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清朝首個漢人大臣,范文程為啥對清廷死心塌地,他結局如何?

2020-12-26 千佛山車神

范文程是清初時的重臣,其自述是北宋名臣範仲淹之後,但沒有任何佐證,可能是他自吹自擂的。

(范文程畫像)

范文程因祖上犯罪,在明初時被全家遷至遼東瀋陽,自此在瀋陽安家落戶,直到明朝末年,後金軍攻打撫順,大量平民被掠為奴,范文程也在其中。

按照《清史稿》的記載,范文程是自己投靠後金的,但是關於范文程投降後經歷,《清史稿》卻並沒有交代。

范文程是1618年投降的,但直到五年之後范文程才重新出現在史書記錄當中,這五年時間他去幹嘛了?

很明顯,范文程並非是主動投靠後金,而是作為一個俘虜進入後金朝廷的。

可能是讀過書的原因(范文程中過秀才),范文程被努爾哈赤發覺並開始得到重用,但作為漢人,他在努爾哈赤時代只是個顧問,地位不高。

到皇太極繼位後,范文程的地位開始不斷擢升,1635年皇太極正式稱帝,著手完善行政制度,范文程被提拔為內閣大臣,主要負責處理內外文書和皇帝詔諭。

由於幹得不錯,范文程很快被晉封為二等甲喇章京(輕車都尉),並被抬旗進入鑲黃旗,開始參與軍國大事的討論。

平心而論,范文程為清廷的草創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人才推舉、招降明將等方面都有他的身影。

而在清軍入關之後,他也為清廷平定天下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入關之初時,由他策劃的政治宣傳非常奏效,減輕了清廷入關的阻力。

不過隨著多爾袞的徹底掌權,范文程遭到了多爾袞的打壓,被迫辭職避禍,一直等到多爾袞爆亡他才重新返回朝廷。

此時范文程年事已高,整治作為越來越少,鑑於他曾經的功勞,順治晉封他為一等子爵,並加贈少保兼太子太保銜。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范文程因病去世,康熙帝賜葬於河北懷柔縣紅螺山,諡「文肅」。

范文程共育有六子:範承蔭、範承謨、範承勳、範承斌、範承烈、範承祚,其爵位由長子範承蔭繼承,其他兒子也都是高官。其中次子範承謨最為人熟知,他就是《雍正王朝》中的魏東亭的人物原型。

(《雍正王朝》中的魏東亭)

縱觀范文程的一生,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他以戰俘出身,受盡了滿洲貴族的奴役,卻死心塌地的為清廷賣命,甚至親自上前線戰鬥,就連老婆被多鐸搶走後也沒有想過造反,真的很難理解。

