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器!美媒:中國又造出尖端科技,先進的不像中國發明的

2020-12-14 明觀環宇

世界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時代開始在工業以及科技發展方面有了極大地提高,各種各樣的技術在科學家們手中應運而生,對人類的生活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了當今世界的格局,人類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回到我們的中國,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毋庸置疑科技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在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中國某一項科技要打破世界紀錄甚至是一些令其他發達國家畏懼的科技產品,就像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中國新一代「大國重器」。

大國重器!美媒:中國又造出尖端科技,先進的不像中國發明的,量子技術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西方科學家們提出了量子技術這一概念和發展至如今的21世紀,各國的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量子來應用到各種各樣的領域。

就像是中國,中國在量子通訊技術、量子密鑰加密、以及量子衛星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極大的成就,這些僅僅只是初步開始,就在前些日子,中國在量子技術這一方面又有了史無前例的突破,那就是中國的量子原型計算機正式出世名為「九章」。

光量子計算系統是中科院潘建偉教授帶領的團隊所研發出來的,而此次中國研發的量子計算機,其主要針對量子計算這一方面,其中在高斯玻色採用這一大問題上中國的量子計算機更是有格外的優化。

應該是初步發展階段,所以在通用性方面可能會稍顯弱一些,但是在運算玻色採樣這一方面,甚至比谷歌最頂尖的計算機還要快上百億倍,隨著中國量子技術已下降的突破。這其實就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們已經實現了「量子霸權」,這樣的技術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相信,在他們眼裡看來可能不像是中國發明的,但事實上這就是中國技術!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中國在崛起!美媒:中方正開創技術先河、全球僅此一款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前言:中國東臨太平洋,對海上劃分海域和島嶼需要有一定控制權,由此來發展海上軍事力量,海軍力量是夠強大決定了中國對該區域掌控能力。我國海軍部署發展時間比較晚,對比美國等航母大國尚有些差距,但好在近幾年高速發展,新作戰理念和方式在不斷推陳出新,山東艦出現,就標誌了我國軍事和國力綜合提升。美媒爆料中國正在建造新型航母據環球時報報導,內容引自美國某權威軍事雜誌消息,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上部隊在未來將計劃部署一種先進、新穎且能適合現代戰場新型航母。
  • 【全國勞動模範】守望「大國重器」 勇攀科技高峰
    破局:讓「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挑戰者」 作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重集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工藝研究」的課題組長,雷丙旺秉承著「不能讓外國人小看我們 「大國重器」的成功研製,標誌著中國從此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把超臨界、超(超)臨界火力發電設備製造等關鍵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同時,該成果還為西安閻良4萬噸模鍛壓機、江蘇崑山3萬噸模鍛壓機研製提供了可借鑑的「樣本」,由此可設計製造6萬噸、8萬噸,乃至10萬噸的液壓機,成為我國重型壓機製造領域的「孵化器」。
  • 讓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裡
    破局:讓「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挑戰者」作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重集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及工藝研究」的課題組長,雷丙旺秉承著「不能讓外國人小看我們」的信念,帶領清華大學等國內20餘家單位組成的課題組,向極端製造發起挑戰。
  • 中國北鬥導航比GPS強在哪裡?美國專家:先進的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其實,現代科技跟從前比起來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了,說實話,以前的時候,科技的研究方向不算特別多,因此各個國家發展的方向說白了也都大同小異。但現在各種尖端科技的研究,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科研領域越來越廣,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將整個世界打造的更加美好。
  • 作為諾貝爾獎大國,日本擁有哪些世界領先的尖端科技?
    那麼在尖端科技領域,日本究竟哪些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說到日本產品,很多人對日本的機器人,精密工具機,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印象深刻。而日本正是憑藉這些技術優勢,確立了日本世界工業強國的地位。日本每5年會制定一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在2016年發布的《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日本提到了核心的技術優勢,包括生物技術,納米材料和技術,傳感器,機器人和光量子。
  • 為中國打造大國重器
    她依靠自己的努力打破美國封鎖,為中國打造大國重器,她就是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的著名研究員,推動中國雷射武器發展的美女科學家侯靜。說到侯靜,我們不得不提到雷射武器的發展。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蘇等超級大國的核武器已經發展了幾十年。由於核武器和洲際飛彈具有互相摧毀的能力,這使得全球的軍事強國都不敢使用核武器打擊對手。
  • 德國媒體:中國這項技術,先進得不像中國發明的
    對於現在科技最為熱議的話題的,自然就是晶片研發的問題。而晶片研發其實在我國早就有了這個想法,也一直在探索在探索地路上,知道大洋彼岸的波動,也讓我國的晶片研發早早的提上了日程。不靠她人,靠自己研發屬於自己的國有晶片。
  • 「四史」關鍵詞|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1959年6月20日,蘇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宣布停止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的有關技術資料等。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兩國籤訂的國防新技術協定,決定撤走專家,甚至連一張紙片都不留下,還譏諷說:離開外界幫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就守著這堆廢銅爛鐵吧!為了記住那個撕毀合同的日子,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工程代號定名為「596」。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照會中國外交部,決定撤走全部專家。
