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芯」傳導至汽車產業: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
2、總投資76億美元!中芯國際與大基金II、亦莊國投共同成立合資企業
3、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揭牌成立,重點發展光刻膠、電子特氣和溼電子化學品三大類產品
4、總投資10億元,8英寸MEMS製造與微系統集成工程建設項目籤約安徽蚌埠
5、集微諮詢:2020「新基建」風口下第三代半導體應用發展與投資價值
6、利亞德李軍擔任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首屆會長
1、「缺芯」傳導至汽車產業:傳南北大眾停產,晶片廠商全線漲價
集微網消息,半導體產業的產能緊張問題影響的不僅是消費電子行業,如今「缺芯」的問題也已傳導到了汽車產業。
本次短缺的汽車晶片將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即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受到晶片斷供影響,車企將面臨的停產風險。
在車企衝刺2020年銷量的最後一個月裡,中高端汽車廠家面臨停產風險對市場影響不可謂不大,而且此次缺芯問題不知何時才能解決。
據相關媒體報導,本次傳出停產的兩家廠商是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這一消息未經企業官方證實。
據了解,可能影響南北大眾「停產」的主要原因就是高端晶片供應不足。「應該說高端一點的產品,只要配置了ESP和ECO的產品都會遇到產能問題,但因為大眾汽車基本都有配備,所以影響最大。」大眾相關知情人士透露。「若缺少這些晶片,我們只能停產了。」
國內該產品主要的供應商是大陸集團Continental和博世兩家零部件供應商,受到晶片供應問題影響,兩家零部件巨頭也面臨該業務的停工風險。有媒體指出,目前大陸集團Continental的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庫存僅為1萬套左右,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按照目前的狀況看,中國汽車將近15%的產能受到影響。
與晶片短缺形成對比的是,汽車晶片供應商開始「抬價」。近日,汽車晶片廠商龍頭NXP(恩智浦)漲價函再流出:11月26日,恩智浦向客戶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據行業內人士表示,未來一年,晶圓供應將持續緊張,恩智浦產品漲價幅度或從5%起跳,部分產品需要客戶籤一年的NCNR(不許取消,不許退貨)協議。
在此之前,市場也傳出日商瑞薩(Renesas)從明年1月1日起,將調整電源管理IC等產品價格。據了解,臺廠如致新有考慮可能為反映成本,洽談部分產品價格調整。另外,茂達則表示,目前還沒有調漲計劃,除非上遊晶圓代工價格全面遭漲,才會與客戶討論,否則不會主動漲價。(校對/Arden)
2、總投資76億美元!中芯國際與大基金II、亦莊國投共同成立合資企業
集微網消息,12月4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
據披露,該合資企業由中芯國際負責發展和營運,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合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技術測試;集成電路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設計服務;銷售自產產品。
各位股東的出資詳情載列如下:
中芯國際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全面、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和技術服務。中芯控股作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成立於2015年,為中芯國際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作為投資控股平臺。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於2019年10月註冊成立,透過股權投資,主要投資於集成電路產業的價值鏈,其中以集成電路晶片生產、晶片設計、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及材料為主。
亦莊國投創立於2009年2月,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全資附屬公司。作為一家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而成立的國有投資公司,亦莊國投可提供創新金融服務以滿足當地企業發展需要。通過長周期戰略投資,同時搭建全流程的母基金體系,並依靠其市場實力,發展多元化的產業投資及金融服務,旨在促進集成電路發展,以創造智能產業集群。於本公告日期,亦莊國投持有中芯北方5.75%股權。
中芯國際表示,本公司對合資公司的出資額根據本公司的戰略規劃及自身財務與資金情況確定,該投資資金全部來源於本公司的自有資金。
中芯國際認為,成立合資企業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有助本公司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精進晶圓代工服務,從而推動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校對/nanana)
3、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揭牌成立,重點發展光刻膠、電子特氣和溼電子化學品三大類產品
集微網消息,12月3日,上海電子化學品專區推進會暨電子化學品創新發展國際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會議為專區揭牌。
圖片來源:上海化工區
上海化工區電子化學品專區將重點發展以光刻膠以及配套材料、電子特氣和溼電子化學品三大類產品,構建以上海化工區為主體,金山、奉賢分區協同發展的「一體兩翼」格局,形成上海化工區側重製造和研發,「兩翼」側重倉儲、非涉危製造的一體化產業布局。
