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將迎漲價潮,為什麼8英寸頻頻短缺?

2020-12-26 OFweek維科網

晶片漲價,受累的還是消費者。

繼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之後,晶圓需求供不應求的問題已蔓延至12英寸。

今天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已經取消了向主要客戶提供每12英寸晶圓3%折扣的政策。而8英寸晶圓主要生產商聯電、世界先進等都紛紛表示將在2021年漲價。

由此可見,半導體行業的漲價浪潮,已經不可避免。

臺積電取消補貼,十年來首次

3%的折扣,看上去不是很多,但對於大客戶來講,這已經是一筆龐大的金額。

當這筆折扣取消之後,各大IC設計廠及IDM大廠的代工成本將因此上漲,相當於一次變相加價。最終,這些成本無疑會被分攤到消費者頭上,畢竟各廠商也無外乎通過漲價來彌補這一部分的額外開支。

圖 | 外媒發布臺積電取消補貼新聞

臺積電錶示,取消折扣,是為了獲得所需要的資金,以便在2021年上半年將5nm製程產品的產量提高20%,而此前有消息稱,臺積電因季節性因素遭蘋果砍單,2021年上半年5nm製程產能利用率將下滑,隨後官方予以否認。

現在來看,臺積電根本不缺訂單。

也有一些行業分析師指出,臺積電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取利潤。

翻開臺積電 2020 年第三季財報,5nm 製程佔營收達到8%、7nm佔35%,合計佔營收比為43%,相當於臺積電第三季營收52億美元。先進位程對於臺積電來講,就是最好的「印鈔機」。

當然,5nm的投資成本也非常驚人。2020年,臺積電在先進位程上的研發投入已經上漲到35億美元,並且每年都在刷新投入。相比之下,中芯國際去年的營收不過31億美元。

此外,為了招攬人才並留住現有員工,臺積電已決定未來一年內大幅調高薪資水準,將員工底薪調高約20%。這一部分支出可能會影響下一年臺積電的利潤。

整體來講,受惠於晶片需求的旺盛,目前臺積電從7到55nm製程產線都已全面滿載。

事實上,全球每家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都已經到了能承受的極限。

半導體漲價潮,即將到來

比起12英寸晶圓,今年的8英寸晶圓缺貨問題更為嚴重。

近日,日本一家電子元件供應商透露,類似手機裡的藍牙、無線、指紋識別、攝像等模塊晶片都已陷入短缺,預估的延遲時間已超過10 周之久。

就在上周,大眾汽車也被爆出晶片缺貨斷供的傳聞,儘管官方回應稱僅僅是暫時影響。但事實上,大眾汽車已經開始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工廠的生產計劃,目的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晶片短缺帶來的影響。

可以看到,以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為開端,半導體產業鏈缺貨、漲價的情況迅速蔓延。不僅是晶圓代工廠受到了影響,甚至封測廠、上遊材料也被波及。

除了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強勢反彈的影響之外,華為大量囤貨、半導體工廠發生火災、歐洲以及東南亞公共衛生事件封城、意法半導體爆發罷工……這些不可控因素也給晶圓代工廠帶來很大的影響。

伴隨著代工廠漲價,國內外一些晶片廠商或分銷商也開始承受不住上遊缺貨漲價的壓力,紛紛開始漲價。

荷蘭車用晶片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已通知客戶要全面漲價,理由是「原料成本大增」及「晶片嚴重短缺」。

12月16日,富滿電子發布漲價通知:由於晶圓及MOS價格大幅度上漲,明年1月1 日開始,所有產品含稅價格在現行價格基礎上統一上調10%。這已經是富滿電子自今年9月以來的第三次漲價。

12月17日,紫光國微表示,因下遊代工產能整體偏緊,晶片產品的供應能力受到影響,公司部分產品也不排除有上調價格的可能。

此外,放出提價消息的還有瑞薩電子等。格羅方德發言人也透露,目前正在投資擴充產能,用來滿足前所未見的需求,預計明年的平均資本支出將拉高一倍。

為什麼8英寸頻頻短缺

相比於目前最主流的12英寸晶圓產線,8英寸晶圓製造廠建造時間較早,運行時間長達十年以上,設備已經太老舊或者難以修復,且大多來自二手市場。在2014年後,8英寸晶圓設備就很難獲得,類似蝕刻機、光刻機、測量設備等都影響8英寸晶圓的產能。

