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這首詩很顯然是被嚴重低估,寫得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畫

2020-12-23 塵世曉書僮

王安石搞了一個變法後,使得他在文壇上的地位顯然不如蘇軾,其實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樣也有很多的經典名篇流傳於世,例如《梅花》、《泊船瓜洲》、《元日》、《登飛來峰》等等,那都是經典之作。每一首都寫得很深刻,所以他的詩並不遜色蘇軾,只是由於搞了一個變法,分散了人們的關注。特別是他後期,由於被罷了相,獨自在江寧生活,這個時期他在文學上迎來了爆發期,創作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豔的作品。

那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也就是這首《北坡杏花》,可能很多的朋友並沒有讀過,其實這也是一首很唯美的作品,整首詩意境唯美,短短的幾句,讀來也是令人讚嘆不已,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是值得我們一讀。儘管這首詩比較冷門,但很顯然是被低估了,而且讀來朗朗上口,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北陂杏花》宋代:王安石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王安石這首詩也是寫於晚年,而此時的他洗盡鉛華,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感悟,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具有感染力。通篇儘管全部都是在寫景,但是很顯然詩人所要表達的正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只有像王安石這樣的詩人,才能夠寫得如此生動有趣,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北陂不一樣杏花,而且寥寥數語之間,還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杏花是一種很常見的花,每到了春天,它就會開出豔麗的花朵,而王安石在這首詩中,正是抓住了杏花所獨有的特點,從而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唯美。詩人通過這首詩也正是告訴了世人,他需要現在被罷了相,可是他依舊心繫天下,就像是花朵一樣即使是凋謝了,那也是還有香味。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不能僅從字面上來理解,這樣的話那是難以讀透。

第一二句便是寫了杏花所生長的地方,這樣的一種描寫,正是為了突出杏花的與眾不同,「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遠處一池的正好圍繞著杏花,看上去很多情,奼紫嫣紅的花朵和那一池的春水交相輝映,看上去更加的漂亮,也更加的壯觀,其實各自的姿色平分秋色,彼此都佔據了春色。這兩句寫得很有趣,也是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杏花。

第三四句則是進一步地讚美杏花,也就使得杏花更為優雅,更加能夠代表春色,「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杏花即使是被無情的東風給吹落了,紛紛揚揚猶如雪花一樣從天而降,那也是勝過了道路邊上掉落到地面的花朵,它們憑藉別人踩踏,最終淪為了泥土。這兩句看似在寫杏花,其實詩人還是另有指,也正是告訴了世人,他儘管做了很多的事,但是別人始終是無法理解。

王安石的詩自有一番韻味,寫得也是很有趣,在這首經典的《北陂杏花》中,他正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杏花的唯美,還有杏花身上獨特的精神,全部寫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詩意,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其實對於晚年的王安石來說,內心一直是很悲傷,自己原本希望可以通過變法來改變北宋,但是無奈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

