%至384億美元。
我們有能力生產嗎?有是有,但數量少。
在上遊晶圓的生產製造上,國產4-6英寸晶圓基本滿足國內需求。但是尺寸越大,自給自足率越低,主要靠國外公司供應。不過好消息是,目前國內已投產的 12 英寸晶圓產線已超 20 條,建成後產能將超 66 萬片/月。
所以,上遊的原材料我們有能力造,與華為的晶片短缺有一定的區別,只是尚需建設時間。
在眾多主機廠之中,比亞迪在此次晶片危機中成為了最硬核的存在,比亞迪在新能源電池、晶片等方面有一整套產業鏈,不僅可以充分自給,還有餘量外供。比亞迪不僅晶片沒有短缺,還成為唯一一家「有餘量外供」的車企。而且亞迪半導體現在也在積極推進市場化,此前已完成A輪和A+輪戰投。
本次晶片短缺的中長期影響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此次的晶片短缺危機中,我們只聽到了南北大眾傳來停產消息,那其他車企呢?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晶片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汽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Tier 1)企業是最先感受到需求的變化的,因為它們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
近日,一封由汽車晶片龍頭廠商NXP(恩智浦)發給客戶的漲價函流出:這份籤署日期為10月26日的漲價函顯示,由於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短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所以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根據2018年的市場營收統計數據,目前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車半導體廠商分別為英飛凌、恩智浦、瑞薩電子、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STM)。五家半導體廠商市場佔比依次為11.9%、10.8%、8.1%、7.3%和6.9%。
一級供應商的問題會在3-5個月內解決。
而二級供應商方面,國內還是有不少的國產化的汽車電子項目,這部分的小項目更多會滿足需求量小的公司。而且由於本身購買的周期太長,較小量的需求目前反應不明顯,所以一些產量較低的主機廠並沒有出現晶片短缺的問題。按照目前的情況,晶片屬於奇貨可居產品,一定會有渠道商囤貨,待庫存用光,晶片問題才會顯現。
正所謂危與機並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的晶片供應危機會慢慢影響到中國自主生產晶片的進程,自給自足的數量會被拉升。
其實早在今年9月份,由國家科技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國創中心)牽頭70餘家企事業單位成立了「中國汽車晶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這是首次在汽車晶片領域中出現統一行動組織,同時也體現出了國家對於汽車晶片的重視。
除了「中國汽車晶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之外,不少主機廠也開始了自己的晶片研發與生產。上文提到的比亞迪就是其中一員,甚至還生產、研發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上汽在2018年,與英飛凌成立合資公司,同樣專注研發IGBT;今年5月份,北汽集團宣布和Imagination集團、翠微股份共同籤署協議,合資成立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自動駕駛晶片和語言交互晶片的研發。雖然研發方向可能不盡相同,但同樣在為自主生產的晶片而努力。
前沿君
近年來,關於高新科技材料卡脖子的新聞層出不窮,前有華為晶片供應不足,甚至需要出售榮耀品牌自保。現有汽車晶片供應下降,導致部分主機廠陷入停產危機。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汽車產業能夠做到真正的全產業鏈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