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連鎖反應:廠商提價 車企供給受限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文/周玲 崔珠珠

近日,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張而傳導的晶片漲價波及面越來越大,其中汽車產業受衝擊較大,甚至有傳聞稱大眾汽車在中國合資廠近日停產。

對此,大眾集團(中國)方面回應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新冠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同時,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增長,使得情況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也已經和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大眾集團中國方面表示。

儘管大眾方面確認公司沒有停產,但某些電子元器件的供應確實相當緊張,公司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汽車的上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也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儘管半導體廠商已經開始著手擴大產能來應對突然增加的供給需求,但考慮到半導體行業正常的交付時間,目前供應短缺的情況將在6-9個月的時間內改善,因此預計到2021年供應形勢依然嚴峻。「我們將繼續與客戶保持緊密透明的溝通,並努力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目前半導體短缺的嚴峻形勢。」

大陸集團

大陸集團解釋稱,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由其所導致的全球經濟危機使得汽車市場產生劇烈波動,同時,在經歷了新冠危機初期的行業封鎖後,汽車行業,尤其是中國市場,目前的復甦情況遠超數月前市場專家的預期。這一情況給供應鏈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其中半導體行業受此影響尤甚。

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速度加快,晶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汽車工業應用中,幫助汽車解決動力與傳動、自動駕駛、車身舒適性、車載信息娛樂等功能的實現。

這一波汽車晶片供應短缺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上遊供應端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短期內看不到產能擴張的信號;另外一方面,汽車市場需求復甦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對汽車晶片需求增長導致汽車晶片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半導體供應鏈產能緊張的問題是製造、封裝和測試全部緊張。他表示這已經不是一兩年的問題了。

集邦諮詢的報告指出,8英寸晶圓自2019下半年起即一片難求,由於8英寸設備幾乎已無供應商生產,使得8英寸機臺售價水漲船高,而8英寸晶圓售價相對偏低,因此普遍來說8英寸擴產並不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如PMIC(電源管理晶片)、LDDI(大尺寸顯示驅動晶片)等產品在8英寸廠生產卻最具成本效益,並無往12英寸甚至先進位程轉進的必要性。「當時序進入5G時代,PMIC尤其在智慧型手機與基站需求都呈倍數增長,導致有限的產能供不應求,雖然部分產品有機會逐步轉往12英寸廠生產,但短期內依然難以紓解8英寸需求緊缺的市況。」

可見的是今年新冠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導致PC筆記本、智慧型手機等需求上升,這使得手機多攝像頭、指紋等帶動 CMOS 圖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等需求提升。

此外,汽車市場復甦以及新能源汽車邁入旺季,使得汽車晶片需求大增。

這次晶片漲價已經從晶圓代工廠提價傳導至上遊晶圓供應、封測以及晶片廠商。各汽車晶片供應商近日開始陸續提價。

近日,汽車晶片廠商供應商NXP(恩智浦)的漲價函件流出。恩智浦稱,受新冠疫情影響,恩智浦面臨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公司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NXP給客戶發的漲價函件

恩智浦相關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了漲價傳聞。有消息人士稱,恩智浦產品漲價幅度或將5%起跳,部分產品需要客戶籤一年的NCNR(不許取消,不許退貨)協議。

並非恩智浦一家漲價,日本的汽車晶片大廠瑞薩電子日前也同樣對部分產品進行提價。11月30日,瑞薩電子向客戶發送了一封產品提價通知,提價生效日期為2021年1月1日。

瑞薩電子發給客戶的漲價函件

通知提到,由於原材料和包裝成本的增加,瑞薩電子擬將上調部分模擬和電源產品價格。瑞薩電子還解釋道,近期公司面臨庫存成本的增加和產品運輸的風險,使公司不得不上調價格來保證這些產品能持續的投入生產。

通知還表示,在2021年1月1日之前發貨的客戶訂單將以當前的價格收貨。而在明年1月1日之後所有的現有訂單和新訂單將以新價格處理。

這場晶片漲價衝擊波由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引起,加上原材料漲價、新冠疫情供應鏈整合挑戰以及市場需求激增引發的產業鏈共振,儘管各方都在尋求解決方案,但短期內似乎沒有好的辦法。不過,對晶片行業來說,則迎來了一次業績提升機會。