相關焦點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且不論這個觀點是否完全正確,但是足以證明王安石在詩歌一道上的成就絕對不低。他在晚年的時候,曾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道出了他畢生的追求。這首詩名為《北陂杏花》。例如戴叔倫的「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志南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陸遊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唯美得令人心醉。但是王安石的這首杏花詩卻讓人感受到了一種如梅花般孤傲的品性。
  • 王維的詩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無一字不唯美
    說起王維你最先想到哪首詩呢?是那首膾炙人口的《相思》,還是充滿哲理的《終南別業》?那麼我個人是會想到他的這首六言絕句《田園樂七首.其六》,這首詩同樣很經典,寫得也很唯美。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景,短短的24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 張籍很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
    張籍,字文昌,唐朝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思想家,他的詩通俗易懂,寫得又是極為唯美,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也正是他作品為什麼會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除了前面所介紹的那幾首之外,還有這首《春別曲》,同樣寫得很唯美,整首詩意境高遠,儘管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每一句都很經典,把春色美景描繪的生動有趣,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王安石這首詩猶如大白話,通篇寫得很簡練,但是有著深刻的哲理!
    但是有一些詩人又是不走尋常路,雖然平鋪直敘,寫得猶如大白話,人們一讀便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王安石的這首《即事二首.其一》,看上去就像一首打油詩,不過同樣寫得很深刻,也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簡練的筆觸娓娓道來,讓這首詩顯得了別具一格,只要讀懂了也是會有所收穫。
  • 清朝詩人高鼎這首《村居》,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生動有趣!
    那麼除了小說之外,還有詩歌同樣也是有所突破,當時一些著名的詩人,他們借鑑前人的經驗,同時又加以創新,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特別是一些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同樣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譬如高鼎的這首《村居》,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寫得生動有趣,把村居普通的風景,還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
  • 清朝詩人阮元的這首七絕,通篇美得猶如一幅畫,每一句都寫得很美
    雖然清朝的詩歌不太出名,但是有一些作品還是不錯,譬如阮元的這首《蘇堤春曉》,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寫得很美;這首詩無論是意境,還是寫作手法,那都是可以媲美唐詩,只不過由於詩人留存下來的作品並不多,很多人並沒有讀過,所以這首詩也是不容錯過,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感受清詩的美。
  • 李白這首詩化用《桃花源記》的意境,寫得如夢如幻,通篇很唯美
    人們對於這篇文章的喜愛,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擁有這樣的生活,與世無爭,無欲無求,生活安定祥和。後人也是經常會化用這篇文章的意境,不斷地運用到詩歌中,雖然很多大文豪化用過,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落入了俗套,只有李白在這首《山中問答》中,化用得最傳神,通篇寥寥數語,也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寫得如夢如幻,從而成為了一首新的經典,美得也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雨過天晴王維寫下這首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而在眾多的田園詩中,筆者更喜歡王維筆下的田園,因為蘇軾曾讚譽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品讀王維的田園詩,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仿佛置身於一幅絕美的山水畫中。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雨後天晴,王維遊覽田園寫下的一首被嚴重低估的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以繪畫的技巧寫詩,最後一句更是回味無窮。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王安石這首詩美得令人驚豔!獨有杏花如喚客,倚牆斜日數枝紅!
    宋神宗繼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召見王安石,君臣促膝長談,事後被破格提拔,開始改革變法。宋神宗在初期全力支持王安石,只要是反對改革變法的人,全部調離京城,可見在他的心目中,王安石是不二人選,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只是可惜改革變法困難重重,成為了兩人最大的遺憾。王安石的改革變法主要是觸及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當時的司馬光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接著蘇軾和歐陽修等人,也反對變法。
  • 這首寫在牆上的詩王安石被選入語文教材,因其唯美主義成為經典
    古人寫創造詩的時候,就像我們現代的記錄一樣,有時他們寫的是文章,正兒八經,但有時,當他們受到啟發時,他們會塗鴉,有時情到深處,給朋友留下便條來表達當時的心情。因此除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外,也有一些隨意的詩歌,其中一些因其審美意境而代代相傳。
  • 王維不愧是山水田園詩人,一首經典的五律,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古代的詩人對於風景的描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美得令人驚豔,儘管只是普通的風景,可是由於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新意,從而使得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尤其是像陶淵明和王維那種偉大的詩人,寫過很多優美的作品,他們的詩清新脫俗,短短的幾句,但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譬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都是田園詩中的千古名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園即事》,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一首田園詩。雖然它相較於王維的《山居秋暝》等詩來說要冷門很多,但是依然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 王安石寫詩評昭君出塞,歐陽修跟風也寫了2首,誰寫得更好?
    王安石在知道了昭君出塞的事情之後,為她寫了詩《明妃曲二首》:明妃曲二首其一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兩句中,王安石感嘆了王昭君孤獨一人遠嫁匈奴的悲慘,同時也直接表現了對漢元帝的不滿。王安石的這首詩一經傳播,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人都作過關於昭君出塞的詩,大多數都是直接表達對王昭君的同情之類,唯獨王安石的這首詩直接抨擊了漢元帝的做法,借詩抒發知音尤其重要的感情。
  • 王維這首詩寫得很唯美,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晚年王維看透了人世,於是去到長安郊外的終南山隱居,過著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這一時期他的作品更加接地氣,創作出來的作品風格也更為多樣,我們所熟悉的《山居秋暝》、《竹裡館》、《鳥鳴澗》、《山中》、《鹿柴》等等,那都是寫於後期,這些詩風格簡練,但是卻美得令人心醉。
  • 比較冷門的一首唐詩,但是寫得很唯美,短短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畫
    那麼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不過雖然很冷門,但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那就是唐朝詩人王駕的《雨晴》,這首詩相信很多人可能並沒有讀過,而且詩人的名氣也並不是很大。但是這首詩寫得生動有趣,把雨後初晴的美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從而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也使得這首詩成為了一首經典名篇。《雨晴》唐朝: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的詩有一種獨特的韻味,特別是他晚年的作品,由於一個人隱居在終南山,這一時期創作出來的作品,每一首都與眾不同寫得極為唯美,例如《山居秋暝》、《鹿柴》、《山中》、《鳥鳴澗》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 王安石的這首詩並不知名,最後七字卻是神來之筆,令人讚嘆不已
    而絕大多數人最開始認識王安石,恐怕都離不開語文課本中的那首詩《梅》:「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當然,除了這首詩外,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等也廣為人知。
  • 王安石這首描寫杏花的詩作,雖然有些冷門,但不失為一首傑作!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文學家、思想家,他應當說是江西眾多詩人中,比較有情懷,也是非常有才情的一位大文豪,他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巨大的貢獻,同時他的詩作,也是寫得清新優雅,他的詞寫得無比唯美,他的散文那更是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