  • 我國一「國之重器」問世,解決世界難題,連美俄都沒造出
    導語:我國一「國之重器」問世,解決世界難題,連美俄都沒造出環境問題以及能源安全問題一直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問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球上的環境被破壞得很嚴重,石油等等不可再生資源也非常緊缺。最近中國誕生了了一款被稱為「國之重器」的石油化工設備——加氫反應器。加氫反應器是用來做什麼的呢?簡單來說,它主要應用到有機化學實驗室和實際生產中的重要設備,它可以用來做加氫反應的容器,同時也可以充當液體和氣體混合的容器,不過,它最常用於石油工業中。
  • 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前兩年,高層領導在考察時強調了大國重器的重要性。當時國際摩擦激發,中興斷供、科技清單等大事件衝擊。不要說化緣,求著別人也不給。來到202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9月15日後,再無麒麟晶片。
  • 英國學者:中美這項科技已經拉開差距,先進得不像是中國發明的
    目前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科技領域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晶片,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科技產品,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核心都少不了晶片。還有航天科技,還是航海科技,還是軍事科技亦或是國防科技,其背後都離不開晶片的存在。
  • 美國媒體:中美科技已在這個領域拉開差距,先進得不像是中國發明
    現代科技不斷地發展,人類在不斷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同時的,依託於科技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探索也變得更加的遊刃有餘,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致力於對自然的探索,中國古代就有人想探索天空而製造簡單的火箭,這份探索的心自古就有。
  • 中電建西北院:大國重器背後的科技「築夢者」 - 中國電力新聞網
    中電建西北院:大國重器背後的科技「築夢者」 來源:​中國電力報 時間:2020-10-16 10:36 大國重器背後的科技「築夢者」  使命:「大國重器」託舉夢想  1950年10月16日,蘭州水力發電廠籌建處成立,隸屬原燃料工業部,為西北院前身。以此為發端,西北院在拓荒中國水電的道路上,蹣跚起步。  自誕生之日起,服務國家戰略就成為西北院的精神基因。
  • 中國之「最」 | 動力澎湃,大國重器背後的「蓄力者」
    一個個「超級工程」厚積薄發一項項「大國重器」閃耀世界中國強國之路走得穩且紮實而這背後離不開為之蓄力的「利器」空中造樓機「廻轉塔機」填海造陸小能手「天鯤」號......是它們,讓大國重器動力澎湃今天,跟上小編的步伐我們一起走近令世界矚目的「中國製造」感受大國重器背後的「中國之最」01 廻轉塔機 空中造樓神器
  • 神美科技榮獲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單位...
    中國科學家論壇活動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發現》雜誌社共同主辦。中國科學家論壇自2002年創辦以來,得到了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等單位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作為我國科技界最有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臺之一,中國科學家論壇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為宗旨,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精神,堅持面向科研,堅持面向企業的方向,始終保持著科學性、務實性、廣泛性的鮮明特點。
  • 從「天鯨」到「天鯤」:中國疏浚重器揚帆遠航
    「天鯤號」建造的主要發起人、中交天航局總工程師顧明感慨,從國外進口的重型挖泥船通常不是技術最先進的,在關鍵工程中有時難以擔當重任。大家心裡一直憋著一股勁,一定要造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型挖泥船。在顧明看來,中國只有實現重型挖泥船的自主研發建造,才能突破封鎖,不受制於人。
  • 航天科技大國重器震撼亮相大閱兵
    習近平指出,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東風浩蕩,巨浪騰空,為國鑄劍,捍衛和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多型武器裝備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展示了集團公司在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的進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彰顯了航天人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的初心與使命。艦載防空武器方隊備受矚目。
  • 北鬥導航未來:大國重器示範科技自主
    這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也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範圍內有能力提供全球導航定位服務的四大實體之一。其建成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技術進步、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都具有重要意義,也因此作為大國重器,得到了國家最高層面的重視。事實上,探索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建設科技強國,是中國的不懈追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不止一次對北鬥系統作出重要指示。
  • 中國二重的"花甲"年:一根管道見證"大國重器"的鑄造之力
    中國二重供圖  1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18年「新時代 新夢想」全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採訪團來到四川德陽市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近距離看大國重器的打造過程,再走國家命脈企業的先鋒改革之路。
  • 效仿美國,日本和英國也要限制留學生,擔心尖端技術「流入中國」
    日媒稱,這是因為政府擔心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尖端技術會通過留學生「被洩露至中國等國家」。英國《泰晤士報》近日也報導稱,從10月1日起,英國加大了對外國留學生的安全審查,此舉將導致數百名中國研究生被禁止在英國大學學習所謂的「敏感學科」。 觀察發現,此事最先起源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