相關焦點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近日,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受到關注,MOSFET、驅動IC、電源管理IC紛紛傳來漲價消息。《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半導體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開始,傳導至封測,缺貨促使漲價,還蔓延到了包括晶片設計、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
  • 供應商提價40%背後!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一、供不應求的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據中國臺灣媒體《電子時報》報導,包括聯華電子在內,全球範圍內已有多家晶片代工企業為2021年8英寸晶圓提價。以採用Fabless模式運營的IC設計廠商為例,對其而言,找到晶圓代工廠流片並量產自己設計的晶片,是產品落地的關鍵步驟。因此,全球八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的短缺,勢必為IC設計玩家帶來影響。在種種因8英寸產能不足而出現缺貨現象的晶片產品中,電源管理晶片收穫了較多關注。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近日業界又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以「片」為單位,提前競標出售明年二季度的8英寸產能。 8英寸產能緊缺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今年卻著實引發不少奇觀。難怪有業內人士直呼——缺貨到不可思議。 漲聲一片 整體來看,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供給約九成。
  • 8英寸產能緊缺這道無解題
    史無前例的賣方市場情境下,8英寸產能有多緊俏?產能緊缺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設計、晶圓、再到模組供應商、下遊終端廠商等,捎帶著6英寸和12英寸晶圓,一路缺貨到明年。不久前,市場傳出臺灣地區IC設計龍頭聯發科決定購買設備出租給力積電使用的罕事。
  • 8英寸晶圓供不應求,18英寸晶圓仍在路上
    前言:8英寸晶圓被認為是落後產線,更關注12英寸晶圓產線的建設和量產。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供不應求的8英寸晶圓與逐年下滑的生產線目前全球代工廠產能爆滿,臺積電、三星、聯電、世界先進、中芯國際等純代工廠稼動率保持高水位。IDM廠商如華潤微、士蘭微等8寸及8寸以下亦滿載。產業鏈訂單溢出,展望Q4仍然供不應求。
  • 封測行業龍頭調漲價格,行業產能緊張持續性高
    封裝行業全球龍頭價格調漲,本土封裝龍頭大幅規劃擴產,匹配晶圓製造產能擴張節奏以及5G等需求拉動,封裝環節產能緊張具有較高持續性。   二、上遊晶圓製造產能大幅擴張,臺積電與中芯國際產能滿載帶動封測訂單增長   晶圓製造代工廠臺積電、中芯國際、聯電2020年規劃資本開支分別為170億美元、59億美元、10億美元。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再持續十年?
    8英寸的核心廠商聯電,在12月8日發布最新業績,11月合併營收147.26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聯電產能利用率達滿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且價格調漲,聯電第四季預估晶圓出貨量較上季增加1~2%。且部分晶圓代工價格調漲後推升晶圓平均美元價格較上季增加1%。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各大代工廠形勢危急,半導體概念股大漲
    在現如今,迫於今年疫情對於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各大產業產能與以往相比都極大的下降,就在前段時間,8英寸晶圓在市場上逐漸變得供不應求,8英寸晶圓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電子廠商急需的物資,不少廠商為了能夠確保擁有足夠的供能,與晶圓代工廠籤訂的合作甚至都到了2021年。
  • 8寸晶圓產能擠爆,2021年LDDI供應更緊張
    反觀上遊供應端8吋晶圓受到其他高毛利晶片的產能排擠影響,導致LDDI的供需比由2019年的3.3%下降至2020年的1.7%,呈現供給緊縮態勢。另一方面,TrendForce分析師Jeff Yang表示,LDDI市場一直呈現價格上漲的趨勢,這是確保2020供應增加的前提。由於上遊和下遊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2020的兩個季度中LDDI價格環比上漲20-30%。