而作為清初重臣,范文程到死也只是獲得了一個可以世襲的一等子爵,要知道在清代爵位體系中,一等子爵排第13位,看似比較湊合,但實際並不高。

當然,范文程的結局要比洪承疇強多了,范文程身為一個漢人,且沒有顯著的軍功,總算還能撈到個世襲子爵,只要大清不倒臺,他家每年都能領到410兩的俸祿。

可反觀洪承疇,作為清初大將,洪承疇可是親自帶兵平定江浙和西南,軍功卓著,最後才給了個三等輕車都尉,而且只允許世襲四代,真是當狗都被人看不起。

(洪承疇降清後,漢人看不起他,滿人也看不起他,最失敗的貳臣)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三部曲:漢人勢力崛起,壯大,清廷無法駕馭,江山易手
    但是漢族士大夫的權力不斷做大,尤其是地方督撫大員、封疆大吏,漢族大臣已經佔據優勢地位。清朝前期靠著漢人最後徵服了全中國,但是對於漢人大臣始終不是絕對信任。真正擔任高官厚祿的是滿族人居多,太平天國運動的出現,使得清廷高層不得不放權給漢人去自辦團練,打敗了太平軍。太平天國運動結束之後,漢人官僚逐漸走到了權力的舞臺中心,也為清朝滅亡埋下了伏筆。
  • 清朝三百年,封了五個漢人為王,這五人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直到溥儀退位,清朝的統治持續了300年,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清朝仍然對漢族人很有歧視,即使在王朝末期,滿洲的八旗子弟腐朽墮落,為了維護王朝的統治,仍然壓制了漢族勢力的發展。太平天國時期,滿洲八旗和綠營官兵腐朽,沒有戰鬥力。清朝不得不放權,讓漢族人組織士兵團訓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清朝,漢人很難被加冕為王爺。
  • 清朝漢人大臣中誰官最大?不是張廷玉也不是年羹堯,更不是曾國藩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也是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的大一統王朝,有清一代,享國268年,共歷十一世十二帝。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清朝268年之間,漢人大臣中誰的官做的最大呢?要說在清朝哪個漢人大臣混得最好呢,官最大呢,不是張廷玉,也不是年羹堯、曾國藩、袁世凱等牛人,而是臭名昭著的平西王吳三桂!因為吳三桂是清初五個漢人藩王之一,而且他的品級最高。在康熙元年,因為擒殺永曆帝朱由榔有功,所以被晉封為親王,這可是藩王中最高的等級。
  • 袁世凱是晚清清廷最仰仗的大臣,為何慈禧死後不久就被開缺回原籍
    袁世凱是慈禧太后在李鴻章之後最為信賴的漢族大臣,在慈禧太后的最後幾年掌握著相當的權利,成為慈禧和光緒在生命最後歲月裡最為倚重的人。他也確實沒有辜負慈禧的期待,他走紅的那些年,清朝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尤其是他主管的外交活動,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幫清朝打下江山的漢人軍團有多慘?又是如何防範和限制漢人兵的
    從攻克北京到平定江南,從剷除三藩到攻打臺灣,再到後來消滅準格爾部,這幾乎都是漢人兵團立下的汗馬功勞。但漢人將領和漢人兵團的下場如何呢?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慘。·清朝皇帝是如何防範和限制漢人兵團的早在皇太極時期,為了政治需要,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就大力提拔漢人,並提出了滿漢平等的口號。在打江山的路上,漢人也確實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他的結局如何?
    作為清朝開國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而說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範仲淹,那就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了。寫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被追諡為「文正」(諡號中最為高貴的一種)。出生在名門,血管裡流淌著忠臣良相血脈的范文程,在後金攻打自己的國家時,主給努爾哈赤投懷送抱,表達忠心。
  • 李自成把明崇禎帝葬到貴妃墓 清廷按國禮厚葬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起義軍會來得這樣快。崇禎皇帝急得甚至面對大臣哭泣。  18日晚上,崇禎寵信的太監曹化淳將彰義門打開,李自成的軍隊已來到紫禁城的金水河畔。崇禎帝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不多了。他和起義軍之間十幾年角逐已經有了勝負。崇禎開始安排後事,他派人將三個兒子分別送到外戚周家和田家,然後要周皇后自盡,隨後把15歲的公主找來,崇禎嘆息說:「汝何生在朕家!」
  • 清朝亡後,「九滿四漢」13名內閣成員結局如何
    滿清被推翻後,十三位內閣重臣們都去了哪裡,結局又如何呢?內閣總理大臣:愛新覺羅奕劻奕劻是滿清第一大臣,不僅是皇族內閣的總理。而且在清廷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在清廷的權力僅次於溥儀的老爸——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
  • 清代第一漢臣,范文程,且看他是如何為清朝做事的
    范文程,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說道範仲淹,這可就人盡皆知了,宋代著名的大臣,也是文學界裡很出名的人物。而范文程就是範仲淹的後人,他也是很有智慧的人,受到了皇太極的重用,為清朝的基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努爾哈赤打天下期間,范文程就歸順了金,想要為金做事,可是空有才能的范文程並沒有受到努爾哈赤的重視,混了半天也只是混了個沒有權利的小官。這和努爾哈赤個人因素有關,他自己就帶有民族歧視,看不起漢族的官員,徵服了漢族人,也並不優待他們,反而是讓漢族的人給滿足的人當奴隸。不過,皇太極就不一樣了,他很重視漢族的人,尤其是范文程。
