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7個成語,人生7大智慧

2020-12-16 水木然

莊子,想像豐富,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至。

莊子,行為灑脫,言語流暢,逍遙至極,又浪漫至極。

後人評價《莊子》其書:

「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領悟莊子智慧的人,往往為之手舞足蹈,讚嘆不已,而又受用不盡!

01

白駒過隙

「白駒過隙」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

意思是: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人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對待時間,往往強調「爭分奪秒」。

而莊子提示我們:一生恍如一瞬,拿短暫的生命換各樣的東西,值得麼?

生而為人,總要花些時間在無用的事情上,總要留點時間側耳聽風、抬頭看雲。

所謂「珍惜時間」,未必是「利用時間」,毋寧是「享用時間」。

你給時間以自由,時間才給你以意義。

02

不系之舟

「不系之舟」出自《莊子·列禦寇》。

意思是:逍遙自在的人生,如同隨水流浮泛的小舟,無拘無束。

莊子認為,真正的大德之人,順應環境與自然,通曉世事天理,不為結果所羈絆,盡人事而聽天命。

現代社會處處充滿競爭,充滿誘惑,很多人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患得患失,壓抑苦悶。

實際上,過多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

既然人生短暫,載不動太多愁,何不看開看淡。

正所謂,心底無私天地寬。

03

巢林一枝——《莊子·逍遙遊》

「巢林一枝」出自《莊子·逍遙遊》。

意思是:小鳥在深林裡築巢,林子再大,也只是佔其中一枝。

人呢,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

人生在世知足常樂,不必活得太貪婪。

真正智慧的人,早就懂得給生命做「減法」。

減去多餘的社交圈子,減去不需要的物品,減去沒意義的雜念。

化繁為簡,生命才會舒心自在。

這正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04

對牛彈琴

「對牛彈琴」出自《莊子·齊物論》。

意思是:對不懂音律的人談音樂、對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白費勁。

如果對方聽得懂,根本不需要解釋,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中。

如果對方聽不懂,解釋再多,也是枉費口舌。

莊子說,夏蟲不可以語冰。誰跟夏天的昆蟲聊冬天的冰,那是他自己糊塗。

話和明白人說,理對明白人講。

05

不淫之度

「不淫之度」出自《莊子·達生》。

意思是:做事情有個恰如其分的度,舉止有度,進退有度,不要過度。

吉藏兇,兇藏吉,人生貴適宜。

為事業要努力,但不能無節制犧牲健康。

為感情,要真心付出,但不能丟掉自尊。

水滿則溢,物極必反,凡事超過一定的度,往往得不償失。

人生適度,方能坦然。

06

交淡若水

「交淡若水」出自《莊子·山木》。

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樣,不含雜質,雖平淡,卻親近。

真正的朋友與金錢無關,與身份地位無關,貴在真心。

自古多少文人墨客發出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你有難,他不袖手旁觀;你有成,他不曲意逢迎。

最真的友情,只求一份真誠相待,一生真誠相守。

07

大人無己

「大人無己」出自《莊子·秋水》。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胸懷寬廣,不把自己看得太重。

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稱。

你對眾人微笑,眾人就會對你微笑!

你對別人算計,別人也會對你堤防!

