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擴:構建新發展格局靠改革開放,把創新當作社會系統工程

2020-12-23 澎湃新聞

12月20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國家發展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表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改革開放問題,要在突破對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隱形歧視限制、優化創新這一社會系統工程、推動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地見效等方面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發言張軍擴認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看似是發展問題,實際是改革開放問題。無論是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能力、補齊經濟短板,還是充分利用我國的優勢條件、挖掘內需的潛力,最關鍵的都要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張軍擴表示,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改革涉及的方面非常多,從要素市場改革和全面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方面,他強調以下三點:

一是要進一步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激發各類市場的主體活力。張軍擴表示,這也是我國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非常強調的。在這一方面,最關鍵的就是要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切實打破對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各種隱形的歧視,加強產權保護,穩定民營企業家的預期和信心。

張軍擴強調,這一問題在前段時間表現比較突出,以至於出現了所謂「民營經濟、民營企業退場論」。當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張軍擴認為,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一些隱形的限制等仍需要深化改革突破。

二是進一步優化創新的生態環境,張軍擴認為,在當今社會,創新越來越重要,但是創新不僅是科技創新,而是一個包含了文化、理念、制度等在內的社會系統工程。可以預見,下一步創新的國際競爭將會更加的激烈,為此我國必須下大力氣,著力改革我國的教育、科研、人才管理體制,著力解決制約創新的諸多卡脖子問題,著力營造與新時期創新發展需求相適應的人才管理體制。

張軍擴表示,科技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我國加快營造良好的、在全球範圍之內具有競爭力的吸引人才的社會和文化環境就顯得尤其緊迫和重要。「只有我們的創新環境、創新生態比別人強,更有吸引力,才能最終在科技競賽中獲得競爭優勢。」張軍擴稱,為此,我國要著力創造能夠吸引全球人才來華從事科研教育工作或者能夠充分為我國所用的良好環境。

三是進一步推動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地見效。張軍擴表示,從當前我國改革面臨的形勢來看,一方面黨中央對新時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部署重要程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改革在很多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而另一方面,從對地方企業的實際調查所反映的情況來看,仍然存在改革舉措真正落地不夠有力、成效不如人意等問題。

談及如何推進我國下一步的改革落地見效,張軍擴認為一方面要處理好改革的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的關係,頂層設計在明確改革開放方向性、原則性、重大問題的同時,要給基層探索留下充足的空間,創造更好的條件。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差異很大,必須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探索創新。

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廣大幹部,尤其是地方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張軍擴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的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廣大幹部強烈的發展積極性。面對深化改革、創新發展、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要加快完善幹部政績考核評價制度,強化對幹部的正向激勵,加大對幹部的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改革容錯糾錯機制等。

對於我國當前新發展格局所處的環境、具有的優勢和挑戰,張軍擴表示,需要從發展階段變化的角度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大循環所面臨的壓力。當前,我國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檔次顯著提升,尤其是有些方面還處在比較領先的位置的時候,不少產品開始形成與發達國家產品競爭關係的時候,矛盾和摩擦就會隨之而來。

與此同時,從發展階段變化的角度,張軍擴認為,要深刻認識我國發展所具備的、所積累起來的內部的優勢、條件和潛力。從需求側來看,我國有巨大的投資潛力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從供給側來講,我國具有諸多獨特的要素供給和組合優勢,例如我國的勞動力資源不僅數量龐大,而且類型多元,既有海量的普通勞動者,也有數量龐大的高素質勞動者,並且性價比比較高。這有利於使我國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並且在不同產業層次上都形成競爭優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張軍擴: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要靠深化改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不僅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列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而且將其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深刻認識其重大意義、本質要求和關鍵舉措,對於貫徹落實好這一戰略任務十分重要。
  •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要靠深化改革
    來源:經濟日報張軍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不僅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列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而且將其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
  • 李鴻忠: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凝心聚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大家高度評價我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完全贊同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並圍繞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港城融合、打造先進位造研發新優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加大創新型人才引育力度、加快推進養老事業發展、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提出意見建議。
  • 智庫視點|張軍擴:構建新發展格局看似發展問題,實則是改革開放問題
    文|張軍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不僅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列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而且將其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來講喜中有憂
    此外,張軍擴還就當前的改革關鍵及未來方向進行分享,他提出,要真正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還是要靠深化改革,構建新發展格局,「(這)看似是發展問題,實則是改革開放問題」。「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和平發展仍然是當今的世界主題,時間對我國更加有利,按照中央的最新判斷,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所以我們要緊緊抓住時機,加快改革開放,與時俱進調整和優化各項發展戰略和政策,努力在應對各項風險挑戰中實現化危為機。」張軍擴表示。
  • 劉鶴:構建新發展格局本質上是改革問題
    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文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文中指出,從深化改革和推動發展的關係看,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發展問題,但本質上是改革問題。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目前經濟運行有效需求不足,就業...
    來源:證券時報12月12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發表演講。張軍擴認為,我國經濟形勢可概括為喜中有憂,總體呈現穩定恢復態勢,但經濟運行已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發展環境面臨多重複雜調整。
  • ...構建新發展格局——訪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題:「內外兼修」構建新發展格局——訪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新華社記者姜琳、劉紅霞新發展格局正在成為各界高度關注的「熱詞」。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具備哪些優勢?還存在哪些梗阻?下一步應從何處著力?記者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
  • 構建新發展格局 邁好開局第一步
    大家認為,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凝聚共識,精準施策,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發展新突破,開創發展新局面。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事關發展全局。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明年經濟工作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展開。
  • 張佔斌:以創新和內需「雙驅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圍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作出重要部署。
  • 構建新發展格局 邁好開局第一步——社會各界熱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大家認為,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要凝聚共識,精準施策,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發展新突破,開創發展新局面。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事關發展全局。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明年經濟工作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來展開。
  • 構建新發展格局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
    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及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遠景目標時,進一步明確了新發展格局的內涵,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明確要求。五中全會在回答怎樣構建這一新發展格局時,特別指出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戰略布局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二)  企業家要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生力軍  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
    對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為應對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化,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思路,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政協經濟界代表座談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 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
    記者:江西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有哪些比較優勢?  劉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十三五」以來,江西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具有較好的基礎和優勢。
  • 抓住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注重發揮國企作用
    原標題: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注重發揮國企作用第二十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暨「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近日在京舉行。會議由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等主辦。
  • 辜勝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家精神至關重要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一定要深刻理解當前我國面臨的複雜嚴峻的形勢,把握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邏輯和深層次變革,認識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歷史必然性和發力點。辜勝阻表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重在暢通,重在安全。特別要看到,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企業家要發揮重要作用,企業家精神至關重要。
  • 「地評線」視評:構建新發展格局 躍上新臺階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新一輪改革開放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邁進。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不斷打造發展新優勢,讓國力躍上新臺階。以開放心態擁抱「變」。
  • 廣州:立足新發展階段 堅持新發展理念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會議回顧總結廣州「十三五」時期工作,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在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中勇當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