  • 清軍入關時,漢人寧死不剃頭,清朝滅亡後,漢人為何寧死不剪辮子
    漢人一直以來較為高度重視自身的髮膚,《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害怕懲戒騎,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人以後,一般不能隨便剃髮,男女都把秀髮綰成髮鬢盤在頭上,這也是我們在影視作品、名畫中經常看到的漢人裝飾設計場景。
  • 范文程結局如何?
    范文程在歷史上飽受爭議。作為漢人,他卻是滿清(後金)的柱國勳臣,可以說如果後金沒有范文程這個智囊,可能最終只是遼東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范文程在後金崛起以及入關統一中原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關鍵性、決定性的意見。
  • 為何清朝最厲害的漢人將軍是嶽鍾琪?
    清朝是滿人建立的朝代,漢人將軍一直不受當權者信任。而清朝眾多漢人將軍中,論最厲害的漢人將軍,非嶽鍾琪莫屬。下面從出身、戰功、統兵和受封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年羹堯案後他晉升為川陝總督,在徵伐準噶爾時任寧遠大將軍,這個時候是嶽鍾琪最輝煌的時期。不久嶽鍾琪因打仗不利獲罪被雍正革職。乾隆十二年,嶽鍾琪又被重新起用,任四川提督,在平定金川叛亂中再立戰功,被乾隆帝授予兵部尚書銜。
  • 肅順雖然被慈禧殺了,他的一個建議,讓清朝多活了半個世紀!
    眼看就要打到北京城了,清廷已經岌岌可危,隨時都有滅亡的可能。然而國力衰弱,財政匱乏,腐敗的八旗兵和清軍大營更是毫無鬥志。同時,朝廷上下除了賣官鬻爵,似乎也出不了什麼能拯救王朝的金點子。(肅順劇照)就在國家存亡之際,肅順為鹹豐帝解了燃眉之急,也為清朝多續了50年的命。那麼他出了個什麼點子呢?
  • 聊一下清朝年間漢人的反清復明
    明朝是由漢人統治的政權,漢人是既得利益民族,別的少數民族以漢族為尊,漢人骨子裡的民族平等思想,讓明朝始終處於一個民族平等的大環境裡。但是清朝則不一樣,滿清政權的統治給漢人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滿族統治實施「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的優先政策,整體滿族八旗子弟,「不農不商不工,坐食漢人膏血」,這種天生高貴優越的民族等級差距,讓習慣了民族平等的漢人無法接受,慢慢地就滋生出了反清復明的思想。二,從政體和政治優先權上來說。滿族優先於漢族。
  • 范文程的孫子成了沙包 李衛田文鏡輪番暴打最後被一個侍衛打趴了
    范文程這廝,有人說他是「開清第一功臣」,也有人說他是「明末第一漢奸」。至於范文程為啥沒有被寫進《貳臣傳》,據說是因為他的子孫在乾隆朝仍然位高權重。細看清朝史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不管范文程的子孫是否有德有能,但是都沒有什麼太大的權力,妖術師雍正法外開恩罩著,范文程可能早就斷子絕孫了——田文鏡李衛把范文程「最有出息」的一個孫子當做大沙包輪番暴打,其中李衛下手最狠,他給范文程之孫定的罪名要是按律追究,是要誅滅九族的。
  • 清朝有過多少任南洋大臣,在任時做過什麼"大事",有什麼政績?
    那麼,這些人到底為清廷做過哪些貢獻? 今天就讓我們從南洋大臣在清廷中的地位以及南洋大臣重要的官員沈葆楨的一面來了解一下南洋大臣的政績。 南洋大臣又是怎麼的政治機構,他又是如何運轉?為清朝的延續做過哪些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聊聊被人淡忘的南洋往事。 說起中國的近代史,那是一場中國人的血淚史。清朝近代以來,屢遭西方列強的侵略,國土主權和民族利益也屢遭蹂躪,中國已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百姓生活民不聊生。
  • 清朝為什麼讓漢人如此痛恨,以至三百年間一直有人「反清復明」?
    而其中的幾個暗號,就是用來避開清廷耳目,聯絡同道中人的。 作為武俠小說的大家,金庸先生在很多作品中都極力渲染「反清復明」這一運動。當時的漢人認為剃髮實在是無法接受,於是,向清廷表示了反對。 不料,他們很快便遭到了清廷的殘酷鎮壓。 並且,在清朝軍隊攻下南京、蘇州、杭州後,清政府認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髮令,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
  • 康熙帝的心病:作為清朝盛世皇帝,為什麼要六次南下祭拜朱元璋?
    在南京明孝陵,遊人會發現朱元璋墓前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有四個大字:「治隆唐宋!」這塊碑可不是朱元璋的後人所立,也不是我們現代人所立,而是取代明朝的清朝皇帝所立,他就是康熙帝。治隆唐宋,顧名思義,就是說朱元璋治理明朝的豐功偉績,不在唐宋之下,甚至於勝過了唐宋。
  • 清廷危殆之際,為何指揮不動自己重金組建的北洋軍?軍心不向君!
    滿清作為少數民族,當年能夠統治一個人口比自己多幾十倍幾百倍的中原地區,最主要的原因是戰力強大。 大家什麼都不服,就服拳頭。 在中原人看來,清朝軍隊就是勇猛,就是彪悍,就是不可戰勝,我們不聽他的聽誰的。
  • 范文程:18歲中秀才,19歲投靠大清,妻女被清朝主子霸佔
    作者:大國文社(大國文史,大果文社原創原創)范文程:18歲中秀才,19歲投靠大清,於漢人他有罪,於清庭他有功,歷史無法重寫,漢人失天下,自有失天下的原因,滿人得天下,自有得天下的機緣,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時勢使然。範文成到底是不是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