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悟」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

2020-12-17 河北共產黨員

作者丨王詠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只有融入鮮活的社會現實,才能與時代同頻共振。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和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偉力。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用好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素材,能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進一步引導大學生理解和弘揚中國精神,厚植家國情懷,激發擔當精神,堅定「四個自信」,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起到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效果。

科學闡釋偉大抗疫精神內涵,提升思政課引領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從5個方面概括了偉大抗疫精神,即「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偉大抗疫精神既是戰勝疫情的思想武器,也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價值引領,廣大高校思政課教師通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科學闡釋偉大抗疫精神內涵,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教學當中,加深了大學生對偉大抗疫精神的理解,讓大學生能夠辨別在網絡上擴散蔓延的不真實、不客觀的信息,消除各種錯誤觀點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思政課教師應聚焦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疑惑,在課堂中闡釋好偉大抗疫精神,引導大學生理性思考、理智發聲。通過思政課堂,組織大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熱點辨析等活動,推動其養成辯證思考的思維習慣,在甄別信息、分析思考、交流討論中辨明是非,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在課堂上講清楚我們能夠在疫情發生後統籌調動人力、物力、財力馳援抗疫一線,正是源於中國共產黨積極弘揚的中華民族偉大團結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能夠不斷穩定發展的最根本原因,其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這更加堅定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他們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抵禦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思政課教師要把疫情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中所包含的豐富內容融入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使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人民在抗疫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無私奉獻、英勇奮戰、團結互助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是凝心聚力的強大精神動力,同時把這樣的偉大抗疫精神傳承下去,增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對偉大抗疫精神的科學闡釋,激勵年輕一代的責任與擔當,以偉大抗疫精神為引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講好抗疫故事,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把偉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的客觀要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已經組織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對照本科生4門必修課研製了《疫情防控進思政課教學建議》,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在教學建議的指導下,立足我國疫情防控具體實踐,深入解讀黨中央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全面分析抗疫中彰顯的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拓展思維視野,從國內、國際兩個角度出發,全面分析比較中西方圍繞疫情採取的政策方針、應對措施及防控結果,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抗疫鬥爭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的,患者救治、疫苗研發、物資保障、秩序維護、疫情防控中,義無反顧的醫務人員、日夜值守的公安民警、深入一線的疾控工作人員與社區工作人員、真誠奉獻的志願者,都是偉大抗疫精神的生動體現。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深入挖掘抗疫英雄的先進事跡與感人故事,瞄準學生的思想共鳴點、情感觸發點,以榜樣感召人、帶動人,將偉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課堂,應用好疫情防控這本時代教材,真正實現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愛感人的效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是主力軍,甚至還有很多「00後」。他們在抗疫一線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展現了他們的激情,譜寫了華彩篇章,讓國人看到了青年一代堅定的理想信念,看到了他們的無私無畏、果敢堅強、責任擔當,他們為青年學生上了生動而感人的一課,為廣大青年學生樹立了榜樣。高校思政課教學融入偉大抗疫精神,可以讓大學生充分利用在校學習的寶貴時間,錘鍊自己的意志品格,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把自己的理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譜寫自己的無悔人生。

立足抗疫實踐,轉變思政課教學話語方式。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話語創新是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的保證。首先,思政課教師要具備嫻熟的話語使用能力。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舉國上下萬眾一心馳援武漢,感受中國力量,從「最美逆行者」的奉獻犧牲,感受中國精神。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將師生親見親聞親為的事例貫穿課堂,引導學生強化責任擔當,讓愛國主義精神厚植於心。為講好偉大抗疫精神,學校可以邀請醫療隊員到校或在網絡課堂中講述抗疫故事,從不同角度讓思政課更加生動,深化思政課教學的闡釋水平。其次,把顯性灌輸與隱性滲透結合起來。高校思政課是向學生進行理論輸送的主渠道和主陣地,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理解偉大抗疫精神的精髓,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在推動抗疫國際合作中所作的貢獻,看到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際行動,深刻理解只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建設一個美好的地球家園。在進行理論輸送的同時,可通過向學生推薦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進行隱性滲透,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共鳴。如紀錄片《同心戰「疫」》《生命至上》《見證》等都真實全面地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抗疫歷程,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電視劇《在一起》以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基礎,描繪了全民抗疫的動人畫卷。通過這些作品可以使大學生更為精準地理解偉大抗疫精神的內涵。第三,靈活運用對話式話語方式。對話式話語方式一直是一個重要的交流形式,體現了說者和聽者之間的平等關係,彼此把自己的思考、收穫、困惑等進行交流和探討,在你來我往中激起對話雙方的思想火花,易於對問題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從而達到更好的話語效果。與刻板的理論講授不同,對話式話語方式更強調說者和聽者之間的互動。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話語不是教師的獨白,要正確認識高校思政課中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統一,鼓勵學生挖掘和講述身邊的抗疫故事,促進師生間的對話,縮小師生間的話語差異,從而深刻理解並傳承偉大抗疫精神。(作者系瀋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來源:河北省委《共產黨員》雜誌11月下