上海化工區力爭在專區建設中率先實現「三個集聚」,即電子化學品企業集聚、技術集聚、人才集聚;著力打造「三個基地」,即電子化學品研發試驗基地、生產基地、物流存儲基地,到2025年,力爭專區各類產品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的電子化學品品種配套率達到70%、為全國的配套率達到65%,成為國內標杆性的電子化學品基地。到2030年,實現本土化製造與自主創新並重,為上海市集成電路的配套率超過90%,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化學品基地。(校對/若冰)
4、總投資10億元,8英寸MEMS製造與微系統集成工程建設項目籤約安徽蚌埠
集微網消息,12月3日,8英寸MEMS製造與微系統集成工程建設項目籤約暨啟動儀式在安徽蚌埠舉行。
圖片來源:蚌埠發布
蚌埠發布消息顯示,蚌埠與214所共同建設的8英寸MEMS製造與微系統集成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周期為2年、總投資10億元,建設目標是打造國內領先的8英寸MEMS智能傳感器產業化平臺,建成後將擁有年產5萬片的MEMS晶圓製造能力和每年4億顆MEMS晶片封測能力。
此外,北方電子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培康表示,8英寸MEMS製造與微系統集成工程建設項目的全面建成,將繼續保持214所和北方電子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國內MEMS產業第一梯隊和排頭兵地位,進一步推動MEMS智能傳感晶片設計、製造、測試、封裝及應用的技術水平和產業化水平的提高。(校對/小如)
5、集微諮詢:2020「新基建」風口下第三代半導體應用發展與投資價值
集微網消息,12月4日,廈門積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陳躍楠發表了以《2020「新基建」風口下第三代半導體應用發展與投資價值》為主題的演講。
圖源:集微網
近兩年,我國在多個場合明確提出要加快「新基建」的發展步伐,到了2020年,「新基建」更是前所未有的進入到高層的布局之中,政府會議中就曾多次提及「新基建」。
「新基建」離不開第三代半導體
那麼,國家頻頻提及的「新基建」為何物?
「新基建」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數據為核心,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陳躍楠指出,「新基建」的建設過程中將主要用到氮化鎵和碳化矽。也就是說,包括氮化鎵和碳化矽在內的第三代半導體將發揮重要作用。
「比如,5G基站主要用到GaN射頻PA器件;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充電模塊、特高壓中電網換相換流器(LCC)和電壓源換流器(VSC)和軌道交通牽引變流器則主要用到SiC功率器件。」他補充到。
5G方面,當前,世界多國均在積極發展建設5G。據賽迪顧問統計,截至2020年3月底,全球123個國家的381個運營商宣布正在投資建設5G,40個國家的70個運營商提供了一項或多項符合3GPP標準的5G服務,63個運營商發布了符合3GPP標準的5G移動服務,34個運營商發布了符合3GPP標準的5G固定無線接入或家用寬帶服務,而GaN射頻器件已成為5G時代較大基站功率放大器的候選技術。
在特高壓建設上,SiC器件可以顯著簡化固態變壓器的電路結構,減小散熱器空間,並通過提升開關頻率來提高單位功率密度。SiC器件可以替代LCC中使用的Si基晶閘管,SiCMOS可以替代VSC中使用的IGBT。
軌道交通方面,全球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仍處於持續擴張的發展階段。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75個國家和地區的520座城市開通了共28198.09千米運營裡程的城市軌道交通。將SiC器件應用於軌道交通牽引變流器,能極大程度地發揮SiC器件高溫、高頻和低損耗的特點,提高牽引變流裝置效率,有利於推動牽引變流器裝置的小型化和輕量化發展,將有助於明顯減輕軌道交通的載重系統。
前景廣闊
在市場需求的驅動力下,國際大廠紛紛布局第三代半導體。近幾年就發生了幾起相關的併購案:英飛凌2016年欲收購 Wolfspeed;2018年收購具備可切割晶體材料技術的德國廠商Sitectra;2019年,意法半導體收購了瑞典碳化矽晶圓廠商 Norstel AB;2018年12月和2019年1月,英飛凌和意法半導體分別與CREE籤署長期協議,CREE可向這兩家公司供應碳化矽晶圓等產品。與此同時,CREE也在進行擴產,並於2019年5月和9月建造了8英寸碳化矽工廠、射頻工廠。
國際大廠搶先布局的背後是第三代半導體巨量的市場規模和增速空間。陳躍楠在報告中指出,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代半導體襯底市場和器件市場規模分別為5.97億元和43.2億元,而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就達到7.86億元和86.29億元,其中,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市場增速較為迅猛,達到99.7%;數據預測,2020年,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為172.73億元,增速為100.2%;而到了2022年,第三代半導體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608.21億元。
當前,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相關企業集中分布在華東、中南和華北地區,分別佔據了51%、26%和19%;2015-2019年中國各區域項目投資也是集中在華東地區,佔了56%,而中南、華北、東北、西南佔比分別為17%、13%、8%和6%。