一個人的胸懷,先要裝得下他人,才能裝得下世界。

不為了自己那點得失而斤斤計較,人生得路才會越走越順暢。

相關焦點

  • 夜讀丨《莊子》7個成語,感悟人生7個智慧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莊子》7個成語,感悟人生7個智慧。白駒過隙「白駒過隙」這個成語出自《莊子·知北遊》。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人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莊子》中七個成語,道破人生七大智慧
    《莊子》是中國古代經典名著之一,後人在其中的語句中總結出了成語,這些成語中包含的,都是人生的智慧。今天我們將要探討其中的七個成語,來看莊子留給後人的精神寶藏。一、白駒過隙「白駒過隙」出自《莊子》,這句話表達出了人的一生過得很快,就好像從一個縫隙中看白馬奔跑過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後人在使用這句話時,所用的情景也大多是感慨自己的人生或者時間轉瞬即逝,因此提醒人們要注意珍惜時間,不要等生命將盡時,感慨自己的一事無成。
  • 成語「白駒過隙」竟然與老子、孔子、莊子有關
    成語,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塊瑰寶,是中國古代語言的高度凝練,反映出了古人的智慧。在數不勝數的成語中,有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成語「白駒過隙」,它的出現可以說極富傳奇色彩,因為它誕生在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百家爭鳴時期。它的出處與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和儒家創始人孔子有關。相傳孔子年輕時,仰慕老子才學。
  • 莊子《逍遙遊》的人生智慧啟示
    莊子《逍遙遊》作為《莊子》這本書的開篇,一直以來為人論道,廣為傳誦,它既有著鮮明的語言文學藝術特色,生動、活潑、豐富、立體,也充滿了思想思辨的智慧,同時其思想意境境界也高遠、飄渺、超然、自在,讓人充滿了遐思和期許。
  • 莊子10句名言,聖賢智慧總結人生,你平時喜歡的話可能出源自於他
    04今天分享莊子的十句名言,與大家共同感悟和學習聖賢的智慧。1、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莊子·田子方》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2、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
  • 《莊子》霸氣的7句話:直衝雲霄,直抵心靈,這才叫大格局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忽然眼前若有大鵬從眼皮上方疾馳而過,它的翅膀比天上的雲還壯闊,這隻大鵬不是別人,而是那個笑傲人間的莊子。莊子的境界從來沒有大,只有更大。
  • 孔子:3個成語,3種人生大智慧
    本文插圖來源:百度搜索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至今對中華文化都是影響深遠,他的兩大核心思想就是「禮」、「仁」。記載孔子的言行的一本著作《論語》是大家熟知的,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個成語,這些成語折射出先賢的智慧結晶。這裡,梳理《論語》3個成語,分享人生3大智慧。
  • 江蘇書展,聽這位大咖說「莊子的三條魚」
    7月23日上午,第十屆江蘇書展「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大講堂」首場開講,書香江蘇形象大使、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擔任主講嘉賓。有意思的是,酈波老師這次給出的演講題目是《魚我所欲也——莊子的智慧》,觀眾們不禁在頭腦中劃出了大大的問號: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怎麼成了莊子的智慧?
  • 莊子臨死前說了2句話,揭露了天道的奧秘,道出了人生最高境界
    世人大多知道沉魚落雁、盜亦有道、害群之馬、變化無常、不近人情這些成語,但是很多人知道,這些成語,其實是出自莊子的大作。不管是從膾炙人口的莊周夢蝶還是到齊物論,再到鼓舞人心的《逍遙遊》。當你勘破了這一切的時候,便明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什麼了!莊子曾面對悠悠天地感慨:「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其實,塵歸塵,土歸土,人來自大自然,又回歸大自然,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 莊子成語故事:中年人別學猴子朝三暮四,為人生七顆板慄喜怒無常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中一個十分有趣的小故事。莊子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生動、傳神而精準地向我們闡述了他心中的天道與人道,教我們從天道高度看待人生,從人道立場調和萬物,從而得到人生的幸福愉悅。下面與您共同賞析,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莊子》經典的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
    小編推薦莊子的四句話,帶你品讀其中的智慧。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大意: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如同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一眨眼就過去了。對於說話,《莊子·齊物論》中還有一句「大辯不言」,其意說的是真正有才、善於辯論的人,並不會通過多說話以顯示自己。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利刃用糜套以藏鋒,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從不會讓自己思想的深度被過多的饒舌所遮蔽。
  • 讀《莊子》的3個好處,逍遙自在,過有意義的人生!
    為什麼要學《莊子》?因為有3個好處:1、讀懂《莊子》,會幫助你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會講故事的人,一定要讀《莊子》。在中國古今中外那麼多的書裡面,能把人生故事講得特別精彩、特別深刻的,其實為數不多,而《莊子》則是這為數不多的書籍之一。《莊子》這本書,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看似很小的寓言故事,來體現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通過這些很小的一個寓言故事,你會發現,原來很多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深不可測的大道,都會在莊子那裡變得特別的通俗易懂。
  • 源於《易經》的八個成語,提升人生境界的大智慧!
    出自《易經》的成語,據統計有二百餘條,它們是對易經智慧的高度概括,微言大義,內涵豐富。下面介紹其中最經典的八條成語,值得珍藏一生! 出處:《坤卦·象辭》 解讀:君子除了像天一樣自強不息外,還應像大地一樣虛懷若谷,包容萬物,這要求君子不斷增進德行,磨鍊心性,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等,都是厚德載物的具體表現。
  • 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跟莊子有關的典故來自莊子的成語及解釋
    更多出自莊子的成語 及解釋  大而無當: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意思: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大相逕庭: 「 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意思:指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   眾狙皆悅。」意思: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
  • 不到二百字的寓言貢獻了五個成語,莊子真牛
    諸子百家,若論誰的學問最大,恐怕難有定論,但若論誰最逍遙,當屬莊子。莊子的文字汪洋恣肆,變化無端,短小的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可淺嘗,可深研,令人愛不釋手。《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和雜篇,其中內篇更是精華中的精華,不過今天說的這則寓言卻出自於外篇,故事不到二百字,讀起來卻令人回味無窮。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 莊子的三條魚,人生的三重境界
    在莊子的智慧中,不為物所累,是人生的第一層境界。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每次釣上來就用尺量一下,只要比尺大的,都丟回河裡。其他人問他這是為什麼。在莊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二種境界就是:不為別人的評價所累。李煜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詞:浪花有意千裡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 莊子:聖人不願接盤當皇帝,百字暗含5大比喻,納入中華成語詞典
    和平年代的道家人物,更喜歡歸隱山林;那種自由閒適、恬淡無為的日子,真可謂「給個皇帝都不換」。莊子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堯年紀大了,要把天下禪讓給許由。許由是傳說中帝堯時期的聖人。雖然堯把姿態放得極低,話說得極漂亮,可許由還是堅辭不受。
  • 相遇逍遙:《莊子》寓言人生
    提及莊子,便會想到他的寓言。寓言者,言在此而意在彼。莊子一生,脫去繁瑣,延展精神,故不羈現實,常借寓言講述道理,抒發心意。比之說理,《莊子》寓言更深刻地反映了莊子逍遙自得、明達齊物的人生境界。藉由寓言,人生相遇莊子,於是相遇逍遙。逍遙是審美的境界,心靈的感通。
  • 2020斷舍離人生清單: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斷舍離就是通過反覆選擇,逐漸喜歡上自己,然後創造出更加優秀的自己,可以把這個看成重獲新生——山下英子敢於捨棄是一種勇氣的同時,也是一種智慧。斷舍離人生清單,包括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 莊子的十大名句:感悟道家的人生智慧,讀懂讓人受益匪淺!
    莊子是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本名莊周,是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散文極具浪漫主義風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對後世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倆欣賞一些他給我們留下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