而隨著主流晶圓代工廠開始將資本投入到12英寸晶圓產線,部分廠商也停止了8英寸晶圓的生產和銷售,供給端的緊缺,成為8英寸晶圓產能擴張的瓶頸。

從需求端看,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需求復甦和提升程度遠超預期,汽車市場,特別是新能源市場的回暖,以及宅經濟和遠程辦公的需求爆發,讓筆記本電腦、平板、遊戲機等產品以及功率器件、顯示驅動IC等元器件的需求大幅增加,隨之相應就帶動了晶片的出貨。

此外,晶片廠商為了彌補疫情帶來的庫存空缺,紛紛下訂單增加庫存。因為部分客戶搶貨、囤貨狀況加劇,繼而導致缺貨、漲價行情。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BIS公告,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進一步加劇了產能緊張的現狀。

據IC Insights統計,2019年中芯國際在8英寸產能方面佔據了全球10.5%的市場。前期8英寸相關產品的缺貨漲價的背後,便有轉單因素(客戶將原先交由中芯國際的訂單轉移到其他代工廠)的推波助瀾。

圖 | 中芯國際8英寸晶圓產能變化

在禁令發布之後,接下來的缺貨漲價潮可能越演越烈。

結語

2020年是奇特的一年,年初各家晶圓代工廠庫存過高,中間經歷疫情、華為禁令再到如今的中芯國際事件,打亂了全球的供應鏈秩序,也將全球半導體生產產能推向了最緊張的階段。

目前來看,2021年的漲價潮已經不可避免,並且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疫情之下,電子產品需求的迅速拔高,也帶來了更多的半導體需求。隨著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上行,整個行業都在快速發展中,不僅有利於本土廠商加入相關半導體供應鏈,實現客戶拓展的突破,同時漲價也有助於提升相關半導體產業鏈公司的盈利能力。