河北共產黨員

全面 | 深度 | 權威 | 專業

相關焦點

  • 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集體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
    本報訊(記者 焦新)為更好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創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範機關」,深入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三進」,教育部日前邀請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馬懷德教授走進今年第17期高校思政課教師「周末理論大講堂
  • 【戰「疫」思政課】人民網: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教育部多次專門研究,對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政課教學進行系統謀劃、統籌推動,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的關鍵作用,全力支持配合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高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人大舉辦
    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北京市學校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活動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據了解,活動旨在充分發揮思政課的重要作用,及時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轉化為生動課堂,幫助廣大教師上好新學期的線上思政課。
  • 緊扣立德樹人 推動高校思政課內涵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就需要明大德,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守公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嚴私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中國教育報》盧克平:辦好高校思政課的著力點
    筆者認為,以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為重要遵循,辦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以黨的堅強領導引領思政課政治方向,為思政課建設提供根本保證。中國的大學是社會主義大學,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緊密結合「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思政課建設全過程,不斷推進思政課建設改革與創新,強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 新形勢下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的新困境與改革思路
    為突破困境,高校需要從思想觀念、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多管齊下、多措並舉,切實推進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詞:新形勢;思政課教學;新困境;改革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高校思政課),是在高校設置的、對大學生進行系統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一系列課程的總稱。
  • 充分認識和發掘抗疫鬥爭偉大實踐的思政課價值
    充分認識和發掘抗疫鬥爭偉大實踐的思政課價值  ——在抗疫精神的時代啟示專題研討會上的發言  黃相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我國日益擴大開放、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國同世界的聯繫更趨緊密、相互影響更趨深刻,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和鬥爭也更加複雜
  • 教科衛體委認真做好「將偉大抗疫精神和先進典型事跡融入學生思政...
    12月8日上午,市政協辦公樓東座212會議室,一場氣氛活躍的座談會正在進行,4位來自教育醫療界的市政協委員圍繞如何將「將偉大抗疫精神和先進典型事跡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問題,各抒己見,展開深入討論。
  • 【陝西社科】緊扣立德樹人 推動高校思政課內涵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就需要明大德,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守公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嚴私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融入戰位,學思踐悟知行合一
    聯勤保障部隊政治工作部某中心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入腦入心—— 融入戰位,學思踐悟知行合一 ■本報記者 賴瑜鴻 初冬,聯勤保障部隊政治工作部某中心組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系統學,官兵將全會精神學習融入戰位,持續興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熱潮。
  • 「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原標題:「四種課堂」打造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效路徑 【知與行】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它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原則,兼具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的雙重功能,充分體現了「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因而成為高等院校必須積極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
  • 張國清為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作輔導報告
    11月9日上午,(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省委書記張國清作輔導報告。張國清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常委會專門作出安排,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定期接受高層次培訓並常態化制度化,旨在更加系統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信仰、講出自信,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
  • 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建設的對策
    政治信仰是特定國家的人們對某種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理想、政治文化的高度認同和真誠信服,並將其奉為行動準則。政治信仰在信仰體系中處於最高位置。一、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政治信仰建設的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是十分重要的。
  • 【新華社】山河無恙,青年更當自強 上海高校書記們的思政課講了什麼?
    今年國慶前夕,上海高校書記們紛紛走上講臺,為新生開講思政課。一個個關於生命、責任、家國、英雄的生動故事,勉勵年輕人立下鴻鵠志、勇做奮鬥者,在大變局中奮進新時代。 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一教307教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由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講授。新學年,這門課首次作為公共必修課,面向3700多名2020級本科新生開設。
  • 江蘇高校思政課怎麼上?快get這裡找答案
    12月15日,2020年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現場推進會上,教育部宣布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標誌著新時代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進入新階段。   江蘇近年來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效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協同育人作用,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學思踐悟 盡責擔當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2月10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莉霞來到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看望慰問廣大師生,作高校形勢政策報告並隨堂旁聽思想政治理論課,勉勵師生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思踐悟、盡責擔當,為首府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精神落地生根,全面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
  • 對分課堂助力思政課教學改革
    對分課堂是一種立足於中國本土、吸納了古今中外優秀教學成果的教學新範式,是四元教學的實踐驗證。將對分課堂運用於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將有助於破解當前思政課面臨的困境,極大地助力新時代思政課建設。
  • 辦好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思政課
    用科學理論培養人  理論性是思政課的基本屬性,重視理論性是思政課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的內在要求。只有做到有高度、有廣度、有熱度,思政課才能真正發揮指導作用,幫助青年學生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  有高度,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
  • 提升思政課「四度」 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打造思政金課堂
    半島網4月1日訊 近日,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聚焦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將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鮮活事例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講好戰「疫」人物,傳遞戰「疫」精神,在雲端課堂為理工學子奉上視聽盛宴,打造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