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名,很多人都知道,毫無疑問,作為日本古代史上的重要部分,大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麼大名這個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大名有哪些分類呢?彼此之間又有哪些區別?譜代大名是怎麼一回事呢?
上世紀的美國女作家本尼迪克特,曾經寫過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說,被譽為是研究日本學所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一,我非常喜歡的作家,曾經獲得過多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三島由紀夫,對這本書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本尼迪克特在書中一部分,寫到了德川幕府統治後期的日本,他說,當時日本的大名很多,而且非常有實力的也很多,當然在德川家康統一日本之前,反對他的日本大名也更多,那麼這些人戰後怎麼處理呢?這本書給出的回答是,這些人依然可以保留原本的財富,但是卻得不到榮譽,也得不到政府的信任。哪些人真正統治日本呢?這本書的回答是,譜代大名。
大名一詞,在室町幕府時期,就已經存在,到了後來的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統治的安土桃山時代,一直沿用下來,一直到江戶時代。這個詞語原本是來自於「名主」一詞,指寫有名字的土地,擴展下來,大名聚成了佔據著大量土地的人。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來加固自己的封建統治的權力,在大名方面的措施是,將大名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是親藩大名,這是指和德川氏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的大名,最開始的有著名的三家,分別是尾張藩,紀伊藩,水戶藩。此三家的家主皆是的德川氏的直系男子。在幕府將軍沒有繼承人的時候,可以從前兩家中尋找繼承人。
親藩大名實力非常強大,不僅有錢而且有權,但是親藩大名是在逃少難以構成統治階層的中堅力量,那麼這個力量誰來提供呢?那就是次一等的譜代大名。所謂譜代大名,指的是那些隨從德川家康康一直打天下的忠心耿耿的追隨者,這些人擁有著不小的財力,而且同有著很大的政治權力,他們正是德川幕府統治的中堅力量。
除了前面兩種大名,第三種大名,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一部分人,便是在爭霸戰爭中和德川氏只能在對立面的,在爭霸戰爭結束之後,他們依然可以繼續掌握他們的土地,但是很明顯,他們是德川幕府最不放心的一群人,因此也是的幕府監視的最緊的一部分人。
德川幕府在集權統治上,很有一套,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封建統治已經越來越成熟了,那麼,極度成熟的封建統治會走向奴隸制還是走向共和制?