唯一的問題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誰都不願意接受漲價吧。

作者:家衡

相關焦點

  • 功率半導體行業:大陸廠商迎發展良機 進口替代空間大
    功率半導體=功率分立器件+功率IC。功率半導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分為功率分立器件和功率IC,應用廣泛。類似於:半導體=分立器件+集成電路IC。功率IC相當於SOC,功率模塊相當於SIP。功率IC屬於模擬IC的範疇。  需求驅動力: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
  • 2020半導體行業8大關鍵詞:寬禁帶半導體、8英寸晶圓等
    2020半導體行業8大關鍵詞:寬禁帶半導體、8英寸晶圓等 來源:雷鋒網 • 2020-12-25 11:12:56 回首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歷程
  • 汽車圈陷入「晶片荒」:PC會漲價嗎
    值得關注的是,經過此次汽車晶片短缺的影響之後,各大車企也將會比此前,更注意汽車半導體零部件的供應安全。02車用晶片漲價潮在集體陷入「晶片荒」以前,全球車用晶片早在去年底就已經開始了漲價潮。受疫情影響,位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封裝和測試工廠陸續宣布停工,意法半導體公司罷工,均加重了全球半導體產能損失。03雪上加霜的8英寸晶圓短缺如果說疫情是意外,那8英寸晶圓短缺問題恐怕就有點產業戰略規劃的問題了。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連鎖反應:廠商提價 車企供給受限
    汽車的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也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儘管半導體廠商已經開始著手擴大產能來應對突然增加的供給需求,但考慮到半導體行業正常的交付時間,目前供應短缺的情況將在6-9個月的時間內改善,因此預計到2021年供應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將繼續與客戶保持緊密透明的溝通,並努力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目前半導體短缺的嚴峻形勢。」
  • 【影響】路透社:8英寸晶圓短缺嚴重影響未來手機、電腦和汽車的...
    【影響】路透社:8英寸晶圓短缺嚴重影響未來手機、電腦和汽車的出貨量
  • 臺積電變相漲價,華為要自己造,產能短缺恐至後年
    該報導還提到,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報價。據其追蹤的外媒最新報導,晶圓代工廠漲價趨勢已經從8英寸延伸到12英寸晶圓。 不只臺積電,晶圓代工廠集體漲價 然而,傳出漲價傳聞的並不只是臺積電一家企業,半導體漲價潮已經全面啟動。
  • 輪胎企業又迎漲價潮 為何消費者感受不到?
    原標題:輪胎企業又迎漲價潮 為何消費者感受不到?   原標題:半島調查丨輪胎企業又迎漲價潮,為何消費者感受不到?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產能吃緊下,自然引發接連漲價效應。目前多家晶圓代工廠商已上調報價,聯電、世界先進等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約10%~15%。有消息稱2021年漲幅20%起跳,急單將達到40%。 TrendForce集邦諮詢方面的數據顯示,2020年8英寸的晶圓價格主要在第四季度有明顯漲幅,約上漲5%~10%,其預計2021年將上漲約5%。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產能吃緊下,自然引發接連漲價效應。目前多家晶圓代工廠商已上調報價,聯電、世界先進等公司在第四季度,將價格提高約10%~15%。有消息稱2021年漲幅20%起跳,急單將達到40%。TrendForce集邦諮詢方面的數據顯示,2020年8英寸的晶圓價格主要在第四季度有明顯漲幅,約上漲5%~10%,其預計2021年將上漲約5%。
  • 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 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
    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近日,有消息稱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世界汽車行業中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之一大眾集團部分車型,由於關鍵零部件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向大眾中國,一汽-大眾以及上汽大眾相關負責人核實。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
  • 金融投資報:茅臺股價再登新高 A股還有哪些漲價邏輯
    但市場似乎忽略了一個更有潛力的漲價板塊,那就是半導體晶片產業,因為最近通用晶片、車用晶片和半導體晶圓漲價也很厲害。從中長期角度看,這波上漲還不是季節性的,比起化工產品、煤炭、白酒等因為環保和季節性因素短期上漲而言,晶片、半導體晶圓的價格上漲是因為實質性需求的增加,屬於中長期支撐的價格上漲,而且很多電子產品是從歷史性的大底向上反彈,空間非常大。
  • ...行業供應鏈供不應求,新一波漲價潮又來了?這些概念股或將受益...
    ,等於是少了一座8.5代廠的產能。如今日本電氣硝子生產線又出問題,影響更是遍及8.5代、7.5代、6代、5代等主流生產線,預期玻璃基板缺口將擴大,而且影響延續到明年第一季。這將進一步推動面板價格的上漲。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網傳瑞薩電子漲價函二、8英寸受到熱捧背後的技術邏輯以直徑計算,目前半導體晶圓可分為三、8英寸代工產能吃緊下的中國機會2020年這波8英寸產能短缺,無疑為華虹半導體、中芯國際等擁有8英寸產線的國內晶圓代工玩家,以及華潤微、青島芯恩等大陸IDM代工廠商帶來機會。
  • 汽車缺芯停產真相:產能限制供需錯配失衡,渠道商伺機炒貨漲價
    12月8日,中國汽車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也對媒體表示,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並沒有部分媒體報導的那麼嚴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導致晶片供需矛盾在這一時間段集中顯現。有多家車企人士告訴AI財經社,自家工廠產能並沒有受到晶片供應短缺帶來的影響。
  • 全球晶片缺貨漲價潮狂襲,各廠商紛紛發布漲價通知
    近幾個月來,國內外電子廠商不斷爆出漲價消息,晶圓代工市場產能持續緊缺,再加上海外疫情的二次爆發以及一些意外事件,使得眾多半導體晶片的供應都出現了問題,缺貨、漲價屢見不鮮。近日意法半導體也發布了漲價函。
  • 功率半導體漲價潮又來?4大廠發函提價:缺貨延續
    (原標題:功率半導體漲價潮又來?4家大廠發函提價:缺貨延續需求不減) 財聯社12月25日訊,近日國內外多家MOSFET廠商發布漲價通知,業內預計MOSFET缺貨情況將延續到明年,價格將逐季調漲。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再持續十年?
    這也是今年半導體行業產能缺口嚴峻的一個縮影,雖然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連年擴產,但是8英寸產能增加不足,趕不上需求的增長,晶圓也出現價格上漲現象。 事實上,緊缺也不僅僅在晶圓代工的環節,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封測也出現了產能吃緊的狀況。集邦諮詢表示,半導體代工產能的吃緊預估將至少延續到2021年上半年。
  • 產業鏈漲價潮蔓延 半導體板塊發力上揚
    近期,以8寸晶圓製造的產能緊缺為發端,半導體產業鏈缺貨、漲價行情逐步蔓延。具體來看:封測廠商11月之後的封測新單漲價約20%、急單漲價20~30%左右,並且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已宣布2021年一季度封測價格調漲5~10%,業界預計封裝產能緊缺情況至少會延續到2021年二季度。
  • 漲價潮下半導體公司「豪賭式」破局
    半導體產能偏緊從今年八月份就能初見端倪,自8月份以來,全球封測廠龍頭日月光、力成科技等廠商的用於遊戲主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晶片封測訂單明顯增加,部分生產線已滿負荷運行。造成半導體產能偏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下遊消費電子等需求的增長,二是海外以輕導致需求流入國內。由於供不應求,整個半導體產業鏈都捲入了漲價潮。然而漲價既意味著商機,也意味著危機,市場意識到在晶片半導體上遊領域,國產化率嚴重不足。近期,多家公司的產業鏈觸角開始向上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