陳躍楠進一步解析到,具體來看,京津冀地區的研發實力全國最強,並且具有較強的SiC研究基礎和產業鏈基礎;長三角地區則主要以GaN為主,側重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領域,其中上海、江蘇等地已將第三代半導體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珠三角地區在半導體照明領域全國領先,是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南方基地,擁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功率器件及應用技術創新中心」;閩三角地區則擁有以三安光電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龍頭企業,有效帶動了上遊企業的發展;中部地區的科研實力、軍工應用雄厚,已經湧現出一批第三代半導體企業。
此外,他還提到了碳化矽和氮化鎵產業鏈的主要國內廠商。
碳化矽產業鏈環節分為設備、襯底片、外延片和器件環節。從事襯底片的國內廠商主要有露笑科技、三安光電、天科合達、山東天嶽等;從事碳化矽外延生長的廠商主要有瀚天天成和東莞天域等;從事碳化矽功率器件的廠商較多,包括華潤微、揚傑科技、泰科天潤、綠能芯創、上海詹芯等。
氮化鎵產業鏈分為襯底、外延片和器件環節。儘管碳化矽被更多地作為襯底材料(相較於氮化鎵),國內仍有從事氮化鎵單晶生長的企業,主要有蘇州納維、東莞中鎵、上海鎵特和芯元基等;從事氮化鎵外延片的國內廠商主要有三安光電、賽微電子、海陸重工、晶湛半導體、江蘇能華、英諾賽科等;從事氮化鎵器件的廠商主要有三安光電、聞泰科技、賽微電子、聚燦光電、乾照光電等。
挑戰與機遇並存
在巨量的市場空間面前,第三代半導體可以說是挑戰和機遇並存。陳躍楠指出,國內第三代半導體面臨著兩大挑戰:一是國內企業相對弱小,抗風險能力較差;二是應用市場推進緩慢,市場需求可能不及預期。
不過,他也看好第三代半導體是未來的潛力賽道。他認為,可以從四個維度去看待國內第三代半導體的機遇。首先把握「新基建」帶來的新機遇,5G基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特高壓及軌道交通四大關鍵領域值得持續關注,將迎來更大市場空間。
其次,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主要處於成長期,仍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政策扶持,應加大GaN、SiC大尺寸單晶襯底研發,大尺寸單晶襯底的量產有助於降低器件成本、提高第三代半導體市場滲透率。
再者,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布局的逐漸形成,各地政府為了推動我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快速發展,成立了一批創新中心,以應用為牽引,以產業化需求為導向,加大科技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抓住產業技術核心環節、推動產業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
另外,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可用於殺菌消毒的AlGaN紫外LED引發關注,加大研發投入和政策資金扶持,將AlGaN紫外LED導入市場。
陳躍楠認為,2020年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發展進入壯大期,應該提高附加值,藉助資本力量,推動產業升級。唯此,等到了2025年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才能迎來獨立期,真正引領市場。
最後,陳躍楠介紹了集微網的產業諮詢服務,他表示,集微諮詢將依託集成電路及電子全產業鏈的企業資源,結合園區政府關係,提供集成電路綜合服務。
集微諮詢體系覆蓋半導體產品、半導體產業鏈、終端應用,提供年度報告、月度、季度監測、出版物三大常規產品以及市場分析和預測、企業品牌推廣、產業政策解讀、投資決策支撐等七大定製業務。
集微諮詢的主要服務類型包括政府規劃及產業研究項目、投融資輔助項目、企業發展戰略類項目、市場調研及數據監測項目、會議論壇類項目。
(校對/零叄)
6、利亞德李軍擔任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首屆會長
集微網消息,日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八屆三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成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以下簡稱CMMA)」,利亞德集團董事長李軍任首屆會長。
圖片來源: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微平臺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微平臺消息顯示,CMMA由利亞德、索尼、三星、LG、TCL電子、海信、創維、康佳、長虹、海爾、華為、小米、洲明、雷曼、奧拓、希達、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天馬、友達、群創、錼創、利晶微、三安、華燦、國星光電、晶臺、集創北方、顯芯科技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共同發起成立。
此外,CMMA會長李軍指出,作為該領域首個全國性行業組織,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 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擔負著推動全球Mini/Micro LED技術的研發、生產、應用推廣的重要使命。
未來,CMMA將廣泛聯合國內外的產學研用機構,共同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標準及智慧財產權體系建設、產業鏈投資建設、新技術應用推廣、規範市場行為、加強人才培養等重點工作。
據介紹,CMMA會長單位利亞德集團是全球LED顯示領域的頭部企業。2020年3月,利亞德集團與臺灣晶電集團在無錫成立合資公司利晶微電子,投資建設Mini LED背光模組及Micro LED屏幕的生產線。
今年10月29日,「利晶投產儀式暨Micro LED研究院成立」發布會在利晶無錫基地舉行,預示利晶全球首個Micro LED大規模量產基地正式投產。(校對/小如)
*此內容為集微網原創,著作權歸集微網所有。未經集微網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