  • 八英寸晶圓產能終於不再滿載了?
    臺積電法說會落幕,釋出第4季展望略優於預期,不過卻透露8吋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未滿載,尤其28奈米整體的產能明顯大於市場供給。隨著臺積電8吋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出現鬆動,第4季傳統旺季是否將旺季不旺,值得關注。
  • 賽微電子:公司目前的MEMS代工產能全部為8英寸晶圓產能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1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賽微電子(300456)提問, 請問董秘,外媒報導8 英寸晶圓的代工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普遍上漲20%以上,急單和小單的價格上漲達到40%之多,請問該情況是否屬實
  • 晶片短缺影響車企減產,產能失衡助推晶片持續漲價
    8英寸晶圓產能嚴重不足2020年上半年,儘管新冠疫情的出現延緩了部分終端市場的需求,但8寸晶圓製造的供需狀態依然處於失衡狀態。進入2020年下半年以來,8寸晶圓製造旺季來臨,產能供不應求狀態加劇,業界開始出現漲價和交期延長。
  • 產業丨8英寸晶圓強勢回歸,18英寸晶圓去哪了?
    然而,就是這一比12英寸晶圓「古老」多年的產品,目前其產能依然很緊張。IDM廠商如華潤微、士蘭微等8寸及8寸以下亦滿載。產業鏈訂單溢出,展望Q4仍然供不應求。模擬晶片應用需求強勁,特別是隨著物聯網、5G及新能源汽車的逐步落地,對功率器件(以IGBT和MOSFET為主),以及CIS傳感器、OLED面板驅動IC,以及TWS耳機藍牙晶片的需求相當強勁,給了8英寸晶圓更多的商業機遇。
  • 晶圓廠商均已上調8英寸代工報價,2021年漲幅至少達20%
    打開APP 晶圓廠商均已上調8英寸代工報價,2021年漲幅至少達20% 半導體投資聯盟 發表於 2020-12-03 15:55:52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由於主要工藝不同,臺積電目前是世界上12英寸晶圓產能最高的製造商,約佔全球12英寸晶圓產能的40%,因為12英寸晶圓主要用於生產工藝低於28nn的晶片。中芯目前是世界上8英寸晶圓產能最高的製造商,約佔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的20-30%。
  • 半導體行業將迎漲價潮,為什麼8英寸頻頻短缺?
    繼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之後,晶圓需求供不應求的問題已蔓延至12英寸。今天有消息傳出,臺積電已經取消了向主要客戶提供每12英寸晶圓3%折扣的政策。而8英寸晶圓主要生產商聯電、世界先進等都紛紛表示將在2021年漲價。由此可見,半導體行業的漲價浪潮,已經不可避免。
  • 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 消息稱臺積電已到極限
    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8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臺積電也沒餘力了。最近一段時間,半導體行業及相關的多加工廠都出現了問題,美光內存工廠跳電,日本旭化成工廠火災,前幾天還有電氣硝子NEG的工廠停電導致熔爐受損,直接影響4個月產能。其他還有很多意外因素,比如法國意法半導體工廠遭遇罷工,東南亞部分工廠重新封閉,而全球經濟正在復甦,手機、汽車電子、電視及PC等行業需求高漲。
  • 「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8吋擴到12吋,晶圓代工短缺成啥樣?
    首先,是模擬晶片應用需求強勁,特別是隨著物聯網、5G及新能源汽車的逐步落地,對功率器件(以IGBT和MOSFET為主)、CIS傳感器、OLED面板驅動IC,以及TWS耳機藍牙晶片的需求相當強勁,給了8吋晶圓更多的商業機遇。其次,8吋晶圓代工產能與交期一直都比較緊張。主要晶圓代工廠的8吋線產能普遍緊張。
  • 代工廠產能緊張 晶片短缺何時能緩解?
    聯發科計劃拿出16.2億新臺幣購買用於晶片製造的設備,租借給供應鏈廠商力晶,以提高產能。  目前,臺積電、三星、格芯、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企業的產能持續爆滿。  中芯國際全球銷售及市場資深副總裁彭進表示,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的第一個原因是需求增長遠超預期。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劉啟東強調,目前正在局部復電、供電中,現在產能滿載一定會有些微影響,但因為只是部分廠區幾個小時的停電,造成生產停擺幾個小時,後續會做一些趕單的動作。但他也表示,目前還不能確定全數恢復供電要多久,相關人員針對跳電細節也在調查當中。據悉此次掉電會影響到13萬片8吋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